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故事虽然事隔多年,但还是没人能解释其中的原委,后来,黄庄村村旁兴修道路,省里派一个外乡人来到村里,要求兴办石料厂,开采石料,为修路提供基石。村里便将玉皇山的这处悬崖古树地提供给了外乡人。

修路的数年,玉皇山的这块悬崖被炸得七零八落,也不见了古树,更听不到时隐时现的哭泣声音。

李当家的接手这家石料厂,是因为路已修完,外乡人不再需要石料厂,便宜处理。

之前,老李曾用心看在眼里,石料厂自开办之日起,始终是办的红红火火的,没有半点怪异现象。

如今怪异现象又出现,由不得你不信,李当家的和儿子李通商量,为了稳妥期间,别再惹祸上身,石料厂的事先暂时放放吧!

还是那句老话:“是祸你躲不过。”怪事不是你想不来就不来的。

转眼又到了年底,老李给李通娶了房媳妇,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准备过年。

除夕夜都兴包饺子敬天敬地,李通新媳妇端着饺子去煮水饺,新媳妇先烧开水,揭开锅盖再去端水饺,转身发现有东西往锅里掉,一抬头看见梁上蹲着一个其丑无比的癞蛤蟆,正在向锅里扑腾扑腾的吐水饺。

遂失声大喊李通,李通奔跑着来到灶间,问媳妇怎么了?媳妇指着锅里说有蛤蟆往锅里吐水饺呢,李通往锅里瞧,可是锅里哪有什么水饺?沸腾的水煮的全是驴粪蛋子。

李通心里犯嘀咕,可是没守着新媳妇讲出来,让家人动手抬了锅,七手八脚,连锅一起倒入猪圈,结果倒在猪圈里的驴粪蛋落地又变成了白面水饺。这可出了奇景。

大家都联想到一年前长工犯得病,知道是兔仙又再作怪,都不敢做声,压抑着过了一个窝囊年。

三年后,老李下了决心,请阴阳先生拿妖捉邪。

否则,日子没法过了!于是,差人四处打听,请来了一个先生,自称得了一部天书,拿妖捉邪、看阴阳宅,无所不能。老李待若上宾,先差人置办酒席,泡上好茶,给先生倒满,然后又给自己倒上。

端起茶杯,说:“先生请用茶”。自己喝的津津有味,却见先生端起茶杯就放下,一口都没喝。

先生坐了一会,起身告辞说:“你家的病,我治不了,你另请高明吧”。说完,灰溜溜的走了。

送走先生,一看先生茶杯内,是一杯煤油。后来,好容易请到一伙道士,据说法力无边。老李因饱受兔仙折磨,一改吝啬家风。花重金把道场办的很风光,鼓乐齐鸣,彩旗蔽日。

众道士各执法器,围成圆圈跳动舞步。舞到酣时,明晃晃的刀剑齐刷刷的斩向圆圈中心,似是已将兔仙檎住。突然,一声鞭响,不知从那里飞来几页鞋底,上下飞动,噼里啪啦,专打道士。只打的道士们抱头鼠窜,道场一片混乱,看热闹的吓的哭爹喊娘,狼狈不堪。通过这次道场,老李彻底服了。每日焚香烧纸,必恭必敬。兔仙也收敛不少,隔三五日折腾一次。

一九四七年,老李已被折磨的筋疲力尽,身体每况愈下,已是风中残烛。

李通怎忍心看到家父如此这般,心想,自己在外颠沛流离,一事无成,落魄还乡,父亲鼓励,置办石料厂,谁曾料到,自己到头了不能转运,连累家父。

李通想着想着,泪流满面。

感怀身世的李通心灰意冷,想起阳青山的大悲寺,想起出家为僧。

于是悄然乘船,顺瑞江而下,来到大悲寺,跪在妙祥长老的面前。

妙祥长老听罢李通的叙述,对李通说:“人生本是一微尘。在世漂流几度春。阅尽山头未黄昏,因缘难了度红尘。青灯为伴人渐老,信念遁空不染尘。”

“李通,你尘缘为了,心如何能清净修为,你归我佛,可是难成佛,还是回到你的世界,不要逃避,直面你的问题。”

李通一连在寺里带了多日,可是妙祥长老就是不同意剃度李通。在这几日了,李通又如何安得下心来,心里老是挂念家中生病的父亲。

李通问长老,他现在的处境该如何是好?

妙祥长老指点李通到山脚下去请姚爷。

爷爷答应了李通的请求。

爷爷随李通乘船回到黄家庄,进屋见过当家老李,老李千言万语恳请爷爷帮他化险为夷,并愿意倾其所有。

爷爷让人带领着看看发现“长钱”的李通的宅子。

爷爷见李通的床位冥冥之中暗和八卦之位,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他床的位置正好在坎位,玄武居北,太阴主之,冬之气,坎为水,也就是说他那个床位很容易招惹窗外不干净的东西。

随同的家人探出窗外观察,指着远远地山头,告诉爷爷等人:“那就是石料厂的所在地,顶端原先有棵古树的。”

众人似乎都明白了,爷爷让人将北墙靠床的窗子用砖封死,再在靠南的屋门两侧对开两扇窗。

众人刷墙抹灰,个把时辰,收拾停当就要回李通父亲的府邸。忽见老李的家人奔跑而来,告诉李通,老李去世了。

众人忙赶回老李家,人已咽气。

李通问家人为何去的如此突然?刚才和姚爷谈话时不还好好的吗?

母亲告诉李通:“刚才,大约一个时辰,你父亲突然让我到院子里看看,说有车马的声音和搬东西的声音。”

“我起身到院子里,什么也没看见,反身回屋,你父亲哈哈哈大笑不止,看样子是迷糊了。我喊来你媳妇过来帮着照应。

你父亲在昏迷中喊了一句:‘兔仙搬走了,老李家好过了’。说完,就撒手人寰了。”

从此兔仙也匿影藏行,不知所终。

我当时尚在襁褓之中,这段故事是妙祥长老一日提及寺院如何选定要剃度的人,他想到了李通,称每次寺里僧人化缘到黄家庄,李通都慷慨捐赠,毫不吝惜。

我问长老:“李通的石料厂现在是否还经营?你为什么不剃度他呢?”

长老回答我:“李通现在富甲一方,石料厂可是他的重要家业,生意非常兴旺。”

针对是否剃度李通,长老说:“李通仅仅是厌倦当时的处境,自己无力回天,故而想坠入空门。在困境中修行,只是为了逃月兑,困境不消,心中积石难除,永远不能成佛。”

其实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这段传奇故事里出现的“长钱”、“替头”、“煤油”、“成群的蛤蟆过街”、“古树上的死尸”、“癞蛤蟆吐水饺”‘“鞋底”等等。

关于癞蛤蟆的传说我倒是从爷爷嘴里知道一两个。我还写在我的作业中,老师夸我想象力丰富呢!

说女娲娘娘用七天七夜创造了万物,世界上的各种动物都是女娲娘娘在河边用黄泥捏成的,每样都是一对儿。

捏到第七天深夜的时候,女娲娘娘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

她创造的最后两种动物是美丽的天鹅和碧绿的青蛙。捏完青蛙还剩两块儿黄泥,女娲娘娘就随便捏了两只跟青蛙有点儿像的动物。

不过它们比青蛙丑多了,那就是两只癞蛤蟆。

吹过一口仙气后,两只癞蛤蟆活过来了,女娲娘娘随手把他们丢进了河边的臭泥巴里,她看见两只白天鹅正在水面上游动,就说:“只要你们追上白天鹅,我就把你们变成漂亮的青蛙。”

说完,女娲娘娘就睡过去了,她要好好地休息几天。

于是,癞蛤蟆只要看到白天鹅就会追过去,追白天鹅是他们一生的伟大理想。别人都说他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追了那么多年,没有一只癞蛤蟆追上过白天鹅,大多数癞蛤蟆都失去了信心,他们终日钻在烂泥塘里,不思进取,把癞蛤蟆祖先留下的伟大任务抛到了九霄云外。

先前讲的故事里的癞蛤蟆是何寓意?我有时间需缠着爷爷问个明白。它们到底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