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八回 仙曲動魄泛鬼槎4

移目看第三幅,果然是「歸生魂」卦象,表示地氣歸集,首先要化成魂器,作為積運地氣的基礎,接下來的「歸育物,歸止居」等卦,均是集氣固基,處靜待變的態勢。從第九幅「地氣藏」往下「藏歸交,藏生卵,藏動鼠」,地氣穩厚將至極處,靜中生變,內部微生蠢蠢欲動,到第十六幅「藏殺盜」崢嶸乍露,氣象雄霸,已不容外力盜犯。

第十七幅卦圖意象突變,厚積的地氣終于噴瀉分化,先分成「木氣生,生歸孕,生元胎,生克殺」等象,進而分成「風氣動,動乘軒,動止戒,動殺虐」,轉換激進,復次再到「火氣長」「水氣育」「山氣止」等卦象,內中衍變多端,或柔或剛,成法億萬種,相互生克無窮無盡,後邊的「金氣殺,殺歸尸,殺藏基」等象尤為激烈,動轉狂躁,對應法術當是強猛之極,到末尾兩幅「殺無傷,殺止動」溘然而歇,卦象久和長寧,昭示地氣重斂,等待下次積厚時再生變動。

自始至終,卦象都圍繞「氣」來推演。天地之氣居首尾,中間分「水氣,木氣,金氣,火氣,山氣,風氣」六類,萬法應之而生。如將卦爻對應修仙,那種種飛騰生殺之力,實際就指以仙家運氣施放的各類法術。積氣修道具萬變之能,其後**歸寧,藏氣永厚,終達完滿和諧的道境。

桃夭夭喃喃道︰「這就是歸藏易理了,仙道煉氣修真的原理,卻是從此而來的。」

上古「歸藏易」,始于河圖,早于易經,記載駕馭萬物生滅變遷的至理。商周以後失傳,仙道各派雖多以歸藏為法源,但傳到後世支離破碎,極少有仙派能將歸藏易完整復現。今看圖紋同世傳的散爻歌訣相仿,證明為歸藏全貌。細究之下,發現這種卦圖對「氣」的來源,運行,用法,都有著深瀚無比的描摹。

回思仙道源流,峨嵋九陽六出昆侖,兩派均以煉氣為主,法理上存在很大的共通處。只是峨嵋派吸取部分天山仙法,法義宏博而偏雜,運用歸藏就不如昆侖派精純了。有此緣故,即使峨嵋高手此刻在場,也難以盡解卦圖的奧秘。桃夭夭體藏魔劍,一身妖法,看那卦圖的更是雲里霧里。雖知仙家正法的大概,但具體怎麼修煉,真氣如何收放,全然不明究竟。此情此景,好比小孩聞到糖果香味,卻又找不到打開糖罐的工具。

他撓了撓後腦勺,心下尋思「我不會仙道正法,照樣把仙人打得落花流水,由此可見,不煉正法也沒什麼。」細想這理由講不通,自己身為玄門師尊,不通正法如何使得?難道日後教弟子們煉妖術?劍仙門的劍術可根據神木法訣揣摩,其余八門都是門外漢,莫不成如玉銀童所說,兼顧各門方可授徒,師尊大位不能給他,請他來玄門當教師似乎可行……

剛冒出這怪念頭,桃夭夭撇嘴苦笑。一敲腦門,拋開雜念,提起精神繼續參詳。眼里是歸藏卦爻,腦子里卻飄現連山易卦圖,彎彎曲曲爻線勾纏,分也分不清,心里煩躁似火燒,忽而想起「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宮外懸掛的玄門口號,我怎地給忘記了?」

當即放松心情,順其自然,管他是連山易還是歸藏易,眼里所見心中所思,天馬行空再無拘束。條理因果已不重要,心思混混沌沌的一片模糊。誰知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狀態正符合「昏昏悶悶,嬰兒未孩;恍兮惚兮,惟道是從」的玄門要訣。漸漸的,連山歸藏爻線象變活了,在思維里彈縮跳躍,若隱若現。猛然桃夭夭打個顫,靈感如泉涌,悟到了個中旨趣。

回憶前番勾蒙王子的講解,連山易是遠古聖人「立山承天」取得的。開頭的卦象,紅日從山頂升起;結尾的卦象,日頭落入山底,始終以天日為軸心。若此太陽行于天,天光生萬物,萬物生靈性。所以天山仙宗崇尚「天道」(乾道),煉性不煉氣,法成可通靈萬物。至于太陽落山後萬物又怎樣運作?連山易所示較為簡略,歸藏易卻專攻其詳,指出太陽雖沒有了,但陽氣(天氣)歸入地藏,乃是萬物轉變生滅真正的原動力。陽氣藏于土地,萬物立地而生,伏地而亡,因此昆侖派崇尚「地道」(坤道),修道以煉氣為本,道成可使萬法。天山通靈萬物,昆侖氣運萬法,兩派宗旨不同,皆因連山和歸藏各有側重。

桃夭夭領悟到這層,禁不住道︰「昆侖仙法博大精深,武玄英倒不是瞎吹牛皮。」

手撫歸藏卦圖,又有了新的感想︰圖中詳記諸多馭使萬物的方法,那麼這些方法由誰來運用?聯系「育動漁,育殺畜」等象,「漁畜」是人類活動,設法馭物的不正是人類麼?遍觀諸圖莫不含此意,只是隱而不宣,暗喻「天地人」三者和睦共生。類比連山易只彰天地,絲毫未顯人類,乃是把人類視作萬物中的一分子,並無任何特殊的地位。連山易不立人道,故稱「天地無人(仁)」,其實是將人類歸入天地萬物,平等無差別的愛惜。翅鱗族偏執獸性,只當「天地無人」是指滅掉人類,實與天山仙宗的法義相去甚遠。

再想到時代上的區分︰連山易得自遠古,人類尚處野生,一切順乎自然,通靈感天是最主要的能力;歸藏易形成略晚,那時人類已發明漁耕,初顯駕控萬物的特征,卦圖就著重描繪可驅動萬物的「氣」。時間再往後推,人類能力越大,「人道」愈漸彰顯。到了周易出現,「人道」已和「天道,地道」並齊而論,人的地位超離萬物,「天地間,人為貴」的理念也逐步深入道家,煉氣煉丹以保人身長存,成為道家主流,甚至妖類都以修成人身為榮。與此相應的,天山仙宗淡出世間,昆侖仙宗名跡漸隱,世上剩下峨嵋派開山傳法,七道宗門庭興旺。這趨勢隨從人道興起,也符合易理變遷。連山,歸藏,易經,孰為至高真理?仙道各派孰興孰廢,誰的法理正統,實則無須比判,只不過是天地物理不同階段的體現而已。

桃夭夭追古憶今,神思久久徜徉,暗想「師尊說仙宗修的是出世法,而今看來中間尚有差別,天山仙宗出離人世最遠,昆侖次之,蓬萊派還沒見識過,想必也有出世的獨特學問。倒是我們峨嵋派兼收各家,秉持仁道,在俗世和仙界之間鏟除邪魔。」心有所得,失笑道︰「看幾眼弄清這麼多道理,這圖好生奇妙!帶回去跟靈兒細細鑽研,定可增補玄門道法。哈,昆侖仙客武玄英刻石紀功,不曾想便宜了峨嵋派的後生小子……」忽覺卦圖光線轉強,恍似凸出壁面,回望雲藹黑沉,卻是天將入夜,襯托的圖字分外明亮了。

桃夭夭道︰「時候不早,救出夜兄弟要緊。」打開地藏眼,將六十四幅卦圖印入腦海,隨即手捏避水咒,分開波浪跳入海中。

那避水咒是水族妖術,隔絕水浸分減水壓,妖力越強潛的越深。桃夭夭法力使足,追星逐月般下潛百萬丈,反覺壓力漸輕,距海底十里處竟沒水了。碧幽幽青氣蒸浮,連作雲層托起海水,儼然構成幅員遼闊的海下天地。仰望藍光泛漪,大海高懸頭頂,奇異神秘的景觀里,籠罩著令人心悸的銀靄。

桃夭夭收法落腳,只見地表皸裂,紅色岩漿在裂縫下涌動,散發的焰光照亮四方,上浮的青氣也由地火烤出,到近處映著光就不顯眼了。舉目遠望,黑紅色裂紋密如蛛網,一直鋪向視線之外,仿佛傳說里燃燒終古的火山地獄。當中有條駟馬大道,筆直伸向極遠處。桃夭夭運靈感測,判定此路通往東方,道聲︰「正好!」使開行腳法,沿大路疾奔。

剛跑出千余里,忽聞道旁有人呻喚︰「哎喲,哎喲,撞煞我也,痛煞我也……」桃夭夭覺出那是個鬼魂,不加理睬照直趕路。少時,又听那鬼在路邊叫︰「哎喲,孤老貧寡無人憐啊,撞車受傷躺了半日,路過沒個行人看上一眼。人心不古啊,沒道義沒良心了。」听這幾句有些刺耳,桃夭夭停下了腳步。那鬼又叫︰「嫌老欺弱,見死不救,人跟畜生一樣德行。」

桃夭夭眉頭一皺,掉頭幾步縱跨,循聲沖到面前,叱問︰「你罵誰畜生呢?」只見陰霧蒙蒙,地上坐著個老太婆,衣衫襤褸骨瘦如柴,撫腿哭道︰「老身敢罵誰來?只罵我那忤逆不孝的親兒子!」這話又擊中桃夭夭心坎,問道︰「你兒子怎麼了?」

老太婆擦抹眼淚,嗚咽道︰「老身粱孟氏,丈夫早亡獨遺一子,千辛萬苦養兒長大,又給他娶親成家,哪知小畜生娶了媳婦忘了娘。竟狠心把老身丟棄在這陽關道上,老身眼花尋不著歸途,偏又讓車輛撞斷了腿腳。躺在此半日,沒個人理會,真真痛煞我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