簡體版

第219章 三藏立禪宗

洪荒嘴炮哪家強?自從有了西方教開始就沒別人什麼事了,而如來作為西方教演化佛門的第一人,他是最得西方二聖真傳的。

西方二聖有句口頭禪「此子與我西方教有緣」,只要這句話一出,甭管對方願不願意,最後都會被帶入西方教,也不知是度化還是洗腦,反正至今無人能破,簡直堪稱因果律神通。

後來西方二聖隱退,在沈行知出現之前,如來絕對是公認的嘴上功夫第一人,許多準聖寧可跟他硬剛都不願意與他論道,其中凶險便可見一斑。

現在好了,沈行知這位新時代的嘴王,顯然是要挑戰霸佔嘴王寶座無數年的如來佛祖了。

其實這一幕連如來自己都沒想到,今日說起來靈山才是損失慘重,畢竟觀音這位不亞于諸佛的菩薩都隕落了,烏雞國如來都打算讓給沈行知了。

他想過沈行知認慫,大家至少表面上平手,這一局到此結束,而後大家各自調整,在接下來的混元量劫中再一較高下。

如來也想過沈行知火冒三丈直接對自己出手,那他如來也不怕,就算沈行知能夠催動輪回台,如來又不是沒有厲害的靈寶。

沈行知真要動手與如來分個高下,到時候大概率還是沈行知自取其辱。

可如來就是沒想到,這位沈大都護會主動以言語激怒自己,難道他真想打嗎?

不過如來到底是稱宗作祖的存在,面對沈行知如此誅心之言,他依然保持著佛祖應有的風度,在沉默了片刻後,如來那恢弘莊嚴的聲音再次響起。

「世人皆為表象迷惑,大都護也不能免俗。我收他為徒,傳法與他,在靈山等了他十世,就等親眼見他成佛的一日,但是他一次次誤入歧途,我這是愛之深責之切!」如來一開口就給沈行知扣下一頂帽子,而後說的更是情真意切,如果不是他偉岸莊嚴,那活月兌月兌的就是一個心碎的老父親。

如來的話讓沈行知也是意外,他也想了許多如來的反應,但真沒想過如來也會打感情牌。

「好一個誤入歧途?你的道理就是道理,三藏的道理就是歪理?只有你如來的佛法才正道,旁人的佛法就是誤入歧途?」沈行知一連兩個反問,他與如來之間劍拔弩張,但所言卻又如論道一般。

不過這與心平氣和的坐而論道差別還是很大,用辯法來形容或許更貼切。

沈行知修的是紅塵道,他無論是想法還是說法都很直接,而且帶著濃烈的個人色彩,而往往這種最簡單最直接的問題,才更容易直指核心。

沈行知這句話問的其實就是創新與權威之間的矛盾,如來代表的就是佛法權威,而三藏或者說最初的金蟬子代表的就是佛法的創新和進步,但是這種進步與創新還沒有得到實踐驗證。

當權威不支持甚至打壓創新的時候,那麼這個時代就會很難進步,也很自然的會形成新老兩派的對立,而創新與權威相比有先天的劣勢,往往都會被權威打壓甚至抹殺。

「佛便是佛,魔就是魔,三藏已然入魔,他以魔修佛便已自絕于佛門。」如來這次講的是事實,說的就是三藏那佛魔共生的理論。

听到如來說出這句話,沈行知反而心中一喜,他比如來的優勢,可能唯一算得上的就是接收的資訊多,說好听點也可以說讀的書多,這些書包括但不限于經典典籍。

下一刻只听沈行知大笑著說道︰「魔還不是你們定義的?看來三藏說的好,滅了諸佛便自然沒了魔。果然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啊!」

沈行知最後一句話可謂語出驚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一句話其實與三藏的佛魔理論很相似,不過這個洪荒世界並沒有莊子存在,便也一直沒有這句話出現。

不過這一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確實極有辯證思維,當沈行知這句話說出口的時候,那一個個緊盯著這里的大能,無不心神巨震,各自在心中思量起來。

慈航道人和玉帝同樣被沈行知一句話弄得若有所思,尤其是慈航道人對三藏最為了解,她感覺沈行知從與如來辯法開始,所說的這些話好像都與三藏有關,竟給她一種沈行知明明是在與如來辯法,卻實際在給三藏說的錯覺。

「難道三藏還沒死?」慈航道人心中誕生了一個自己都覺得有些荒誕的想法。

另一邊如來和沈行知還在繼續,沈行知這一句話直接把聖人都帶進去了,誰都知道那句話里的聖人獨指混元聖人。

「妄議聖人,大都護你也誤入歧途了!」如來語氣有些凝重的說道,似乎他覺得沈行知的思想很危險,路走的很偏了。

「虧你還是如來佛祖,連權威都不敢挑戰,連混元聖人都不敢質疑,你這樣又哪里能證得混元?依我看應該是‘聖人不死,大道不興’才對。」沈行知依然說的很直白,這一句話更是直接嘲諷如來沒機會證得混元,只不過他最後一句越發的石破天驚。

一句‘聖人不死,大道不興’,讓無數大能瞬間心中生出一絲明悟,至于悟道多少都是因人而異,不過大多數人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為何這一元會的量劫會是混元量劫?

原本的洪荒世界中,混元聖人就是至高無上的,世人要有莫大機緣才能獲得他們的傳承,按照他們的方法和道理,才有可能重走他們的路去觸模那可能存在的混元之機。

然而誰都沒想過,混元聖人會不會就是壓在所有人頭頂最大的成聖阻礙?

「強詞奪理,你與金蟬子還真像,以為說些語出驚人的言論便高人一等?珠玉在前不去學,總想著另闢蹊徑做些驚世駭俗的事情,你這條路注定走不遠的。」如來少有的語氣不忿的出口,不過他這麼說倒也有些辯證的態度。

不過往往辯論到了這一步也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因為雙方都用的是同一套思路,總之一句話,你不能證明你說的就是對,所以我的就沒錯。

到了這個階段,也只有祭出終極大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才能夠分出勝負了,而簡單粗暴的就是‘打一架’,誰消滅了誰,剩下的就是真理。

于是只見沈行知忽然哈哈大笑的說道︰「哈哈哈哈,三藏你听到了嗎?只有成功的道才是大道,只有留下的佛法才是好佛法,你的道都還沒有走完,你的佛法都還沒有廣傳世間,你憑什麼就死了?」

沈行知此話一出天地萬籟俱寂,連如來都表現得很意外,他可以肯定自己那一指已經讓三藏灰飛煙滅了,可沈行知既然說這樣的話,那說明三藏真的還沒死。

就在沈行知說完這些話後,他忽然伸手朝著地上那個蟬字一指,隨即蟬字上一枚念頭飛出,那念頭直接沒入沈行知的眉心,他竟然直接舍棄了自己的身外化身。

不過就在下一刻,一陣看似尋常的微風拂過,三藏剩下的那些灰燼被卷起,這些灰燼在空中飄蕩,最後竟然全部落在了那個蟬字上。

沈行知其實很久前就留了一手,他將三藏的一縷念頭同樣保存在了蟬字之中,防的就是如來這一手毀尸滅跡。

很快只見那些灰燼落在蟬字上,正好順著蟬字的筆畫,灰燼覆蓋了那黑色的墨跡,忽然蟬字光芒大放,接著一只六翼金蟬趴在了紙上。

那六翼金蟬還是稀薄的虛影,但是隨著它輕震蟬翼,口中發出一聲聲蟬鳴,它的身軀竟漸漸變得真實起來。

忽然金蟬六翼劇烈震動,原本的虛影竟變成了一只真正的蟬,隨即六翼金蟬直接從紙上飛起,而那張原本寫著蟬字的紙上已經是一片空白。

六翼金蟬在空中飛舞,它的身上竟然灑下一道道佛光,很快佛光籠罩金蟬,而原本響徹天地的蟬鳴也漸漸沉寂,隨即天地間響起一道道念誦經文的聲音,只是這經文並非現有的佛門經文。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一念佛魔。」

這誦讀經文的聲音正是三藏的聲音,而這經文佛法也正是三藏自己的經自己的法。

隨著這些經文出現,那團佛光開始內斂,而後一個身披大紅袈裟,看起來雖然年輕卻寶相莊嚴,滿臉智慧和慈悲的三藏再次出現。

這樣的三藏更像是一尊佛了,或者說他已經成了自己的佛。

而這一次他沒有再以那一半是佛一半是魔,佛魔共生的拉風造型出現,但是他身下的影子卻變得無比猙獰,那陰暗的影子似乎還在流動,仿佛有一個魔鬼在影子中掙扎,那是一個欲要毀滅世間一切的惡魔,正在努力的掙月兌牢籠降臨世間。

在三藏的佛法中,魔依然存在,佛與魔也依然共生,只是換成了一種更內斂更平和的方式。

或者說三藏心中的佛與魔也都完成了蛻變,這是他佛法更近一步的明顯標志。

三藏的再次出現無疑震撼了整個洪荒世界,同時所有也都意識到,沈行知果然不是泛泛之輩,他的手段他的能耐,只怕已不輸如來。

而下一刻三藏雙手緩緩合十,接著天地間那誦經的聲音戛然而止,隨即響起了三藏如同大宏願大誓言的聲音︰

「我自紅塵中來,行走于芸芸眾生間,今化蟬為禪,立下佛門禪宗,為大唐之佛宗,為人族之佛宗,為芸芸眾生一切生靈之佛宗。待得天下良善者成佛,我自當為佛,若能渡世間一切良善生靈為佛,我自當為佛中之佛。若有我佛不可渡之人,我自當為魔,若有世間一切不可渡之生靈,我當為無上真魔。」

三藏是一臉的堅毅一臉的虔誠,而他的影子也在瘋狂的蠕動,在咆哮在興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