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70)不只是身體害怕

再次面臨死亡,渡君可以說的也只是︰我不會再害怕了。

除了這,再沒有其他的。

從前她一直很忌諱自己靠自己的認識過自己的生活。因為即使是在生活方面自我一點,其他方面總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顯現出來的。

比如說,如果我們用自我的方法來處理生活,或許說得過去,因為一些道理都顯示人類是一種自私的動物。但是用自我的,自我創造的方法去做其他事呢?比如說音樂,比如說科研……

想想都覺得不可能,並且很可怕。

為什麼是這樣,就像是得了病醫治不了,而放棄的那部分人,有部分人抱著僥幸心理,有部分人則是真正的想要靠自己戰勝病魔——但是有多少人能夠看得破這一切便利呢?

當沒有人陪伴著,渡君也覺得害怕,沒有人知道自己病了,並且沒有人知道自己所經歷的病痛是為什麼,渡君害怕極了,其實她自己一個人都沒有辦法相信。

可是說起來,為什麼渡君會想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難以捉模,甚至都不得不搬上了閉門造車的戲碼——因為確實沒有辦法,沒有人幫助她。

因為確實沒有辦法,也沒有辦法跟每個人解釋。

所以很可怕的是,渡君甚至創造了一套科研的方法。听起來十分的搞笑。

叫做行為表演學——為了研究某些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渡君專門培養了演員的情操——對著這些群眾們演,或者設定一些限制,在群眾不知情的情況下,讓他們也來演。

這對于研究的幫助是很巨大的,這樣至少省略了大部分花在設備花在人力上的時間。3、5個演員就可以了。

得益于她是異能者——其實是來自于她獨自的生活,和求生的本能。

創意倒不一定非常好,但是渡君這才明白了,科研有多麼的困難!

她試驗了一下大家對于文學、藝術的看法。

實驗非常簡單,就是用全隔離似的情景,測試人們,讓人們來演,她可以讓某些人有這樣的全隔離的錯覺,然後設計一些「情節」,讓他們開始表演。

當每個人都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或者說很多人同時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會有很多巧妙的事發生。

第一,每個人都會掩飾自己真的喜歡它。

比如每個人都喜歡同一部小說,有趣的是小說並沒有辦法火起來,一定會有人提出更多的更新的理論去壓制這部小說。

比如每個人都喜歡同一部作品,他們一定要做無數個仿品去證明,他們的作品比這部他們都喜歡的作品都更加精良。

而如果每個人都同時喜歡一個東西,或者一部手機,或者一部相機,他們一定不會說他們需要這樣的東西,他們會說︰我們不喜歡,很普通很平凡。

這其實是人的一種自我攻擊和自我反省的錯誤應用。

因為他們往往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在看見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後,發現了自己的劣根性,于是自我攻擊,自我反省,就變得非常的討厭這些東西起來,回避喜歡這些東西,就回避了討厭的自己。

所以這個市面上,往往那些不被人們喜歡的東西會流行起來,因為人們看見它們的反應是,哇,這個東西讓我看起來好高大上,讓我看起來好不錯,讓我看起來更好了。

因為人們無法面對他們的真實存在,所以他們喜歡活在一個套子里,這個套子讓他們變成別人,最終甚至讓他們喪失所有力量,但是他們心甘情願。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心理呢?

其實很簡單。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我,每個人都只看到別人的自我,別人的自我在他看來如果很完美的話,他就會隱藏自己的自我。

有的人看見別人比自己優秀,就盡可能的去模仿別人。

有的人看見自己喜歡的人比自己優秀,就盡可能的讓自己喜歡的人摔下神壇。

因為他們喜歡別人能夠看到自己的好,然而他們如果看不到,這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因為他們將對他們的內心進行深入剖析,為什麼上了當,卻沒有讓別人喜歡上自己,為什麼讓別人得到了好處,卻沒有人,沒有任何一個人真正喜歡自己。

因為他們太在意別人的自我長什麼樣子,所以甚至無法面對自己甚至和他們不是同樣的人。

有時可能會被外界認為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或者是因為個人的原因而選擇了逃避現實。

但是實際上,這可能和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套錯誤的價值理念有關。

這套價值理念的核心就是︰我要以他人的利益為中心。

其實心理學上,就強調,本我和超我,就是你自己,就是那個自私自利的自己,還有那個完美無瑕的道德上沒有遺憾的自己。而我們的這些參與者都有著非常濃厚的完美主義道德標準,時刻對照著,拿著這樣的標準來看待自己。

甚至會批判自己的一切不道德行為︰比如同情一個少女多過一個家庭主婦,比如同情一個健康人多于一個智障,因為他們的心目中很多人都是這樣,他們的身邊充斥著這樣的人。

可能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人就逐漸適應了需要道德偽裝的生活。

這種道德偽裝最終就形成了,每個人都會對自己喜歡的事物說不,對別人喜歡的事物趨之若鶩,最終整個社會都充滿了每個人都不喜歡的東西,這還不夠,他們還要將那些做出自己喜歡的東西的人當作不道德的叛徒給絞死。

因為他們是自私自利的,所以他們期盼自己變得無私起來,可是每個人的自我,也就是他的人格,他的性格是不可能因為這樣的道德約束而改變的。很多人又會找到很多的幫手來進一步強化自己的人格。所以就變成了一個畸形的社會,一種畸形的價值。

每個人都渴望自由,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每個人都期盼這個社會能夠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每個人都是正義的,都是善良的,都是值得相信的,但是在這樣的價值觀下,每個人都成了罪惡的幫凶。

最常出現的是這樣的狀況︰當每個人需要做判斷,我們需要過更美好的生活,還是過著一份令人艷羨的生活,我們都不出所料的選擇了後者。

因為我們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然後我們想著這樣就能夠進一步過上喜歡的生活。但是恰巧每個人都這樣想,當每個人都選擇那種要人艷羨的生活,就沒有人為生活中究竟怎麼樣更好來把個關了,結果就讓所有的人都成了圍城里的人。

想要更加的被人艷羨,但是卻找不到更多的理由,只好走些旁門左道。

想要被人艷羨達到一個符合自己的水準的層次,但是永遠沒有辦法滿足這個社會的這個崗位的還有自己的最基本的情況和要求。

想要被人艷羨大過某個人,于是就使得自己越來越孤立,越來越擅長于偽裝,最後甚至都沒有辦法再能夠多多的學習和觀賞那些好的榜樣——因為好的榜樣已經被全部壓蓋住,沒有辦法再多的更多的學習了。

每個人都是如此,于是就有了那些一個一個的商業神話藝術傳奇。

知道了這點,渡君覺得很震驚。

因為她真的已經很努力的在迎合社會了——但是迎合社會永遠不會有結果。

就像她害怕自己丟掉生命,害怕拿生命做賭注,卻只能這樣做一樣。

還有什麼是可信的呢?

沒有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