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章 布局绥远(下)

他布下的这个八边形每一条边对应一个卦门,是先天八卦图。

从正南方向往东数分别是:离、巽、震、艮、坎、乾、兑、坤。

其中只有乾与坤两门是生门,乾只出,坤只入,余下六门分别对应一个自然灾害陷阱。

分别是:离主火、巽主风、震主雷电、艮主山岩、坎主洪水、兑主藻泽,误入后将九死一生。

阵法一旦发动,依托两公里宽的森林,八门可以随时互换。

算着时间已到了凌晨两点多,真元提了一口真气,接着把黑土往地面倾倒。

不一会,毛乌素沙漠上堆积起了三米多厚得黑土层。东方渐白,王真元感觉自己虚月兑了一般,在原库布齐沙漠的中心地带降下开始打坐,在元气没有补充完之前,他什么也不能做了。

如果现在能拍卫星图片的话,可以发现在绥远区域,就好像是一个翡翠手镯套住了一碗茯苓膏,煞是好看。让人头痛得戈勒白、库布齐、毛乌素三处沙漠成为了历史,不知有多少沙虫,沙蛇深埋进了黑土之下成为化石。

时光荏苒,光阴如箭,转眼又是三天。休整完毕的王真元神采奕奕,感觉自己功力又进了一步,不过离羽化飞升还是差一些,到底差多少他也不知道,看来是机缘未到,安心做事吧。

师父曾对自己下过谶语,说自己:尘缘未了时,成仙遥无期。

想来他要把自己在尘世里的事做透了,机会也就来了,俗人就是俗人。

抬头看了看天,这才早上九点就觉得娇阳似火了,看脚下的黑土也变得板结起来,要赶紧把聚水阵基炼制出来,否则这里的气候还是不适宜农垦啊。

飞到包头郊外,换衣进城,直接来到了包头市横轴路上的军政府,在真元的授意下,东北军已把包头及周边全部接管了,原来的晋绥军被傅作义调到了绥东一带。

找到负责人原来是张学良的副官周锦堂,两人相互敬礼后,来到他的办公室。

落坐倒茶,周问道:“王总参,不知您有何安排,属下全听您的,少帅在我来时已交待好了,这里的一切您说了算。”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你赶紧安排人手,在城外处建起一座长一百米,宽五十米,高十五米的大通房,一个星期内完成,办得到吗?以后那里将是军事禁区,除了我安排的人,谁也不能进去。建好后,留一个团守在那里,以此建筑为中心,再建一百座军火仓库,长八十米宽皆为三十米,均匀分布在四周。”

他顿了一下又道:“以后这片区域就是所有东北军的军火集散地,重中之重啊。”

周锦堂立了个正,脆声道:“请总参谋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真元摆了摆手道:“去做吧,这只是先期的工程,以后还要规范工业区,军工区,居住区等等,事多着呢。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周锦堂忙去了,而他上了楼到了给他预备的房间,布置了一番,他要开始炼制八卦阵的阵基了。

他唤出了“九转天地炉”,这是师父送给他的极品仙器,炼丹炼器皆可,有九朵仙莲缠绕炉壁以护法,上盖和下底可引动天地二火助力。

用此炉制作丹器,只要控制好自身法力催生出的人火就可以了,天地二火会根据制作的物品性质自动调节,而九朵仙莲可使成功率达八成以上,真是天地之间第一圣器。

真元想着八卦阵的运转方式,决定把太阳阵、布风阵、聚水阵和控温阵也炼在一起,这样五个阵基相辅相承,又各不影响。

他拿出天地五精,分别是:土精、金精、木精、水精、火精,这是起顺应天地秩序,五行相生相克之意。再加上太阳石、引风石、吸水石、定温石和一大块海底玄铁。

又拿出几块写好阵法的仙玉阵基。

真元**着健美的身体,把丹炉祭起,将那些阵基材料依次放入炉中,然后合上炉盖。只见真元右手并起戟指,口中念念有词,空中、炉底和双指尖上各有一道火焰射向炉体,顿时丹炉被烧灼得透体通红,隐约可以看见炉内的材料已有熔化之状。

大概过了有二十分钟,里面分各种颜色成了几团熔液,液团表面不断有气泡和黑色的杂质析出。当金属熔液就要气化的时候,真元运起神识,从黑色的海底玄铁开始,一一熔合并制作成形,就好像是各个小零件一样。

这时见他运指如飞,在空中画出一个个诡异的符号和线条,而这些符号化作一道道金光刻进了最大的玄铁阵基之内。约模又过了半个时辰,真元制作完毕,收起人火,放下丹炉,而天地二火也随之消失了。

穿上了衣服,真元拿起地板上还有些余温的几个阵基分体,开始组装了起来,片刻装配完毕,原来是一个精致的风水罗盘。

只看这罗盘直径有一尺见方,呈八边形,每一边上都镶有一只可转动地八棱滚轮,轮子每一面上都显有一个卦像。

由此向内,是分为赤、白、黑、绿四种颜色套在一起的阵法圈,可以自由转动以调节威力。其对应的是:赤为太阳阵,可为冬季增阳光之力。

白为布风阵,可以使阵法区域内空气流动。黑为聚水阵,可以让阵内随时有甘露降临。

绿为控温阵,可以调节温度,使阵内有四季之分。

而罗盘背后有四个荔枝大的孔,却是用来装配启动和维持阵势的能量石用的。

真元算了一下,按现在绥远的区域大小,四块能量石可以支撑一年的时间,如果把阵基放在用能量石做成的底坐上,那几乎不用管它了,在上面留下神识,就可以远程遥控,同时干自己的事了。

等周锦堂把军事基地建好,就可以把这个罗盘固定在那里了。

看着自己的杰作,真元想试一试它的威力,于是他装上能量石,把除八卦阵外的四阵都开启了,只见罗盘四阵圈上先显出一阵流光溢彩,后化做几缕霞光向外面漂去。

半袋烟的功夫,就听到外面传来阵阵雷声,近窗一看,原来晴朗的天空布满了雨云,几阵凉风吹过,黄豆大小的雨点落了下来,打得路面上的尘土坑坑点点。

包头城外,黑色的土地贪婪的吸取着上天的恩赐,板结的土块正在松软,城内大街小巷流淌地全是欢快奔腾的小溪。

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领着自己一家老少,在包头的中心广场上跪下,泪流满面的向天叩首,口中颤声道:“长生天显灵了,我蒙地多少年没有这样的大雨了,这是成吉思汗想起眷顾他的子孙了!”

这一天,全绥远各个酒楼饭馆全部暴满,所有酒水售卖一空,连药铺里的医用酒精都被人偷光了,渐渐的,黑黑的土地上出现了一抹新绿。

这边真元呼风唤雨,不亦乐乎,而正在江西剿共的委员长却被一张张的电报闹得大发雷霆。只见他手中拿着马步芳、阎锡山、张学良发来的一把电报稿,口中骂到:“娘希匹!娘希匹!这里的烂事还没完,那边局势又乱起来了,这三个瘪三,没有一个让我省心的,畅卿,你说这事怎么办?”

有“智囊”之称号的杨永泰考虑了一下道:“委员长您没必要生气,这是在争地盘吗?其实这是他们这些军阀出身的将领们,身上永远改不了的劣根性,这样很好嘛!如果他们都好好联络在一起,倒是对我们南京中央不利得,委员长应该高兴才是啊!”

蒋介石一听,心想是呀,我生个什么气,这些地盘名义上是国家的,可哪一个真得在我的控制之下,除了汉卿年轻,心思少一点之外,马、阎两人哪个是省油的灯。于是他赞许的看了杨永泰一眼,点了点头让他继续说下去。

在房中走了几步杨又道:“委员长,要不这样吧,让他们狗咬狗,自己去解决好了。您这里不要拿出最后意见,因为您不论怎么判,都是要得罪其它两方的。先让他们争去,最后谁本事大,谁吃肥肉。等争端有了结果,委员长您再做个顺水人情,下个批文就可以了,这样绥远那里就会形成三角对峙之势。而我们这边却可以钳制遥控三人,如果其中一人有异心,即可命令另外两人联手打压一方。然后咱们就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了,您看这么办行吗?”

听过杨永泰的谋划,委员长哈哈大笑,心中对杨永泰又高看了一眼。高兴之余,仿佛他那光光的头皮也明亮了许多。

于是委员长口述,秘书记录,给三人发去了三封一模一样的电报:明兄台鉴,党国值此多事之秋,兄等应以大局为重,精诚团结,绥靖地方,切不可只为个人利益、义气,而轻起事端。着兄匆必克制事态,须用语言方式解决之为盼,万不能述诸武力,损伤国本……,云云。

马、阎、张三人收到电报,反应不同,张学良是满面笑容心情大好。

阎锡山则阴着脸没有说话。

而马步芳则把司令部大砸了一通,又找事打死了几个犯错的士兵,搞得人人都躲着他。

既然最高首长发话了,三人就用电报开始了谈判,接下来几天把三地的电讯室忙得手都按秃噜皮了。最后商定,绥远以现在所划之实际区域,设立一个特别区。

马阎两方每年可以从绥远得到经济补偿大洋一百万元,由张学良实际控制此区,另两人无权进入及行使各种权力。

鉴于两人失去之地皆为产煤大区,把热河省一分为二,由马阎两人分驻,热省利益两人分沾。因热河盛产大烟,两人早就眼红,所以也半推半就的认可了。

这赃分好了,余下的就好办了,于是三人一同致电蒋介石,报告了事件解决办法,并肯请批准。

蒋介石哪有不同意的,纷纷发电鼓励,好话说了几大车。

由此,马、阎二人每人多了一块飞地,而张学良将会成为中**事经济实力第一的军阀,始作俑者王真元布局绥远的计划则初步完成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