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恩,看了几天的订阅情况,因为俺诡异的时间,以及文本身也够冷的。除了少几个自动订阅的,以及周末,基本没有在第一时间买v章的。既然不影响大家阅读体验,所以决定用一下防盗章吧。反正对于话如俺这么多的,防盗章随便敲点字还是很容易的。不过盗文网也很少半夜来买文,所以也只是聊胜于无吧,试试一两天看看。白天买v的妹子不影响,如果半夜买到了这个防盗章,不介意可以看看俺滴废话。

以下都是废话中的废话来着。

文的社会背景大体的嵌套到北宋上,但是疆域要比北宋要辽阔,同样经历了类似靖康之耻后又收回了北方的土地。建朝的方式与赵匡胤有类似,但是有一些巧合,具体的会在后文里慢慢讲。

说点乱七八糟的。

对于我来说,比起文献史观更喜欢文物史观。

普通如果非科班的,只谈中国史的话,读史一般首先会读二十四史这种。看的是朝代更迭,天子家事;而我更喜欢的是风土人情,民间杂事。以及一些细碎制度与社会环境上的东西,而非宏观的哪朝哪代,权利中心的纠葛。

这个其实也不算主流吧,如果主流的话,当年沈从文如何会那么委屈呢。不过现在看各种出版书来说,倒是觉得也多元化了。比如黄仁宇的几本书,都很喜欢,从侧面去横断一个社会一个朝代一段历史,而远非只看那皇帝家干了点啥事,那几年打了几场啥仗,大臣们又吵了些啥架。

社会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每一个点都牵扯着无数的线,每根线又连向其他的点。任何一件事物多多少少都会对其他事情有影响,也许在短时间与表层上看不出来,但一旦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却发现这种潋滟无限地扩大。最后形成了一张大网,谁与谁都月兑不开关系。

如果不是为了句子押韵,本来想说社会是一张网,那就变成了好大一张网,是不是吃货们就不会想点了?后为了押韵就写成了社会是一锅粥。

早前时常看到自己文案,却总觉得有些眼熟,后来终于有天想起来,为何觉得眼熟。便是马未都上一季都嘟开头op里,就有一句,社会是一锅粥。

突然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虽然不知马老的这句话是不是与我相同的意思,但是马老的那种史观是绝对要点赞的,同样是文物来出发,更多的看的是社会,说的是道理,向马老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无法去知道历史里某个点的事情具体真相如何,比如赵匡胤是否被他弟给砍了,但是我们能知道一个大面的整体样貌,比如赵匡胤的夺权方式造成了宋朝三百年的强干弱枝,重文轻武。而由此潋滟般造成了整个宋朝的文化发达,商业繁荣。这种几百年的大局面与千年前我们不清楚真相究竟为何的龙袍加身那一瞬,难道没有关系吗?而难道不又正是这些荡起的潋滟最后又造成了改朝换代的必然,然后让这潋滟一直从千年前影响到了我们现在。于是比起去探究这些权利中心的人究竟干了点啥事,我更想去看这种面,这种从一个点牵扯出来的无数线所组成的大网。

这篇文嘛,如果把这些我故意嵌套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抽掉,各种关系都简化简化到最低最普通最常见的那些种,其实主干更类似少年漫画。但一来为了穿上**的外衣,于是有了缠绵的感情;二来我偏偏就喜欢去嵌套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表达一些观点。排开故事剧情的部分,希望有一个额外的中心思想,便是文名——社会是一锅粥。希望有朋友看到后面时,可以真真地感受到社会如何是好大一锅粥。

假如不灌入这些,就写成一篇简单的两男主搞基的少漫,可能这文会更易读更好看点,但那我写得就太没劲了。于是恩,还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相信总会碰到同样英雄所见略同的读者。

写到现在,剧情里绝对没有任何注水的成分,没什么描写,不管人物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很少。我也不喜欢写心理,希望人物的感情读者可以自己感受到,而不是由作者说出来。最受不了湾湾剧里那种超大段的心理独白,简直要扶额。但即便这样写,居然到现在连画卷头还没拉开,这清明上河图从左到右看的话,才刚到孙羊正店呢,就写了三十万字了(发上晋江的二十来万)。看来至少也要六七十万字才能下地之,于是乎,慢慢来吧。

文里其实很多内容我都有不少废话想说,比如前面有一章写到了关于宋朝宗室与重建宗族还有地方士绅的情况。分开来说,写的都是宋朝的真实情况,不过我揉杂在了一起,本来三者之间并没那么大的关系,也没有后续。北宋一百多年,很多事情的弊端还没完全体现出来,这更大的问题就已经先出来了,于是朗朗乾坤毁在了一位如何也让人恨不起来的艺术家之手,成了靖康之耻,丢了半边江山,变成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出了枉死的岳飞,有了后人无限的遗憾。

这些东西虽然写了,但又不能写得太深,那估计真没人看了。而且毕竟是这种娱乐为主打发时间的小说,就同日本动漫与游戏一样,很多剧情在现实里来说可能有点可笑,但并不妨碍我们在二次元去享受这种现实里几乎没有的东西。不然二次元的意义何在?于是我也不想写深,不想写太负面的东西,希望所有的一切维持在: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整体还是美好与积极向上的。←这种程度。

其实若是防盗章真的能有用的话,我倒是很乐意在防盗章写番外。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大家的生命线交织到一起,组成了这个社会的脉络,从遥远的过去一直伸向不可见的未来。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并非由英雄创造,而是茫茫人海中有个人正好站在了名为英雄的那个交叉点,而决定这个交叉点在哪的,是其他无数的人与无数的生活轨迹。

谢谢每位追文买V的同学,就如上面废话了这么多,这文里我塞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这些也是我自己喜欢的,所以不管如何,我也会不违初衷的把这文好好写完哒。

另外说一说,关于防盗章的话。虽然我这个是因为在半夜才放的,如果以后有不少人第一时间来买V的话,我不会放防盗章。但是我想估计有很多作者同我一样,其实并不在意文的收益如何,只是排榜与收益是挂钩的啊囧。虽然可以无视收益,但是希望更多的读者读到自己的心血,而且也只是希望有人陪伴,评论区是很多作者写下去的动力,我想这是很多作者放防盗章的原因吧。不然文冷就只能孤单的码字,而且在毒榜与轮空中无限循环了。

下面是要的正文前半,不过还没排版和细改。过会替换全文。

————————————————————————————

钟承止在房间里,顶着平安的狂轰乱炸,把给重涵的回信写了,又写了另外一封信。随后与景曲打了个招呼,准备独自出门去邮驿发信。刚刚走到楼下大堂,客栈掌柜的就跑出来:

“这位客官,这是另个客官留给您的东西。”掌柜的说着把一个小包裹递给钟承止,然后便离去了。

钟承止把包裹打开看看,是风雨来客栈另一间房间的钥匙。钟承止笑了笑,把这钥匙收好,依然出门先去邮驿。

到了邮驿,正好有新到的邸报,钟承止发了信后,便坐下好好把邸报看了看,除了些日常国事,有一则关于新铁法的制定。

大华禁榷铁货,虽然产铁有民营官营,但都收买于官。商人需在榷货务购换交引,才能凭引领铁贩运。铁乃民生必需品,不说别的,仅农具就必得要铁。过于的管制会导致百姓生活生产皆有不便,而朝廷也没得到太多好处,倒是饱了中间官员与少数商人的私囊。大华如今的榷铁制度与早年榷茶制度一样,多有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