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入仕市政府 第二十三章 再施阴招

第二十三章再施阴招

孙彦博边走边记,李海强拿着相机,不停的拍摄着画面,唐洪亮则时不时的进行一下丈量。就这样走走停停,直到下午落山之时,他们才刚刚走了一半路程。

收工之前,孙彦博站在河堤的下沿处,看着对一老一少的爷孙,正在沿着堤岸撒网,随上前笑问道:“大爷,这河里的鱼多不多?”

“还行吧。”那老者回了句。

孙彦博走近一看,那个少年的背篓里,装了半篓鱼,而且还有三尾巴掌大小的鳜鱼,看来情况正如老者说的那样。

“哟,这鳜鱼还真肥大,大爷你这鳜鱼卖我如何?”孙彦博见那少年好奇的看着自己,遂笑着询问了句。

“五块钱一条,你要吗?”少年的目光满含着期待的问了句,显然五块钱一条,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不低的价格了。

“小伟,你这孩子,爷爷不是跟你说过,做人莫要欺生吗?”撒网的老者,边拉网边责怪了孙子一声,道:“先生要是想买,给两块钱一条吧。”

“爷爷,我错啦。”叫小伟的少年,见爷爷责怪,不好意思的低着头,有些不敢看孙彦博。

“大爷谢谢啦,那这三条我全要了。”孙彦博笑着模了模小伟的头,安抚了他一下。

“我帮你串起来。”小伟看起来也就十三四岁,个头有些瘦弱,这会他见孙彦博并不见怪,而且还要买他的鱼,顿时高兴的折了根带叉的树枝,把鱼篓中的三尾鳜鱼串了起来。

“钱给你。”孙彦博从口袋内掏出张十元的人民币,少年看了看钱,不好意思的摇头道:“叔叔,我们没有零钱找。”

“没有就不用找了。”孙彦博看他们祖孙俩,顶着这江面的寒风,辛苦的撒着渔网,摇头表示不用找钱了。

“那不行,先生要不您在等会,我看看还能网到鳜鱼不,要是有的话,再给您两条。”老者倔强的回了一句。

孙彦博看那老头的神情,心知多说无疑,遂转移话题道:“大爷,眼看春汛即将来临,这堤坝往年能挡得住大水吗?”

老者抬头凝视了眼孙彦博,道:“你是市里来调查堤坝情况的吧?”

“是啊,大爷你怎么知道?”孙彦博也没遮掩,如实的回道。

“这又不是什么秘密,现在村里很多人在谈论这事呢,说是要去出工呢。”小伟咧嘴一笑,露出了满口白牙的说道。

孙彦博心下也是一愣,他还真没想到,如今修堤资金一分还没落实,可这消息只怕连三岁小儿都知道了;想到这里孙彦博不由暗骂一声,这他玛德的想做点实事,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感慨之余,孙彦博收拾着心情,继续道:“大爷,这么说来,乡亲们还是很赞成修堤咯?”

“这是好事,大家自然是赞成的,这几年来虽然没有发生大洪水,但有好几次汛期高峰时,堤坝上几处凹陷的地方都渗水渗的厉害,而且一度要漫过堤坝,让人看得着实心惊后怕。”小伟的爷爷想起往年的情景,如实的回了句。

“大爷,那依您看来,这堤坝要是修复的话,不但要加固,还得加高,才能有效的防洪咯。”孙彦博得到这个信息时,又紧接追问了一句。

“小伙子,这我可就不懂了,但既然要修堤,自然得修好修牢,否则不是劳民伤财么?”老者的嘴角露出一丝讥笑,显然他觉得孙彦博这话,问的很没有水平。

“爷爷,快看这网有条鳜鱼。”这时老者把网拉住了水面,露出水面的渔网中,鱼儿正在活蹦乱跳。

渔网拉上岸时,小伟和他爷爷就可以拾起网上得鱼儿来了,待收拾干净时,小伟把新网到的鳜鱼,为孙彦博串了起来。

孙彦博接着又跟那爷孙俩聊了会,转身提着鳜鱼上了堤,这时在堤坝上等候的李海强二人,在看到孙彦博上来时,忙站了起来。

“科长,我来帮你提。”李海强的心思明显比唐洪亮灵活一些,这不他在看到孙彦博提着鱼时,急忙上前接了过去。

唐洪亮这会看了眼鳜鱼,乐呵呵的道:“科长,看来今晚您要请我们吃鱼啊。”

“科长,我们是下来出公差的,怎么能让你请呢,这鱼钱还是我们三个一起凑出吧。”眼尖的李海强刚才看到孙彦博,掏了十块钱给那网鱼的祖孙,这可就大半天的工资了,所以李海强想想,心里颇为不安。

“海强,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工作,不要那么生分,这顿就算我请,当是犒劳大家今天的辛苦补偿。”孙彦博对于这点小事,倒是没有过分计较,不过李海强活络的个性,到还是让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值得信任。

不过孙彦博这会不想想,他自己也才二十二岁,比李海强可是小了六岁。

接下来的几天,孙彦博三人,一步步走访了几个县的每一处堤坝,对各县的堤坝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然后结合当地百姓的直面感受等多方面的调查落实后,孙彦博这才动手对各县堤坝的数据,写了一份详细的书面的报告。

周五原本就完成调研的孙彦博,在奉山县车站却让李海强和唐洪亮先行返回了蓝河,而他却绕道去了北宁,然后又转车去了蓝江下游的江口市。

江口市做为南岭省蓝江水系的最下游,也是蓝江水系汇入长江的入口处,孙彦博这段时间在走完了蓝河市各县区的堤坝后,他不由对各地的堤坝情况,隐隐多了份担忧。

走访的结果不然不出孙彦博所料,江口市的堤坝,虽然不至于比蓝河市差,但也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而且作为蓝江下游,以及长江交汇口,这里的防洪压力无疑更大,所以孙彦博在走访之时,对江口的堤坝数据,也做了一个统计。

在江口走了两天,直到周日四点半,孙彦博才风尘仆仆的回到蓝河市。刚回到宿舍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时,他却忽然接到游文伟的呼叫。

“喂,游哥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啊?”孙彦博立即走到服务台,回了个电话过去。

“嘿嘿,你小子还真猜对了。”游文伟笑着回道:“我现在在京都呢,今天中午项市长从中央水利部部委,获得一千万五百万的专项资金,这笔款子将会直接下拨到我们蓝河市政府财政上来,加上省里要到的二百万多万,等资金一到的话,你们防汛督查办就有的忙了。”

“一千七百万啊,虽然还有缺口,不过也算是打了个胜仗,预祝你们再获胜利。”虽然孙彦博知道这些钱不够,但有了这一千七百万,无疑让那些搞阴谋的人,算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同样也就预示着项为民这个市长,再次成功的打了个胜仗,也宣告市委书记罗建齐,针对项为民的捧杀行为彻底失败。

当晚,也不到从哪里得知项为民申请到资金的市委一帮干部,齐聚到了市委罗书记的家中,这些人当中为首的人,以常务副市长许光华,副市长安丰区党委书记杜业明,组织部部长邓晓文三人为首。

“罗书记,项为民真从中央部委要到了钱,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沉不住气的杜业明,首先就开口问了起来。

罗建齐端坐在大厅正中的单人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喝了口茶,瞪了眼杜业明,道:“慌什么,这是好事啊,又不是天塌下来了,你看你那样子,还有点副市长的气派吗?”

“呵呵,罗书记我这不是心急嘛。”杜业明讪讪一笑,接着问:“罗书记,您怎么说这是好事呢?”

“光华,你说说看。”罗建齐指了指常务副市长许光华道。

许光华推了推脸色的眼镜,笑呵呵的道:“我听罗书记您的指示。”

“就你滑头。”罗建齐笑了笑,转头把目光移到了邓晓文身上,道:“邓部长你也可以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嘛。”

“罗书记,这政府上的事情我可不懂,罗书记您说这么办,我们都听您的。”邓晓文微微有些发胖,圆圆的脸庞上,堆满了笑容。

“晓文啊,你虽说是管组织的,但这政府方面的知识,还是得学习掌握一些的,来年要是给你加点担子,难道你也说自己不行?”罗建齐看是在责怪,实际却有暗示许官的意思。

“罗书记批评的是,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邓笑文脸色顿时笑开了花,显然他对罗书记的肯定,还是非常高兴的。

罗建齐很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看着大厅内众人恭敬的态度时,他很满意的开怀笑了起来。

满脸皱纹的他,在收住笑容时,这才继续开口道:“既然项为民筹到了资金,我们就得改变方针,明天下午两点,通知全市各县领导前来市委开会,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主导起来,争取把项为民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各县要在项目上冠上市委名义。”

坐在下首的许光华听到这里,不由暗自赞道:“这老罗还真是高啊,这样一来,项为民劳累了大半天,可功劳却被他罗书记为首的市委给分走了。”

这会坐在罗建齐家的一帮人,在得到他得指示下,安下心来之余,自是纷纷告辞而去。

“老头子,你呀精明成这样,可你那儿子却是个木脑疙瘩,就知道待在学校教书。”年近五十的刘丽红,穿着一件大红色羊毛衫,打扮时髦,嘴唇上还涂着口红,可惜就是太老了,要是再年轻几岁,或许真有点烈焰红唇的感觉。

作为市委书记的老婆,她现今担任着市文化局副局长一职,只有一儿一女的她们,女儿去了国外,而儿子罗尚文自从南岭师大毕业后,就留在南岭师大担任起了讲师。

对于儿子的这个决定,刘丽红自然是满肚子怨气,奈何儿子不听自己的,而罗建齐又不反对,这让她烦心之余,自是时不时的抱怨几句。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不要操心了。”深谙官场之道的罗建齐,深知儿子个性不适合官场,所以他对儿子的选择,倒是从不反对。

“你个死老头子……”刘丽红气急之下,也只能无可奈何。

PS:收藏……求收藏……请各位同学高抬贵手,点击收藏下……谢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