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卷 根基 第二十二章 吏治败坏(求收藏推荐)

(非常感谢“德承诺”大大的打赏!)徐州,下邳郡,怀宁县县衙。

“要下雨了!”赵世平抬头看着天上乌云的风云变幻,黑云压城城欲摧,叹了口气道。

“是啊,又要下雨了,不过却是春雨贵如油!”身后,陈明吉附和着说道,脸上有着一丝笑意。

两人说话间,黑沉沉的乌云越发的压了下来,不一会便遮住了整片天空,接着,雨点就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雨打芭蕉。

雨水从空中洒下,越下越大,泛起片片雨雾,像是笼罩着一片白纱。

被风一吹,站在县衙之内的两人纷纷感到一阵凉意。

上任怀宁县县令已经是第五天了,两人这才有着一丝空隙闲观风景。

怀宁县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一番交接下来也耗费了不少时日。

县衙建制,大周朝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

除了赵世平这一次上任的县令之外,另有朝廷任命的主簿、县丞、典史。这四者都是由朝廷吏部考核任命的官员,因此称之为“朝廷命官”!

而在这四者之下,县衙的组织机构则分为了六房,吏户礼兵刑工,不过并不是由朝廷任命,也没有俸禄和工食银,只能称之为“吏”。六房的主掌之人称之为“典吏”或者“胥吏”。

吏是负责县衙内吏员的升迁调任和裁撤。

户是负责征缴税银,交粮纳税。

礼是负责祭神、祭圣人及一切庆典。

兵是负责兵丁、马匹以及丁壮的训练。

刑是负责民事、刑事案件。

工是负责农桑、建筑、水利,一切建造事宜。

整套县衙班子,赵世平到任之时,一切完整无缺,除了卸任的上任县令。

当然,上任县令的附属师爷,随着县令的卸任,也一并走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来是竖立自己的权威。

二来就是打一批人,团结一批人,拉一批人,方便自己掌权。

赵世平也想着自己上任之时,找个由头烧上三把火,快速有效的掌控怀宁县。

只是,他刚刚到任之时,下属的主簿、县丞、典史,以及六房的典吏、其余吏员,居然全部来了迎接。

没有由头,一时之间,他也找不到理由烧火。

不过他不急,五天来,安之若素的在陈明吉的帮助下,熟悉并交接县中一切政务。

县衙整套班子的运作,公文的批示,以及整个怀宁县的局势,都是他必须也必要掌握的。

前世的他,包括穿越前的今世,哪里懂得这些?

幸亏陈明吉在他身边,而他之后也在京师北府县衙担任过校尉一职,这才让他在上任之后没有手忙脚乱,反而有条不紊,很快的就熟悉了起来。

“这话不假,春雨一滴贵如油!”赵世平点了点头,随即又突然笑了起来。

他想到了关于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的史书记载,上面记着了一首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这个世界,自然没有这个典故,但春雨贵如油之说也是得到了公认。

赵世平随后又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这几日多亏文和了,要不然我真要忙得一头雾水了。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整个怀宁县居然败坏如斯,年年亏空,年年纳粮不足,案子还积了一大堆。不知文和对此有什么计策?”

陈明吉皱眉想了想,言简意赅的说出了四个字:“吏治败坏!”

赵世平沉默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两人的心情,一时之间就和天空之上的乌云一样,黑压压一片,气氛凝重。

任你官清似水,难免吏滑如油!

要是以前,赵世平虽然知道吏治败坏的道理,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吏治败坏,县衙之内的吏员到底是如何败坏,贪污腐败的,以前的他并不清楚。

不过这几天来,他一边熟悉掌控县衙内的整套班子,争取尽快运作起来;一边通过陈明吉的细说和县衙内资料的翻阅,渐渐的对吏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县衙整套班子,除了县令、主簿、县丞、典史四人是朝廷命官,有朝廷俸禄和工食银之外。

其余的人员包括典吏在内,全都是没有俸禄和工食银的。

这些人,全靠着微薄的纸笔费、抄写费、饭食费等为生。

这种情况,他们只能谋取各种私利,以此来贴补低微的是收入。

正所谓欲壑难填,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次,到后来,更是无所顾忌,已经发展到不是维持生活那么简单了,而是为了更高的享受。

特别是县衙的三班吏员,也就是常说的衙役。

三班,皂班、壮班、快班。

皂班是县令升堂之时负责站桩和行刑的衙役。

壮班是承担收税、催科的衙役。

快班,也就是常说的捕快了,稽查奸邪,搜捕盗贼,以及破案和解囚。

这些衙役,因为常常直接面对县内百姓,背后又站着知县,代表了朝廷。

只要趁着办案的机会稍加恐吓勒索,没有知识的百姓哪里敢反抗?还不乖乖任他们勒索财物,而且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譬如皂班之中负责行刑的衙役,要想不被重棍痛打,只有出钱贿赂这些衙役,让他们手下留情了。

陈明吉和赵世平说了一个传闻,说是前朝有个丞相出身寒微,就靠他衙门内担当皂班的舅舅支持,这才有了显达的机会。但是当这个丞相显达之后,要帮他舅舅谋得一个好职位的时候,他舅舅却拒绝了。

他舅舅说我干这个行当,每年光“事例钱”便有六十缗可拿,“苟无败阙,终身优渥”,不知你想替我谋什么官职?言下之意是,还有比行杖更好的进账吗?六十缗即六千文,抵得上当时一个县令加上一个县丞的俸禄了。况且这仅仅是“事例钱”,“例”外的受贿还不算在内。

吏员的贪污之狠,可见一斑。

而这,在陈明吉的口中,只是一般般罢了,还有许多种贪污的手段。

赵世平听后,感觉诧异的同时也是深受震撼,真是棘手之极。

担任怀宁县县令,他要求的不是得过且过,而是治内清平。

只有这样,他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名望,为即将到来的乱世做准备。

不过初来乍到,县衙内外都因为要躲避他的三把火,因此任何作奸犯科都消弭了下来。

“等等吧!”赵世平最后说道,决定以静制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