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下來,渡君也發現自己有些不對。所以說,她人美有智慧,還得要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她覺得有可能是一些外部干擾,使得她無法很好得捕獲到客戶的需求。
總是覺得,這些地方有些不對勁。
按照她對設計的理解,這些應該都會讓雜志社賣得更好才對!
所以她打了一萬根預防針也沒有想到,她竟然會栽在對客戶完全錯誤的理解上。
她是了解客戶的,這些就是客戶所關心的問題,可是到了這里,竟然又變成了這樣。
她想也許這是因為她本人的一種錯覺︰她覺得這樣的一種設計,是對人文的一種關懷,關懷得還非常得徹底,她試圖去掩埋她和那些客戶之間深深的鴻溝,也許她並不懂得,設計真正最動人的是什麼。
現在她明白了,而不是這些設計背後的意義。
設計本身並沒有任何意義。
設計如果有意義,那麼她的設計就是最有意義的,金屬質感的鏡子,還有皮革的手套,每一樣東西她都精挑細選,可是到了圖形上,這些東西的意義卻改變了。
金屬質感的鏡子,難道給人的感受,不是那種快樂又讓人欣喜的智慧嗎?難道那些皮革的手套不會給人一種溫暖又柔軟的保護嗎?
為什麼到了設計里,這些東西就完全不一樣了呢?
難道這些客戶完全不會懂得,也不會有個什麼社會價值判斷?
她感到迷茫的,還不只這些,她更加覺得,設計應該是非常神奇的,應該是非常神秘的,但是她選取的這些元素,難道不足以讓他們徹底的感動,或者甚至一分一毫的動搖嗎——為了少女們所遭遇的暴力?
渡君也不知道她究竟是哪里有了問題。
所以她打定主意,是因為她沒有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
可是她是理解的。
但是就是無法將創意得體的表現出來——但是這壓根不是她的問題,她已經很得體,而且很優雅的完成了任務不是嗎?
她根本不是個什麼優秀的設計大師,也不是什麼進一步深造的種子選手,她也明白,她的很多想法很新很怪,但是她認為,這一切的確是存在的啊!
問題出在哪里?
出在她沒有考慮客戶的防備心——你憑什麼來和我莫名的親近,你憑什麼來告訴我我應該要怎麼做?
出在她沒有考慮客戶的自私自利和功利主義情懷——這樣子,不就是說我是個弱者嗎?你要關懷我,我為什麼要讓你關懷我!
可能每個人都很難理解設計這些背後的邏輯。
可能每個人都很快進入了角色——設計要拯救世界,設計要改造未來。可是設計注定是給人設計的,這個樣子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喜歡。
所以有時,看多了設計,看多了會說話會演戲的設計,渡君反而覺得自己被某種程度給「玷污」了——心里面似乎已經喪失了準則。什麼樣的設計更好?為什麼要跟客戶瘋狂要價?為什麼要加強設計的品牌文化,而不是更加強調那種自然人自然物的簡單美好呢?
有時失敗太多,讓渡君簡直是失去了信心。
這次之後,她就又經歷了非常長的時間,沒有任何的收入,並不是她不接單子,她不願意接她也有朋友,也許也有一兩單,但是她根本不是一個受得了自己的無知的人——進而也是一個受不了,那浩如煙海的知識根本無法窮盡的人!
無奈,她終究還是跟雜志社道了歉,這可以說是血一般的教訓。
她在一個編輯面前坦言道︰其實知道事實還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如何巧妙的去應對將要發生的變化,這樣的能力,她真的覺得太難獲得了。
有些人並不怎麼理解渡君的這樣的心情︰對于他們來說,巧妙就是一種基本的素質,就好像是出生時就自備的一樣。
他們從來不會因為沒有看透人類和人類的微妙情緒而受到傷害,也從來不會因為簡單的一點小矛盾和小挫折而真正放棄拼搏——可能他們就時所謂的金字塔尖的一批人,而大多數人,卻極其苦逼。
渡君想︰為什麼對于每個人都那麼簡單的事,對于自己卻那樣復雜。
難道她不是先天就有個什麼潛意識,直接可以幫自己判斷嗎?
難道她不是先天就應該有個強悍的大腦,直接給她一個最好的結果嗎?
潛意識這個東西,渡君覺得並不可信,她至少現在為止還沒有遇見什麼潛意識,還沒有遇見什麼東西是——沒有想,然後就已經做好了,就已經知道了!
這種潛意識,如何可能存在呢?
潛意識——渡君想︰是不是人的某種高級智能呢?
盡管她知道自己不是人,是「神」,但是其實她也和人完全沒有區別嘛。
渡君想︰是不是這樣的高級智能真的容易使用,而且一定可以給自己帶來些什麼不同的「味覺」?真可怕,為什麼人會有這樣的高級智能呢?
所以渡君一方面覺得這樣的事非常不科學,又一方面幻想著,自己要是有一天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就棒棒的了!
在一個奇怪的想法之下,她突然想到了之前認識的合木,異能者,看起來並不會跟普通人一樣,其實像她一樣的異能者,可能為數還不少,即使不是異能者,普通人,也許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大家都是外表上看上去差不多。
她想到陸活不也是那樣嘛?
有很多奇怪的能力,治病居然就是直接「輸送體力」。
如果說一切都是埋藏在每個人都差不多的外表之下,這個世界該有多麼不同啊。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像一個小天使一般,想到了自己從前對于「思考」的誤解。
她那時的誤解在于,思考是先有了一個創意,然後再開始想方法。
後來她才發現自己不是那樣,自己原來是純粹的先有了一個結果——就像是主觀的一樣。
她觀察到很多人的生活都是先有了一個創意——再有了一個結果。
或者另一種:先考慮大局再考慮細節。
但是這些方法最終都確定不適合她自己了。
她就是只有一個結果︰就像是從來不曾思考過一般。
她也曾經懷疑,自己是主觀的,從來不曾思考,所以又按照大家的流程努力去思考,但是她根本就無法快速思考,所以她還是幾乎就是這樣,思考,只靠「結果」,也就是她所說的直覺。
這樣的生活,有時是十分的可怕,沒有人敢這樣毫無目的的生活著,就像被海浪帶著也不害怕隨時會沉沒似的。
渡君倒沒有懷疑她被操控了,她長大了,她發現她自己就是這樣。
所以她想,如果自己的思考方式不同,或許自己做事的方式,也不太相同吧——也許沒有一樣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