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唐老爹前头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他爹唐铜牛娶了他娘唐秦氏过门后,唐秦氏一连生了五个女儿,不但婆婆小姑镇日讥诮,连自家男人都经常甩脸子,因日子难过,就一心盼望赶紧生个儿子,别说去庙里求送子娘娘,就是路过村里池塘边竖着的“泰山石敢当”碑,都能停下来虔诚地拜上两拜。如此日盼夜盼,好不容易五闺女都三岁了,终于又怀上一胎。从模出喜脉的头一天起,唐秦氏就再没吃过辣,一天到晚守着个酸坛子,一日三餐带宵夜地吃酸萝卜酸豆角。怀胎十月,胖女圭女圭呱呱落地,唐秦氏头一件事就是往小女圭女圭的瞧去,如愿望见一只小小鸟,竟疲累全消,发出了好一阵满意的大笑声。

唐秦氏当然得意。唐家大儿子唐铁牛已经分家出去了,婆婆随小儿子唐铜牛过生活,是以妯娌唐周氏虽生的也全是女儿,甚至比她还多一个,但日子却没有她难过,往日为这点唐秦氏不知妒恨过多少回。这下好了,老唐家唯一的金孙孙从她的肚里爬出来,她在唐家是翻身做主人了。唐秦氏见了唐周氏,从脚趾头到头发丝都渗出一股得意来。她还劝唐周氏不要再想着生了,说是“三嫂,你要是再生一个闺女,你们家可就凑齐七仙女了。”如此咄咄逼人。饶是唐周氏秉性温和的一个人,也忍不住要生气。

虽然老话说,多子多福,但唐秦氏有了一个儿子,其实已经心满意足。家里年幼的孩子多,小姑们都出嫁后,因公公婆婆年老做不了重活,家里顶用的劳力其实只剩她和唐铜牛,如果还有孩子出生,家里要吃不消了。所以她跟唐铜牛从此在行房上就很注意。如此又过了三年,公公年老,一夜里睡过去后就再没起了。虽说乡间对守孝并没有如律法要求的一般严苛,但亲亲的爹离世,唐铜牛跟唐秦氏也至少要守满一年,不想,在这孝期,唐秦氏又怀上了身孕。

其实这样的事,在乡间也并不少见。大家五十步笑百步,虽心底明镜似的,明面上也不会有人把话说到跟前来嘲笑。偏偏唐秦氏的婆婆不是个省事人,晓得小儿媳孝期有孕,立马在院里叉着腰开骂。说唐秦氏“不知羞耻,镇日勾着男人浪荡”都是轻的,她还去寻了族长,说唐秦氏“老公爹肉都没烂完,她就浪荡快活上了,戳的是婆婆的心窝子啊”,告她“不敬不孝忤逆尊长”,要休了她。

唐秦氏被逼得揣着两个月的肚子在她房门前跪了一天一夜,她男人只是闷头抽烟,由头至尾一身不吭。最后是唐周氏看不过眼,不但让自家男人唐铁牛拉了唐铜牛去族长那把事情掩下,还陪着她一起跪,让婆婆里子面子都好看了,这事才揭过。

这孩子对唐秦氏来说本就是期待之外的,现在又因为他受了一番磋磨,越发不待见肚里的这团肉。虽然生下来是个金贵的男娃,但唐秦氏还是看他横竖不顺眼。她觉得大儿子才是她的福星,把大儿子视作宝贝蛋,取了响当当的大名:宝福。至于小儿子,随了村里的大流随便叫了小名二蛋子,此后也不上心,就是官府里登记户籍也没改名字,大名也叫做唐二蛋。做娘的偏心,头上五个姐姐也有眼色,把大弟捧在手心里讨娘欢心,对小弟则不理不睬,四姐五姐年纪小点还经常背地里欺负他。唐家人口多,生计就略为艰难,唐二蛋不受亲娘待见,女乃水四个月上就喝不着了。营养不够,家人也不教小女圭女圭开智,唐二蛋瘦骨伶仃支楞一个大头,又木呆呆的,越发不讨长辈喜欢。

如此冷清地长到四岁,有一日他女乃女乃突发奇想,说他三伯家没有男娃,让他爹把他过继给三伯。他爹一向是娘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答应了,唐二蛋就被领到三伯家。比起在自己家,唐二蛋在大伯家的日子好过许多。唐铁牛和唐周氏都是敦厚的人,几个女儿也教养得温顺懂礼,对待空降而来的小弟弟,那是春天一般的温暖。唐二蛋自此是吃得饱穿得暖,被几个姐姐天天逗着学东西,也逐渐露出灵活劲,眼见着怯生生地就要把三伯叫爹,把三伯娘叫娘了,谁知这时唐秦氏却来闹场了,死活不答应孩子过继,说“没有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叫旁人娘的道理”。话是说得铿锵,也不见她把孩子领家去,只把日子拖着,隔几天又闹上一场,揪了唐二蛋耳朵骂他:“没有良心的混账东西,老娘把你在肚里揣了十个月,吃了说不尽的苦,现下你倒想认了别人做娘了!”

唐二蛋小小年纪,本来就被养得躲躲闪闪,经她这么一闹,越发的敏感畏惧。唐周氏实在看不得孩子为难,就说“不过继了,你领家去吧。”唐秦氏却也不愿意。

唐秦氏其实很乐意孩子给三伯养,自己家能省下口粮。她不愿意把孩子过继出去,是因为她思量着三伯家没有男娃,五个闺女全嫁出去后,三伯家的几亩水田不就都是唐二蛋的了?唐二蛋是自己生的,唐二蛋的田不就归她这个娘管?到时,三伯家的家产也就成了自己的了。

她这一番心思,唐铁牛和唐周氏都看得明明白白。被这样算计,圣人也要发火。唐周氏劝自己男人:“让她把二蛋领家去,随她关了门怎么折腾,咱不管了。”

唐铁牛叹气:“到底是自己亲亲的侄子,不舍得他继续受苦。”

“二蛋还是你那弟弟亲亲的儿子呢,他自己都不管。”唐周氏撇嘴。

“我那弟弟什么时候顾过二蛋?”唐铁牛对自己弟弟也很失望,“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被我娘养得是一点脊梁骨都没有了,以前全听我娘的,现在全听他媳妇的。”

“你不听媳妇的啊?”唐周氏横他一眼。

“好的就听。”唐铁牛笑着哄她,“这做男人的啊,就该把孩子的天空撑起了,为他们挡风遮雨。”还是一锤定音做了决定:“行了,听我的,不过继就不过继吧,不叫咱们爹娘,咱们也帮着养他。咱们多做点活,给这孩子一口吃的让他活起来。”

“那日后他娘真把咱家的家产都算计走了怎么办?”

“一个泼辣妇人而已,算计不走。你放心,我有成算。”

从此以后,唐二蛋管不养自己的人叫爹娘,管养自己的人仍然叫三伯和三伯娘。他在三伯家日渐长大,夜里惊梦了三伯娘哄着他睡,白日则由三伯手把手教导做活,他慢慢长成一个合格的庄户男人。但是生活总是苦多于乐。此后生命中每每遭遇艰难苦楚,唐二蛋都只能一一咬牙忍耐。

此刻他在深夜中回想这一切,眼角干涩疼痛,已经流不出泪来了。

~~~~~~~~~~~~~~~~~~~~~~~~~~~~~~~~~~~~~~~~~~~~~~~~~~~~~~~~~~

唐二蛋,也就是唐老爹,因为比较缺少父母疼爱,为了避免孩子跟自己一样凄惨,一向都怜惜疼爱三个孩子。唐大山天黑未归,他跟自家婆娘在院子里也强撑着忍住睡意等待。三女乃女乃院也想等着唐大山回来,向他问询问询娘家情况,却到底年纪大了,实在撑不住,就想家去睡觉了。

“三女乃女乃,我送您吧。”唐荷起身扶她。

“哎,你女儿家家的,回来一个人走夜路不好。”三女乃女乃推迟。

“三伯娘,我送您。”唐老爹站起身,“小荷早点去睡吧。”

唐荷微笑,“爹,我跟您一道送三女乃女乃。”

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荷与两位长辈走在村道上,两旁都是池塘,有一些种了塘藕,此时正是荷花热闹的时节。荷叶高低起伏,荷花亭亭玉立。

“小荷,你的名字还有典故呢。”三女乃女乃笑道,“你娘怀着你那会,我夜里总做一样的梦,梦里就是咱村这荷塘,我啊,就一个劲地想看清楚这荷花深处,到底什么人要跟我说话儿。有一天晚上我就使劲啊,终于看明白,是你那过世的三爷爷,他笑眯眯地跟我说,我又要添个乖孙女了,就取名叫荷花吧。”

``````这其实是个惊悚故事吧?“我喜欢这名字。荷花品格好。”

“当年桂先生收下你时也这么说。”唐老爹笑道,“他说,出什么淤泥,什么什么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对对对,”唐老爹附和,“咱小荷记得真牢。”

感谢应试教育。唐荷不好意思地笑。

“小荷现在活泼泼的,真好。”三女乃女乃感慨,“小荷爹,小荷的亲事你和小荷娘思量得怎么样了?”

“嘿嘿,不急,不急。”唐老爹掩饰性地笑两声,赶忙给三女乃女乃打眼色。

唐荷也假装没看见。

父女俩将三女乃女乃送到家安置好后,又一路淌着月光回到家。进了家门,发现唐大山已经回来了,脸色红通通,身上也散着酒味儿,捧了一碗热水正跟娘和他媳妇说话。

“原来南生赶着回去给人发货款呢。哪一户卖了几只鸡几只鸭几筐果值几个钱银,他啪啪啪拨两下算珠子就一清二楚,哎哟那厉害劲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