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七十一章 人质危机 二

“小影!”沈默在苏倩影身边坐下,握住她的小手。

“沈默!你没事吧?”苏倩影眼圈瞬间红了,之前沈默离开,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让她为沈默的安全担忧不已,如今见沈默完好无损,她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别担心,一切有我。”沈默在苏倩影耳边轻声道。

苏倩影点点头,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在沈默身边,仿佛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她恐惧。

跟在沈默身后的菲菲好奇地打量了苏倩影两眼,然后才在恐怖分子的呵斥声中坐下来。

沈默轻轻闭上双眸,戒指上还剩下百分之二的能量,足够他在脑海里模拟出大剧院的整体状况。

整个大剧院呈三层结构,沈默他们就坐在第一层的倒数第二排,后面有一台正对舞台中央的转播摄像机。

人质全部被集中在了第一层,上面两层还有六七个恐怖分子巡视,时刻监视着下面的动静。

大厅的各个角落分散着头戴黑色头罩、一身黑色战斗服的恐怖分子,一些人在池座和楼座布置炸弹。他们每个人的腰上都鼓囊囊的,捆绑着0.5~2公斤的爆炸物及装有尖钉与螺钉的包裹,这是为了增强爆炸物的杀伤力。

大厅中央安置了重达50公斤的弹药,匪徒们拥有各种手榴弹、自动步枪、冲锋枪及火箭筒,他们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

人质们大多都是一脸沮丧和恐惧,很多女士在不停的小声哭泣,还有一些女士靠在男人的怀里,默默地流泪。也有人勉强的在安慰身边的女伴,不过说话的声音都很小。

沈默在前排发现了楚婕的身影,她倒是没哭,只是抵着脑袋,秀眉微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沈默有些犯难,面对这么多匪徒,想要同时救出楚婕和苏倩影,根本不可能,更何况他身上唯一的武器就是打火机。

戒指能量不足,让沈默去硬抗子弹,他又不是内裤外穿的超人。

……

香港文化中心的外围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拉着刺耳的警报呼啸而过,游客影迷被紧急疏散,身穿风褛头戴蓝色贝雷帽的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

由警务行动处副处长任带队的飞虎队成员已经在文化中心前广场集结完毕,正在等候进一步命令,四个狙击小组也先后宣布到位,其中两个狙击小组正位于香港文化中心前方的前九广铁路钟楼上。

警戒线外,几十名来自全球各大通讯社的新闻记者已经抵达现场,更多的新闻记者正在赶往香港文化中心途中。

被世界各国誉为最安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香港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而且人质们大多都是上流社会中的人物,记者们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恶狼一般聚集起来。

一些临时赶来没有带齐采访工具的外国记者想用手机直接跟国内总部联系,却发觉现场已经接收不到任何的手机信号。

没过多久,伴随着一阵啪啪啪的闪光灯,两辆警用摩托车在前面开道,数十辆军用防爆装甲车缓缓驶入香港文化中心前广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快速反应分队终于抵达现场。

数百名训练有素的解放军官兵迅速下车集结,他们中大部分身着新式丛林数码迷彩服,军用防弹背心,手持95式突击步枪,这些士兵将负责香港文化中心最内层的包围。

而外围,则交给以及随后赶来的陆军部队来完成。

离香港文化中心不远,梳士巴利道对面坐落着中艺百货,解救行动指挥部暂时设在这里。

会议室里,刚刚抵达香港特区军政首脑齐聚一堂,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王光南中将宣读了来自中央政府及军委的最新命令,由他亲自担任解救行动指挥部总指挥,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曾先生担任解救行动指挥部副总指挥,并且直接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会议只进行了不到半小时,便将指挥部的基本构架确定了下来,指挥部由四个分组组成,独立决定并完成各种任务。

其中第一小组负责警察与驻港部队的指挥,他们对文化中心进行了两层的包围,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向特种部队下达强攻命令;第二小组负责与报刊、电视台等媒体的联系;人质的亲属们可以与第三小组的工作人员接触。

第四小组为后勤组,他们将为封锁区的军队和警察提供饮食与服务,组织香港的一些医院准备接受伤者,疏散位于封锁区内的住宅楼居民,成立新闻发布中心,为人质准备饮食,协调驻港部队和特区政府一些行动……所有这些刻不容缓的事务都由香港特区政府承担。

许多香港特区政府的高层官员以及驻港部队的联络员也加入到了后勤组。

还有一些任务需要国防部、情报部门、外交部、卫生部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国务院总理将坐镇京城,担负起这些任务的指挥协调工作。

解救行动指挥部的各个小组里,第一小组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他们中既有解放军驻港部队特勤中队中队长苏士成中校,飞虎队路上攻击队指挥官陈景荣陈,也有情报部门的联络员龚旭文上校等等。

此时,中艺百货底层的一间库房被改造成了临时教室,负责参与强攻的以及驻港部队特勤中队坐成了两个方阵,他们中不少人都在好奇地打量着对方,并且不时对比一下对方和自己身上的装备。

投影仪发出幽幽蓝光,龚旭文上校在台上向他们通报目前已经掌握了的一些情况。

银幕上出现了不久前由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传出的视频,穿着伊斯兰传统服饰的匪首正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大家来看,这位就是此次恐怖袭击的策划者,东伊运主要头目之一昆巴,他是被逮捕的东伊运首脑买买提-艾尔巴力的弟弟。此人出生于一九七五年,从青少年时代便参加JD运动,在阿富汗基地组织设立的恐怖活动训练营中接受过严格训练,九十年代中后期曾组织策划迪化城(乌鲁木齐)公交车连环爆炸案,对我国政府怀有很深的敌意。”

“促使他行险策划这次绑架案的原因不单单是为了东伊运的利益,更是为了给他们的父亲和叔叔报仇。昆巴家族在边境是一个大家族,曾长期进行石油及毒品走私,昆巴的叔叔和父亲都在九十年代初的边境反恐行动中被击毙。”

“这次行动,昆巴不但召集了东伊运内部最为狂热的极端主义分子,而且还花巨资高价雇佣了一些国际上臭名昭著的佣兵,他们中的一些人去年曾参加过利比亚内战,在苏尔特战役中给北约及反政府军造成过重大伤亡,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龚旭文喝了口水,手心也微微有些湿润,虽然长期活跃在被称为远东谍报中心的香港,可是他也第一次遇到这种大场面,他不知道台下的小伙子们能不能经受住这次考验。

这时,台下有人举手了,是特勤中队的苏士成中校。

“苏队长,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问一下目前情报部门是否掌握了参与恐怖袭击的具体人数,他们在香港是不是还有人接应?”

龚旭文道:“很抱歉,这个我没法回答你。我只能告诉你恐怖分子的人数在40到60之间,他们对里面的无线电信号进行了干扰,我们无法侦测到他们的具体情况。当然,对方想要和外界通讯也没有可能,我们对大剧院内发生的一切,都需要你们前去侦察。”

的陈景荣陈也不甘落后,马上抛出了自己的问题:“龚先生,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文化中心的建筑结构图呢?”

龚旭文道:“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我手里不但有港府提供的建筑结构图,我们还在香港地下管道管理人员的帮助下,获得了文化中心附近地下管道的图纸。”

接着,龚旭文通过笔记本电脑点开了一个演示文档,一边解说道:“香港文化中心位于尖沙咀的海边,于1989年11月8日正式启用,由政府建筑署负责设计,占地5.2公顷,提供82,231平方米楼面面积。文化中心的主体结构呈V型,设有三个主要表演场地,分别是音乐厅、大剧院及剧场。其中大剧院位于V型左侧的那一杠上,音乐厅和剧场则位于右侧的斜杠上。它的主入口有四个,两个位于梳士巴利道,另外两个位于面向大海的码头入口。”

“由于恐怖分子人数有限,只能控制大剧院,不过他们用人质相威胁,要求我们从文化中心撤出,所以目前文化中心内部,除了大剧院,其他地方可能分布有少量恐怖分子,但不会有人质存在。”。

更多到,地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