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降妖除魔的任务一切交给了二子,二子也毫不畏惧,半点害怕的意思都没有,这给了我们所有人以信心。

来到孙爷爷家中,门上写有苍劲有力的,行书字体的“书馨斋”三个大字,长老推开门,二子让众人让开,他独自一个人进入,随后喊:“孙爷爷,是那幅画?”

众人都进了屋,孙爷爷指了指西墙上的一幅画。

我仔细端详这幅画,果然如孙爷爷讲的一样,画非常精致,竹林清脆,画中女子美轮美奂。

长老连连点头,称:“不错,不可多得。”

“嗨,都什么时候了?还欣赏它。”二子一抬手,把画从墙上摘下来,一头放在桌子上,让画垂到地下。

二子问:“孙爷爷,拿倆碗来,找盒火柴。”

孙爷爷在一旁柜子里取出交给二子。

二子拿过孙爷爷和马爷爷没喝完的烧刀子,打开酒瓶盖,咕咚咕咚自个灌了几口,然后把酒瓶里的酒倒在一个碗里,有把两芽儿葫芦的盖打开,双手拿着葫芦,一股脑的倒进另一碗里。

倒完之后,一样样把桃木钉、紫沙、符子、火柴一溜摆在说桌上,然后大喝一声:“都给我往后闪闪,施法开始。”

吓得我们都浑身一哆嗦,连忙往后撤步,离得远远地。

二子施法开始。

只见二子端起那狗血、驴血掺在一起的碗,一下子泼到画上。

再看画像,众人大惊,画中走出来的哪里是什么美伦绝色的女子呀?分明是一只形态怪异,面目狰狞的狐狸呀,眼中发出一道逼人的寒气,尖嘴中露着阴森的暴牙,一阵刺鼻的骚味冲得他几乎昏厥。

二子踉跄地往后一退,面已苍白。那从画里走出来的狐狸冲着二子呲牙咧嘴。

好在二子心里有数,一斜身子,拿起桃木钉就朝狐狸扎去。

被刺中的狐狸躺倒地上,发出吱吱的嚎叫。

二子紧忙打开手绢,将里面的紫沙全部倒在受伤的狐狸身上。

二子有手忙脚乱的拿起符子沾了沾酒,取过火柴,由于紧张,连着划了两根火柴都没点着,长老从二子手中接过火柴,一下子就点着了。

此时,狐狸在地上不停地扭动身躯,二子端起酒碗,扔下点着的符子的同时,连酒一起泼到狐狸身上,一团火一下子将屋里的温度有提高了许多。

不多时,狐狸被烧得只剩下几根骨头。

丫头实在是忍不住刚才的骚臭和现在皮毛烧焦的味道,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长老扯下耷拉在书桌上的画卷,画着一根火柴,将其点燃,空留竹林的画卷也被付之一炬。

我回头看看孙爷爷,却发现他并未因二子出掉了狐狸妖而退去愁容,反而,目光更加呆滞。

马爷爷呢?

神情也和孙爷爷没有两样,静静的看着地上狐狸为烧尽的尸骨。

长老也发现了两位老人的异样。

长老扶着孙爷爷的肩头,轻轻地摇了摇。

孙爷爷慢慢回过神来,长老问:“孙老施主,妖以除,你大可放心啦。”

孙爷爷缓缓转身来到窗前,把窗推开。

窗外是一片竹林,这不和画上的景致一模一样吗?

马爷爷走到窗前,望着竹林,幽幽地说:“这是大黄狗来寻仇了。”

我心中暗想:“看来这里面必定牵扯一条大黄狗的事情。”

果不其然,如果不是发生今天的事,两位山野乡村文化人早年间曾经的一条狗,早就不在他们的记忆当中了。

长老安排我和二子将屋里的一切打扫干净,吩咐丫头到伙房里少些开水,拿出几日前孙爷爷买回来的烧饼,一家人收拾停当,围着书桌坐下,掰着硬邦邦的烧饼,就这白开水,算是午饭。

孙爷爷基本上没吃东西,看着我们吃饭的同时,讲述了他和老马年少的往事。

阳青镇的两家大户人家就是孙家河马家,孙家少爷就是孙记成,马家少爷是马鸣,两人为考取功名,在私塾里勤学苦读,没成人的两位少爷都被家里早早定下童养媳。

这是大户人家值得炫耀的事,有钱人家,时兴养团圆媳妇。

团圆媳妇就是:穷人家的女孩很小的时候,就许配并送到男方家寄养。

第一是女方家少一张嘴吃饭,再一个就是孩子太多,养活不起。

于是,就早早的把女孩,送到所谓的丈夫家去,一直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再让男孩女孩完婚,这就是团圆媳妇的由来。

说是寄养,那时候,哪一个团圆媳妇,都有一本“血泪账”,挨打、受骂是常事,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折磨,女孩在婆家当丫头使唤,熬不成明媒正娶的媳妇,看不到一点地位和尊严。

孙记成的童养媳叫小红,年方十六,刚刚进孙家门没有一个月。

不知为何?孙记成识文断字,但对这个童养媳却很不待见,经常欺负小红。

好朋友马鸣说他是在外面受气,回家打媳妇撒气,孙记成莫名其妙的就打得童养媳爹一声妈一声地叫。

人真是有两面性吗?人前知书达理,人后穷凶极恶。

孙家有家规,从小红上门之日开始,就由这个童养媳做饭。

因家中人口多,每个礼拜都要改善伙食,猪肉、鸡、鱼等,都变着样买,吃完后,当然这天一顿丰盛之后,都要剩下一些熟食,第二天再吃一顿。

从打这个童养媳小红做饭起,接连两个礼拜剩下的猪鸡鱼肉等熟食就会不翼而飞,孙家以为是童养媳偷吃了。

这两次孙记成一听说小红偷吃东西,就狠揍她,打得小红喊冤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