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三卷《甲午!甲午!》 第五十四章 国破乎 国战矣(十二).

“皇上。丰升阿可是副都统……”听到皇上下旨。让徐邦道就地擒杀丰升阿。吴绍基皱着眉头。在一旁低声说道。

“无论何人。无论官居何职。临阵月兑逃者。朕一律杀无赦。难道丰升阿是副都统。朕就不能杀吗?”盛怒之下。光绪厉声呵斥道。

吴绍基却是一脸的苦笑。“徐邦道连北洋各部都弹压不了。又如何杀得了满洲正白旗出身的副都统?”

冷风一吹。光绪陡然惊醒过来。吴绍基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以徐邦道的资望和手段。确实无法杀得了丰升阿。也更加震慑不住局面。弄得不好。恐怕还要激起两军的火拼。战局本就已经凶险万分。局面再一乱。就万难收拾了。

然而此时。又能找到何人去营口稳住大局呢?光绪不由得一阵气苦。沉沉的叹了口气。偌大一个中国。糜烂到了如此的地步。生死存亡之际。却找不到一个能够力挽狂澜之人。难道真的要自己亲自赶往营口稳定军心?难道甲午。就真的只是自己一个人的甲午?

“徐邦道不行。朕就亲自去。”光绪猛地望着众人断然说道。“营口绝不能失陷于日军之手。营口一失。田庄台南面的门户大开。那时候再想要抵抗从两个方向攻过来的日军。恐怕是无力回天了……袁世凯。你和段祺瑞在田庄台总河一线的防务。朕即刻亲赴营口。稳住那里的局面。”

光绪地话音刚落。众人都是大惊失色。段祺瑞一个大步跨上前来。就像是要挡住光绪一样。大声说道。“皇上绝不能去营口。营口已经是危在旦夕。即便失陷了。我们再想办法夺回来便是。若是皇上离开了田庄台。谁来主持大局?天下人可都看着皇上一人。皇上绝不可以身涉险

说罢。噗通一声跪在了光绪面前。

紧接着。吴绍基也跪了下去。眼中已经是带着点泪光。“皇上不顾念自己的安危。难道不顾念田庄台一线几万人的安危?皇上若是有所闪失。整个辽河一线的防御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皇上三思

“朕若不去。此时又有何人能够稳住营口的局面呢?”光绪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不必劝朕了。朕意已决……”

“皇上。微臣向皇上举荐一人。”忽然间。袁世凯望着光绪大声说道。

光绪不觉一愣。抬头望去。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袁世凯。此刻正静静的看着自己。目光中充满了一种沉默的苦涩。

“还是让微臣去吧。北洋各部与微臣有旧。微臣前去。虽不能力挽狂澜于即倒。暂时稳住局面还是能够做到地。还不在微臣眼中。微臣必将丰升阿的人头置于阵地前沿。震慑三军。誓死守住营口一线。”

空气顿时如死一般的沉寂。就连吴绍基和段祺瑞此时。都有些吃惊地抬头望着袁世凯。

“打仗。微臣不如段祺瑞。但是杀人的手段。激励三军的士气。微臣还是有一点韬略的。皇上。局面已经危急万分。不能再犹豫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让微臣去营口吧。营口若失。微臣以死谢天下。”

瑟瑟秋风中。袁世凯的表情忽然变得无比的坚毅。让光绪也忽然产生一种错觉。这还是历史中的那个袁世凯吗?难道被自己拨动的历史真的就能够改变一个人?而一个人又能够改变历史吗?……

“朕准了。营口一线朕就交给你了。”光绪默默地点了点头。“你从田庄台这里剩下的一千人中带五百人过去

袁世凯淡淡一笑。“微臣带50人足矣。多了也抵不上什么用处。”说罢。转身大步而去。

“袁世凯!……”望着袁世凯绝然远去的背影。光绪心中像是忽然被什么撞击了一下。猛地大声叫道。“朕不要你做宋庆。朕要你活着回来。朕的北洋还等着你……”

倾盆大雨中。一支铁流滚阵阵急促地脚步声像是要踏碎深秋最后这场暴雨般。全力的向前推进着。

全歼大岛义昌的第九旅团后。新建陆军第一镇立刻掉头向西。抛弃了一切后勤辎重。所有的重火力全部就地掩埋。全体官兵携带步枪子弹和四天的干粮。向着田庄台昼夜兼程。

此时此刻。新建陆军第一镇全体官兵都明白。日军两个师团的兵力正在辽河一线发动攻势。田庄台已经危在旦夕。放眼天下。这个时候能够扭转战局的。只有新建陆军第一镇。只有刚刚全歼日军第九旅团的新建陆军第一镇能够力挽狂澜。

“冯国璋呢?冯国璋率部跟上来没有?”道路一侧地树林旁。陈卓大口的喘着气问道。在他身边。一群作战参谋正利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在地图上标出各部的位置和推进方向。

“禀报军门。按照军门的命令。冯国璋留下一千人阻击日军。正率部追赶新建陆军第一镇本部。现距离我部位置约100里。”一个作战参谋大声回答道。

陈卓点了点头。冯国璋所部已经追赶的够快了。眼下新建陆军第一镇能够调动的兵力也就这么多了。一万两千人地编制。除去负责后勤辎重、伤亡地官兵。以及担负阻击日军第五师团的1000人。此刻也就庄台一战中了。

“军门。如果日军第五师团全力追击我军。担负阻击任务地一千人恐怕不能挡住日军。要是日军第五师团在我后方夹击。新建陆军第一镇的处境就危险了。”一个参谋军官不无忧虑地说道。

陈卓看了一眼身边的参谋军官们。冷冷的说道。“你们算算。日军第五师团还剩下多少人啊?上次冯国璋打残了他大半个联队。这次我们又全歼了第九旅团。野津道贯现在手中的兵力已经不到两个联队了。以这样的兵力。他敢全力和我们进行野战吗?”

“可是如果日军第五师团尾随在我军后面。在我军对辽河一线日军发起攻击的时候。从侧后夹击我军呢?我军应该趁着全歼第九旅团的声势。一举击破第五师团。才能免去后顾之忧……”

此刻。新建陆军第一镇参谋部的军官们。最为担心地还是凤凰城的日军。会不会趁着新建陆军第一镇掉头往西的时候。狠狠地扑过来。此时的兵力就只有这么多了。再要前后两线作战。即便是此刻士气旺盛的新建陆军第一镇。也不能不有所顾忌。

“我断定野津道贯绝不敢再轻易出击了。他已经失去了一个旅团的兵力。还敢轻率出击吗?他就不担心再次遭遇我军的伏击?”陈卓轻轻一竟初经战阵。对日军还不够了解。思路是对的。但是气魄和胆略还是要不断磨砺。

当然。在陈卓心中作出如此的判断。绝不仅仅基于对野津道贯的第五师团实力和心理的分析。在草河堡一战开始前。关于此战地整个布局已经全面展开了。李奇峰带去的人马一旦攻陷九连城。焚毁了第五师团的后勤辎重。从侧后方牵制住第五师团。在加上留下阻击第五师团的新建陆军第一镇官兵。野津道贯恐怕就是有胆量追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打仗。从来没有百分之百地把握。四平八稳是不能统兵打仗的。诸葛亮六出岐山为何不能平定中原。因为他过于谨慎。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能大破赵军……你们都要牢记一点。和日本人作战。比的不仅仅是实力和谋略。更重要的是气势和勇气……”大约是因为草河堡一战全歼日军第九旅团。一向沉默的陈卓。此刻也显得心情有些放松下来。借着这个机会教导一边的这些年轻军官们。

一道闪电忽然划破天空。紧接着便是滚滚的雷声。雨似乎也越下越大了。道路上新建陆军第一镇的官兵们全都跑地踉踉跄跄的。不时有人滑到在泥泞的道路上。

这场大雨。让部队的推进慢。望着这种情况。陈卓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心中焦急万分。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四天时间恐怕是赶不到辽河一线了。也不知道那里的战况如何?

“军门……”杜振武从大雨中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弯着腰大口地喘着气。连话都说不上来了。

“慢慢说。出了什么事情?”陈卓一把扶住杜振武。沉声问道。

“军情处派往辽河地人已经传回消息了。日军于九月十一日攻陷了牛庄。现正在对辽河一线展开猛攻。田庄台的局势恐怕很艰难了。”稍稍平复了一下。杜振武大声说道。

骤然间。陈卓心中一惊。日军于九月十一日攻陷地牛庄。现在已经是九月十七日了。也就是说日军对辽河一线已经攻击了六天的时间。整整六天啊。以田庄台清军各部参差不齐的实力。再加上田庄台四面都是平原。无险可守。田庄台能够守得住吗?

“拿地图来。”陈卓猛然大吼道。几个参谋军官赶忙用雨衣遮挡住大雨。在陈卓面前展开地图。

沉吟片刻。陈卓转头对杜振武说道。“以这样的速度。全军两天之内恐怕很难赶到辽河一线了。杜振武。你还跑得动吗?”

“军门就下令吧。杜振武就是跑死。也要完成军门的将令。”杜振武抹了一把脸上水。大声说道。

“好。”陈卓指着地图说道。“你马上挑选2000名体力好的士兵。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一天半的时间内赶到海城。一举攻占海城。牵制辽河一线的日军。等待新建陆军第一镇大部赶到。记住。无论如何必须坚守住半天的时间……”

杜振武扬身而起。一笑说道。“军门放心。这世上还有杜振武守不住的阵地吗?杜振武能够守住草河堡。就一定能够守住海城……”

今天就这么多了。万分抱歉。因为明天有事要去香港。所以要请假一周的时间。在刚刚达到**的时候断更。面条也是有苦难言。非常非常的无奈。没有办法。只能鞠躬致歉了。

一周的时间。不会太长。就算是面条欠债吧。一定会还的。一周之后。面条会以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精彩的战役。回报大家的等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