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第三十四章 伏龙山(一)

一辆满载了豫章郡特产的马车驶出了西山镇,车上的大胖子韩玺对身边的少年嚷嚷道:“怎样?比你走路快多了吧!”

这少年一身黄衫,约高五尺,一张圆脸还带着青涩,却摇头道:“韩老板,你这就错了,你们商人重利,只想货银两讫,我又不急着赶路,要那么快干嘛?”

韩玺一愣,连忙赔笑道:“对,对,不过有你向老弟在车上,我这心里安稳多了。”

这少年正是一路西行的向天云,原本出了铁树观他打算顺着大路走一段,再往西北而去,从江州到荆州本来出浔阳过九江最近,不想半路遇到这韩胖子被一群流民围住索要财物。

虽然修仙者不干预俗事,向天云却看不过眼,一趟逍遥拳打得五六个魁梧的汉子屁滚尿流,也震住了韩玺,非要拉着他再送自己到西山镇。

韩玺是新平镇来的商人,新平的瓷器那是闻名南朝各州郡,问题是韩胖子心大,卖完了瓷器又在南昌各地收集了药材、茶叶等一摊杂货准备往湖州甚至滇黔方向去。

向天云哭笑不得,眼看出了西山镇,这胖子还想拉拢自己,这烂好人实在乱做不得,便沉吟道:“老韩,你这单枪匹马的跑买卖我觉得玄乎,没想过换个方式?”

韩玺一愣:“为啥要换?我们江右商人从来都是单枪匹马,那话怎么说的,‘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湖州当老板。’”

向天云嘿嘿一笑:“你要真能跑单帮最好了,我反正到前面那什么伏龙山就下了。但我们也算有缘,我呢原来在门派中也认识很多做坊市买卖的,给你出个主意,有可能做成大买卖。但是先说好了,我也是这么一猜,成不成只能看天意了。”

韩玺四十出头,见多识广,看着少年不像玩笑,也收敛了笑容:“老弟但说无妨,如果我财运不够,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向天云想了想:“你看啊,这自古以来做大买卖的哪个不是在大都会?你老往穷乡僻壤钻,的确可以赚点辛苦钱,但临老最多也就是一土财主,运气不好,说不定也刚刚够糊口,对不?”

韩玺苦着脸:“这道理我能明白,但没有本钱,没有州郡官衙和府兵关照,怎么敢往大地方去啊?”

向天云摇头道:“你瞧瞧你这身肉,瞧瞧你的脸色,怎么都不能说还是白手起家吧。”

韩玺尴尬道:“小本钱的确也挣了点,老弟到底有什么主意,请直说,如果能成,韩玺发誓定不相忘。”

向天云点点头:“陶朱公知道吧?财神爷,人家做完将军做商人,那个精啊,你知道他赚钱的诀窍是什么?”

韩胖子整天东奔西走,哪里知道这个,猛摇头,但一双眼睛却开始眯了起来,任谁即将听到财神爷的秘技,都忍不住小心肝扑通扑通地开始乱跳。

向天云道:“他老人家泛舟五湖,表面轻松,实则还是运用兵法,经商犹如打仗,对吧。他怎么发财呢?他也和你一样农林牧业什么都做,但办法不一样。他说了,‘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又说了‘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

韩玺一脸茫然,“不明白。”

向天云解释道:“比方说,‘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年一大饥。’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也有一个旱年,每十二年有个大旱年,也有一个水年。他老人家就根据这个规律,丰年就大胆收进。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有机会售出。同样,在大旱年物价上涨时,他就尽量抛售,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就这样,他不但自己致富,也能平抑物价、避免丰年谷贱伤农。”

韩玺终于恍然:“好办法,你的意思是?”

向天云也眯起小眼睛:“我当然不是让你去照搬,我们得学这个精髓。我觉着你要么就在老家新平把瓷器做大,甚至组建一个商帮,别一个人上蹿下跳了,如果一门心思做瓷器,积攒了实力,你的商帮把瓷器贩卖到北方和西边,肯定富裕过十代。如果你耐性够好,还可以派遣族中子弟潜伏到建康和京口。”

韩玺疑惑道:“潜伏到那些大地方干嘛?”

向天云道:“你想啊,这天下都乱了多少年了,但是乱的时间越长,岂非就说明很快就有某个强国要统一江南江北,如果真是那样,到时南北的商业大通道要是由你来主持,嘿嘿,别说瓷器,卖什么都可以发财。”

韩玺忽然勒住了马,从身上掏出一块玉佩:“向老弟,不管这事成不成,我都认定你这大恩人了。你走吧,我不缠着你了。这块玉佩你拿着,日后万一有事要我帮忙,我韩家随传随到。”

向天云接过玉佩,嘻嘻一笑,果真跳下了马,“老哥,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万一破产了可别咒我。”

韩玺勒转马缰,大声道:“那也是我韩家的运数,和向老弟绝不相干。”竟拍马回走,绝尘而去。

向天云嘀咕道:“这胖子办事倒也利索,绝不二话呢。”又手搭凉棚,往前面看了看,便转身进了路边的小道。

此刻,在西山镇几十里外的一座山头上,正有三男一女在满山转悠,他们看似神色虔诚,似乎在这里瞻仰先贤遗迹,双眼却都是滴溜溜到处乱看。

紫衫女子一脸不耐地冲着前面那青袍男子道:“郑潜,这都几天了?你要是敢消遣姑女乃女乃,我就扒了你的皮。”

青袍男子火气更大:“你吼什么?你以为我带着你们到这鬼地方来,为了好玩?‘洪崖堑壁、古洞连云’,哪是那么好找的?”

跟在身后的两个男子,一人着灰帽、黑色袈裟,身材高大却脸色阴沉,另一个穿一身黄色道袍,身材极高,却满脸茫然。这两人均是跟在后面,却不做声。

但紫衫女子显然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对黄袍道士不满道:“钱道友,你好歹也是本地人,难道一点头绪也没有?”

这道士赫然正是逍遥峰三层的长子钱叁,他满脸无辜道:“尹道友,我已经问了好多人,相信就在这一片竹林里。”

四人慢慢穿过一片树林,来到悬崖边,但见这崖壁立百尺,悬崖下一条涧水,宽不过数尺,长却不知多少里,一路迤逦东去。

这叫郑潜的汉子扒开一处竹林,忽然惊喜道:“就是这里了!”

尹姓女子往前一看,只是几簇竹子、两颗老松和一片岩石,疑惑道:“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但青袍道士只顾上下打量,根本不回应她,倒是黑色袈裟的汉子应道:“洪崖高接翠微巅,别是人间一洞天,山径石凉疑有雨,古坛松老不知年。没错,就是这里。”

这时,那青袍道士才嘿嘿笑了起来:“不错,还是蒋烈先生有见识,这洞口必定被禁制所掩盖,否则别人找到这里岂非早已取走宝物?”

这四位中却是以紫衫女子尹翠功力最高,此时沉下心来,盯住两颗松树之间,又看了看这片竹林,已是感觉到此处玄妙,但就是找不到头绪,不禁急道:“我也感觉到了,但,但这禁制究竟在哪里,我们都模不到边,这该怎么办?”

黑衣和尚、青衫道士、钱叁都是炼气七层,围着这里不停打转,更不断试着发出种种测试性攻击,却毫无所获,松依旧是松,竹依旧是竹,岩石也依然还是那岩石,幻想中的洞门入口杳然无踪。

四人忙碌了一阵,把那设置禁制之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身心已是从大喜转为大忧,一个个困乏起来。青衫道士忽道:“此事还需着落在钱道友身上。”

钱叁吓了一跳:“道术万种,我等多习符篆经咒,唯禁制、炼器这类非天赋适合之人难以习得,你让我怎么办?”

尹翠眼睛一亮:“笨蛋,你是当地人,就是让你去找一位深谙禁制的修士啊。”

不想,钱叁往后一跳:“不怕告诉你们实话,我逍遥派虽是大派,但精通禁制的恰巧就一位师叔祖,而且偏偏不知为何这位老祖不喜欢收徒弟,他门下都是些半桶水,除非我们走得更远点,那边龙虎山、翠微派好像有熟习禁制的,不如我们一起去明察暗访。”

尹翠大怒:“我呸,你消遣姑女乃女乃呢,一会说没有,一会又说去远处寻找,莫不是想甩开我等,然后另外找人来发掘么?”

钱叁听了,心中悲凉,暗悔当日不该遇到这三位外乡人时被他们的甜言蜜语蒙骗,如今竟是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黑衣和尚双眸闪动,看着钱叁神情,已经看清这道士虽人高马大,年纪不小,却不过初出江湖的雏儿,于是道:“我看这样,如今急也没用,不如兵分两路,一路守在这里,以防外人夺了去,一路却是跟着钱道友暗访精通禁制的修士,大家看如何?”

此话一出,众人均是颔首。肉在嘴边,谁也不甘就此放弃,于是一番商议,尹翠和郑潜留下,钱叁带着和尚蒋烈立刻动身找人。

两人走出竹林,正往下走,便听得山凹处隐隐有歌传来:“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奇齢迈五龙,千岁方婴孩。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蒋烈尚不以为意,钱叁却听着听着,脸色变化起来,等到不远处转出一个身高五尺的黄衣道士,钱叁哈哈大笑:“我说怎么越听越熟,不想你也到了此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