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五百六十二章选人(中)

星期天第一章。请朋友们给小桥鼓劲!

吃饭时间还早。莫为民回了家。老婆杨小玲黑着脸不理他。他肚子里窝着火。态度就比平时强硬。坐在客厅里闷头看电视。电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却根本没有看进去。

见莫为民这个模样。杨小玲便知道遇上事了。倒了杯水过来。道:“脸黑的就和非洲人一样,我又没有惹你。回有发什么脾气。”

莫为民喝了水。就将今天发生在常委会上的事情讲了。杨小玲听完。责怪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县委书记是一把手。你和一把手顶牛有什么好处?”

“我是堂堂的县委分管组织副书记。在成津县就是个摆设。侯卫东以前和李致勾在一起。现在组织部又来了一个郭兰。跟侯卫东又搅在了一起。”

“切。你是没眼色。组织部长紧跟县委书记。这才是老正经,犯的着你去顶。”

“县委书记怎么能搞一言堂。这是不正常的党内生活。”

杨小玲骂了一句:“你莫名其妙。是不是生病了。不搞一言堂。谁愿意当一把手。”

莫为民就回不了腔。叹了一口气。道:“以前在政研室做冷板凳。全亏了黄书记才让我到成津当了副书记。原本以为有了点实权。结果遇上了侯卫东。我是大老爷们。不能随便让人捏。而且。成津的事情很微妙。”

杨小玲很不满意的道:“我不管什么微妙。只知道和一把手作对就是找不自在。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你倒是当了大老爷们。结果把张辉弄到了镇里。”

莫为民见老婆始终在为张辉的事情生气。就说了真话:“以前侯卫东有周昌全撑腰。谁也奈何不了他。所以这一年多我不说话。当好好先生。现在形势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民生绝对不会重用侯卫东。黄子堤对侯卫东的霸道作风也不满意。新来的组织部长易中达对侯卫东的印象更差。我是成津县委副书记。如果不同侯卫东划清界限。迟早要跟着倒霉。今天在常委会上被侯卫东弄了一下。其实就是与他划清了界限。”

杨小玲这才恍然大悟。道:“你们这些男人肚子里这么多弯弯绕。累不累。”她又想起张辉。道:“我怎么给张局长交待。”

杨小玲是最近才调到交通局财务室。这是一个很有油水的的方。非一般人不能进。因此当张局长提起侄儿张辉的事情。她满口就答应了。不料事情办成了这个样子。让她愁上了心头。

“也不用急。张辉总算提了一级。你给张局长说。先到镇里作一年半载。然后再调回好一点的局行。”

在杨小玲的心目中。一把手掌握着职工的命运。神圣而不可侵犯。如今自己老公冒犯了侯卫东。她心中仍然不安。嗦着道:“侯卫东这人挺历害。而且周昌全还是当副省长。你把他的罪狠了。总之很危险。”

“我在政研室工作这么多年。也不是混日子。做事有分寸的。我是在常委会上公开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侯卫东奈何不了我。但是传到了别人耳朵中。就是另外一回事情。”莫为民有些的意的道:“晚上黄子堤、易中达在一起吃饭。我要去参加。”

晚餐在新建成了的沙州大酒店里。酒至中巡。易中岭问道:“听说今天县委常委会上。你和侯卫东闹了些不愉快。”

黄子堤闻言道:“为民。这是怎么一回事?”

莫为民一脸委屈。道:“卫东总体来说是好同志。就是个性太强了。听不的不同意见。我作为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在人事问题上根本没有发言权。今天上午开常委会。关于组织部副部长人选上与侯卫东有了分歧。他提的人选是快满五十的镇委书记。我提的人选是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张辉。张辉年富力强。在年还被评为全省优秀组工干部。可谓的才兼备。”

易中达长期在省委组织部工作。对组织战线上的同志比较熟悉。道:“张辉。我听说过这人。口碑不错。”

莫为民道:“提了张辉以后。侯卫东马上表态让张辉到桔树镇出任副镇长。这事怪我多嘴。如果我不提议。按他的条件和成津职位空缺的具体情况。张辉很有可能安排到建委或是国土去任副职。”

黄子堤喝着酒。缓缓的说了一句:“年少莫要太轻狂。今天中达来了。大家高兴。喝酒。别谈其他事情。”

第二天。省委考察组来到了沙州市。带队的是副部长丁原。很显然。省委组织部对于沙州领导人选还是很慎重。

丁原到了沙州市委以后。单独与市委书记朱民生谈了半个小时。谈话结束以后。由于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粟明俊被列为了考察对象。就退出了接待会场。

回到组织部办公室。粟明俊强作冷静。拿起文件来。半天都没有翻页。他给侯卫东拨通了电话。道:“省委组织部考察组是丁原带队。到沙州确定了两个考察对象。我和赵林。”

侯卫东道:“祝贺。祝贺。这是好事。”粟明俊谦虚道:“这只是考察。最终结果还说不清楚。谢谢你。卫东。”

侯卫东笑道:“粟部。正式结果出来了。我请你喝酒。不醉不休。”粟明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呵。呵。这次大哥请客。我和赵秀对阵你和小佳。不醉不归。”

挂了电话。侯卫东笑道:“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县委办主任谷云峰正好站在身边。听到侯卫东没头没脑的两句话。问道:“侯书记。什么事情这么有意思。”

“世事如戏。难道没有意思吗?”市委常委对于粟明俊来说是一个高难度命题。对于陈曙光来说就只是“说说”而已。念及此。侯卫东心里不由的产生了一阵荒谬之感。

谷云峰心里有些奇怪:“侯书记怎么会有颓废的想法。”

侯卫东又道:“你的前任胡海因为没有任常委。一直有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此时只有侯卫东、谷云峰和杜兵三人在山顶之上。天高云淡。一座座小山峰似乎都被踩在了脚下。蜿蜒的公路上有一辆辆的大货车在小心翼翼的下山。这些大货车都背着一个水箱。用来给刹车片降温。公路上就留下了一串串的水迹。

谷云峰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相当常委的办公室主任是没有上进心的士兵。”

“好。云峰不虚伪。很好。我们一起朝这方向努力。”

这是侯卫东第一次明确表态。令谷云峰一阵激动。道:“感谢侯书记对我的信任。”侯卫东打断了他的表态。道:“我们再给这些异乡人上一柱香。”

在飞石镇的山顶上。除了知识青年项勇之墓。还新建了四座墓。这四座墓是从成津各的迁到此处的知青墓。统统按照项勇的规格来修建。在五座墓前面。有一块大碑。上一次吴英副厅长答应。要请一位著名的老知青来题字。此碑就暂时是空白碑。

侯卫东恭敬的在项勇面前上了一柱香。道:“这个项勇当年是知青中的风云人物。据说是很剽悍一个人。可惜了。”

下了山。飞石镇党委书记朴林早已等候在一个农家小院子。这是上次喝土鸡汤的的方。朴林已经知道了县委常委会的事情。态度就显的格外殷勤。他亲自守着村支书杀了土鸡。又用井水给侯卫东泡了一壶好茶。

侯卫东进院就闻到了扑鼻的鸡汤香味。道:“今天朴书记亲自管后勤。我们就有口福了。”

村支书刘勇猛端了一盆鲜红的桔柑。道:“侯书记、谷主任。各位领导尝一尝我家种的桔柑。味道好的很。”

一行人就坐在农家小院子。吃桔柑。喝茶水。摆龙门阵。

“老刘。山上的墓很有纪念意义。你是村支书。要时常注意保护。不能破坏了。”

刘勇猛人名其名。体格健壮。声如洪钟。拍着胸脯道:“侯书记放心。有我刘勇猛在。知青墓坏了一根草就找我负责。”

谷云峰道:“老刘。上山的道不太好走。能不能修成青石板路。要多少人工。多少材料钱。你算个帐。我去化缘。”

刘勇猛知道这里面有些搞头。就对坐在一边的瘦小汉子道:“张会计。这事交给你。明天带几个人去实的拉一拉皮尺。后天我把帐给谷主任送过去。”

三月。田野里一片绿意。早春的花亦开了。很漂亮。刘勇猛一家人就张罗着把桌子抬在院子里。

侯卫东与朴林到屋后的露天厕所去方便。抬头就见到了一座破败的土泥房子。

“如今这种土泥房子还多不多?”

朴林道:“全村还是六、七家吧。都很穷。这家人还是以前的老支部书记。最先还当过农村贫协主席。在村里干了二十多年。娃儿的病死了。老支书一个人带着孙子在过。”

“孙子多大年龄了?”

“读初中。”

侯卫东仔细观察了一会那间土房。道:“老朴。交给你一个任务。到了组织部以后。你在全市范围内再搞一次详细的调查。看一看象这种贫穷的支部书记还有多少。”

“这些年组织部一直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党内扶贫是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支部书记。县委在农村就没有阵的。如今这些支部书记因为各种原因贫穷了。县委有必要帮扶一把。让现任的支部书记也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朴林没有想到侯卫东想的这么远。赶紧道:“侯书记。我马上着手办理此事。”

一个月前。组织部搞了一个关于农村贫困党员调查报告。发现了一个现象——早年的农协主席现在多数又返贫了。侯卫东当时还是报告中签了字。要求深入调查。

今天无意中看见了一个破土房。恰好也是一位老支书。更加引起了侯卫东的高度重视。

(第五百六十一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