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八十八 喜事降临中的响马镇

响马镇“新正街”是一条长长的石皮街,中间一行石块是由每块龙潭大约长二尺多、宽一尺五厚三寸的大花岗岩石板铺砌的。从北向南一直铺过金沙滩到学士里啦!

整条街道北窄南宽,扩宽部分在李府门口一段开始。街面不仅宽,而且大石板也铺得最多、最宽。是三块大石板并列哦!

青石铺路、串架板门、花格窗、吊脚楼、滴水瓦,古玩当铺、招牌林立,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清代民俗、民风

全街外观基本相同,为重檐式两楼一底建筑,但左右民居建筑面积则有5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之分。在笔直规整的四条屋檐口,瓦当和滴水瓦上都分别烧刻“新正”、“大吉”字样,这就是“新正街”的来历啦!

不宽的街沿上,三五成群的居民和品茗聊天的茶客悠闲淡定。与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路人,形成鲜明对比!

新正街南端是牌坊门,北端是戏台,两端设栅栏,早晚定时开关。每逢节庆,还请戏班唱“柳琴戏”。因为,那个年头请得起戏班的人家并不多。所以,每逢戏班来这里唱“柳琴戏”的时候。这里总是场场爆满呀!

这条街道内,主要经营餐饮和住宿。因其毗邻州府,是办公事、诉讼告状等黎民百姓下榻的首选之地。真是热闹非凡啊!

如今,不知经过多少年岁?都己经高低不平了,使经过的车辆颠波不稳啦!

从李府门外的街面中心三块大石板西边开始,还特别砌着大约尺三见方、中间有空凹半圆体的大青石。每隔二、三米许,就有一块,共有六块有凹洞的大青石。相传,它们是李府对面西邻荣府门口的旗杆垫底石哦!

李府府门外街面的最南端,就是茂丰酱园。前身“财源”酱园是元末年建造的,属于老址建新屋开新店类型啦!

掌柜先生姓白,四十出头的年龄、高个子的绍兴人。全新的高墙,石库门式的双扇油漆大门朝西南方向而开,既面向清源路又面朝响马镇中心街。传统式的高高的柜台是新的,放在店堂里的缸坛瓮也都是新的。伙计和学徒人数不多,但穿得整洁得体。店堂里清洁、高爽、明亮哦!

北邻有几间平房,里面有个大园子。经理姓刘,矮小个子、常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他所承袭的是:老祖宗明末年建造的鸿仁竹木行,不用自己伸手劳作,过着“坐享其成”的绝妙日子。真是令人羡慕呀!

再往北走,就到了一所服饮作坊。这所房子是响马镇旧建筑中的皎皎者,比较方正、庄严、美观。东边有一排后楼,面东还有一长条一米宽的木质阳台。阳台似乎比对河老城墙还高,站在阳台上望城墙。真是“有一番风味”啊!

出得李府的后门,往北就是顾家的园子。有王姓苏北四兄弟租下地皮,盖成简单的平房居住。再往北有绍兴人肖家住房、缸甏店、眼科诊所、牙科诊所、空地、糖坊、杀猪作、染坊作场、林记理发店、肖家烟杂小店、米店、盐号、破烂铺、皮匠作坊啦!

折西就是“清源园”茶楼:楼上楼下有五十多张桌子,能同时接客三、四百人。早市最兴旺,天未亮早己顾客盈门。楼下有理发室、烟杂店、点心摊。在响马镇西路的一面,是从河底而上的石砌房基。堤岸上面,又一家理发店,转弯向北是吴家肉店啦!

往北四个大门面带搁楼的有老虎窗的高平房,在元末年代就租给姓忻的宁波人开老奎记炮仗作坊。最南一间是炮仗作的心脏,装药切纸由老师傅一手包办,平时挂着“闲人免进”的木牌呀!

再往北,有双扇铁门,铁门闭多开少,是肖家。浙江绍兴人,在响马镇摇篷船为生,后来兼贩杂粮,又买下北首一方土地,造起房子,自开杂粮店做老板。从此正式定居响马镇啦!

东郊有搁楼的平房,是王姓苏北人租住的。房东是斜对过顾姓人家,后由高家租住。再北面,是纸洋钱作,豆腐店,棺材店。

再往北有两家相邻的糖坊、染坊(收发部)、面坊、茶馆、花炮作坊、吴家大院。吴家大院是新正街北端建筑最好的一幢的房屋,出租给人家开小饭馆、豆腐店、大饼油条、打卦算命等。

每天的街面上,一张张八米长、五米宽的竹筢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货物:油盐酱醋、鸡鸭鱼肉、被面和布匹、五颜六色的衣服、鞋子和袜子、小本连环画、学习用品、散装的粮食酒、水烟、旱烟、纸卷烟----。

这些货物的主人,全是那些买不起地皮盖房子做生意的郊区小贩们。他们每天凌晨三点天蒙蒙亮的光景就起床,男人简单地梳洗一番就拉着板车去码头接回:乡下小贩们收购了,又凭着两只脚板走路挑来的,活的鸡、鸭、羊、鱼。回家杀了、处理干净了,再用板车拖到这里卖了。挣点差价养活全家老老小小啊!

当然,也有物品是从驿馆里批发商处批发来的。相比之前的那些靠宰杀鸡、鸭、羊、鱼的小贩们,这些人的生意就做得轻松多了。但是,论起利润的话。就肯定没有之前那些宰杀鸡、鸭、羊、鱼的小贩啦!

此刻,应有尽有的物品。肆无忌惮地引诱着人们,忍不住地停足注视一会儿。继而和小贩们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乐得掏出银元。去换回应得的物品哦!

喧闹繁华的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们的眼光真是:目不暇接呀!那些挎着竹篮的人们,运用着自己的精明韬略。和那些“如狼似虎”的小贩们,不辞辛苦地“讨价还价”。真是煞费苦心和口水,想购买到自认为是“最低价”的物品啊!

这时,有几位男男女女呐喊起来:大家快看,西北方向有一路娶亲的人马过来啦。

立时,这些人的话儿。随着风儿的吹拂,彼起彼伏地钻进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每一个人的耳中!

众人闻声,不管是做生意的小贩们,还是购买物品的人们。全都将目光毫不吝啬地抛洒向声音来源地,嘴巴也没舍得闲着:咦,这又是谁家的公子哥娶亲呢?

那李府三公子李云龙,头戴驸马爷的喜帽、身穿大红喜袍、身披系着大红花的喜带,骑着浑身披红挂彩的白龙马行在队伍的中间。

敲锣打鼓、边舞边唱的艺人,走在他的前面;抬着两乘大红凤銮软轿的轿夫们,走在他的后面;紧随其后,就是那些举着“回避”、“肃静”匾牌的锦衣卫、御林军。

任谁见了这种场面,绝对不用笔者再费言解释。肯定都明白:今天,这场喜事儿。是和皇室子嗣有所关联的“大娶”!

当然,大家更知道:李云龙一行人是奉旨前往驿馆,乘坐官车再转乘官船去千里之外的京城。迎娶“忠义公主”和“东宫长公主”乐平来响马镇李府,举行婚礼!

虽然,这些街坊邻居们也听说了:李云龙迎娶两位公主之后,在李府仅仅小住三日就回京城驸马府生活了。以后,除了逢年过节的日子。平常日子在响马镇的街面上,是绝对看不到李云龙和两位公主的身影啦!

但是,大家心里从此却常驻着一股极其强烈的意识:李云龙这孩子这次前往京城参加“秋闱”科考,确确实实是给响马镇挣足了尊严。更是给这里的人们挣足了面子呀!他们作为他的街坊邻居,没有一丝理由不自豪啊?

大凡李云龙一行人经过的地方,都会响起一片羡慕且钦佩的唏嘘声:哎呀,这小子也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分,这辈子竟然获得东宫长公主的爱。还获得当今皇帝亲口“御赐良缘”呐?

当然,也有人说法不一样: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他和王金花真心相爱的事实太感人了。要不然,当今皇帝绝对不会御封她为“忠义公主”呀!

紧随其后,就是一片感叹声:哎,归根结底的一点。还是“好人有好报”啊!

立即,就有许多人竖起大拇指、点着头附和着说:说得是个理,说得是个理。就让我们一起祝福李云龙和两位公主,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吧!

说到这里,所有人就又将目光钦佩地投射向:今天,让喜事降临在响马镇的主人翁。心里全都默念着:愿苍天有灵。庇佑好人“一生平安”哦!

此刻,满面红光的新郎官李云龙。时不时地就转向四周的街坊邻居们双手抱拳地施行大礼,朗声说道:各位街坊邻居们,你们全都看着我从小长到大。大后天就是咱的大喜之日,届时还望大家借光赏脸去李府捧个人场啊!

闻听此言,每个人的脸上全都布满了喜庆的色彩。立时,就有几位中年男人振臂高呼:李云龙,你是我们响马镇的骄傲。大后天,我们绝对会去李府沾点喜气哦!

随即,又有几位年纪稍长的老人将脑袋抵在一起窃窃私语:咦,这小子有能耐娶得当今皇帝的东宫长公主乐平。他的大喜,也是响马镇所有街坊邻居们的喜事。咱们当然必须全都前往李府道贺啦!

接着,新正街的北端传来一声惊呼:哎呀,一定会有人因为事情繁忙而忘记后天就是李云龙的大喜之日。明天下午,咱们还必须挨家挨户去只会一声。然后就去李府帮忙哦!

立时,新正街的东端、南端、西端渐渐围拢过来的人群之中。就有许多人接上话茬:白掌柜说得对极了,咱们绝对赞同呀!

这些人的话音刚落地,整条新正街就犹如那“烧开了的热水锅”。顿时陷入了沸沸腾腾的氛围,处处都是一片向李云龙祝福的欢呼声啦!

与此同时,一些闲得无事的老者就兴冲冲地穿街过巷。将后天李云龙迎娶两位公主的喜事,向响马镇每一个空间和角落扩散。仿佛前往京城迎娶“忠义公主”王金花和乐平公主的男孩,就是他们的子嗣后代哦!

在这些欢呼雀跃声中,以“李云龙”为首的迎亲队伍。带着响马镇街坊邻居们的祝福声,终于渐行渐远奔向千里之外的京城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mp;amp;amp;amp;amp;amp;lt;/aamp;amp;amp;amp;amp;amp;gt;amp;amp;amp;amp;amp;amp;lt;aamp;amp;amp;amp;amp;amp;gt;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amp;amp;amp;amp;amp;amp;lt;/aamp;amp;amp;amp;amp;amp;gt;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