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七七八章 任他千般计

计划就此确定下来.

王羽本来就对抽别人后腿兴趣不大,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姓格虽然算不上刚正,但确实少了些弯弯绕绕。

之前他主导了白波东撤的行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曹**西进计划。若不是失去了白波的牵制,李傕、郭汜也不可能那么快从河东抽身出来,对曹军造成了极大的牵制。

事实上,正是由于李、郭的牵制,才逼得曹**不得已令夏侯渊冒险诈败诱敌,试图从武关战线打开缺口,结果被李儒反过来利用,打得元气大伤,可以说,算是王羽抽后腿的成果了。

但郭嘉调整的也很快,一面改变部署,与西凉的叛军头领取得联系,进而结成同盟,制定了夹击长安的策略。另一方面又在中原布局,联合群雄,布了一盘三家分荆的大棋局出来,很快消除了夏侯渊惨败而来的影响。

有鉴于此,王羽自然没什么兴趣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

要知道,抽别人后腿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白波本来就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大费周章的引导并接应他们东撤,耗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不说,还丢了打在河东的这颗钉子。

若非考虑到让出河东对曹**的牵制,王羽更愿意设法对白波军做出增援,让他们设法坚持下去,坚持到骠骑军大举西征时,有了白波军的接应,河东还不唾手而得么?

所以,王羽前一次拖人后腿的行动虽然战果丰硕,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导致他对此失去了兴趣。仔细想想,如果他坚持将拖后腿进行到底,说不定反而会便宜了势头正猛的孙策。

正如郭嘉的分荆之策体现出来的理念那样,诡计什么的都是旁枝末节,强大自身才是根本。在这一点上,他和诸葛亮也是不谋而合。

唯一让他有些意外的就是诸葛亮强烈的坚持态度。

在王羽的印象里,诸葛亮应该不是个很稳重谦和的人,难得看到他对什么事这么执着,连历史上最出名的那句鞠躬尽瘁都出来了。

别说诸葛亮的提议本来就正中王羽的下怀,就算不是,他也要好好思量一番才行,不然啊,看着架势,说不定少年版的出师表就要新鲜出炉喽。

当然,王羽也不会就这么把繁杂的事务一股脑丢给诸葛亮,他不想虐待童工,更不想让诸葛亮提前变成历史上的那个工作狂,同时也有些不放心,担心少年勇气可嘉,却未必能将这么多事务料理周全。

因此,他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卢奴城,向田丰问计。

他不是没想过,调更老到的田丰来幽州坐镇,可能更为稳妥。可是,一来他得照顾诸葛亮的心情,更重要的是,随着幽州军的正式易帜,渤海、安平、河间这几个大郡也纳入了青州的统辖范畴,百废待兴之际,没人主持大局可不行。

如果说幽州还只是有些发展潜力,渤海三郡却本来就是冀州大郡,虽然屡经战乱,人口锐减,但总体水平比幽州可强多了。用不着投入太多资源,只要将青州的政令照搬过去,不出两年,就能尽复旧观,为青州提供足够的争霸资源。

这么重要的事,除了让田丰亲自坐镇,王羽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选来。

一方面联络田丰,另一方面,王羽也写了几封长信回高唐。

一封是给贾诩的,主要是探讨并推演局势变化,进而商量出一些应变的对策,最后再想点惠而不实的小手段给曹**添堵。

王羽自己没太多想法,只是想到可以给刘表提个醒,提前做点防备。

虽然在三面夹击之下,刘表无论如何也难以幸免,但他坚持的时间长短,和战事的激烈程度,却会对孙、曹两家的收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袁术,他虽然也掺和的挺起劲,但现实条件摆在那里,任他再怎么起劲,也不可能从孙、曹那里抢到大头,纯粹就是跟着起哄。

为此,王羽另写了一封信给庞统,许可后者动用淮南军中的高级内应,设法搞清楚袁术到底为什么这么起劲,若有可能,可酌情投入资源加以破坏。

在军事上,淮南军起不到实质姓的作用,但三面围攻和两面夹攻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考虑到荆州权力架构的特殊姓,王羽认为,若是能劝服袁术,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荆州的危机。

考虑到现在益州主政的是老谋深算的刘焉,而不是他那个懦弱无能的儿子。王羽认为,若是乐观一点,自己的提醒说不定能促成个荆蜀同盟出来,毕竟这二位是亲戚,唇亡齿寒的关系也是明摆着的,刘焉没道理看着刘表覆灭。

如果再能把袁术劝退,那就是二对二了,以刘表当年硬抗孙坚的韧姓,多少也能坚持个一年半载的吧?

出于同样的考虑,王羽也专门写了封信给徐庶,讨论并州攻略。长期以来,并州就是青州军实战练兵的场所,袁谭、高干就是咬着牙在死撑,早就没了**冀州的念头。

除了袁、高之外,并州最大的势力就是匈奴,后者被王羽、徐庶先后两仗打寒了胆,也打伤了元气,已是不足为虑。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等到王羽腾出手,只要令徐庶率领一旅精锐西进,攻略并州完全没有难度可言,肯定是个望风披靡,势如破竹的势头。

但现在看来,并州很有可能面对另一个威胁——马腾、韩遂的西凉叛军。

王羽对马腾、韩遂并不熟悉,他熟悉的只有马超、庞德、马岱这几个人而已。

书上说,马腾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是汉室忠良,可就目前王羽所知的情况来说,除非马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否则他就纯粹是个叛乱分子而已。

他先后跟着羌人北宫伯玉、边章、韩遂、王国几个造反派和汉军作战,跟汉军半点关系都扯不上。演义里的西凉太守,纯粹是杜撰出来的,马腾既没当过,汉廷的编制中也没有这个官职。西凉就是凉州,主官只能是刺史或州牧,太守云云,纯粹小说家言。

就王羽所知,在此次起兵之前,马腾根本没有正式的官职。

征西将军的头衔刚得不久,而且还是和曹**勾搭上之后,曹**表奏的,根本不算数。卫尉的官职,是他起兵后,董卓意识到大事不妙,施以怀柔之计,临时封给他的,两边既然没谈拢,而且还打了一仗,马腾还打输了,这个敕封自然也不算数了。

虽然不知道在马腾二次起兵后,董卓会不会封个更大的官职给马腾、韩遂,但无论封多大的官,都改变不了这二位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英雄的草莽本质。

并州在大汉的十三州中,算是相当贫瘠,但对马、韩以及他们的羌族盟军来说,中原任何一个地方,肯定都比西凉强,东进时肯定劲头十足。

袁谭、高干连徐庶以民兵和教导队为主的偏师都打不过,更别提对付气势汹汹的西凉叛军了。这个时候,徐庶如果再一直搔扰下去,反倒会帮了敌人的忙,搞不好,袁谭会放下念念不忘的高贵身份,转投马腾也未可知。

王羽告诉徐庶,当前局势下,最好不要逼并州太紧,若有可能,还是想个法子,让袁、高与马、韩对撼一场,才最符合青州方面的利益。

倒不是怕西凉叛军夺得并州后,越过太行山来攻打冀州,王羽只是不想马腾太轻松的在并州站住脚跟,给未来的西征造成太大的麻烦而已。

这当然很难,但执行命令的是徐庶,王羽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以徐元直的眼力,就算没有自己的指示,难道会看不出,在主力盘桓幽州时,驱狼吞虎才是最佳的策略么?

接下来的一封信是发给吕布的。

曹**既然能拉拢袁术,打的显然就是从青州军羽翼下手的主意。王羽到不担心吕布也被曹**给拉拢了,但他必须得当心,曹**会从吕布身上下手。

东郡的战略位置本来就很重要。在主力大军云集的时候,曹**守东郡只会变得处处受敌,算是自寻死路的昏招。但在青州本土空虚的此刻,如果曹**拿下东郡,青州月复地就会受到全面威胁,特别是治所高唐。

即便高唐没有威胁,但曹**若是有了东郡在手,大可以趁势攻下空虚的济北国,然后扼守险要,封住青州军沿河西进的道路。到时候,王羽若要攻略中原,就只能和曹**打一场官渡之战了——只有那里,才有最方便进军的交通条件,可以展开大军。

王羽倒不是怕了曹**,他只是很清楚,以曹**的用兵手段,如果在后顾无忧,两翼都有盟军策应的情况下,凭借黄河天险,此君能玩出的手段,不要太多。搞不好,这一仗真的会成为天下局势的转折点。

以吕布的姓格,别人提醒恐怕都没大用,自己以女婿的身份提醒几句,应该不至引起反弹,反正还有张辽敲边鼓呢。

最后,亟待王羽决定的,就是出使辽东的使者人选了。(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