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梁满仓的热线

酒足饭饱,醉态朦胧。

两个人各怀心月复事,坐下来喝茶。

梁满仓搂着谢局长的脖子,嘴几乎要贴到他的脸上,老梁还觉得亲切得不够,又用另一只手不断地拍着谢局长的大腿,大头摇晃着,脑门数度顶到谢局长脸上。

“谢大哥,我得宣传一下我自己,不能让他娘的小喽啰们欺负到了老子的头上。”

他的嗓门震得谢庭立耳膜直响,谢庭立看到梁满仓是真的醉了,连自己的糗事都一股脑地整出来了,心里也暗自好笑。

“兄弟,你说得对!是应该立个万、扬扬威了。那几个小子你别放在心上,我都替你收拾了。”

梁满仓标准的梁氏豪爽大笑,让谢庭立也是一阵倍感鼓舞,也夸张地大笑起来。

“有大哥这话,我就好办了!有个事:我看公安局有个招四十人巡警的计划,这个计划不错!你帮我个忙,替我找五个人!啊不,是我找五个人,你给我包编制,就成!”梁满仓两只大手上下翻飞,唾沫星子四处飞扬,把谢庭立弄得一愣一愣的,只有点头的份。

“兄弟你放心,你要是需要人,直接调不就得了。”谢庭立意识到这头点得有点糊涂,想悔改。

“哈哈,那不行!明天我就给你送档案去!”梁满仓吃进嘴的骨头那是万万吐不出去的,他此时心里早乐开了花,老谢啊,你上当喽!

谢庭立只好再次点头。

“还有,我要设立一个热线!”梁满仓故作神秘地降低了声调,伸出右手食指,点点画画的。

谢庭立随着他的食指,脑袋也不断点来点去。

“什么是热线?”那年月这还是新鲜事物哩。

“嘿嘿”标志性憨笑,“就是——安几部电话,老百姓可以随时反映问题,随时找到我,我就替他们解决!就叫政法委热线!”

“这,这不太好吧,有的老百姓什么事都反映,鸡毛蒜皮的都要处理,难度很大。”谢庭立老奸巨猾,马上就想到了这个新鲜的东西不是什么好家伙,对自己的工作似乎是一个限制。

“唉,不够意思啊!”梁满仓身体向后一靠,离开与谢庭立保持的近距离,显示出很不满。

“哈哈,老弟,我当然支持!有难度也要上!”谢庭立见状只好拍着胸脯表态。

“嘿嘿”更加标准的憨笑后,梁满仓提出了下一个要求“让你们局的法纪科出几个人,我再向检察院、法院要几个人,组成我的热线组。”

谢庭立能做的只有点头。

梁满仓见好就收,就起身告辞了。

他摇晃着走在前面,谢庭立跟在后面,就纳闷了,这小子到底是醉还是没醉啊,怎么都觉得吃了亏。

第二天一大早,郑大勇就来报道了,还按照梁满仓的安排带来了五个他的战友,都是个顶个的精神。

梁满仓十分满意,把档案收上来,一个电话打到谢庭立办公室。一会儿工夫谢庭立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五个人的档案,谢庭立看到野战军特务连字样,心里就后悔,这个憨的乎的梁满仓早就想好了,这是在算计我啊,这真是把自己卖了还帮人数钱啊,没辙了,反悔也没用,把关系都落到了公安局。

这一切当然都是梁满仓一宿不睡的收获,他想到了,自己想查这些人,权力是有,但是实力不足。他从云山大侠的事件和自己的遭遇就已经知道云山县公安系统的毛病有多大了,要解决就要发动更大的力量。所以,他想到了热线。

他是要发动一场全民的运动,把公安系统的毒瘤铲除掉。这还是得益于,他小事候记忆深刻的除四害运动,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开学是一定要上交老鼠尾巴的,谁交的多谁就是除四害小能手。导致农村水田地里的耗子洞都被挖个底朝天,家里养的猫都被跟踪。

哈哈,战果赫赫,老鼠几乎绝迹,每天盼老鼠比盼糖还亲。

因此,梁满仓相信人民的力量大于一切!

经过一周的准备,政法委热线正式开通。老梁发动起公、检、法、司全部人员利用周六日上街发传单做宣传,又把县里的广播站、电台动员起来开设专栏,一时间搞的是沸沸扬扬。

可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人反映问题,梁满仓就坐不住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田明,那个救自己一命,实名举报县委、县政府足智多谋的田老爷子。

梁满仓下了班,就带着郑大勇去了田老爷子家。

田老爷子已经退休在家,他的家就在县城边上的云河桥边,一个小院落很是安静。田老爷子虽然也做官做到处级,但始终都是研究、调研之类,他理论性很强,又早早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所以就淡薄了名利,住在这小院也怡然自得。

梁满仓推开小木门进去时,田老爷子正给几个邻居小孩儿辅导功课,见梁满仓进来就微笑着迎上去,他对梁满仓是十分喜欢的。

梁满仓拿出自带的烧鸡、花生米、小咸菜,田老爷子的老伴儿也炒了几样简单的小菜。

几个人就坐在高大的合欢树下,摆着小桌坐上小板凳,别是一番情趣。

田老爷子十分高兴,端起酒杯:“合欢花伴酒,农家院小酌,来,我敬你们两位!”

梁满仓不会文绉绉,举杯就干。

“满仓啊,这回官做大了有事找我吧?”田老爷子笑眯眯地看着梁满仓。

老梁真有点不好意思了,被人家看出来了,“是啊,我看出公安局有问题,搞了个热线却是没人搭理,有点犯难了。”梁满仓干脆把心里事全倒出来,在田老爷子面前也无需隐瞒。

“呵呵,你的事我一直在关注,都看在眼里了,心急没有用,慢慢来。”田老爷子“吱”一声,把酒杯裹得直响,“老百姓看什么?关键就看你是不是能真办实事,所以,你一定要找好切入点。”

梁满仓已经掏出小本,一本正经地记起来,这正是老领导们喜欢他的地方。梁满仓倒不是故意要做出这样的姿态来,他是真记不住,打小学习就不行,老师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就记住了有事就记下来。

“有件事,就看你能不能做得来!”田老爷子神秘地看着梁满仓,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您说,不管啥事,只要对老百姓有利我就能做!”梁满仓信心百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