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初嫁篇 【136】红颜

【136】红颜

中秋过后,方静好去锦绣织把那些多余的蔬菜瓜果月饼再次派发给下人丫头伙计。中秋节前发的那些是节日补贴,而这一次,权当让他们“收罪过”,反正这食物放在屋子里头也少有人问津,不过是过节应个景罢了,倒不如给了那些下人,他们自然是欢喜的很,自个不舍得吃的、吃不完的,也好让他们寄回家里去。

经过内堂时,齐叔拿了一盒苏式月饼出来,说是苏州最有名的苏宝斋做的,让她尝尝,她拿过去,见一人正坐在桌前,便走了进去。

“我带了月饼来,齐叔说是苏州最有名的铺子做的,你喜欢什么馅儿的?”

韩澈抬头,见她笑意融融,一时怔了片刻,才道:“杏仁。”

她笑笑,取出一只给他。他一怔:“这是莲蓉的。”

“我以前听人说过一句话,吃甜食会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杏仁味苦,不如莲蓉。”她轻笑道。

他其实不太喜欢吃甜食,觉得太腻,但不知怎么,却接了过来,望着她,笑一笑:“头发这样挽起来,倒是看不出来参差,看来,你已经渐渐习惯了。”

她知道他说到头发是当众落发的事,而后一句“习惯”,是说做当家,便道:“不习惯也得习惯,人都有惰性,不逼着不行。”

他凝视她,片刻望向窗外道:“昨天……”

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窗外,忽然道:“雨已经停了,今天晚上应该有月亮吧。”

他怔了怔,她笑一笑:“其实月亮每时每刻都挂在天上,只是白天看不见,只是有些夜晚被云遮住了。都说伤秋悲月,其实也不过这么回事,都是人的心在作祟,环境会影响人,也能改变人。大多如此。”

他的手指蜷缩起来,她今天看起来有些不一样,胭脂是格外的红,眼睛是格外的亮,整个人由里到外仿佛散发出一种夺目的光彩。她本是被淡淡云层遮住的月,蓦地,好像一夜之间云层散去,突然发出的光芒,让人有些无措,有些……不安。

他眉头凝了凝:“静好,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容家不一样了,你要怎么办?”

她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仿佛想到了什么,一字一字道:“策马徐行、泛舟湖上,只要心是充实的,淡湖草原、雪山戈壁,哪里不是去处?天大地大,不会容不下一个人。”

那一刻。她想到的,是容少白,唇角不觉浮上一丝会心的笑,而他凝神不动,却不知想到了什么。

她走出去,到门口时,又回过头来,指了指桌上的月饼,笑容明媚:“试试看,我不骗你。我们都要好好的。”

像是颇有深意的一句话,他一愣,她已翩然离去,留下门上的珠帘轻轻摇曳。

一个下人拿着一袭素白的披风进来:“韩少爷,小的把披风还你。”

他示意他放在桌上,望了一眼,淡淡的道:“四少女乃女乃昨夜没受凉吧?少字”

“那小的就不知道了,是四少爷来了湖边把四少女乃女乃接走的,两人骑了马回府,小的本来想把披风递给四少女乃女乃,可……”他似乎想到什么,笑的暧昧,“可瞧着不太方便,便放在马车里带回来了。”

他点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桌面。

他给她的不止是一件披风,还有一把伞,他与她曾彼此借着还伞相见,然而这一次,她却没有带来,仿佛。不记得有这回事了。

他拿起那只莲蓉月饼,放到唇边,轻咬一小口,唇齿间都是甜腻的酥麻,咽下去,却又不知为什么,泛起一丝苦涩。

方静好走出锦绣织,才记起来,昨天韩澈给她的伞似乎……丢了。

丢哪了?她皱着眉想了想,脸上浮起一抹红晕,好像……就是在马上摇曳那会儿,天旋地转,当她回过神来时,伞便早已不见了。

她吐口气,觉得应该再去买一把新的,也没去在意,她不知道,这是很奇妙的感觉,也许在一天之前,她还会对此念念不忘,生出许多感慨来,但此刻,她竟很自然地便掠过去了。

一群绣娘交谈着走过。走在最后面的,竟是孙嫂。

“孙嫂!”乍相逢,她是喜悦的。

这孙嫂,自从上次帮她绣了图案,已有许久未见。

孙嫂一愣,见了她,眉宇间也有几分变化,微微福了福身,然后看着她道:“四少女乃女乃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呢。”

“是么?”她不禁去模自己的脸,“也许是胭脂擦多了的缘故吧。”

这胭脂,是容少白亲手为她抹上去的。

清晨。她只觉得头昏眼花,口干舌燥,昨夜的一切犹如做梦一般,怎么回的府,怎么上的床,分明记得,却又如同琐碎的片段,恍恍惚惚。

那些记忆,那些话,在脑海中拼凑起来,竟分不清是真是假,是虚幻还是现实。

那种感觉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直到看到容少白那双慵懒的、充满笑意的眼睛,才忽然平静下来。

她说:“昨天晚上……”

“月亮很美。”

她接口道:“根本没看见月亮。”

容少白笑容扩散开去,直达眼底:“原来你没有喝醉,还记得。”

“我当然记得!”她加重了语气。

“都记得么?”他问。

她一时无语,脸却不由得红了起来,他笑的愈发愉悦:“记得该记得的就好,若是哪天忘了,再重温一次。”

“鬼才跟你重温!”她无比自然地月兑口而出。

他眉毛一弯,把她拉到梳妆台前:“小娘子这厢有礼,小生来为你画眉可好?”

口里说着调侃的话,神情却有些局促不安。

她一愣,恍惚中随他的手坐下来,凝视着镜中的自己,她的眉毛很淡,他的手握着眉石,在她眉尖小心翼翼地晃动,奇痒无比,她不觉笑道:“刚才那些话,你从哪儿学来的?”

“戏里,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戏倒是听得不少。张敞画眉、韩寿偷香、相如窃玉、沈约瘦腰,戏里不是都有说么?”

方静好虽然前世对古代的事了解不多,但光听那几个词,什么偷香、窃玉的,便知道是些古代的风流韵事。不知该好笑还是好气。

“你如果能把记这些东西的精神分一半在生意上,倒是个人才。”

他耸耸肩笑笑,立刻转移话题:“啊,还有胭脂。”

“昨天忘了问,书淮和三哥呢?他们没跟你一起回来吗?”。他蘸了胭脂红,在她脸上胡乱的扫着,好像在玩耍,她也由得他去,只是问道。

“书淮回来了,他不敢不回来,要是让那母夜叉知道我一个人回来他没回来,非扒了我的皮不可。”容少白抖了抖,“三哥嘛,你管他做什么,他在那边过的挺滋润的,那位叶老板奉他为上宾,两人经常单独喝酒。都是一个爹生的,不过三哥这奉承拍马屁的功夫,我是自叹不如。”

方静好知他说的母老虎是谁,想到平琬瑞的那天呲牙裂嘴说起何书淮要是敢出去沾花惹草时的模样,容少白说的倒很有可能。

至于容少弘,她想了想问道:“叶老板和三哥投缘?要说喝酒,你不也是个中好手么?怎么独独叫三哥去喝?”

容少白切一声,眼中露出一丝不削:“他叫我还要看我肯不肯,少爷我虽然喜欢喝酒,但也不是谁都奉陪的,要我陪那只老狐狸,免了吧,我大概一杯就吐了。”

老狐狸?看来容少白此行并不顺利。

不知怎么,她心里竟生出一些不安来。

叶老板是北方权贵,照理说,也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容少弘是什么?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叶老板与容少弘走得近,只有两种原因,叶老板演戏演的太好,或者,容少弘装的太真。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怎么好。

她回过神来,孙嫂却仍是一瞬不瞬地盯着她,见她看着自己,才略微有些不自然地道:“四少女乃女乃,之前见您喜欢木棉的图案,便早想请您去我屋里头看看,我以前收藏了一块帕子,也是木棉的。”

“是吗?”。方静好见天色还早,便随着孙嫂进了屋。

孙嫂打开柜子,从最里面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只盒子,打开,取出一块素白丝绸的帕子,帕子中央,是一朵娴静的木棉花,清冷、孤傲,寂寞地挂在枝头。

角落里,是一行小字,竟也是一针一线绣上去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落款是一个“绾”字。

绾是孙嫂的闺名么?孙嫂居然有这种帕子,不过谁没有过年轻的时候啊?她笑道:“孙嫂的手艺果然像是天上才有的。”

孙嫂笑笑:“我的手艺没什么,这手艺才是只应天上才有。”

她好奇:“这不是你绣的?”

孙嫂摇摇头,表情有些古怪:“是……是一位故人绣的。”

方静好接过来,因孙嫂说不是她绣的,便看得仔细些,粗看不觉什么,但细看竟是凝住了,孙嫂的手已是穷夺天工,此人的针脚却更为细致,甚至,一针一线,都仿佛含着灵魂似的,一气呵成、宛若眼前便是那朵木棉,栩栩如生。

她叹道:“孙嫂这位故人,现在在哪儿?看了她的绣品真忍不住想让她帮我绣件衣裳呢。”

花嫂的眼眶似是红了红,低下头道:“死了。”

方静好一怔:“对不起,我……”

花嫂盯着她,那眼神像是要从她脸上看出什么来:“很多年前便死了,有关她的故事,我说给你听好不好?”

方静好不知孙嫂为什么突然仿佛很想找人倾诉一般,但她今日空闲些,便道:“好。”

“我那故人,叫……”孙嫂看了她一眼,“叫绾娘,跟我一样,本是这里的绣娘,在绣房的时候,数我们两个感情最要好,她家里穷,父母早亡,她以一手绣艺为生。因为绣的好,很快便有了些名气,本来可以平平淡淡过一辈子的,可没想到有一年,她遇到了一个男人……那男人,是柳眉镇上大户人家的少爷,见了她的绣品感了兴趣,便偷偷跑来看她,没想到对她一见倾心。那男人长得玉树临风,又是商界俊才,于是她也动了真情,把自己的整副身心都交给他,以为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却没想到那男子家里早就为他订了一门亲事,是权贵人家的大小姐">,那男人向她发誓一辈子只想与她在一起,她便也渐渐没那么在意了。后来,有一天,绾娘结识了一位富家小姐">,美丽聪慧,端庄大方,对她也很好,绾娘天性温柔善良,认为找到了知己,与她结拜姐妹">,并将她介绍给那男子,于是三人经常一同出游。有一段日子,绾娘因为绣房要赶一批货,所以没时间见那男人,她朝思暮想,却没想到,等到了那富家小姐">,那富家小姐">跪在她面前说,有一日喝醉了酒,竟与男人有了肌肤之亲。那男人被关在府中,为了家族的颜面和男子的责任,只得答应娶那大小姐">为妻。绾娘本已痛不欲生,却仍不愿怨恨那富家小姐">,谁知那富家小姐">又楚楚可怜对她哭诉,说自己如今已非完璧,只好嫁了那男人,但那男人心却不在自己这里,好生痛苦,想要了断。绾娘被她一哭,心又软了,她本是已绝望,便同意那富家小姐">所说,悄悄地离开柳眉镇,嫁给了附近村子里的一个农夫,那农夫是个大老粗,一穷二白,年过四十也没女人肯嫁给她,自己收了一个养子,见了绾娘当然欢喜,对她倒也极好。这个时候,绾娘竟然有了身子……”

“那孩子……”方静好不觉被她的故事所吸引。

“那孩子,当然是那大户人家少爷的。她本想一死了之,却又不忍心伤害孩子,逃出村去,在山上餐风露宿,历尽千辛万苦把孩子生下来,抱着一丝希望去找那少爷,来见她的是那位富家小姐">,当然,她那时已是大少女乃女乃了。大少女乃女乃见了她,说少爷去了外地,一时半会回不来,让她在府里小住,等他回来,也好叙叙姐妹">情。她想着能再见到他,心中欢喜,却没料到一天深夜,她和孩子竟被人掳了去,她身子本就弱,那时更是雪上加霜,拼命护着孩子,自己却滚落山脚下,醒来时已是几天后,救她的人居然是那农夫,原来那农夫这一年来都在找寻她,她一时感动万分,身子好了些,便与那农夫搬到了一个没人知道他们的地方,有了夫妻之实,而那个孩子,任她寻遍山野,也不曾寻到,一晃好几年,她与那农夫生了个女儿,之后,因为思念儿子,忧郁过度而死了。她临死前,偷偷给我写了封信,叫我帮我留意,若是能找到那孩子,便到她坟头烧柱香,让她可以含笑九泉。这帕子,便是她无法与那少爷相会时绣的,放在信里,说如果老天垂帘,便交给她的儿子。可人海茫茫,这么多年,就算活着人也已长大,我虽有心却无力啊。”

“那孩子……”方静好忽然灵光一闪,“绾娘可有告诉你那孩子身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譬如说、胎记?”

孙嫂一愣,神情古怪地摇摇头:“没有,要是有,也好些,四少女乃女乃为什么这么问?”

她飞快地摇摇头:“没什么。”只是不知怎么,记起老夫人">临终前的嘱托罢了,看来是她太狗血了。

“再说那大少女乃女乃过的也并不好,大概因为绾娘的事,那少爷更不愿见她,认为她与此事有关。他找过绾娘,婉转得知她被匪徒劫持后滚下山崖死了,万念俱灰,成日宁愿混迹青楼之中,也不愿回家,后来,竟又与一青楼女子有了孩子,这事情府里下人都偷偷传着,听说,那女人还抱着孩子上门来过,后来却不了了之了。再没过几年,那家的二姨太便进门了,据说,是大少女乃女乃为了挽回丈夫的心才这样做的,可心死了,又怎么挽得回……”孙嫂说到这,隐约觉得有些过了,便转移了话题道,“后来我才知道,那大少女乃女乃竟原来就是那府上为那少爷旧时便订下亲的女子。”

方静好诧异为何孙嫂对于后来那府里的事似乎知道的挺多,就算前面的事是绾娘写信告诉她的,那后面的呢?但转念一想,各府下人之间,也许也是来往的,便没再多想,反而孙嫂最后一句话让她心里咯噔一下,不觉道:“会不会是那富家小姐">,也就是大少女乃女乃早就见过了那男人,芳心暗许,所以故意结识绾娘,故意……喝醉。”

孙嫂仿佛凝住了,半响站起来幽幽道:“绾娘信上并未说过,她到死还是拿她当姐妹">的,我不能说什么,我说什么也只是猜测罢了,没有证据,人已不在,往事如风,吹走,吹走吧……”

说话间,孙嫂人已缓缓走出去,那背影仿佛顷刻间老了许多,她见她忘了那帕子,便追出去:“孙嫂,帕子……”

“送与你吧,你也喜欢木棉,绾娘若在,定会欣慰的……”

她愣了愣,望着帕子上的木棉呆住了,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烛火下一针一线的绣。美人多情,红颜薄命。

【136】红颜,到网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