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卷 乱局 第四十四章 起义兵(上)求推荐收藏

大周三四八年,七月一日,下邳郡,怀宁县县衙。

书房之内,面对着书桌之上的数封信件,上首位置的赵世平,以及下首位置的陈明吉、罗少文,老主簿王梅龄,全都是皱眉不已,脸上失色。

六月十六日的时候,刺史周威下令,全徐州搜捕白莲教徒,格杀勿论,并在同一天车裂了白莲教徒马应元,全彭城血腥屠杀白莲教徒,株连两千余人。

但是十天之后,也就六月二十六日的时候,白莲教首茅明德就在冀州起事,烧毁官府,杀害吏士,攻城略地,官兵望风披靡。

而到了七月一日的时候,各州均有白莲教徒呼应起事,杀官造反,攻掠郡县。

声势之庞大,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就连匈奴十万铁骑入侵之事带来的震动都被掩盖了下去!

其实,身处白莲教重灾区,特别是血腥杀戮之后的徐州,赵世平在第一时间就已经猜到了会发生这样的事。

狗急了还跳墙呢,徐州刺史周威在整个徐州之内血腥屠杀白莲教徒,弄出这么大的阵仗,白莲教哪里有不造反的?

“文和,怀宁县内的情况查得怎么样?”赵世平揉了揉眼角,皱眉问道。

刺史有令,各地郡县一律搜捕格杀白莲教徒,身为怀宁县县令,他不得不遵办。不过这事,可大可小,他并不想将怀宁县整治得风声鹤唳。只要白莲教徒不再怀宁县闹事,他也不打算过多追究。

只不过,不追究不打算让白莲教在怀宁县过得很滋润。第一是要应付刺史周威的命令,第二是排除白莲教这个隐患。

因此严密监控才是正理!

“主公,白莲教的发展实在是令人震惊,有如蝗虫过地,虽然刺史大人下了搜捕令,大肆捕杀白莲教徒,致使徐州境内的白莲教徒竞相逃窜,但怀宁县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陈明吉脸色并不好看,但还是冷静的回答道:“县城之内的情况由于有治安司的存在,以及主公上任之后,百姓生活好转,因此问题不大,只有几户人家在信奉白莲教,并不要矫枉过正牵连搜捕,相信主公只需派人前去告诫一番就可以。”

“倒是县下各乡的问题比较严重,虽然这一季粮食大丰收,但是百姓们大多数都是没有自家耕田,因此依旧是吃不饱,糊口甚是艰难,白莲教更多的就是在这些百姓中传教。初步估计,除却卢石乡,其余十七个乡都有白莲教徒在活动,人数之众,多达上万人!”

“上万人?”

这个数字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震惊得倒吸了一口气。

主簿王梅龄一直以来,和赵世平等人商议事情之时,都是一言不发,像个泥塑的菩萨。但这时也忍不住站了出来,神色焦急的说道:“大人,这下可怎么办?刺史大人已经下令,但凡和白莲教有瓜葛之人,一律逮捕入狱。可是这一万多人?”

文政之事,罗少文身为主管军政的营正、总巡检,并不适合说话,因此虽然震惊,但还是自觉的没有开口。

赵世平用平静的目光扫视了一眼王梅龄,并没有回答,却转而问陈明吉道:“文和,卢石乡的问题呢?也有白莲教在活动?”

陈明吉一愣,不明所以,但在反应过来后,立即摇了摇头,回答道:“卢石乡的问题不大,先前招募流民之时,我完全都是按照主公您的吩咐招募的,只要是信奉白莲教的,一律不招。因此招募的三千多户流民,全都是良家百姓。”

呼!

赵世平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说道:“这样就好,只要有这一万多屯田的民户,怀宁县大局可定。”

说着,他将目光放到了王梅龄的身上,吩咐道:“王主簿,你就上郡城一趟,告知郡守梁大人,就说我怀宁县一切安宁,虽有白莲妖教,但不足为惧,本官自有主张,必定不会对下邳郡有所影响。”

“这····”

王梅龄迟疑了一阵,但瞧着赵世平看向他的似笑非笑的神色,不由得心下一寒,连忙恭声应道:“卑职领命!”

“卑职告退!”说着,王梅龄快步走出了书房,退了下去。

赵世平笑了笑,目送王梅龄渐渐消失不见,又开口说道:“罗营正。”

“标下在!”罗少文立即站了出来,恭声领命。

“卢石乡有三千多户民户,罗营正,明日你就带齐人手前去抽丁,三户一丁,训练成军!”赵世平神色不变,一字一顿的说道。

“抽丁成军?”不光是罗少文吃了一惊,就连一直不关心军事的陈明吉这时也是吃惊非常。

三户一丁,三千三百多户,也就意味着可以抽调出一千三百壮丁。

一千三百人的军队,不要说一个县了,就算是一个郡,这个人数的军队也是绰绰有余。

小小的一个怀宁县,就敢于成立一支一千三百多人的军队,不可谓不大胆。

赵世平突然有此决定,如何令两人不吃惊?

不过震惊过后,两人的反应却并不都是担忧,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罗少文身为营正、总巡检,目前怀宁县内最高武职的人,赵世平麾下的兵马他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这也意味着他升职的机会也越大,统领的兵马也就越多。

身为武人,不就求个升职和带兵多嘛。

因此反应过来后,罗少文神色大喜,立即就大声应道:“标下领命!”

但是,陈明吉却是一脸担忧之色,和罗少文一道回答,急忙说道:“主公,不可!”

“文和,你说说,为什么不可?”赵世平笑着问道。

见赵世平这幅模样,陈明吉不由得在心里暗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赵世平决定了就不会更改的,不过他还是想试着劝解一下,因此回答着说道:“主公,三户一丁,也就是一千三百多人,小小一个怀宁县,就有如此多兵马,难免会给人以口实,对主公的声誉会有很大影响的!”

“给人以口实?”

赵世平无所谓的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文和,当今朝廷的局势,说是风雨飘摇也不为过。白莲教在各地起事,攻城略地;北面又有匈奴大军寇边,直逼京师;朝廷顾此失彼,兵力难免捉衣见肘。这个时候,如果有识之士起义兵相助朝廷围剿白莲教,文和你认为朝廷会怎么认为呢?”

“有识之士起义兵?”陈明吉注意到了赵世平的这句话,不由听得愣住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