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座谈会

又过了两天,李小乐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向沈默汇报王亮的情况。他让强子找了几个人一天到晚轮流跟踪王亮,还好王亮的行程一直很稳定,除了枯燥了点,他们也不虞碰到什么危险。

沈默不急着找他的麻烦,每天准时出车,空闲时带着苏倩影出去吃了个饭,看场电影,逛逛街,一本正经地履行着自己作为男友的义务。

“金色年华”里发生的事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在城南的道上传开了,原来的西区老大邹虎声望大跌,沈默这个陌生的名字一夜之间便闯进了城南**大佬的耳中。

周四上午,沈默开着出租车转了一圈。中午的时候,他回到家,母亲做了糖醋排骨,清蒸鲤鱼等小菜,沈默胃口大开,一口气吃了三大碗米饭。

老妈笑眯眯地看着他吃完饭,语重心长道:“默子啊,明天俊龙公司的座谈会你代表咱家去吧,希望能早点谈下来,如果有个几十万的拆迁补偿金,再贷点款,就可以去翠苑那边买套八九十平米的房子了。你也老大不小了,是该考虑结婚的事了。”

沈默剔着牙笑道:“妈,这事不急,等我找到女朋友的时候再说吧。”

母亲瞪了他一眼,道:“怎么不急了?你都已经二十七了,今天晚上我让小影到家里吃饭,你去接她,记住了,一定要主动一点。”

沈默苦笑道:“好了,我知道了,这事儿我心里有数,您就放心好了。”

老妈又督促了几句,这才收拾碗筷去了。沈默明白,母亲老了,也渐渐期盼着儿孙满堂的那一天,自己的婚事自然成了她最挂念的事了。

在家歇了会儿,和正在厨房里忙碌的母亲打了个招呼,沈默下了楼,下午还得继续出车努力赚钱。

虽然他从李维启那边敲了一笔钱,后来又从警方那里拿了六万块的悬赏奖金,但是他自己花销也厉害,如果真像母亲说的那样结婚买房,现在可得抓紧时间攒钱了。

沈默想着心事,刚发动汽车,电话铃铃铃地响了,他掏出手机一看,是苏倩影打来的。

沈默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按下了接听键道:“小影,怎么现在就打电话,是不是想我了?”

苏倩影没有理会他的调笑,兴奋道:“沈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刘芸贞案子的案犯已经投案自首了。警方说现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相信真相很快就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沈默一愣,问道:“什么情况?那案犯是什么人?”

苏倩影道:“具体信息警方没有多说,估计还要再等几天结果才能出来。”

沈默皱眉道:“那行,有消息了你打我电话。”

……

第二天上午,沈默随着人流来到锦华纺织厂职工礼堂,周军和武毅早就在那聊上了,三人凑在一块,说起拆迁的事。

武毅掏出烟,各分了一支给周军和沈默,抽了口烟,皱着眉头说道:“不知道今天又会谈出个什么结果来,这房子都是我们父母当年辛辛苦苦向周围的村民买地集资建起来的,如果开出的价格再像上次那样,我说什么都是不会让他们拆的。”

沈默问道:“上次他们说每平米多少?”

周军冷笑道:“第一次给出的拆迁通知,按照每平方三千块给予拆迁补偿,搬迁完毕后一次性付清,外加一套六十平米的安置房。可是当初市政府规划的安置房地段早就被区里卖给其他公司了,俊龙公司只是承诺拆完后再建,但是没有房子,我们凭什么相信他们?”

武毅道:“其实我宁可不要安置房,给钱就成,每平米至少一万块以上。要知道我们这个地段的房价已经超过了一万五,还是普通民居价格,据说区里打算在这里建设什么商圈,利润大得惊人。只是不知道这次俊龙公司又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沈默吐了口烟气,看着烟圈在半空中渐渐消散,沉吟不语。拆迁这种事情最麻烦,房产商、地方政府、建筑公司、拆迁公司,一环扣一环,都想来分这一块大蛋糕,最无奈的是老百姓,只好忍气吞声,奋力抵抗的,到最后闹出人命也不奇怪了。

艳阳高照,几辆黑色的小号奥迪车中间夹着一辆奔驰S600,一辆东海电视台的记者车跟在了后面,组成车队开了过来,车上下来几个大月复便便的中年男子。

沈默定睛一看,还真认出了其中几个人,包括纺织厂厂长秃头蒋绍志,副区长陈义弘,还有沈默上次跟陈义弘吃饭时碰到的王书记,应该就是王亮的老爹了。从奔驰车上下来的是个干瘦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副金边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脸上洋溢着和善的笑容。

几个记者也下了车,上去对着这些官员一阵猛拍。

沈默推了推身边的周军,问道:“那个戴眼镜的是什么人?”

周军撇嘴道:“俊龙公司的老总戚杰斌,奸商一个。”

陈义弘发现了沈默的身影,微笑着朝他点点头,沈默回之以微笑。

领导们寒暄了几句,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在蒋绍志的引领下,先一步走进了职工礼堂,在主席台上就坐,随后这些居民代表才一拥而入。

沈默三人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礼堂里闹哄哄的,在主持人一再提示下,现场渐渐安静了下来。接下来都是老一套的程序,领导讲话,群众鼓掌,记者摆拍,现场的气氛一直很和谐,闹腾了一小时,正戏才真正到来。

这时候轮到俊龙公司的老总戚杰斌讲话了,他干咳了一声,看着稿子道:“各位锦华厂的居民朋友,由于大家对前两次的拆迁补偿方案有异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委王书记的关注下,我俊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和锦华纺织厂的蒋绍志厂长进行了多次的谈判。现在决定,在原有三千人民币拆迁补偿的基础上增加一千块,达到四千块人民币,外加一套和原保有面积相同的安置房。如果不愿意要安置房的,我们将以七千块每平米的价格予以补偿。”

话音刚落,礼堂里安静了那么一小会儿,突然轰的一声,又热闹起来,居民们议论纷纷,这个价格如果参照二三线城市的拆迁补偿还算不错,可是东海市是国际化大都会,即使不在市中心的江湾区这两年的房价也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往上窜,如果按照俊龙公司的方案,这些下岗职工根本没有能力在江湾区买一套房子。可是如果要安置房的话,天知道俊龙公司什么时候能建成呢?这段时间他们住哪里去?

沈默点了根烟,默默抽着,周军和武毅倒是还好,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只希望能再多拿点补偿,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

主席台上的领导们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过了一会儿,陈义弘与王书记耳语几句,两人商量了一下,陈义弘便又和坐在他身边的主持人说了几句。

现场的主持人不得不拍了拍话筒,让众人安静下来,他道:“如果大家有什么疑义的话,请举手提问,我们现场将一一作答。”

礼堂里又安静了下来,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都偃旗息鼓了。

周军沉吟片刻,举起了手,工作人员连忙把话筒送了过来。

周军道:“我想问一下戚总,我们现在的安置房在哪里?毕竟如果大家都有房子住,谁也不愿意当钉子户。”

戚杰斌满面笑容道:“我们俊龙公司刚刚参与了区里组织的云林街道下桥渡棚户区的改造工程的投标,并且成功中标,锦华纺织厂的安置房工程将与下桥渡棚户区改造工程合二为一,那里将建成绿柳苑,相信到后年上半年左右,大家就可以搬入新家了。”

有人开了头,现场顿时活跃起来,接着又有人提问:“戚总,如果按照七千块每平方的补偿价格,将远远低于目前市场上的房屋交易均价,这跟国家出台的法规并不相符。”

戚杰斌旁征博引,把这些刁钻的问题一一化解。

……

座谈会热热闹闹地结束了,居民们三五成群地从礼堂走了出来,聚在一起说事,有义愤填膺的,有愁眉苦脸的,但是却七嘴八舌没个主心骨,有人说要当钉子户,有人说要集体上访,乱哄哄一片,谁也拿不出个建设性的意见。

沈默回到宿舍区,职工大院门口已经贴上了白纸黑字的大布告,落款用的是市规划局的公章,言辞泛泛,无非是动员大家配合拆迁而已。

院子门口的一家小超市已经开始搬迁了,几辆大卡车将货物和货架子一扫而空,门头大牌子也拆了下来,几个男子将一块竖长的木牌子挂在了门口,上面白底黑字:锦华项目动迁办公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