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筑基 第三十五章 畅想

想到的林亮不由想起了姜万勐筒子,要说这位筒子还真是个杯具。那个时空1992年的时候,在米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米国C-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也就是图像解压缩技术引起了当时为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姜万勐的兴趣,他凭直觉立刻想到,用这一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此后,姜万勐先后出资57万美元,于1993年9月,将技术成功地应用到音像视听产品上,研制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同年12月,他又与米籍华人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各取了姜万勐、孙燕生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公司名称。那年的万燕创造了华国之最;在家电产品中是唯一由华国自己创立的产品。他是世界首台、彩色字幕机、电视自动播控制系统及音视频设备的发明人,设计者,市场的启蒙者,并使影碟机产业化,至今仍保持着在家电产品中唯一由华国自己创立的产品纪录。

1994年这一年,万燕生产了几万台,让华国的老百姓逐渐认识了。不仅如此,姜万勐还开发了碟片,总不能让老百姓买了枪而没子弹。为此,他又向11家音像出版社购买了版权,推出了97种卡拉OK碟片。在最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燕”倾其所有,开创了一个市场,确立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并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技术,独霸于的天下。

可以说,万燕的初创是成功的,也是辉煌的。但是杯具的是姜万勐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不懂专利保护,万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的对象。正是这一念之差,使姜万勐失去了一次极好的统领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中国在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失去了本应占有主动权的半壁江山。

“姜万勐,对不起了,华国机的旗帜将会有我来竖起,国人的赞许也轮不到你了。不过我不会犯你曾犯过的错误,当第一台机诞生时绝对会立刻申请专利的,甚至我会在国内建设机的生产开发基地。届时,华国,乃至世界的机发展史,将会是是另外一种写法——一部由华国人唱响主旋律的史诗!”林亮紧握住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他要崛起改变命运势必将会剥夺原本属于部分人的利益,不过林亮不在乎,至少这能弥补那个时空华国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遗憾。

就在林亮浮想联翩的时候,另一边的韩大运也在回想刚刚和公司总经理的谈话。

“小韩啊,虽说你现在已经辞职离开公司了,但是公司也算是你的娘家吧?你也知道公司的情况,现在很艰难啊,很多职工都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最近公司甚至要打算让一批职工下岗来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所以那个仓库租是可以的,但是要卖的话还要看你老板他的诚意啊,只要你们老板能安排一批我们公司下岗职工的职位,那这个仓库卖给他也是可以的。”这个老总也是打得好注意,反正那个仓库的作用也不大,卖了的话不仅可以解决公司部分财务亏空,还可以分担下因职工下岗而产生的政府对公司的压力。

当时韩大运脑子一热就答应了,毕竟对公司他还是有感情的。不过现在想起却有点懊悔了,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说道:“让你嘴贱,怎么就答应下来了呢,这下可不好跟老板解释了,还好没有答应具体人数,这事还有回旋余地,不然就只能不好办了。恩,剪了老板还是先认个错吧。”韩大运是个明白人,既然现在在私人企业就职就必须对老板负责。

“老板,对不起,你交代的事我没有办好。”这是韩大运来带招待所见到林坤后说的第一句话。

林亮听得心头一惊,不顾父亲的感受就抢先发问了,因为这事可是太关键了。“怎么了?韩大哥,那个公司不愿将仓库出租?”

韩大运听的林亮的问话也没在意,摇摇头说:“这倒不是,仓库他们倒是愿意出租,不过讲道要卖的话,他们有个条件,就是能帮他们安排解决部分下岗职工。那个,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下来。”说完他看了看林坤,发现他眉头皱了下,心中不由一凉。

林亮这是却爽朗的笑了起来:“哈哈哈,没事,这不仅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个好事呢,嘿嘿。”

“怎么说?”林坤倒是很有兴趣听听林亮是怎么解释的。

“嘿,招收下岗职工本来就是我想做的,没想到他们竟然将这当做条件了,这下可省事了。你们想想,这种事对我们要办的超市来说可是个博得好名声的机会啊,市政府还会给我们个什么优惠政策也说不定呢,毕竟我们也算替他们分担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呢,再说了,我们又没说全部接受,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只接受不老不少的中年下岗职工,这种年龄段的工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下岗后生活负担肯定很艰难,假如给他们一个就业机会,你们说他能不用心工作吗?”林亮这时候就是一副标准的奸商嘴脸。

“好主意,只要我们稍微关心一下这些人,都不需要提高点他们的待遇也会对超市感恩戴德的,敢不效死力?这样就能最快速度的树立起超市的凝聚力。”韩大运最先反应过来,不由拍掌赞同,大呼起注意好,忐忑不安的心也平复了下来。

“不错,这事的确是件好事。对了,小韩,价格方面怎么说的?”林坤听了儿子的解释后也欣然同意。

“这事我没谈,这要老板你们明天去和他们商谈,因为谈合适后还需要你在那里亲自签约呢。”韩大运很本分,商谈价格和签约的事他可做不了主,至少现在还做不了。

第二天的谈判很顺利,林亮他们以不到100万的价格就收购了那座占地约20亩的仓库,但是作为条件必须的安排不低于50名来自其企业的即将下岗的职工。

“爸爸,看来你要回家一趟了,咱这仓库现在的样子可不适合办超市,必须要装修下,你回家可以从建筑公司带一队人来做,顺便也可以再宁市开个分公司,开拓下宁市的市场了。”谈判后林亮提议道:“恩,我就在这里不回去了,省的麻烦,还可以帮韩大哥一起招收下剩余的职工。对了,还是先打个电话回去,让国泰表哥做下准备,你回去后就可以直接待人过来了,能剩下不少时间。”林亮家前几年在林坤办建筑公司的时候就按上了电话。

“就你自己在这能行吗?”林坤有点担心,儿子再怎么聪明能干那也还没成年呢,做父母的能不担心么?

“爸爸,瞧你说的,你还不了解你儿子我吗?虽说我现在还是嘴上没毛,不过我做事会不牢靠吗?”林亮努力的挺了挺自己的胸膛,趾高气昂的说道。

“那行,你自己在这边多注意身体,又事多和你韩大哥商量商量,我瞧这小伙子很是机灵的。”林坤又嘱咐了一句。

“知道啦,老爸,你还真啰嗦。”林亮打趣了一句。

“老爸?你爸我很老吗?居然还敢说我啰嗦,小心你的会开花啊。”林坤作势扬了扬手掌威胁道。

“嘿嘿。”

————————————直直的分割线——————————————

待到林坤走后,林亮突然想起来宁市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购买真空包装机的事,这两天忙的都将这事给忘记了。这回可好,等想起时父亲都已经回去了。林亮只得找韩大运帮忙,好在韩大运在宁市工作了两年了,对宁市还比较熟悉,小费了一番功夫就找到了一家能供应真空包装机的机械厂。

在询问过这家机械厂能负责送货后,林亮就登记了送货地址,还从家乐福超市的账户上把钱拨了过去。了了这件心事的林亮便打了个电话回去。

“喂,爸爸?”在得知对面确是父亲后,林亮又说:“爸爸,我在宁市这边已经定了真空包装机了,前两天你还在这边的时候将这事都给忘记了,嘿嘿,还是我聪明吧?对了,你告诉妈妈他们在家注意接货啊,这家机械厂会把机器运送过去的。还有,家里蔬菜加工厂等机器一到就尽快开起来,这事要劳烦妈妈了,恩,让舅舅都帮衬着点。”

“啊呀,你不说我都忘记了,呵呵,知道了,你在宁市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爸爸这两天就会到的。”

“对了,爸爸,现在我们可以先联系货源了,不然到时候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多货源就麻烦了。我还准备在报纸上座广告征集供货商,恩,最好是能厂家直接供货,那样可以省去中间环节,节约不少成本呢。”林亮把接下来要做的事大概的给林坤说了一遍,征得父亲同意后就挂了电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