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八节 三辞三让

“混账!曹孟德欺人太甚!”许都皇城御书房中,身为汉天子的刘协一把将满案的笔墨纸砚撸到了地上。

面对盛怒之下的帝王,守在门口的内侍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唯有独坐在堂下的吴硕眼观鼻鼻观心,始终保持着一副淡然处之的模样。其实也难怪刘协会如此大发雷霆,这颁旨的钦差前脚才进曹营辕门,后脚曹操的信使便已将曹操的奏折摆在了刘协的御案之上。在奏折之中,曹操再次婉言谢绝了刘协的任命。并声称袁氏残党尚未诛灭,无功不可受禄。曹操的遣词造句虽谦卑,可在刘协看来却是嚣张异常。一方面曹操所谓的“无功不受禄”,坐实了他想要恢复丞相制的野心。另一方面连续两次拜相被拒,令刘协大感颜面受损。

然则狼子野心也好,颜面受损也罢,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于是在一通发泄之后,刘协最终还是一**坐回龙榻,颓然说道,“吴卿,汝说曹孟德究竟要朕怎样?”

吴硕向刘协拱手道,“曹操不过是学周公三辞三让。”

“学周公三辞三让?朕看曹孟德班师回朝之后,怕是要逼朕三让天下也!”刘协剑眉一竖咬牙切齿道。

然而刘协的话音才刚落,吴硕的神色就骤然一变。只见他赶紧凑上前向刘协小声谏言道,“陛下息怒。万不可轻言此等诛心之论!”

吴硕的谨小慎微让刘协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不可否认刘协一直以来都将吴硕视为值得信赖的导师与谋臣。所以这一次在收到曹操再次退让的奏折之后,刘协只招了吴硕一人入宫商讨应对之策。却不曾想吴硕竟如此惧怕曹操。

吴硕眼见刘协面露不悦之色。不由长袖一甩,语重心长地向其劝谏道,“陛下明鉴,曹操为人虽跋扈,却也从未亏待过汉室。陛下眼下妄论诛心之言,是想逼反曹孟德乎?”

话说平日里刘协虽与董承等人在宫中时不时诟病曹操几句,可曹操却始终没像董卓那般问罪天子身边的人。哪怕是像孔融那般明目张胆地他嘲讽曹操戒酒。讥讽他纳袁熙之妻为妾,曹操都一一忍了下来。在吴硕看来曹操的这些举动都说明他对汉室还是心存畏惧的,亦说明他是一个顾及名声的人。然而“三让天下”这四个字的分量完全不是其他闲言碎语可以比拟。试想当年董卓为何被诛?还不是董卓车服仪饰拟于天子。有夺天下之意。而今曹操的实力远胜当年的董卓,若是再从许都传出曹操有夺龙座之心的传言。试问在邯郸的曹操会怎么想,天下人又会怎么想。因此也无怪乎吴硕会如此苦口婆心地警告刘协了。

果然。年轻气盛的刘协固然不满曹操把持朝政,倒也不得不承相比董卓、李催之流,曹操确实更为厚待汉室。至少在礼仪上曹操及其麾下至今还未有过逾越之举。因此听罢吴硕一番劝阻之后,刘协不得不含含糊糊地转开话题,向吴硕求教道,“那依吴卿之言,朕当如何处之?”

吴硕进言道,“如曹操所言,待平定袁氏余孽之后,再拜其为相。”

刘协听罢。神色一暗道,“只得如此也。”

且就在刘协黯然神伤之时,吴硕却手捻长须,补充了一句,“除此之外。臣以为陛下还可封蔡安贞为大将军。”

“封蔡安贞为大将军?”没想到吴硕会提这么一出的刘协愕然地抬起了头。

“是。”吴硕沉声解释道,“蔡安贞此番与曹操一同北上伐袁。曹操夺邺城,蔡安贞诛袁绍,二人战功相仿。若只拜曹操为相,而不封赏蔡安贞,岂不是难平天下悠悠之口。”

刘协听吴硕这么一说。就知道自己的老师又要用蔡吉来制衡曹操。然而此番蔡吉主动为曹操请封之举,却让刘协萌生了一丝忧虑。却听他犹豫地向吴硕问道,“吴卿,蔡安贞真会制衡曹操?”

“陛下可是对蔡安贞起了疑心?”吴硕反问。

刘协被吴硕如此一问,不由下意识地摩挲起了腰间的一枚玉佩。这枚玉佩是当年蔡吉面圣之时亲手呈上的信物。依照蔡吉的许诺,只要刘协出示此枚玉佩,她就会领兵赶来救驾。为此刘协一直都将这枚玉佩视作珍宝贴身佩戴。然而正如吴硕所言,自打曹蔡联姻,蔡吉出兵助曹操自官渡月兑险之后,刘协便开始对蔡吉起了疑心。诚然从冀州传来的诸多流言都显示蔡吉并未将曹操的次子当夫君。可刘协始终担心蔡吉会因这次的联姻而倒向曹操。与此同时他又不能就此责怪蔡吉,毕竟曹蔡联姻是他这个天子保的媒。

吴硕眼见刘协沉默不语,心知自己已然说中了天子的心事。于是他当即对着面前的天子深深一拜,压低了声音进言道,“陛下,蔡安贞屈居袁绍麾下之时,也曾以袁氏马首是瞻。可袁绍一经起事做乱,蔡安贞便与其分道扬镳。起足见蔡安贞对汉室之忠心可昭日月。”

吴硕一席进言让刘协不禁老脸一红,转而讪讪致歉道,“吴卿言之有理。朕不该怀疑蔡卿家。”

“陛下辨明忠奸便好。”吴硕说到这里,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眼瞅着天子一天天长大,励精图治之心也越发兴盛。可天子身边却始终缺乏足够的人才。董承重私利,孔融图虚名,赵彦又太过于刚愎自用。这些人都不是曹操的对手,甚至可以说是天子的累赘。倘若可以选择的话,吴硕更愿意让蔡吉入朝制衡曹操。只可惜天下战乱未平,蔡吉不可能放弃兵权入朝为官。更何况经过多年的观察,吴硕多少也看得出蔡吉虽为女子。其志向却远胜诸多须眉男儿。而这也注定了蔡吉不会甘于屈居曹操之下。故而吴硕自负眼下做需要做的事就是,力保天子在曹蔡反目之前,莫要受董承等人蛊惑做出不智之举。

曹操并不知晓吴硕打算用蔡吉制衡他,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知道刘协、董承等人在他背后打的那些小九九。而曹操一再容忍董承等人在许都放肆,一来是为了博得有容人雅量的名声,二来也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正如此次拜相风波就让曹操试出了不少离心之人。至于大汉丞相之位,在曹操看来则早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这会儿的他正横刀立马端坐于大帐中央。接见来自河间的投诚之人。

“幽州人张南。”“幽州人焦触,见过曹司空。”曾经身为袁熙部将的张南与焦触双双跪拜在曹操面前,向新主公献上了两人的投名之状——袁熙和韩珩的首级。只见漆盘之中袁熙的首级双目紧闭神态平和。而韩珩则双目圆睁难掩悲愤之色。任何人见此情形都会不由自主地朝弑主的张南、焦触投以鄙夷的目光。可他二人却似乎浑然不觉,却见张南献媚地将袁熙的首级举过头顶,向曹操邀功道。“逆贼袁熙,主簿韩珩,皆已伏诛,请司空过目。”

曹操以惋惜的目光扫视了一眼袁熙和韩珩的首级,继而朝身旁的典韦与许诸挥手吩咐道,“收下,厚葬。”

“喏。”典韦与许诸领命之后,双双迈步上前,一把从张南与焦触手中夺下漆盘。典韦更是在临走之前朝张南冷哼了一声。

没想到曹操会厚葬袁熙与韩珩的张南等人,这会儿的表情多少有些尴尬。其实张南与焦触一开始倒真没有杀袁熙的念头。在他俩看来。既然好不容易从河间城月兑了身,那就先逃回幽州休养一番再说。可谁曾想袁熙非但没有回幽州的打算,还一心想要赶去邯郸送死。眼瞅着离曹营越来越近,早就已经对袁熙不耐烦的张南与焦触,暗自一合计。当即便一不做二不休地将袁熙连同韩珩一并斩杀,跑来向曹操投诚了。不过还未等他两向曹操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曹操已然先行一步向二者问道,“孤听闻蔡安贞围攻河间半年有余,二位将军为何不乘机将袁熙首级献给蔡安贞?”

面对曹操话外有话的质问,张南与焦触额角不约而同地都冒出了点点汗珠。两人在偷偷互换了一下眼神之后。最终还是焦触小心翼翼地作答道,“回禀司空。袁熙在河间城外将家眷托付给蔡安贞照顾,蔡安贞亦放袁熙离城而去。可见他二人关系匪浅。小人等又怎敢向蔡安贞投诚。”

话说蔡吉好收留人家眷的名声也算是名满天下了,为此还博得了不少人的认同和赞赏。像是徐州的高顺就是因为蔡吉收留了吕布的家眷才转投她的麾下。而今耳听蔡吉因收留袁熙的家眷,而错过招揽幽州豪强的机会,曹操原本紧绷着的脸忍不住露出了些许笑意。心情舒畅的他便也不再追究张南、焦触的弑主之举,转而大方地向二人许诺道,“二位将军弃暗投明,乃大汉之幸,孤班师回朝后定会二位请封列侯。”

张南与焦触先前还在害怕曹操会治自己的弑主之罪,未曾想仅一眨眼的功夫,竟被封为了列侯。大喜过望之下,二人连忙向曹操叩首称谢道,“谢司空提拔之恩。”

曹操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二人退下。张南与焦触自然是识趣地退出了帐篷。不过两人一离开大帐,坐在曹操身旁的曹昂便忍不住向其进言道,“父上为何要封此等弑主之徒为列侯?”

曹昂此话一出,在场的不少曹将都流露出了赞同的神色。毕竟在场众曹将的军功都是从沙场上真刀真枪挣来的。如今眼见有人竟靠弑主这等卑鄙之举得封列侯,也难怪会有人不服气。不过曹操似乎并没有将曹昂的质问放在心上,却听他不以为然地反问道,“那张南与焦触格杀伪陈大将军袁熙,又为何不可封侯?”

“可他……他二人德行有亏!”曹昂急道。显然父亲的做法,和他多年来所受到教育出入颇大。

然而曹操却无视曹昂,果断地环视了一番帐内众文武,傲然宣布道,“孤早已有言,唯才是举。有功者孤就赏,有过者孤必罚。”

曹操此话一出,先前还有些不服气的众曹将纷纷点起了头。确实,正如曹操所言,他赏一个人,罚一个人都是根据军功来衡量的,并没有参杂感情、道德的因素。而这也是众将士在乱世征战所需要的许诺。

不过曹昂显然还是没能接受父亲的做法。且就在他紧锁着眉头低头不语之时,一旁的荀攸替曹操向其从另一个方向解释道,“主公英明,如此一来往后定会有更多的豪强向主公投诚。”

曹昂听荀攸如此一说,终于明白原来父亲这是要千金买马首。只是燕王千金买马首是为了得千里马。父亲封张南、焦触这等小人为列侯能得有识之士投靠?满月复狐疑的曹昂刚一抬头,就正对上了父亲锐利的目光。却见他毫不畏惧地拱手进言道,“父上明鉴,孩儿以为此举难得天下有识之士认同。”

面对同自己硬顶儿子,曹操先是仔细端详了他片刻,继而霍然起身拂袖而去。唬得在场的曹营文武不敢做声。唯有荀攸三步并作两步地追了出去,向曹操劝解道,“主公息怒。大公子并非蓄意冒犯主公。”

已经走出数丈远的曹操突然停下,冒出一句道,“公达,昂儿为人太过正值。”

荀攸紧追上前,对着曹操拱手一拜道,“主公明鉴,大公子之所以深受将士爱戴,正是因其身怀凛然正气。”

“可孤担心其日后难抵朝堂之争。”曹操背手说出了自己的忧虑。自打官渡之后,曹操的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在政治上他也愈发接近周公之位。这种情况下,继承人的素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直以来曹操都对曹昂十分满意,那是因为曹昂年纪轻轻就已表现出为将为帅的天赋。可朝堂不是战场,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曹昂的性情能否适应往后暗潮汹涌的政治争斗?这是曹操自打拜相风波以来一直担忧的一件事。

瞧出曹操心中所虑的荀攸,再一次向其表态道,“主公放心,大公子年纪尚轻,臣等日后定会在朝堂之上悉心辅佐大公子,助其早日成才。”

紧急通知:

偶家小朋友突发秋季病毒性月复泻,要持续一个星期左右。这段时间更新不稳定,还请各位书友多多见谅。(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