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

許多年以後,當潘璋回憶起來,一直想不明白自己當時怎麼就糊里糊涂的跟著曹朋走了!

而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從賊船上下來。

不過,在此時,潘璋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下意識的就跟了過去。

他也不是不清楚海西縣的狀況,也知道這海西縣成里,陳升所代表的含義。那可是海西一霸!

如果不是他輸光了錢,也不會想去賴賬。

說實在話,那伙計的要價雖說高了些,但總體而言,還算是在適當的價格範圍以內。海西縣由于不受朝廷約束,貨值的起伏很大,也很自由。甚至說,整個海西縣的價格,就控制在少數一些人的手里。這些人當中,就包括了陳升。潘璋甚至已經打算,如果混不下去,就到江東討生活。反正如今賺的這三核桃兩棗,連酒錢都不夠,又怎麼能滿足潘璋的?

就在這時,典滿許儀帶著人出現了!

「你……是什麼人?」

「我是什麼人不重要,你要是不想死,就跟我走!」

馮超在前面帶路,曹朋領著潘璋,迅速拐入一條小路,往縣衙方向走去。

王買看遠處有人影晃動,也連忙高聲喊道︰「二哥、三哥,別戀戰,快點走!」

典滿許儀帶著人,把那酒店砸的狼藉一片。听到王買的呼喊聲,也不猶豫,立刻撤了出去。

一行人撒丫子就跑,等陳升的爪牙趕到時,早已經不見了典滿等人的蹤跡。

一群閑漢在酒店前面暴跳如雷,叫囂著,嘶吼著。而那位三黑哥則躺在地上打滾,哭號不止。

「你們究竟是什麼人!」潘璋跟著曹朋跑出北集市,突然停下來,一臉警惕之色。

曹朋也停下腳步,回頭看了潘璋一眼,「怎麼,害怕了?」

「老子還怕什麼?」

「那就是了,跟我走吧。」

「去哪兒?」

「去哪兒不重要,重要的是別被人抓住。」

馮超一旁也開口道︰「這位好漢,你在陳升的店里鬧事,可不是一幢小事。此人在海西縣,頗有實力,估計這會兒已經封閉了四門!他那些手下,都是亡命之徒,你最好跟我們走。」

潘璋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點點頭,跟在曹朋身後。

穿過雙拱門,沿著一條小路往南走,而後向東一拐,便看到了縣衙的後院牆。

「你們是……」

曹朋停下腳步,笑呵呵說道︰「還沒自我介紹,我叫曹朋。我姐夫就是信任的海西令,昨天剛抵達海西。我們需要幫手,還海西百姓一個晴朗乾坤,所以想請你來幫忙。」

潘璋有些疑惑的看著曹朋,月兌口而出道︰「就憑你們……」

他話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

曹朋面色一整,「非止我們!

我們現在的確是勢單力薄,不過我們的背後,還有那些期盼安寧的三萬海西百姓,還有朝廷。

陳升這些人的實力雖說不小,但並不足為慮。

說句不好听的話,收拾陳升不過是刀兵之事,算不得什麼困難。如今東海郡厚丘,就屯駐有朝廷三千兵馬。呂溫侯、鎮東將軍亦要听從朝廷調遣,只看朝廷一紙征召,他二人即出兵討逆。潘壯士,我們希望的,是令海西縣長治久安,而非是反復不止。這需要漫長的過程,並非靠刀兵就能解決。我們需要幫手,需要很多幫手,需要很多如潘壯士這樣的幫手。」

「你……認識我?」

潘璋有些意動,但還是很警惕。

「呵呵,所有和陳升為敵的人,就是我們的朋友。」

潘璋搔搔頭,即心動,又猶豫。

心動,是因為曹朋既然能這麼說,那麼也就等同于代表了海西縣新人縣令的意思。他本就是個潦倒之人,好不容易得了筆生意,來海西販賣貨物,不想貨物輸的干淨,連會賬的錢都沒有了,更不要說回去交差。能得了這樁生意,也是托老朋友的幫忙。他現在又有何面目,回去見老朋友?如果不是曹朋出現,潘璋此刻說不定已經殺出一條血路,逃亡江東從軍了……

猶豫,卻是因為他也知道一些海西的情況。

這邊挺亂,曹朋他們能鎮住場面嗎?再者說,曹朋的姐夫不過一縣令,能有多大的前程呢?

潘璋一時間,還真無法拿定主意。

「潘壯士,你若是不願意,我也不勉強。

不過,你現在想逃走,恐怕比較困難,不如暫且在縣衙里安頓……想來那陳升,也不敢在這里鬧事。就算真有事情,我們的人手也夠……等風頭過去,你如果想走,到時候我絕不阻攔。」

曹朋一席話,說得很真誠。

潘璋想了一想,覺得也有些道理。

「那,潘璋就叨擾了!」

「馮超,你帶他從後牆進去,然後到跨院里等我。」

「喏!」

馮超此時,也算是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他現在不是縣令之子,也不是什麼兵曹掾吏,只不過是一個被抓的賊人。死活就掌握在曹朋的手里,他又能折騰出什麼花樣?而且看這新任海西令一家,來歷似乎也不是那麼簡單。

試想,若海西令是普通人,能有這麼多的親隨嗎?

只看那四十個扈從,一個個殺氣騰騰,身經百戰的悍卒,等現任怎可能有這些扈從?

還有,曹朋那匹照夜白,許儀那匹,都是萬里挑一的寶馬良駒,等閑人家莫說養著兩匹這樣的馬,就算是一匹普通的戰馬,都會困難。可鄧稷的身邊,不僅有兩匹價值千金的寶馬,每一個扈從胯下坐騎,都不那麼簡單。

這樣的人,誰還敢小覷?

馮超又生出希望,也許這新任的海西令一家,真能令海西平定,為他的父親,報仇雪恨……

「潘壯士,隨我來了。」

馮超說罷,領著潘璋從後院牆的一個缺口跳進去。

迎面就看到周倉正坐在不遠處的回廊之上,他連忙上前,向周倉行禮。

而潘璋看到周倉的時候,也不由得暗自吃驚,這黑廝,好強的殺氣……一個小小縣令,竟有此等人物相隨嗎?

「周叔,這位是公子請來的客人,我帶他進去。」

周倉看了潘璋一眼,心里不由得一咯 。

他能看得出,潘璋武藝不差。

只是有點想不明白︰公子未免也太神奇了些。出去走一趟,就帶回來這麼一個高手?他點點頭,擺手示意馮超帶潘璋過去。

馮超又行了一個禮,這才和潘璋走開。

「那是什麼人?」

「公子喚他叔父,想來是公子的家將。」

「那公子又是什麼來頭?」

馮超搔搔頭,「說起這個,我還真不太清楚,不過看公子他們的氣派,恐怕也不是等閑之輩。」

潘璋心里又是一動,不禁打起了小算盤。

曹朋繞過後院牆,來到了縣衙大門前。

胡班正指揮幾個人,在縣衙大門口收拾豎拴馬樁。原來的拴馬樁已經不能用了,必須要換一個新的。

兩個穿深灰色衣服的男子,正在修繕大門。

曹朋上前,「哪兒來的匠人?」

胡班連忙回道︰「公子,是西里王成王先生,帶來的匠人。」

「王先生?」

「哦,听說住在西里,似乎在海西頗有些威望。他听說老爺上任,一大早便來拜訪,還帶來兩個工匠,說是幫咱們把縣衙大門修好。此刻正在花廳和老爺說話……您看,他來了!」

曹朋順著胡班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見一個中年男子,和鄧稷說笑著一路走出來。

「友學,快來見過王先生!」

看到曹朋,鄧稷便招了招手。

「這是我的妻弟,此次隨我一同赴任。」說著,他又向曹朋介紹道︰「友學,這位就是西里的王成王先生,也是本地有名的縉紳。呵呵,你以後若是有什麼疑問,不妨多請教先生。」

曹朋走上前去,一拱手,「王先生!」

王成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士。

白面黑須,長得是一表人才。

個頭不算太高,大約在170~173之間。一襲黑衫,倒也正和了周禮習俗。不過,這王成並不似一般的文士書生,很敦實,很強壯。他看到曹朋,眸光一閃,連忙拱手回禮,一臉笑容。

「鄧縣令留步,以後若有什麼吩咐,只管喚我便是。」

王成說著,與鄧稷告辭。

這時,就見典滿許儀等人從遠處跑過來。

「阿福,阿福!」

典滿大聲叫喊,來到大門前,咧嘴笑道︰「嘿嘿,你沒事兒吧,我……啊,鄧大哥。」

「阿滿,你們這是……」

不等典滿開口,曹朋道︰「哦,我們剛才比試賽跑,沒什麼。」

「賽跑?」

鄧稷疑惑的看了一眼典滿等人,又看了看曹朋,沒有再追問下去。而王成也正準備上車,見到這一幕,先愣了一下,旋即便鑽進了馬車里。

曹朋眼楮一眯,露出沉吟之色。

「阿福,你們剛才干什麼去了?」

「姐夫,我們進去說話。」

曹朋擺擺手,推著鄧稷往縣衙里面走。

典滿許儀忙帶著人,緊跟著曹朋身後,魚貫而入。

眾人來到花廳,濮陽正準備離開。

「濮陽先生,你且留步。」

曹朋連忙喚住了濮陽,然後對許儀和典滿使了一個顏色,兩人立刻往後院溜走。

「姐夫,王成……來做什麼?」

「哦,他听說我過來,所以前來拜會。」

鄧稷在主位坐下,曹朋和濮陽則跪坐在浦席上。

王買鄧範兩人非常自覺的守在花廳外面,不使人來打攪曹朋等人的談話。

「拜會?」

曹朋想了想,問道︰「這王成的情況,可曾了解?」

「哦,了解了一些。」

鄧稷說著,從書案上拿起一卷案牘,攤開來說︰「這王成本是瑯琊東安人,表字明偉。據這戶籍上所講,他是東安王氏族人,因受戰亂之苦,于是遷來海西定居。這個人在海西,還是有一些名望,負責教授孩童,而且仗義疏財……歷任縣令對此人,都頗有贊賞之語。」

說著,他站起來,把案牘遞給了曹朋。

曹朋並沒有接過來,而是直接問道︰「我也听說過這個人,十年前來到海西,口碑很不錯。」

「所以?」

濮陽听出,曹朋話里有話。

曹朋說︰「東安王氏,我沒听說過。不過瑯琊大族,在過去幾年中,幾乎走的一個精光,恐怕也不好查詢。這個人的口碑的確不差,但也只是這十年間而已。十年前,此人是什麼來路?」

鄧稷一蹩眉,「阿福,你的意思是?」

「剛才我觀察了一下,王成恐怕沒有這案牘上記載的那麼簡單。」

「什麼意思?」

「他站立時,兩腿無法並攏,那是經常騎馬造成的結果。

行走時,步履間距很大,虎虎生風,也非高明之士所為。此外,他的手掌掌心粗糙,虎口有一層老繭,分明是長時間用兵器所造成的結果。雖然他努力的控制,但手掌總是呈現一個攏手的形狀,那可不是用筆所致。一般人上車,都會有一個墊腳凳,而他是直接竄上去……

姐夫,我知道你想要盡快打開局面,但我覺得,還是應該多一份小心。

這些年來,海西動蕩,致使許多案牘流失。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都不是特別完整……王成不過一普通人,海西經歷過這麼多事故,他卻始終能安然無恙,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曹朋那顆刑警的心,騷動起來。

鄧稷陷入沉思,而濮陽則露出凝重之色。

「我們眼楮所看到的一切真相,其實並不一定都是真實。

姐夫,你修刑名,便更應該有刨根問底的習慣。首先,王成十年前,究竟是做什麼的?他說他是東安人,可曾派人去東安查問過?其次,十年來,王成在海西,究竟是靠什麼為生?據我所知,他手里有幾百畝的良田沃土,這些田地,又如何得來?還有,十年來海西經歷過這麼多的事情,他憑什麼可以安然無事。你來到海西,所有人都在觀望,他為何會登門拜訪?要知道,海西人對朝廷並無什麼歸屬感,對你我大都還處在觀望,他這麼快過來,又有什麼目的?他就不害怕海西的那些人,對付他……這或許有些多疑,但小心無大錯。」

濮陽連連點頭︰「叔孫,看起來咱們都想得太簡單了!」

「姐夫,昨天馮超說,海西有三害。

但我覺得,三害之名,不免有些籠統……要立足海西,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這里的狀況。比如,城外的麥家莊,你可曾拜訪過?麥能麥老大人,當年曾是太中大夫,也算一方豪紳。隨著麥老大人身體不適,已就吧見容。但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去拜訪一下,這是一個禮數。

其次,北集市的商蠢子,又以陳升陳子齊為主。

這個陳子齊,是什麼來歷?你可曾仔細的打探過嗎?

此人幾乎壟斷了半個北集市,海西民生都掌握在他手中。如果你不能把他打掉,又怎能立足?」

「陳升?」

鄧稷愣了一下,扭頭向濮陽看去。

濮陽搖了搖頭,表示並不清楚這個人。

「姐夫,我覺得咱們現在,還不是拉攏人心的時候。」

「此話怎講?」

「海西過去數年間,動蕩不止。百姓對縣衙,早已經失去了信心……你看咱們抵達海西至今,那些海西百姓似乎並沒有任何反應。這說明,在咱們沒有到來前,海西縣已經形成了一套他特有的規矩。在我們沒有做出成績之前,我敢說這些海西的百姓,絕不會站在我們一邊。

大家對我們都沒有信心,我們又怎麼可能拉攏到人心?

所以,姐夫當務之急,是要做出一些成績,讓海西的百姓,對咱們產生新任,對朝廷重拾信心。

不然的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如空中樓閣,皆為虛幻。」

「做出成績?」鄧稷向濮陽看過去,「先生,你以為如何?」

濮陽沉吟許久,用力點了點頭,「友學由小而大,所言頗持重,的確有一番道理。

看起來,我們都有些過于急躁了,一上來就去盯著海賊啊,鹽梟啊……都忘記了‘信’字的重要性。友學說的不錯,海西縣如今經歷這麼多的動蕩,朝廷威信早已經蕩然無存。

如果我們想要立足,就必須要以‘信’為先。

否則,民心不得用,我們就算做的再多,也沒有用處……我看了先前幾任縣令,到任後莫不是信誓旦旦,然則十年過去,死的死、走的走,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海西縣呆的長久……

‘信’、‘信’……當年商君城門立木,不就是求的一個‘信’嗎?

友學,那你來說說看,海西‘三害’,我們應該從何處著手,才能夠在海西,重立‘信’字?」

濮陽頗有興趣的看著曹朋。

鄧稷則陷入沉思……

「有了!」

他突然一拍手,旋即啞然失笑。

「阿福,你先說。」

在鄧稷和濮陽的面前,曹朋倒不會感到什麼約束,也不會有什麼顧慮。

「我以為,想要立‘信’于海西,必先奪北集市。」

「哦?」

「你是說,鏟除陳升嗎?」

鄧稷目光一凝,仿佛自言自語,「北集市掌控著海西民生,奪了北集市,就等于控制了海西民生要害……嗯,相比海賊行蹤詭異,相比鹽梟實力雄厚,商蠢子倒顯得不足為慮。

偏偏這些商蠢子,危害最大。」

曹朋笑道︰「中陽山有一句老話,柿子要挑軟的捏!三顆柿子里,尤以陳升是一個軟柿子。」

鄧稷聞听愕然!

他還真不曉得,中陽山有這麼一句老話。

不過仔細回味起來,卻又好像,有著極為深刻的道理……

推薦票,推薦票,有木有,有木有?

月票,月票,有木有……M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