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十方救苦天尊,地藏王菩薩

三位佛祖剛剛被冥河老祖給了一個下馬威,本以為此次的事情很難了結。

不想,冥河老祖只是試探一番,隨即就做出了談判的姿態,釋迦牟尼等人還是略感振奮。

此時的幽冥界之行,關系到佛門的未來。幽冥地府乃是三界緊要之地,是可以影響三界局勢的場所。

在地府之中可以插手六道輪回之事。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這下三道正可被其影響。

在此祭基礎上,若是能夠得到冥河老祖的阿修羅一族的支持。六道已經佔據大半,只剩下天人族與人族。

若是六道盡在掌控,則佛門大興不可避免。

下三道還好說,三族也無有什麼了不得的大人物。佛門只要在地府立下根基,自然可以逐步蠶食。

而上三道的三族則不同,每一個種族都有深厚的底蘊。如今雖與阿修羅一族起了摩擦,卻也是一次良機。

釋迦牟尼先行了一禮,說道︰「教主,我佛門此次並非是與阿修羅為惡,而是帶來了善意!」

冥河老祖冷冷的看著釋迦牟尼,聲音猶如寒冬一般冰冷,緩緩說道。

「度化我門人壯大自身,還說是帶來善意,信口雌黃也不過如此!」

釋迦牟尼也不急躁,他卻是帶來了善意,有一定的把握可以說服冥河老祖。

他也不忙著解釋,看了一下四周,說道︰「教主,此恐非交流之時!」

冥河老祖見他的動作,明白他的意思,點點頭道︰「卻是如此!」

見冥河老祖答話,釋迦牟尼將座下金蓮祭起,無窮蓮葉紛飛,遮天蔽日。

冥河老祖也將座下紅蓮祭出,一時間金色與紅色的蓮葉,交相輝映。

在大日如來腦後紅日的照耀下,有些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之感。

卻是釋迦牟尼與冥河老祖聯手以蓮葉遮蔽了三界大能的目光,並以之遮掩天機。

以佛門與阿修羅教的氣運為翹板,業火紅蓮與功德金蓮為根基,就算是聖人也不能窺視分毫。

楊拓本來正看得起勁,這畢竟是可以影響三界發展的大事,不想釋迦牟尼與冥河老祖居然來了這麼一手。

這就像電視劇正看到緊要關頭,它居然停電了。這不是讓人心里不上不下嘛!

雖然心中十分不滿,但是釋迦牟尼與冥河老祖聯手遮掩,這場大戲是看不到具體情況了。

雖然看不到具體情況,但是根據佛門的發展推斷,釋迦牟尼必然是成功說服了冥河老祖。

至于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還是有什麼PY交易,那就不清楚了。

楊拓猜測,釋迦牟尼必定許下了什麼承諾,對冥河老祖大有裨益。

不然,冥河老祖是不會輕易的放過此事。

見沒有熱鬧可以看,楊拓只得收回視線,思索起自己的事情來。

不得不說,佛門使用的發下大願,提前收獲成果,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楊拓來自于後世,對于在銀行貸款也不是很排斥。他在想,若是自己也發下幾個宏願,或許可以提前將北方天域的地府整頓完畢。

不過他仔細思考一番,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一來,誓言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完成。容易完成的誓言,也不會給你多少貸款額度。

二來,現在春秋大世,百家爭鳴,正處于一個關鍵的時刻。他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史家這個方向。

不過北方天域的幽冥地府,也不得不做一些打算。若是長久不管不管,怕是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楊拓正思考間,西方幽冥之中,釋迦牟尼與冥河老祖也還沒有談出結果。

東方天域,青華大帝所在,卻出現了新的變故。

只听一陣道音響徹三界!

「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

「今吾太乙,立下誓言,十方化號,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

听著宏大的道音在三界回蕩,楊拓忙將目光,投向東方青華長生界。

只見太乙真人端坐于九色蓮花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萬丈光芒。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恃衛在他身旁。

隨著誓言之音落下,其頭頂虛空之中。有無量霞光照耀,斗大一團功德,從虛空中墜落。

功德落入太乙真人的慶雲之中,慶雲就開始不斷的翻滾,無窮的道韻在其中顯化。

片刻之後,十道流光從太乙真人頭頂飛出,化作十道身影。

這十道身影慢慢從虛空之中浮現,由虛化實。正是應太乙真人誓言所化,十方救苦天尊。

分別是︰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位列震宮,尊居卯位,執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惡者標于黑簿,考察無私。」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位列離宮,尊居午位,執掌火醫地獄,威專烈焰之權,杳杳冥譴,莫破幽之燭,茫茫苦梅,難逢濟險之舟,生死殊途,輪目不免。」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位列兌宮,尊居酉位,執掌金鋼地獄,威司考掠之權,詮量功德,了無毫發之私,報對冤仇,備極再三之間,善篇有記,罪積無差。」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位居坎宮,尊居子位,執掌冥冷地獄,權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鐵,欲出無門,劍生萬樹之傍,實觀有懼,眾生無賴,五苦難逃。」

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

「位列艮宮,尊居丑位,執掌鑊揚地獄,威張煮潰之權,七情六欲,難逃業境之分明,五體四肢,最苦風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惡攸分。」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位列巽宮,尊居幽府,執掌銅柱地獄,威專履足之刑,辯明善惡,如日月之無私,注判姓名,若風雷之莫測。凡有眾生,難逃六道。」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位列坤宮,尊居泉曲,執掌屠割地獄,威權刀割之刑,無偏無黨,賞刑罰于多劫千生,難理難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展轉,功德定分。」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

「位列乾宮,尊居陰府,執掌火車地獄,威司運轉之權,設衡石而考功過,平等無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當,無私無曲,不順不逆。」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敕合乾元,德隆坤域,執掌昔掠地獄,威張熾盛之權,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難明,一十八地獄之經由,人人戰栗,凡積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時,九地輪目,三途往返。」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位尊幽都,名尊十帝,執掌羅豐之府,權衡憲法之嚴,有生有死,兩分而入之機,無黨無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時所造,此際何逃。」

此十人分化而出,俱是滿臉慈悲之色。

太乙真人看著眼前十分,開口說道︰「日後,辛苦諸位道友了!」

眾天尊起身回禮,紛紛答道︰「正該如此!」

「你我同為一體,無需客套!」

「自當盡力,不負所望!」

……

隨著寒暄結束,十分天尊化作霞光,遁入東方幽冥界,開始整頓東方幽冥地府。

卻是太乙天尊在地藏菩薩的行動之中得到了靈感,但是他不願意長期坐鎮幽冥。

于是借助誓言願力,分化出十位天尊,代替他坐鎮幽冥,統領地府。

楊拓見了太乙真人的辦法,要說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太乙真人以此,不僅解決了幽冥地府的動蕩。

更是使自己修為大進,一躍成為天下有數的大神通者。代價就是提前透支了未來,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要為今日還債。

至今日起,東南西北四方天域所轄之地府。

東方幽冥界,為太乙真人分化十分太乙救苦天尊掌管。

南方幽冥界,長生大帝為昊天上帝架空。幽冥地府由昊天上帝所封十殿閻羅管轄。

西方幽冥界,等三位佛祖與冥河老祖商談完畢,就會被地藏菩薩所竊取。

自此,西方勾陳大帝將失去幽冥地府的管轄權。

只有北方天域所轄地府,尚且無人管轄。

不過三方地府都將要平定,對于楊拓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只有的北方天域所轄地府,還沒有進展。

只是依靠金仙修為的桃精柳怪鎮守幽冥界的大門,再以九靈元聖暫且鎮壓。

不過僅憑這點實力,根本不足以蕩平地府。

就算是太乙真人與地藏菩薩,僅憑自身,怕也是不能。

太乙真人除了分化的十方救苦天尊以外,還會借助闡教之力,才能掌控地府。

地藏菩薩則會借助佛門之力,蠶食地府。

雖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但是以勾陳大帝實力和勢力,很難抵御佛門的侵襲。西方地府終究會是佛門的囊中之物。

至于南方,南贍部洲所處之地府,早被昊天上帝收入掌握之中。

因為昊天上帝將天庭移到了南方,因而將南極長生大帝架空。長生大帝自此有名無實。

等到三方的幽冥地府瓜分完畢,就會輪到楊拓統領的北方天域。

北俱蘆洲之下的幽冥地府,就會成為眾人下一個目標。

楊拓因此壓力大增,不得不提前作出一些準備。

他雖然放棄了地藏菩薩與太乙真人的方法,但是他也不是沒有辦法。

太清聖人所傳一氣化三清之法,如今也才分化出兩具化身。

一為紫微大帝,坐鎮北極。一為駐世劍仙,行走天下。

楊拓看了看東方天域,又看了看西方天域,默默說道︰「看來我這第三具化身,要提前出世了!」

隨即,楊拓取出了久未使用的三絕陣陣圖。他將陣圖輕松一展,一個巨大的血繭出現在了眼前。

正是得自犬戎入侵之時,他于鎬京得到的那枚胚胎。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孕育,這胚胎吸收了紅水陣中的血水,終于孕育成熟。

楊拓听著血繭之中那強勁的心跳聲,心里也十分滿意。這胚胎的品質著實不凡,肉身強大。

若是以其為根基,煉制出最後一個化身。其品質當不在,另外兩個分身之下。

既然下定決心,楊拓也不在猶豫。他將血繭一拋,血繭頓時落入頭頂慶雲之中。

楊拓施展一氣化三清妙法,自他的身體之中分出一絲精氣,進入到血繭之中,為血繭胚胎賦予最後的靈性。

至此,胚胎完全成熟,只等破繭而出。

在楊拓煉化最後的化身之時,釋迦牟尼與冥河老祖也已經商談完畢。

冥河老祖帶著一眾阿修羅離開陰山,退回了血海深處。

釋迦牟尼則對地藏菩薩說道︰「我雖與冥河老祖達成了共識,但是這地府之事,卻還未完結。」

地藏菩薩雙手合十,誠懇詢問道︰「還請世尊指點!」

釋迦牟尼說道︰「阿修羅雖退,但是這幽冥之中的惡鬼、凶魂卻仍然存在。」

「此雖有小害,卻不足以動搖你這陰山佛國之根基。你需要注意的乃是西極勾陳大帝。」

「這方地府本為勾陳大帝管轄,你立下佛國,相當于奪了他的權柄。」

「勾陳大帝有昊天上帝撐腰,必然不會善罷甘休。你需要小心應對,以免功虧一簣!」

地藏菩薩行禮道︰「弟子明白,必不負世尊所望!」

釋迦牟尼想了想,說道︰「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你立下佛國,或為幽冥界之中的勢力排斥。」

「但是,幽冥之中,強者為尊,勝者為王。你身為大羅,又立佛國,當進帝位,以正其名!」

地藏菩薩听了此言,心中略微思索︰「這幽冥之中的規矩,太乙為鬼王,大羅為鬼帝。」

「她這陰山佛國若不想成為眾矢之的,還是需要遵守這陰間的規則。」

「不然,恐被其群起而攻之,縱然有佛門作為後盾,怕也會落得個慘淡收場。」

地藏菩薩隨即說道︰「弟子明白!不過地藏雖入大羅,卻仍居菩薩果位,稱不得帝,當加王號!」

「自此,我當為地藏王!」

陰山佛國之中的一眾佛兵這時紛紛開口叫道︰「地藏王!地藏王!地藏王!」

釋迦牟尼、燃燈上古佛、大日如來、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此時都雙手合十。

口誦︰

「南無地藏王菩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