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卷 乱局 第四十七章 举义兵(下)

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双臂孔武,手掌之上尽是老茧。

脸若刀削,络腮胡,双目炯炯有神,精光四射,气势逼人。

论体型与相貌,邹侠当得上一声“好汉子”的赞叹,的确有着大将之资,而且还是那种能够冲锋陷阵的极品大将。

赵世平一见之下,哪里还有不欣喜的?

再一个,就算邹侠脑子不好使,就凭这幅身板,当个肉盾也是足够了。更何况,从邹侠成年之后就狩猎为生,赚取家用的举措,以及面对着他这个县令之时的表现以及应对,完全可以看出,邹侠并不是一个莽夫,却是明事理,见识与人品俱佳的汉子。

而面对这样的汉子,赵世平也知道不能磨叽,行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豪爽直言。

因此当下就拱了拱手,笑着拜了下去:“本官身为朝廷命官,如今朝廷有难,自当鼎力相助。本官欲起义兵讨伐白巾军,助朝廷剿灭叛乱,只是尚缺一统兵之人,不知邹兄可愿屈就?”

邹侠一愣,不由得痴了,迟疑了半响没有说话。

他没有想到,这赵世平居然是来请自己出山做事的。

天下局势怎样,他身在小村庄里,并不太清楚。他只能从外人零零散散的言语间得到一些大致的消息,知道匈奴大军入侵,直逼京师;也知道白巾军作乱,攻打朝廷,天下间到处都是战事。

但是要问具体的形势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他却是不知道了。

不过,虽然不清楚形势发展到了哪一步,但他还是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乱世大概就要来临了。他多年来习得的一身技艺,说不定就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甚至于成为将军也不再是奢望。

他对自身的实力有着自信。

而身为怀宁县人,赵世平的到任,他自然是知道的。之后赵世平在怀宁县的种种举措,以及怀宁县的种种变化,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说实在的,对于赵世平,他并没有好感,即便赵世平在怀宁县做了许多改进,怀宁县在赵世平来了之后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或者可以说,对于世家子弟,他一向来是没有好感的。

高傲、冷漠、自以为是、任人唯亲····,一切贬义的称谓,他认为都不足以形容这些世家子弟。

因为他见惯了世家子弟对待他这样的贫寒子弟的态度,都是那样的不屑一顾,似乎走路走在一起都会让这些世家子弟们掉面子。

在他的印象中,别说在世家子弟手底下为官了,就算说句话那也是稀奇无比。

有机会一展所长,在战场上施展自己的本领,搏个封侯拜将,封妻荫子,他也不会投奔世家子弟。在心底深处,他甚至渴望去投了白巾军,杀官造反,推翻大周,要不是身上背了个老娘的话。

赵世平身为顶级世家的嫡长子,按理来说,邹侠是打死都不会相信,赵世平居然会亲自前来请他出山做事,一开口就让他统领义兵。

但是,赵世平却偏偏来了,还那么的笑意吟吟,无比热情,甚至于屈尊礼拜!

这一刹那,邹侠只觉得心底突然涌起一股热流,激荡人心,眼前也是一阵模糊,他是被震到了,震得从骨子里升腾而起一股止不住的颤栗。

“屈尊求贤、礼节下士、明主之风·····”邹侠的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在兵书、正史、野史等书籍上看到的一个个美好的词句。

曾几何时,他何尝不是坐着这样的美梦,贤达之名远播,引得明主屈尊礼拜诚邀他出山,或是三顾茅庐、或是千里追将,或是周公吐哺。

这一刻,赵世平虽然没有三顾茅庐那样的诚心诚意,但他自己并不是大名士,赵世平能亲自前来邀请,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和明主三顾茅庐求大名士,无疑是在同一层次了。

下意识的,他就要开口答应下来。

不过,话到嘴边,人也就清醒了过来,知道自己孟浪了,意识迷糊,不由暗暗自责,立即将刚要说出的话给吞了回去,只牵强一笑,说道:“得大人赏识,邹某山野村夫,自然感激无比。只是邹某还想问一声,如若起义兵,大人将安排邹某任何职?统兵又是多少?”

赵世平见他脸上闪过一丝激动之色,黝黑的双颊也止不住的一阵潮红,知道他心里已经是答应了,因此心里也颇为欣喜。

见他问出了这个问题,赵世平于是立即说道:“本官现为七品县令,并不能安排你担任太高的武职,但是,本官有向朝廷举荐人才之职。现今天下局势糜烂,正是用人之际,本官可以向朝廷举荐,举荐你为一都之长,为都指挥使,下辖义兵兵马一千五百人。”

“都指挥使?”在场之人,除却邹侠的老母亲,余人无不惊呼出声。

陈明吉是暗暗惊骇,一边欣喜,一边也是皱眉不已。

黄伦是目瞪口呆,脸露不忿之色。

至于邹侠,此刻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全身有了些颤抖,不能自已。

大周军制,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三什一营,三营一曲,四曲一卫,三卫一都。

曲,是部曲,长官为百总,人数在一百二十左右。

卫,长官是卫指挥使,人数在五百人左右。

都,长官是都指挥使,人数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伍长、什长、营正、百总、卫指挥使、都指挥使,一级一级往上,总共六个级别。

寻常兵丁入伍,从小兵或者伍长开始,要连升六级或者连升五级,这才能够升到都指挥使一职,没有个一二十年,那是想也别想,而且这还要看个人的本事如何。

但是现在,赵世平张嘴就是一个“都指挥使”的武职丢到了邹侠的头上,谁人不震惊?

不过这时,陈明吉、黄伦等人,纵有千百个不愿,但在邹侠面前,却不能出言相劝,这涉及到了赵世平的官威和权力,是他们拼死要维护的,万万不能忽视。

因此,众人尽皆闭口不言。

只余下邹侠,这时已经被赵世平的大手笔给惊呆了,也清楚的知道,如此大的厚礼,他根本拒绝不了。不论是从赵世平的角度还是他自身的角度,他都拒绝不了。

清醒过来后,在众目睽睽之下,邹侠噗通的一声,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向着赵世平跪拜道:“臣拜见主公!”

赵世平脸上有喜色,连忙上前将他扶起,大声道:“得邹兄相助,我胜过得到百人之力!”

其实,都指挥使一职,赵世平清楚的知道,白巾军乱之后,朝廷肯定会不要钱的到处赐封。因为面对着凭借镇压白巾军而势力大涨的地方豪强,朝廷的约束力将会降到历史冰点,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艰难维持着。

这个时候将“都指挥使”一职丢给邹侠,不过是顺水人情罢了,还能够的道邹侠的效忠,何乐而不为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