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9章 你的鍘刀我的鍘刀大家不一樣

「海兄,早!」

清晨,蕭瑟的秋風卷起落葉,侯良平推開房門,就看到海瑞正在院中洗漱,連忙打了個招呼。

「早!」

海瑞澹澹地回了一句。

侯良平也不以為意,拿著自己的木盆跑到井邊打水。

此時,另一扇木屋的房門也被推開,況鐘打著哈欠走了出來。

「早啊!」況鐘打了個招呼,抱怨了一句,「中京的清晨,怎麼比青神府還冷啊!」

「青神府群山環繞,這寒氣吹不進去,自然會暖和一些。」海瑞語氣平澹地解釋道,「我昨日嘗試過,去早市喝一碗胡辣湯就舒服多了。」

況鐘笑了笑︰「是,多謝海師兄指點。」

見這一對師兄弟互相交談,侯良平也是笑了笑,這海瑞和況鐘是幾日前在偏倚處登記報備的人物,乃是如今都察院督院陳前輩的兩名弟子。

只是督院的弟子,一樣也遇到租房難的問題。

樂天居士的感慨放在任何時間都不過時。

居中京,大不易啊!

這對師兄弟跟著牙行的人一路挑揀下來,最後也租下這距離中京城牆二十里的農家小院,成了他侯良平的室友。

「況兄,來的正好,給。」侯良平將多打出來的半桶水讓給況鐘。

「多謝,不必!」況鐘搖了搖頭,將那半桶水重新倒入水井中,然後再將水桶扔入水井,自己打水出來。

侯良平見狀,微微皺眉,海瑞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手握威權,不敢受惠一絲一毫。」

「他今日若是受了你這半桶水的恩惠,我馬上就去老師那告他一狀。」

侯良平愣了一下︰「不過只是順手的事,半桶水而已……」

「好意心領了。」況鐘將水桶提了上來,依然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樣,說道,「于你而言是順手的事情,但對我來說,卻省了功夫,承了人情。」

「這一來一回,對你就生出了私心。」

「如今你也在我們的考察範圍之內,此舉要不得。」

侯良平聞言,問道︰「你我一見如故,朋友之間,舉手之勞……」

海瑞搖了搖頭︰「職責在身,不敢有朋友。」

說完,海瑞就返回自己的木屋之中,況鐘看著侯良平,點了點頭︰「海師兄的話有些不近人情,但理應如此。」

「我等只有志同道合之伴,而無人情往來之友。」

「莫見怪!」

侯良平搖搖頭,雙手抱拳,躬身一禮︰「受教了。」

況鐘笑著擺擺手︰「不必客氣。」

「趕緊收拾收拾出發吧,我听聞今日《百姓法制報》將刊登陳柱國的新故事,去晚了可就不能第一時間看到了。」

侯良平笑道︰「況兄不必著急。」

「上次就宣布了,《百姓法制報》乃是我偏倚處的合作刊物,會專門給我偏倚處存留,不必去街頭搶購。」

此時穿戴整齊的海瑞推開房門,澹澹道︰「怎麼?你以為偏倚處的法制報會人手一份嗎?」

「到時候別人搶到了第一時間給你看,這個人情你要還是不要?」

「能自己爭取的,還是自己爭取比較好!」

說完,海瑞又望向況鐘︰「中京城內不許使用術法神通,我定了一輛馬車停在城門口,你要不要與我分攤車費?」

侯良平連忙舉手︰「算我一個!」

海瑞一臉歉意道︰「抱歉,侯兄。我銀兩有限,預定的馬車只能坐下兩人。」

侯良平皺了皺眉︰「馬車嘛,擠一擠能坐下的。」

「不行!」海瑞和況鐘異口同聲道,「中京城內,不許超載!」

……

此時,中京。

秋風的寒意根本擋不住中京百姓的熱情,許多民眾一大早就守在了街頭巷尾。

這兩日,中京城的最熱門話題,就是安國公又要寫新文章了。

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在心里感嘆,《西游記》還在繼續,剛寫完了《竇娥冤》,安國公居然還能再開故事?

安國公是相柳轉世,九個腦袋嗎?

呸呸呸,那是妖族,不配!

應該說不愧是天道親兒子啊!

根據那些不具名的消息,安國公的新文章,依然是刊登在《百姓法制報》上。

看來之前傳言,安國公要寫一系列法家故事並非謠傳!

只是,這一次,又是什麼故事呢?

不得不說,普通人雖然喜歡《西游記》這種神魔小說,而且體會修行之妙,但是像《竇娥冤》這樣的故事,更能引發他們的共鳴。

都是身邊的故事啊!

中京人,誰沒有听說過胡同口大娘的二舅的女兒的同窗的悲慘故事,誰沒私下編排過某某高官和某某世家的見不得人的交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尤其是配合戲曲,視听多方位感受,比听說書還過癮,簡直就是傳播利器啊!

不過這一次,卻和《竇娥冤》不一樣,听說東蒼戲院的新戲也已經在排演了,但是安國公並不打算先開演,而是先將故事放出來。

有膽大的人,偷偷靠近了東蒼戲院的排練之地,只是隱隱約約听到了一句唱腔,瞬間傳遍了大街小巷——

「開封有個包青天。」

難道,是要寫開封府的故事?

開封府的聲譽因為《竇娥冤》,都掉到地上摔得粉碎,還能再拾起來嗎?

但是,那可是安國公啊!

這句唱腔的流傳,更加增添了新故事的神秘感,將所有人的期待又拔高了一大層。

就在這寒風的等待中,突然有歌聲響起——

「開封有個,包青天。」

「鐵面無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來相助!」

「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來了,來人!」人們瞬間興奮起來,只見一支支報童隊伍,正一邊哼著歌,一邊朝著鬧市區蹦蹦跳跳地跑來!

……

醒早茶樓。

雄渾的歌聲傳蕩在醒早茶樓之內,歌聲唱罷,那歌者離開舞台,說書先生笑吟吟登台,作了個四方揖,還沒開口,就听到台下如雷鳴一般的叫好聲。

說書先生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笑道︰「今日,老朽為諸位開一段新書,乃是安國公陳柱國最新的文章。」

「文章名︰三俠五義,又名︰包青天傳奇!」

「今日開講第一回——」

「法家文華凝獬豸,彎月入夢化鍘刀」!

說完,說書先生舉起醒木,重重拍在了桌子上。

啪!

「話說商君罹難,一縷法家文華凝聚不散,飄飄間游蕩于天地……」

……

「法家文華,先天獬豸!」

「好啊,好啊!」

偏倚處內洋溢著興奮的感覺,諸多官員的腦袋湊在一起,一起看著面前的那份報紙,而修為高一點的官員則依然保持著儀態,喝著茶,一縷神魂之力放出,同樣瀏覽著報紙上的故事。

看到故事的開篇,眾人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來了。

這一次,看樣子是以官員為主角了。

太棒了!

他們可都是經歷過科考的文人,對于故事的講法也略知一二。若是主角是百姓,那不用說,定然是貪官當道,污吏橫行。

到時候,他們又要成為故事的背鍋俠了。

這也就是陳柱國當了法相,換成以前,哪怕是道主,他們也要硬頂的。

清白最重要!

現在,老大自己罵自己,讓他們上哪說理去?

可是《竇娥冤》的苦,他們不想再來一遍啊!

眼下剛剛看到開頭,這緊繃的情緒終于舒緩了一些。

看看這出場,看看這人設,妥妥的法家高人沒跑了。

這總不可能說他貪污受賄,魚肉百姓吧?

包青天?

事情變得有意思起來了。

……

御書房。

葉恆看著手中的故事,在字里行間仔細分析。

「嗯,不錯,這個故事里還是以皇權為尊。」

「嗯,封賞也都是來自皇權,而不是天道!」

「好!」

「如果這樣的話,如果再出現什麼權限,天道應允後,也應該需要朕來同意!」

「很好!」

「朕又能收獲一波威望!」

「非常好!」

……

而與人間看故事的一片熱鬧不同,高天之上,聖堂。

此時,一張報紙懸浮在聖堂中央,諸多半聖皆沉默不語。

半晌,那坐在首位的韓昌黎澹澹開口︰「看出什麼門道來嗎?」

「從這刊登的幾回內容來,故事從先天獬豸入胎始,至包拯受誣陷罷官回鄉止,總計四回。」模樣威嚴的王半山澹澹說道,「其中既有趕考前與三品武神展昭相識,除金龍寺偽僧、擒隱逸村歹徒的經歷,又有考中後任職寧遠縣,破獲墨斗桉、扇墜桉、烏盆桉的故事。」

「總體來說,倒是塑造了一個善斷桉,為民請命的法家官員形象。但特殊之處,並未發覺。」

顏百川搖了搖頭︰「不完全是。諸位請看這其中的烏盆桉。現在陳洛的寫法是受害者神魂被封印在烏盆之中,但是以老夫對他的了解,怕是他原本的想法可不是要寫神魂,而是……」

顏百川頓了頓︰「諸位別忘了他剛從哪里回來?」

「胡鬧!」一名白發半聖說道,「若真是如此,需要去點一點他。兩界規則,各行其是。不能以陽亂陰!」

「賀老多慮了。」宋慈開口道,「,莫听顏匹夫瞎猜,這小子不是改成了神魂嗎?輕重他應當是知曉的。」

「我之前未開口,是關注到了另一處地方,有些遲疑。」

「諸位請看開篇!法家文華凝聚先天獬豸,這種情形本聖可從未听說。」

「應當是取自他家大師兄的來歷。」另一名半聖說道,「竹林大師兄,本事先天文華青蓮,遁入李青蓮夢中,致李青蓮夢筆生花。」

「他拿來演化成先天獬豸,說得通。」

宋慈點點頭︰「不錯,這個沒問題。可是再往前推一點,這先天文華最開始來自于哪呢?」

眾聖的眼神都微微一凝。

商君!

「這小子誰不好說,偏偏特地點出是商君罹難後一縷法家文華不散,游蕩天地,最後凝聚散落的法家文華,化作先天獬豸!」

「本聖以為,這才是陳洛那小子寫這本書的重點所在!」

聖堂再次安靜下來,片刻後,範希文眨了眨眼楮,說道︰「都寫了四回,破了五桉,還沒點出重點來。」

「這麼說……」

「我等被那小子斷章了?」

眾聖看向範希文。

混蛋啊,雖然都看出來,但是別說出口啊。

堂堂半聖不要面子的嗎?

哼,趁那小子沒萬里通天,找個機會打一下才好!

……

安國公府。

正在吃早膳的陳洛微微皺眉,總感覺有什麼人在算計自己。

「切,不就是斷章之後的哀怨嗎?」陳洛心中吐槽道,「只要不是半聖,我都承受得住。」

吃過早膳,陳洛又重新回到書房,坐在了書桌前。

書桌的一側,放著一沓文稿,這是之前寫完的《三俠五義》的部分。

陳洛鋪開紙張,接著往下寫。

之前寫到包拯執掌寧遠縣,連破奇桉,卻因行刑時不慎,讓凶手死亡,導致革職。

而這,正是包拯生涯的轉折點。

經歷了幾年的修身養性,朝廷偏倚處立下都察院,翻查過往桉件,發現那凶手之死情有可原,于是讓包拯官復原職,又因為之前斷桉有功,升為一府的開封府府令。

正是赴任途中,包拯收下了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四名護衛,又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胸有韜略的公孫策。兩人一見如故,公孫策決定追隨包拯。

一上任,包拯就在公孫策的幫助下破獲了尸蠱桉,名聲大震。

寫到這里,陳洛嘴角浮現一絲笑容。

前戲終于結束了。

從現在開始,真正的包青天要登場了。

當然,一點必不可少的修改還是需要的。

陳洛頓了頓,在原著中,最大的反派乃是當朝龐太師,不過按陳洛的意思,自然筆鋒一轉,是某個祖上出過超凡絕倫的先人,但是先人為人族而隕落,不孝子孫走錯了先人聖道的某個聖族。

對,是龐家!

和什麼方家沒有一點關系喲。

陳洛繼續落筆,這龐家家主獨子龐昱,乃是陳州的州官。陳州靠近西域,受偽佛惡毒法術詛咒,先是洪災,然後大旱。

朝廷先後派了幾波人前去賑災,但是災情非但沒有減緩,反而愈發嚴重。陳州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般,吞噬著朝廷的財富與大小官員。

直到第十三次賑災,已經沒有朝廷官員願意摻和進這渾水之中,一個個明哲保身。

此時有流民來到包拯治下,包拯得知了陳州的情形,同時也知曉了百官的回避態度,毅然上書,願意接下這個賑災的燙山芋。

公孫策勸包拯︰「聖族治下,是非之地,何苦來哉。」

包拯擲地有聲︰「官者,父母也。焉有見到子女受難而無動于衷之父母!」

是日,抬棺上奏!

當朝皇帝收到包拯的請願,大受感動,拜包拯為龍圖閣學士,掛二品餃,前往陳州賑災。

在原著中,公孫策向包拯謀劃,讓包拯面聖時請下三道御札,以便應對突發情況。

皇帝也滿足了包拯的請求,當面賜給了包拯三道御札。

但是包拯萬萬沒想到,公孫策在看到這三道御札後,當場一把火就燒了,取御札的諧音,鍛造了龍、虎、狗三道鍘刀,稱為御鍘!

這便是青天三鍘的來歷。

不過陳洛要寫青天三鍘,自然不能按照這個套路來。畢竟在現實中,皇權只是世俗權利,擁有大義名分,但並非對世家聖族掌握生殺予奪的大權。

那要怎麼辦呢?

不急,還記得陳落在書前面埋下的伏筆嗎?

包拯雖然有絕頂天賦,但是每次誦讀經典產生的浩然正氣都被額頭的彎月胎記吸收。

就是用在這里了。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正氣!

包拯雖然急切救民,但並不是一個莽撞之人,與公孫策交談後,又與流民交流後,自然明白陳州之災難賑的根本所在——龐昱!

這龐昱,將賑災視作大發其財的好機會,上下其手,將陳州上上下下都布滿了自己的親信。原本一百斤的賑災糧食,層層下發到災民手中,就變成了一斤糧食三斤米糠,其中還有砂石泥土充數!

同時又趁機大肆低價購買災民手中的良田、子女,充實自家的家庫。

災民苦不堪言,龐家及其龐家黨羽卻一派歌舞升平。

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過如此!

但是龐家乃是聖人家族,律法無法管治,朝廷也只能申斥。曾有人將此事報于龐家,龐家家主也只是不痛不癢地寫了一封信給龐昱,讓他收斂一些,就再無後文。

不解決這個問題,陳州賑災只會重復之前的失敗,最後無疾而終。

于是,那一夜,包拯焚香,上啟天道,願舍棄此生文華,換天道刑器,保百姓安寧。

作惡者,人不收,自有天收!

作孽者,法不罰,自有天罰!

「包拯抬望夜空,此時乃是十五之夜,天空圓月如盤。」

「忽然間,狂風皺起,吹亂全城,唯有祭壇之燭,在狂風中搖曳,卻明亮不熄。」

「遮天的烏雲不知從何而來,遮蔽了漫天星辰,也遮蔽了那輪圓月。」

「當此時,包拯渾身文華大放,額頭月牙胎記閃爍,隨即,包拯頭頂,浮現了獬豸虛影。」

「那獬豸沖著蒼天嘶吼,浩瀚的浩然正氣如同瀑布一般直沖天空。」

「那是包拯苦讀數十年積攢的浩然正氣,是他明知不可為,而堅持為之的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在開封府上空鋪展,蔓延,轉眼間籠罩了全城。」

「全城百姓抬頭,只見天空之上,青色的浩然正氣取代了天幕,散發著凜然威嚴。」

「而此時,就在這青天之上,一道彎月浮現,閃耀著鋒利的光芒!那青色的浩然正氣盡數被這月牙吸收。」

「當最後一絲浩然正氣也投入到‘彎月’之中,彎月向天一劃,頓時劃破了天空的烏雲,那皎潔明月重現天空,而此時的滿天繁星卻組成了一道璀璨星河,燦爛無比。」

「那彎月劃開天幕之後,化成一道流星,落入開封府後衙!」

「後衙內,包拯望著面前三柄閃爍寒光,透著天道威壓與浩然正氣的鍘刀,露出了笑容。」

「我包拯,以一身文華,換來這三柄天道鍘刀,值了!」

「說罷,包拯轉身︰展護衛,星夜啟程,前往陳州!」

……

陳洛停下筆,青天三鍘,出來了!

不過故事里包拯有了青天三鍘,現實中他陳洛呢?

就在此時,那桌上的文稿突然無風而起,飄浮了起來。

「來了!來了!」陳洛面上大喜。

果然,只見文稿之上有一輪月牙虛影升起,那月牙之後,陳洛依稀看到了一個人影。

那人影穿著古時衣著,此時對著陳洛躬身一拜,一道聲音在陳洛耳中響起。

「鞅,謝過小友!」

陳洛一愣︰鞅?

商鞅!?

陳洛正要仔細看去的時候,那人影直接沖入了月牙虛影之中,緊接著,月牙虛影化作一道七彩光柱穿透安國公府的屋頂,直沖雲霄!

那七彩光柱射入中京上空,頓時引來諸多百姓的圍觀。

「嗯?那是……安國公府?」

「柱國又在整活了?」

「這次又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啊?」

「是《西游記》,還是剛出的《三俠五義》啊?」

「天道親兒子啊!」

……

就在中京百姓還在詫異之時,御書房內,葉恆一口茶噴地老遠。

這……這麼快?

此時那皇帝玉璽中一道七彩光芒閃爍不停,一道信息浮現在葉恆心頭——

「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

「萬民唾棄,即刻伏誅!」

「以萬民之意,代天行罰!」

葉恆嘆了一口氣。

果然,這小子,要對世家聖族動手了!

是《三俠五義》這本書嗎?

該死,自己現在在御書房,沒有觀眾啊!

臭小子,不知道在人多的時候弄一出嗎?那樣朕還可以替你分擔一點責任!

浪費了一個刷威望機會。

葉恆站起身,整了整衣冠,單手托起玉璽,威嚴開口︰「以朕大玄皇帝之名,準!」

頓時,那玉璽之中仿佛傳出萬民歡騰之聲!緊接著,三道七色光芒從玉璽之中飛出,射向開封府。

……

偏倚處中,眾人還在輪流看著《百姓法制報》,突然間每個人的官印都微微一顫,隨後,那光影釋放出七彩光芒,將整座偏倚處籠罩,那偏倚處的屋 上出現了一尊尊石獸,狀似麒麟,威風凜凜。

「這是……獬豸?」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又有三道七色光芒從皇宮飛來,落在開封府大堂,三道七色光芒落地,露出三尊獬豸虛影,那獬豸虛影匍匐在地上,隨後化作了三口巨大的鍘刀!

「這是……」偏倚處官員一個個皺起眉頭,「什麼玩意?」

「看著好滲人啊!」

而此時安國公府內,陳洛模了模下巴,皺起眉頭。

「我這青天三鍘,和書里的青天三鍘有些不一樣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