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妹妹,你回来啦!这次还要回去吗?”十六处于变声期的声音有点粗噶。

“哥。”朱攸宁仰着头对十六笑,“不回去了,这次回来就在家了。”

“太好了!”十六孩子似的欢呼起来,拉着她就往院子里跑,边跑边喊:“爹,娘,妹妹说不回去了,就在家了!”

朱攸宁差点被扯了个跟头,哭笑不得的绕过影壁,就见身穿半新不旧的细棉直裰的朱华廷从正屋里走出来。

六年过去,朱华廷显得越发沉稳,这些年生活的富足,朱华廷只潜心做学问,教导大杂院那里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没有参与那些劳心劳力的事,人都好像比六年前还要年轻。

“爹。”朱攸宁裣衽一礼,笑的眉眼弯弯。

“福丫儿回来了!爹看看,瘦了没有。”

朱华廷欢喜的走到朱攸宁跟前,抬起的大手拍了拍她纤弱的肩头,“怎么瞧着又瘦了点?是不是学习的太辛苦了?”

女儿大了,再不是那个可以抱在怀里的小丫头了,朱华廷对女儿心疼又愧疚,六年来,她统共在家里的时间都不到两个月。

她的成长没有在他的身边,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失去了娇宠和疼爱,辛苦的做学问,填鸭式的和七个师父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她所失去的童年和经历的一切辛苦,都是因为他这个做父亲的无能,才让她过早的进入了商圈,才让她一个女孩家不得不去充实自己,以免往后被淘汰。

可以说所有儿女中,朱华廷最喜爱的就是朱攸宁,最亏欠的也是她。

“爹,其他几位师父都已经陆续回乡去了,方先生说我可以出来历练了。罗老恩师也嫌我烦,说放我回家来,免得总是在他那碍眼。”

朱华廷听的不由失笑:“罗老山长就是嘴硬心软。这些年他待你就如同自己的晚辈一样,你切勿当真,往后也要常常去探望恩师才是。”

“爹,我自然知道的。我娘呢?”

朱华廷笑道:“你六姐快要临盆了,你娘带着壮哥儿去孙家了。”

朱攸安前年出阁,嫁给了隔壁临山县一家姓孙的耕读人家的庶子为妻,朱攸安摆月兑了被当做瘦马的命运,对这门亲事也很是满足,这些年来朱攸宁也没见朱攸安再使过坏心思,对这个六姐的态度虽不亲近,却也不会故意去苛待。

听朱华廷这么说,朱攸宁便道:“六姐生产是大事,我这个做妹妹的也要好好表示一下。”

朱华廷点了下女儿的鼻尖儿:“这个家都是你在养,你六姐出阁时一针一线哪一个不是你的表示?你六姐都记着呢。”

朱攸宁模了模鼻尖儿,笑出了两个小梨涡。

这时李拓北和十六已经与扣肉、醋鱼、司墨几人将朱攸宁的铺盖和行礼都搬了进来。最重的是两个香樟木的大箱子,里头满满的都是书,都是这六年来朱攸宁学习过的,且还只是一部分,很多书朱攸宁暂且没来得及搬运的还都放在书院她的厢房里。

朱攸宁见十六一个人就能搬起装满了书的香樟木大箱子,不由得担忧的道:“哥,你慢着点,仔细闪着腰就不好了!”

“嗨,这么点东西还至于的吗。”

十六直接将那箱子抱进了朱攸宁原本住的厢房外间。

朱华廷就吩咐厨房里预备饭菜,李拓北与朱攸宁这么多年的交情,当朱华廷是自己的伯父一般,自然也留下来吃饭。

饱餐了一顿,朱攸宁才道:“爹,我是不是该进府里去给老太爷和老太君磕头?”

这几年她都只在除夕夜给老太爷夫妻两个磕过头。

别看她六年前的风头正劲,可她急流勇退之后根本就没有为朱家做过什么事,以老太爷的逻辑,估计觉得她的存在已经是可有可无,所以对她的态度也是越来越淡。

朱华廷不舍得女儿受委屈,但也怕有人以此事作伐子来非议朱攸宁,只好道:“你去问了安就回来便是,老太爷说什么你只管听着,左耳出右耳冒也使得,别使性子与里头争执,免得吃亏。”

“知道了。我想老太爷可能也没什么心情见我的。”

她已经很久没给家族做贡献了,就连朱华章、朱彦凤等人每次见到她都要嘲讽一番,说她这就叫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如今朱家朱攸宁这一辈中,最出色的便是朱彦凤,朱老太爷也似乎有意培养他,家里许多大的生意都交给了朱彦凤去打理。

朱攸宁本来无心于朱家的生意和产业,所以谁受重用,谁又是这一代的掌舵人,朱攸宁全不在乎。

果然如她所料,老太爷虽然拨冗见了她,态度冷淡,仿佛朱攸宁又回到七岁时,对家族没有半点用处的人,老太爷也不会多给什么好脸色。

朱攸宁主动道:“许久没见老太君,不知道老太君身体如何?”

“不劳你费心了。你一个女孩家,翻年也要及笄了。我看你还是好生在家做针线,回头给你相看一门差不多的亲事也就罢了。”

朱老太爷这些年法令纹又深了一点,说话时垂着眉眼,看也不看朱攸宁一年,说毕就端了茶。

朱攸宁便一副噤若寒蝉的模样,低垂着头退了出来。

离开朱家本宅,空气都变的清新起来,朱攸宁神清气爽,心情畅快的回家去,对朱老太爷的态度哪里有半分的在意?

就这么在家里又休息了一天,白氏带着朱彦永回来了。

看到朱攸宁回了家,白氏欢喜不已,六岁的朱彦永也欢喜的过年一样,抱着朱攸宁的腿仰着头叫“姐姐”,还软软的问:“姐姐,糖呢?”

朱攸宁模了模朱彦永的头,笑着道,“你是想我,还是想我给你买的糖啊?”

朱彦永脸一红,女乃声女乃气的说:“都想了。”

将朱攸宁逗的咯咯的笑起来。

白氏道:“你去找你爹爹去,娘与你姐姐在一处说说话。”

“噢。”朱彦永冲着白氏吐舌头,转身就蹬蹬的跑了。

白氏在后头伸长脖子高声道:“你慢点,抬脚就跑,难道鞋垫上有针扎你不成!”

“娘,壮哥儿身体好,不必什么都好吗。”朱攸宁挽着白氏的手臂,母女二人往厢房走去。

白氏笑着摇了摇头,道:“他呀,看到蚂蚁窝都要用树枝捅一捅,就没有半点消停的时候,有时候皮的恨不能抓来打几下。”

“男孩子当然是皮一点好。调皮说明他聪明呀。”

“可是你在壮哥儿那个年纪,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白氏拉着朱攸宁的手坐下,轻轻地捏了捏她似乎又瘦了一点的脸颊,“都是爹和娘不好,让你如此操劳。”

朱攸宁歪着头靠在白氏肩头,搂着她的手臂摇晃:“自家人,说这些做什么呢。我们是一家人,谁擅长做什么,谁就出这份力,就好比若让我做针线,我就做不得,娘就能做的很好。娘给我做的鞋子既漂亮又合脚,穿着可舒服了。”

“傻丫头。”白氏也侧着头,脸颊贴着女儿鸦青顺滑的头发,轻轻叹了口气,“你六姐产下一女,我瞧着她婆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还没回来就给你姐夫房里塞了两个通房……还不知道将来你的归宿在哪里,是不是也跟她一样,若真那样,我可是不依的。”

朱攸宁笑了笑,却并不是很在意的道:“怕什么的,我有自己的事业,婚姻大事我是宁缺毋滥,若没有能对我一心一意的,我就做我的生意,守着咱们的家过日子。”

白氏听的大惊失色,“哎呦!你说什么呢,难不成还要在家里做个老姑娘?”

“哪又有什么不好的。”一看白氏脸色都变了,朱攸宁忙道:“我又不是说不嫁人,只是说遇不到好的就不嫁嘛。娘您别这么看我,我慎得慌。”

白氏的眉头都揪成了疙瘩:“就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看看你,跟着七位师父读了六年的书,博学杂收的便罢了,就连心性都变了,你这样想法可怎么是好啊!这下子回了家,你就跟着娘,好好的学学针线,可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朱攸宁看白氏紧张成这样,不由得噗嗤笑了起来。

白氏瞧着女儿笑的花儿似的,又好气又好笑,拧了她好几把,最后自己也跟着展眉笑了。

晚上娘俩同榻,低声说着悄悄话,也不知说到几时累了才睡下。

次日清早,朱攸宁刚用罢早饭,长安钱庄方大掌柜身边的随从安兴就登门来了。

“东家,您吩咐下去的事方大掌柜都已经办妥了,这会子人已经都在长安大酒楼聚齐了,就等着您呢。”

“好,我知道了。”朱攸宁便去告诉了白氏一声,交上了司墨、百灵和画眉同行出门。

到了门外,朱攸宁跟着安兴左转右转的走出了附近的窄巷,在一处宽阔无人之处,已经有一辆精致的翠帷马车等候着了。见朱攸宁来,驭夫忙殷勤的帮她放置好了垫脚用的红漆木凳子。

朱攸宁扶着画眉的手上了车,坐在正位,画眉和百灵则是一左一右坐在靠门的位置。

撂下车帘,百灵给用贴了磁石的瓷杯给朱攸宁斟了一杯热茶。朱攸宁接过来暖手,抿着唇垂眸沉思。

两婢女自然不敢打扰她的思考,就只安静的陪同着。

不多时,马车来到了如今富阳县最大的一座酒楼“长安大酒楼”的后巷子外。

朱攸宁将从窗帘的缝隙往外看,只见大敞的后门外,此时已经站了二三十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处正在说话。

为首的一人生的瘦高的身量,白净面庞,颌下蓄了须,正面无表情的听着身边的几人说话,正是已经为朱攸宁做了六年长安钱庄大掌柜的方文敬。

许是听见了马车声,一众人都看了过来。

方大掌柜忙快步迎了上来,帮驭夫放妥了垫脚用的凳子,笑着对马车里头的朱攸宁行礼:“哎哟,可算把您盼来了。”

他那一反常态的殷勤模样,着实让门前那群人惊讶。他们只知道今天来此处聚会是有个大人物要见,却不知道方文敬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众人揣着好奇去看马车,只见帘子一挑,先是下来了两个穿绿衣裳的婢女,一个高挑,一个丰满,二人都生的容貌端正。

随后探出来的是一只纤细白皙的手,那腕子上的白玉镯子和云锦的衣袖与肌肤相映,竟分不出到底是哪一个更细腻。

随即便见一个穿着牙白色云锦小袄,浅粉色八幅裙的年轻姑娘在婢子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因男女大防,众人都知礼的微微垂头,不好直盯着人家姑娘看,但能从装扮上断定,那是个未出阁的少女,且容貌生的极好。

方大掌柜殷勤的道:“您请里头说话。您也有好些日子没来咱们酒楼了吧?”

“是啊,总是不得闲,竟也许久没来了。”朱攸宁妙目一转,将院子清扫干净的地砖和墙角处的杂草以及一些堆放的板凳桌椅等杂物收入眼底,笑了一下,就跟着方大掌柜进了屋。

那二十多人面面相觑,因模不清到底怎么一回事,便也都跟着进了大堂。

六年前,富阳县最好的酒楼是长青楼。

不过后来,富阳县,乃至于杭州府各地最出名的酒楼,却是长安大酒楼。

长安这个名号早就已经在杭州府境内打响了,票号里那么多的银子,朱攸宁不可能只放着什么都不做,这些年来虽然不再插手朱家的生意,但是她自己的生意也会做一些决策。方大掌柜便是个非常能干的执行者。

只不过,现在长安大酒楼的大堂内十分冷清。

众人上了二楼,朱攸宁便问身边的方大掌柜:“这里是清场了,还是平日里生意就是如此萧条?”

方大掌柜苦笑着道:“东家,这生意萧条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您请屋里坐,容我与您仔细说。”

一听“东家”二字,随后跟来的那二十多人都惊愕的瞠目结舌。

他们这些人都是“长安”票号旗下各地分号挂的上名头的大掌柜,其中来到长安票号最久的已有五年,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长安票号真正的东家,与他们联络的只有方大掌柜。

如今看来,东家竟然是个未出阁的姑娘?

长安票号崛起已是六七年前了,当年她才几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