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爷爷成了方圆几十里非常有名气的二指先生,常常有人慕名来请爷爷去堪舆风水。

何谓二指先生呢?历史书上记载,一指指阴,一指指阳,为活人指阳关大道,替死人定子孙祸福,祖师爷就是姜子牙,爷爷说:这个世界上的空间有许多种,其中就有阳间与阴间,人鬼互不侵犯。但在人类的阳间里又有许多飘荡鬼,他们生前的怨气还停留在阳间。

二指先生是风水师,是阴阳师,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通俗的讲就是好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富贵无比;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

阴阳师,也可以说是占卜师,或是幻术师,他们不但懂得观星宿、相人面,还会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施行幻术。对于人们看不见的力量,例如命运、灵魂、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并具有支配这些事物的能力。

阴阳师这个称呼,也可以被成为占卜师,或者幻术师,这是一个特类的职业,不但懂得观星宿、相人面,还会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施行幻术。对于人们看不见的力量,例如命运、灵魂、鬼怪,也都深知原委,并有支配这些事物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阴阳师是通过冥眼看到的。冥眼,也就是俗称的阴阳眼,老话说,人有双目侧眼,双目是指正常人的两眼,而侧眼又分天眼和阴阳眼,所谓天眼就是视力极佳的利眸,可以看见距离较远的事物或浅透视中的事物,至于阴阳眼则比较复杂,除了能看见世间的百态外,更能透析一些灵异的冥界事物,古语有云,千人出天眼,万人冒阴阳,说的就是正常人中有侧眼的概率,爷爷让我观察他,他的后庭脑骨凸凹,眼色深邃,眼骨颧高,这正是这为数不多的阴阳眼之一,而这种阴阳眼利弊均占,生于身而流于心,一辈子都如同跗骨之蛆,永生都会挥甩不掉。

在爷爷的意识里,二指先生的代表人物非刘伯温莫属。

他常挂在嘴边的是刘伯温,常讲给我听有关他的故事,可见他老人家对刘伯温的敬重。

刘伯温的“天书”奇缘,道出了“有缘则见”才是二指先生的精神所在。

刘基,字伯温,从小天资聪慧,敏而好学。七岁便能吟诗作对,九岁通晓天文地理,被乡民誉为“神童”!其父十分器重他,为了把他培养成栋梁之材,不惜重金,请来了不少能人异士。

很快,刘基就学会了占卜八卦,阴阳数术,而且他博览群书,涉猎极广。后来,连请来的先生都教不了他了,纷纷告退。

刘基学业小有所成,便想一试身手。一晚,他夜观天象,发现客星坠于西北,占卜出十日之内,必有地震,乡亲狐疑。到了第九日,果然就来了地震,好在乡亲们早有准备,因此,大家相安无事。从此,乡民愈加相信他了。到了后来,愈传愈神,说他能掐会算,料事如神。虽然有些言过,不过,他也确实有才,曾多次正确地预测过自然灾害。乡亲们把他奉若神明,这却助长了他的骄纵之气。

三夏季节,乡亲们都在晒麦子,刘基正好路过,他仰望了天空片刻,便对正在忙碌的人们说道:“都快收起来吧,午时必有大雨!”乡亲们听后,纷纷又收起了麦子。但有一老者却不为所动,依然在晒自家的麦子。刘基就又重复了一次,老者头也不抬地答道:“大雨不在我晒的地方下,怎会挨淋?”

到了午时,果然天空下起了大雨,人们纷纷称赞刘基,刘基听后欣欣然。

当雨过天晴,刘基到老者晒麦子的地方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麦子周围都是湿辘辘的,而晒麦子的地方却没有丁点儿下过雨的痕迹。刘基不解地问道:“你怎会知道只有这块没雨哪?”

老者答道:“风云变化,微妙微纤。洞悉其理,岂会不明其变?”

刘基听罢不禁汗颜,原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览,谁知和这老者一比,不过只是些粗浅的皮毛而已!

刘基欲拜老者为师,老者推辞道:“我所学的也不过是一些旁枝末节,算不上有大用,在此山中,有一隐士,他要强我十倍。”

刘基依老者的指引,来到了一座山前,只见石壁上有几个字——“山为基开”,刘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山间开了两扇石门,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走出来了,他对刘基说道:“快回家吧,你还有人子之事没有做完,等办完了,再来见我。”

刘基问道:“什么是人子之事?请先生明示。”

道士说道:“阴阳重,酉刃冢!为人之子,切记以孝为先!”

说完,道士又回到了山洞里,两扇石门随即消失。

两年之后,一日正午,忽然天色大暗,街上锣鼓响成一片。刘基的父亲见天空暗得伸手不见五指,他到柴房取灯,谁知一只鸡受到惊吓,在柴房内又飞又窜,蹬掉了厨柜上的一把利斧了,而斧子正好落到他的头上,可怜刘基的父亲当场毙命。

刘基得知父亡,悲痛不已。处理完后事,刘基忽然顿悟,这才明白道士的谒语。

阴阳重,不就是日月相叠吗?日代表阳,月代表阴,那日正午正好是日全食!

酉刃冢,酉为鸡,刃为斧,冢为坟。父亲之死不就因为鸡蹬斧所致吗?

看来道士用心良苦,是让自己尽过孝道,才肯传授技艺。看来,道士早已算定父亲的终日。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刘基再次来到山壁前,山石洞开,只见一尊石像伫立在青石之上,这石像不就是以前的那个道士吗?青石旁有一本书,名曰:“有缘则见”。

刘基向石像拜了几拜,然后拿着天书而去。

从此,刘基苦读天书,终于集诸学之大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