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八章 陽謀(二合一大章)

這蘇秦前腳剛走,那秦使和楚使便一前一後抵達了臨淄。

當然,來者可不是張儀和姬定,秦國和楚國得先派人與齊國接觸,如果效果不錯,可以再由相邦過來進行深入探討。

畢竟這年頭,跑一趟不容易,除非是緊要時刻,但如今的局勢顯然不是那麼緊張。

而二人來的目的其實是一樣得,都是為了尋求與齊國聯盟。

只不過說法不一樣!

先到的秦使是從戰略上來游說齊王。

大王您看,這番大戰,我們兩國可算是將楚國給得罪了,他必然會報復我們,既然我們有共同的敵人,那為什麼不攜手抗敵。

雖然我們之間也有矛盾,但是沒有關系,我們只需要在楚國問題達成共識就行。

任何一國受到楚國攻擊,另一國必須要出兵進攻楚國。

這個結盟,顯然是有利于齊國的呀!

因為楚國進攻秦國的可能性並不大,目前來說楚國就只有一條路可以進攻秦國,就是走武關,進商於,但武關是易守難攻,在秦國兵強馬壯之時,楚國是很難拿下武關的,但是楚國要進攻宋齊的話,那就有無數條路。

雖然楚國可能更恨秦國,但進攻齊國的可能性要更大。

齊威王非常動心。

然而,他這都還沒有答應下來,楚國使臣便到了。

楚國使臣就告訴齊威王,秦國與魏韓結盟,南下可攻楚國,東進可攻齊國,對我們的戰略威脅太大了。

我們應該結盟共同對抗秦國。

我們楚王不但願意將那十幾座城池送于齊國,同時還願意與齊國相互稱王。

這二者相比較,顯然是秦國的理由,要更有利于齊國,但問題是秦國的理由,是基于楚國與齊國的關系不好。

如今楚國顯然是要拉攏齊國,這個理由就不是那麼充分。

齊威王突然意識到,自己原來是一個香餑餑啊!

這幸福來的太快,讓他難以決斷,接下來該選擇誰!

于是他趕緊找來相邦鄒忌商量。

鄒忌听完之後,立刻道︰「大王,萬萬不能與他們結盟。」

齊威王問道︰「為何?」

鄒忌解釋道︰「您與秦國結盟,那必然引來楚軍,您若與楚國結盟,也必然會引來秦軍,不管咱們與誰結盟,都會引來另外一方的不滿,甚至于出兵我國。

另外,咱們齊國可不是燕、韓之流,也不需要去依附誰,咱們是能夠與秦楚對抗的大國,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主見。」

齊威王立刻問道︰「以相邦之意,寡人該如何做?」

鄒忌道︰「離間秦楚,拉攏三晉,臣相信如果秦楚對抗,三晉是萬不想卷入其中,之前韓、趙願意與我們結盟,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齊威王稍稍點頭,又笑呵呵道︰「秦楚之間恐怕不需要我們離間,楚國定然是恨死了秦國,不然的話,那楚王也不會這時候答應與寡人相互稱王,且還贈送寡人那十幾座城池,可是寡人又該如何拉攏三晉。」

鄒忌道︰「如今秦楚都有求于我國,大王可以借此事來增加齊國在中原威信,讓三晉知道我們齊國是有能力保護他們的。」

齊威王問道︰「這又該怎麼做?」

鄒忌道︰「大王可以召集各國相邦來齊國議事,雖然如今大戰已經結束,但是各國之間並未停戰,自然得商議是否停戰,又該如何停戰,如果齊國可以主持此次會議,必然威信大增。」

齊威王听得眼中一亮,這倒是有當年齊桓公稱霸的味道。

如果相邦級別的會議交涉比較愉快,且有利于各國的話,那麼接下來還可以召開國君級別的會議。

到那時!

齊威王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于是便讓鄒忌全權處理此事。

雖說沒有永恆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但是,一時的敵人還是有的。

楚國此時是萬萬不會與秦國重修舊好的,這一回秦國可是將楚國給坑慘了,在秦楚交惡的情況,齊國自然而然就成為最大的贏家,至于能夠獲得多少好處,那就得看齊國如何操作。

反正如今的情況是絕對有利于齊國的。

這人走運的時候,什麼都順風順水,鄒忌的策略跟蘇秦差不多,都是要拉攏三晉,如今經秦楚這麼一鬧,這個戰略將更為關鍵。

齊威王對于蘇秦出使魏國,是充滿著期待。

而如今魏惠王已經得知姬舒突然殺出來,掠奪他的勝利果實,他非常生氣,因為姬定為他制定衛國戰略時,可沒有將姬舒給算進去。

只不過由于大戰烽煙還沒有完全散去,魏惠王也只能先忍著,好在這鄭國也不強大,待他騰出手來,隨時都可以收拾掉姬舒。

可不曾想,他都還沒有出手,鄭使倒是先上門了。

魏惠王見到蘇秦,都不等蘇秦開口,便是怒斥道︰「你回去轉告鄭姬,如果她還想活著,就立刻離開衛國,否則的話,休怪寡人不講情面。」

他也不傻,他背地里是要弄衛侯,但如今衛侯也死了,那他自然得改變說法,要幫助衛侯,幫助子南氏上位。

以道義之舉吞掉衛地。

蘇秦笑道︰「大王您一句話,我們國君。」

「國君?」

魏惠王問道︰「你們奉鄭姬為國君?」

蘇秦點頭道︰「是的。」

魏惠王笑了。

可真是天助我也,到時我出兵真就名正言順了。

蘇秦豈不知魏惠王在想什麼,他接著說道︰「只要大王您一句話,我們國君立刻就會離開濮陽。」

魏惠王立刻道︰「那就趕緊離開。」

蘇秦點頭道︰「是,蘇秦回去之後,自會將大王的話轉告我們國君。」

魏惠王突然有些納悶,問道︰「難不成你來之前,認為寡人會承認你們鄭國?」

蘇秦搖頭道︰「不,外臣認為大王一定會拒絕得。」

魏惠王更是好奇,又問道︰「既然如此,你還來作甚?」

蘇秦回答道︰「外臣是代表齊國來的。」

說著,他便將齊國令牌呈上。

魏惠王仔細看了看,神情頓時緩和不少,終于給了蘇秦一個和藹可親的笑臉,但嘴上卻好奇道︰「你是鄭姬的人,怎麼會代表齊國。」

話一出口,他突然皺了下眉頭,道︰「難道鄭姬已經投靠齊國。」

衛地可是他的勢力範圍,當初為了衛地,可沒有少跟人打仗。

蘇秦搖搖頭道︰「當然不是,只不過齊王想借我們鄭國,與大王重修舊好。」

魏惠王道︰「是嗎?」

蘇秦點點頭,道︰「齊王已經說了,為了表示齊國並沒有西進,與魏國為敵的想法,故此願意將幾座與鄭國、魏國交界的城池,贈予鄭國。」

魏惠王大驚,道︰「這是真的嗎?」

蘇秦點頭道︰「這事外臣可不敢撒謊啊!」

魏惠王又好奇道︰「可是齊王為何要這麼做?」

蘇秦道︰「齊王自然是擔憂秦魏聯軍出兵伐齊。」

「原來如此!」

魏惠王撫須一笑,頗為得意。

蘇秦瞧了魏惠王一眼,問道︰「大王難道真有心伐齊?」

魏惠王微微笑道︰「這可說不準啊!」

蘇秦笑道︰「我還以為大王也害怕秦魏聯軍伐齊。」

魏惠王愣了下,好奇道︰「寡人為何要害怕?」

蘇秦問道︰「敢問大王,秦魏聯軍若是伐齊,受傷的是誰?」

魏惠王回答道︰「當然是齊國。」

蘇秦搖搖頭,又問道︰「大王有把握這秦魏聯軍一定能夠打得贏齊趙聯軍嗎?」

魏惠王道︰「我們還有韓國和燕國。」

蘇秦道︰「而齊國也有可能獲得楚國的相助,如今誰都知道,楚王懸賞千金,只求張儀項上人頭。」

說到楚國,魏惠王皺了皺眉,那邊周先生還在操作,這變數,不能讓他妄下決斷啊!

蘇秦可不知道這事,他繼續說道︰「大王何不想想,如果秦魏聯軍伐齊失敗,齊國反撲,可是打不到秦國的,要打也只是打你們魏國,齊國雖然會受傷,但貴國同樣也會受傷,一旦魏國陷入與齊國的戰爭,大王認為秦國會不遺余力的出兵援助魏國,還是會趁機拿下魏國的河東地區。」

魏惠王听得猛吸一口涼氣,緊鎖著眉頭。

這秦國可沒少干這事,以前只要魏國與齊國或者趙國、楚國開戰,秦國必然出兵魏國,趁火打劫。

到時真的魏國與齊國打起來,他相信秦國更願意奪取魏國的河東地區。

張儀的信用,畢竟擺在那里的。

蘇秦瞟了眼魏惠王,又道︰「如今齊王主動示好,為何大王不借此與齊國重修舊好,也贈予鄭國幾座城池,表示自己沒有東進之心。」

魏惠王哼道︰「你可想得真美,那衛國國君本就是寡人的臣子,憑什麼寡人還送城池。」

蘇秦笑道︰「君王賜封城池給臣子,不也很正常嗎?」

魏惠王一時語塞,也意識到自己這話自相矛盾。

蘇秦又道︰「大王可知為何臣之前要去往齊國嗎?」

魏惠王問道︰「為何?」

蘇秦道︰「因為我們發現齊國最近在邊境處,不斷地增加兵力,我們國君擔心齊國會攻伐鄭國,故而才派我出使齊國。」

魏惠王皺眉道︰「此事當真?」

蘇秦道︰「可能馬上就會消息傳來。」

魏惠王認為蘇秦不太可能說謊。

蘇秦就道︰「是臣去說服齊王,不應將大王您視作對手,而應該要拉攏大王,但前面的一些誤會,導致齊魏兩國缺乏信任,如果魏國和齊國都願意拿出一些城池贈予鄭國,表示誠意,那麼便可放下芥蒂,重修舊好。」

魏惠王道︰「如今寡人與秦國結盟,何許懼怕齊國。」

蘇秦笑道︰「與秦國結盟,對于魏國,乃是下下策,只要魏國還佔據著河東地區,秦魏聯盟就難以維持下去,只要有機會,秦國必定會出兵河東,如果大王真的想與秦國交好,很簡單,只需將河東地區都交予秦國。」

魏惠王沉默不語。

這個他心里也清楚,故而才會讓姬定去楚國,如果楚國會真心幫助魏國,顯然與楚王更有利于與秦國結盟。

蘇秦又接著說道︰「對于大王您而言,最有利的不是與秦國結盟,而是與齊楚結盟,共同對抗秦國,對抗秦國才有利于魏國啊!」

此話一出,魏惠王突然眼中一亮,那邊姬定正在游說楚國,如果這邊能夠與齊國聯合,那魏國就有能力對抗秦國。

其實蘇秦不說,魏惠王也明白,如今打誰都不利于他,唯有打秦國是對魏國最有利。

可恨的是,秦國的地理位置太變態,除魏國之外,別得諸侯國都打不著秦國,這也為什麼不管是姬定,還是蘇秦,都判定秦國一定會拿下魏國的河東地區。

思忖半響,魏惠王突然問道︰「但是寡人怎麼也不會讓衛地落入一個女人的手中。」

蘇秦道︰「正是誰也沒有想到,我們國君能夠復國成功,齊國才願意這麼做,如果還是那衛侯,齊國可不見得會願意。」

衛侯到底是魏王的人,齊王並不信任衛侯,而姬舒是半道殺出來的,暫時還沒有選擇依附誰,齊王才會去爭取鄭國。

蘇秦又道︰「但是我們國君也知道,不管是齊國,還是魏國,若想消滅鄭國,只是輕而易舉,而鄭國的存亡,就在于齊魏聯盟,我們鄭國一定會不遺余力幫助魏國與齊國結盟緊密的同盟。」

說到這里,他見魏惠王還是有些猶豫,又道︰「如果大王您此時出兵鄭國,那麼齊國又會怎麼想?必然也會出兵鄭國,鄭國是亡了,但是齊魏之間的戰爭也將永不停歇,要知道趙國對于我們鄭國亦是覬覦已久啊!」

魏惠王終于被蘇秦說動心了,他也得考慮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秦魏沒有聯盟,魏國要吞衛地,齊國估計也當做沒有看見,但如今齊魏聯盟,魏國此時吞掉衛地,齊國就絕不會坐視不理。

因為秦魏聯軍,打破了齊魏之間的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弱勢的一方就必須做好戰斗的準備,不斷的增兵,確保實力再度平衡。

這個是決不能猜測的,對方這麼做的意圖是不是沖著我來的,這猜者必亡,實力平衡才是和平的唯一基礎。

而如今魏國不見得打得贏齊國,暫時托付給鄭姬,避免被齊國搶去,其實也不錯,關鍵還能與齊修好,如果那邊姬定成功,那麼蘇秦說得戰略,是真的有可能做到的。

魏惠王問道︰「不知齊國願意交哪幾座城池給鄭國。」

楚都。

楚威王得知齊國的回信之後,當即是鐵青著臉,冷冷笑道︰「這齊王莫不是想效仿當年的齊桓公,哼,他們還真是得寸進尺啊。」

原本與齊國相互稱王,楚王就有些不爽,但這到底還是平等,齊國此舉,顯然是要當霸主,楚王當然就更加不爽了。

姬定立刻站出來,道︰「大王說得極是,萬不可讓齊王的陰謀的錯,這個會議倒是沒有問題,因為這些事總得解決,但是若在齊國開,只怕三晉就會倒向齊國,這是我們楚國決不能接受的。」

這番話令昭陽、景翠他們頗為贊同。

要知道提出與齊化干戈為玉帛的是姬定,但如今他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由此可見,這位新上任的客卿,是時時刻刻將楚國利益放在最前面的,而不是說為了自己的計劃能夠得逞,便寧可舍棄楚國的利益。

楚威王就問道︰「那我們是拒絕嗎?」

姬定道︰「那也不必,大王似乎忘記,臣還有一個身份乃是魏臣,我們目前是要與齊國修復關系,但也不能表現的過于謙卑,臣可寫一封信給魏王,讓魏王要求在衛國舉辦這場會議。」

昭陽突然道︰「對了!我之前就收到消息,听說那鄭姬趁著衛國內亂,已經奪取多濮陽,並且改國號為鄭。」

姬定點點頭道︰「這我也知道,但是我在濮陽還是頗有影響力,如果能夠在濮陽舉辦此次相邦會議,那麼我還能夠將濮陽爭取到我國這邊來,如果濮陽在我國手里,對于大王將來進軍中原,是有著極大的幫助。」

楚威王听得面色一喜,如果能夠在中原的中心多一塊飛地,那可真是太妙了,點頭道︰「就這麼辦吧。」

姬定立刻書信一封,快馬送去大梁。

而在這期間,經過蘇秦的游說,魏惠王越發覺得秦國不可靠,對于姬定楚國之行,是更為期待。

這時收到姬定的來信,知道姬定已經擁有楚國相印,頓時是開心不已,立刻找來惠施,商議對策。

還真的是朝秦暮楚啊!

惠施道︰「大王先別妄下決斷,正好齊國找各國相邦前去商議,到時臣看看形勢,再做定奪。」

這左右橫跳,跳不好可就兩邊都給得罪了。

魏惠王點點頭,又問道︰「周先生說選擇在濮陽召開會議,相邦以為如何?」

惠施笑著點點頭道︰「這主意倒是不錯,齊王想效仿齊桓公,楚國不願意,咱們也不願意,正好齊國也是想借濮陽來修復我們之間的關系,那何不以此為由,由齊王召開,但是會議地址放在鄭國,這樣齊王也不好拒絕。」

魏惠王點點頭,又是笑道︰「如此說來,相邦也認同借鄭國一事,與齊國修復關系?」

之前他就已經跟惠施說過,惠施說還是要考慮考慮。

惠施點點頭道︰「且不管周濟在楚國到底怎樣,臣覺得當前與齊國交好,還是利于我國的,一味的依靠秦國那是萬萬不可的,但是我們也必須委派大臣去鄭國出任相邦一職。」

魏惠王道︰「何許委派他人,周濟不就最為合適嗎?」

惠施沉吟少許,道︰「周濟的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畢竟周濟本就是衛國的舊臣,由他出任相邦,齊國也不會多想,但是周濟還是要以楚國為主,大王可以讓周濟去當相邦,但必須要派一人去幫助周濟,以便周濟身在楚國,我們的人仍舊可以監視濮陽。」

魏惠王點頭道︰「就依相邦之意。」

咸陽!

「齊王果真是野心不小啊!」

齊威王的態度,令嬴駟也是非常不爽。

一來,齊國並沒有直接答應與秦國聯盟,二來,齊王還想效仿齊桓公,但問題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秦國與齊國國力相當,更關鍵的是,整個計劃是秦國設計的,秦國也是最大的贏家,你齊王憑什麼借此成為新一代霸主!

張儀沉吟少許,突然問道︰「君上您在乎此事嗎?」

嬴駟道︰「這表面上的東西,寡人自是不在乎,寡人所在乎的乃是齊王的野心。」

張儀手一抬,道︰「君上您恰恰應該在乎這表面上的東西,而應該忽略齊王的野心。」

嬴駟听著有些困惑,這不是本末倒置嗎?問道︰「相邦此話怎講?」

張儀道︰「齊王這麼做,無非是想效仿齊桓公,拉攏中原諸侯,在對抗楚國上面,我們渴望與齊國結盟,但是決不能讓齊王將三晉拉到他那邊去。」

嬴駟忙問道︰「相邦有何良策?」

張儀笑道︰「如今各諸侯國中,唯有魏、楚、齊三國稱王,我們何不拉著韓、燕、趙、三國一塊稱王。

那齊王不是想效仿齊桓公嗎?那我們就在齊國稱王,齊王若是反對,那麼必然會得罪韓、燕、趙,如果他不反對,此次會議,那齊王就是自取其辱。」

嬴駟听得十分動心,以秦國當前的國力,不稱王好像不應該,但若是單獨稱王,那無疑會引起其他諸侯的戒備之心,這麼一來的話,既可以惡心齊王,令他左右為難,又可以趁勢稱王,還可以拉攏韓、趙、燕。

可真是一舉三得。

「相邦妙策啊!」嬴駟哈哈笑道︰「此事寡人全權交予相邦去辦。」

「臣定不辱使命。」張儀胸有成竹道。

秦國是最先答應齊國的建議,張儀倒是不介意在臨淄開會,我就是打你臉的。

但是秦國的信還未到齊國,魏國的使臣先一步給予齊國答復,就是希望能夠在鄭國開會。

這引得齊威王有些不爽。

但是鄒忌認為這也是可以的,既然魏國提出這建議,如果齊國還是要求在臨淄開會,那野心也天赤luoluo了。

選擇一個沒有卷入此次大戰的中立國,但是由齊國來主持,這其實也非常不錯,既可以借機籠絡三晉,同時又可以消除各國對于齊國的戒備之心。

在鄒忌的勸說下,齊威王最終決定在濮陽召開相邦會議。

各國也都表示答應。

且不論在哪里開,這個會議還是很有必要的,如今這情況,不談就只能打,大家都非常支持齊國的建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