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等院子里传来丫头的大喊大叫声时,我才醒来,昨天晚上,我怎么听着故事就睡着了呢?可是故事的内容我却记得清清楚楚。

身边的李尔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的床?院子里又传了丫头的大呼小叫,我推开窗户一瞧,梧桐树下李叔叔正在给丫头讲僵尸的故事呢?

他怎么那么多故事啊?

我趴在窗台竖起耳朵听。

在一个村上,有户人家,当家的姓付。

付家的男孩子十八岁便找了媳妇,小媳妇十月怀胎,准备生孩子,

男人的父亲付当家的在女人临产期间,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在自己家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两个小孩,一个看上去比较大点,另一个比较小点,大点的孩子对小点的孩子说:“小强,你去嘛,没关系的,马上就可以回来的。”

那个小强说:“我不要去,小亮,我怕。”

随后叫小亮的小孩就说:“你不去我去了。”

小亮起身进了屋。

结果付当家的梦醒了。

没几天儿媳妇就生下了一个男孩,付当家的看到他的孙子,感觉和他梦中看到的叫小亮的孩子很像,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后来付当家的心想可能是盼孙子盼的,就没当回事。

结果孩子没出满月,就生病死了,由于地方风俗的习惯,小孩没有满月不火化,直接土埋了。

就这样,过了二年,女人又怀胎,还是临产期间,付当家的做了一个和上次相似的梦,还是梦见在自己家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两个小孩,依旧是小亮和小强,这次小亮对小强说:“上次我去的,这次要你去了。”

小强无奈的点点头,起身走进屋里来。

梦这时就醒了。

梦醒后过了没几天,儿媳妇就又生了个男孩,付当家的看到他的孙子和他梦中看到的小强很像,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付当家的似乎有种不祥的预感,可又不知道该不该说?心里非常矛盾,说出来又怕不好,像是咒自己的孙子似的,于是就拖着没说。

果不其然,还是和上次一样,没过三个月,孩子又死了。

再过了二年,在第三个孩子出生前,付当家的没有做梦,但是出生的孩子却很像小亮。

由于他们有了前面的教训,这次这户人家把孩子很好的照顾,结果半年后,孩子生病了,发烧不退,这次这户人家发觉事情的蹊跷,付当家的更是觉得不安,果断的请了风水先生帮着来看看。

那个风水先生看后就指出,说是他们家中了邪,前两次生的孩子都是僵尸。

付当家的问风水先生该怎么办?

风水先生说要把前两次的孩子的尸体挖出来,并且火化掉。

这户人家按照风水先生的意思,把前两个孩子的墓挖开,结果那两个孩子居然没有腐烂,还是好好的一个人,连肉都还有弹性。

你想,是四年前死的啊,让人不可思议!

然后将两个孩子的尸体火化烧掉,

二天之后,孩子的病奇迹般的好了,没有吃药,也没打针。

听这段故事的时候,丫头就没停下大呼小叫,不仅弄得在做饭的疯嫂和小玲一惊一乍的,也把我和爷爷搞得心神不宁。

我起身下床,来到梧桐树下,坐到李尔叔叔身旁。

我问:“叔叔,你见过有人养的小鬼吗?”

李尔摇摇头。

见我失落,李尔模了模我的头说:“我们都是养鬼的人啊?家家户户都养鬼啊?”

啊!

我和丫头不约而同的张大嘴吧。

“哈哈哈。”李尔开怀大笑,说,“看把你们吓得,逗你们玩呢,想想我们家家户户供奉的各路神仙,不都是为我们祈福的吗?鬼神都是一路的嘛。”

“哦,您说的我明白了,信神和养鬼是一回事,对吗?丫头问道。

李尔道:“呵呵,形式不一样,不是一回事,我说着玩呢,供奉神灵是民间所信仰,养鬼是个人行为。”

我知道刚才李尔是为了逗我们开心,才随口这么说的。

我顺着这个话题,问:“李叔叔,您给我们讲讲我们都供奉一些什么样的神?”

李尔回答说:

哦,我们供奉、崇拜的俗神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包容了与人类生活相厮守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神灵,包括起居家保护作用的门神、灶神等;帮助繁衍子孙的诸位送子神灵;为人们带来好运的福、禄、寿、喜、财等神灵;医治人间疼痛的药王诸神;五行八作的行业保护神等等。

我先给你们说说这门神。

门神,是具有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种功能的保护神,他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俗神之一。

门神的产生与古人祭门和鬼魂崇拜的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最初的门神是具有驱鬼镇妖功能的武神门将,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等等。他们常被贴在临街大门上,威猛雄壮,堪可镇伏鬼魅,保佑阖家一年平安。后来人们又根据不同的需要,创建了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

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以别于临街门上驱鬼镇邪的武士门神,并含有迎福进财的心态。

祈福门神则与多子多福、福寿延年密切相连,在祈福门神上常常添画一些吉祥物,多用谐音,取其吉利,如爵、鹿、蝠、喜、马、宝、瓶、鞍等,常被寓为“爵禄福喜,马报平安”。

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常常被配成对,同时贴于门上,如天官或状元,常和送子娘娘相配;喜神常与和合二仙相配;刘海儿常与招财童子相配等等。

民间在春节期间至今还有张贴门神的风俗,这种风俗在农村乡镇居民的家庭中尤甚。

咱们再来说说作为家神的灶神。

灶神,是古人将崇拜之物和自然现象人格化的神灵之一。

在民间,灶神又被称为“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等。

作为家神,灶神的神祃儿常年被供于家中灶台上方墙壁,接受香火。

人们普遍认为灶神的神职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祭灶有感谢和颂扬灶神功德的意思。

在民间还传说灶神是有搜集家庭的**,然后向玉皇大帝报告的职责,说他:“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被奉举告者,大错要减寿三百天,小错也要损寿一百天,因此人们惹不起他,又躲不起他,于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出现了祭灶的风俗。

是不是像个小鬼啊?哈哈哈。

有些地方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为“小年儿”。这天,人们要在灶王神像前摆放许多用饴糖滚芝麻作成的糖瓜。

认为用糖瓜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这样,他就不能说人们的坏话,如果说话,也只能是甜言蜜语。

人们还在他的神像两侧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到了晚上,要将灶王的神祃儿取下,连同准备好的纸钱、纸金元宝等祭品烧掉。

同时,还要燃放鞭炮,说是送灶王爷上天。这一切都是由家中男人负责,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说法。

农历腊月三十,家家要将新的灶王神祃儿请(买)回家中重新供在灶台上方。

直至今日,民间部分地区仍沿袭此俗,祭灶的风俗也有了一些变化,一般是在晚上燃放一串鞭炮,有些人家在放炮时还念叨一些吉庆话,然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饭,说是“过小年儿”。人们还是要到街上买一些糖瓜,但享用对象则是自己了。

“还有吗?我们还供奉什么神?”丫头又迫不及待的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