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七章 攻入城中

中国的出兵刺痛了各国的神经列强纷纷在评估、预测风云变幻的中东局势各相关利益国家各有各的算盘各自做着各自的打算国与国之间相互争利一时之间世界暗流涌动。请牢记

而此时处在世界人民目光焦点的伊拉克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正迅向更为深重的战争灾难深渊滑去。

公元1871年6月3日惨烈的巴格达战役打响。打扫巴格达城外围的第一天民族解放阵线联盟武装便向巴格达城外围的国防军起猛烈的炮击海利尔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中国早期派过来的军事代表团也为他出谋划策。自海利尔在伊拉克东南部夺下科威特城(此时的科威特只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后中国立刻在科威特城建立了军需仓库这为民解武装的后续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海利尔率临前线指挥民解武装部队从南、北、东三个方向起攻击海利尔投入一万三千人光是民解第一军便投入了半个军。民解士兵大都是憨厚的农民虽缺乏想象力但十分勇猛。海利尔治军要比政府严厉得多所以民解士兵的纪律性大大强于伊拉克国防军。

国防军拥有优势兵力阿兹默不甘心被困决定出城迎敌他自认为可以在反击之中打败民解武装。阿兹默率部出南门那里的地形条件对防御十分有利西面因为有底格里斯河阻挡他不用担心。

南面与东面是民解武装进攻的重点因此也是阿兹默防御的重点。在北面他只在一个叫布鲁基若的小村庄里配置了一个步兵师和二十门火炮而在西面则只部署了一支二千人的警戒部队这是一个重大失误他中了海利尔的“瞒天过海避实就虚。”之计。

海利尔积极采纳中**事代表团的建议在战斗打响的第一天便在南面与东面投入重兵进攻以迷惑敌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慢慢把主力部队移往北面与东面。

在西面因为有底格里斯河天险的阻挡国防军几乎没有修筑什么工事只是在沿河岸线筑起了几道齐胸高的篱笆、土墙等作为士兵的掩遮体。此外他们还在一些制高点置了几门火炮。请牢记民解武装把这些工事称之为“纸糊工事”。

阿兹默虽然开始犯了西面未设防的错误但他在东面与南面却布设了坚固的防线。东面部署有四个师另外2个炮兵营配置在视野开阔、可掩护前沿部队的地形上。在通往巴格达城的公路两旁他配置了二十门重火炮及2个轻炮兵连和两个步兵团。沿公路临近巴格达城附近他还部署有一个师和2个炮兵连作为战术预备队但它们离东面前沿部队太近。

南面阿兹默部署有三个半师及一个炮兵营分散配置于城南三十里处底格里斯河东侧。除此之外还有一支伊拉克国防军唯一的一支骑兵部队——巴格达骑兵营被集中置于后面做快机动部队。

虽然民解武装部队武器装备占优士兵英勇但国防军依赖人数优势在东面与南面还是抵挡住了他们整整一个星期的攻势。

民解武装对巴格达地区南面与东面的攻势一天不如一天逐渐衰弱下来阿兹默认为这是民族武装强弩之末的征兆应该是动反击的时候了。中午1时他下令东面与南面的国防军全线反击国防军以密集的队形投入反击声势浩大气势汹汹。

在总指挥部里的海利尔接到国防军反攻的报告惊吓一跳:“难道敌人识破了我们的计策?”此时虽然民解武装力量主力已成功移至北面与西面但离起攻击的时间还有十个小时!

东面与南面在主力部队被调移后现在兵力空虚怎能抵挡得住国防军重兵的进攻?不出两个小时东面与南面的抵抗必将崩溃。海利尔在指挥部急得头冒烟他想过让北面与西面的部队提前起攻击可没有夜色的掩护效果不理想不说国防军也可以从容调度过来!又何况要横渡底格里斯河士兵们不都成了敌人的靶子了吗?

想调动大股军队的移动本来就决非易事此时则更为困难因为民解的武装部队都已至各指定位置进入了进攻状态。民解第一军更是已潜伏至北面前线的前沿阵地想要让他们调回南方要么需穿过国防军的防御阵地月复地要么需渡回至底格里斯河西岸线。

还是中**事代表团的军事专家们为他解了难他们认真分析后认为敌人不可能识破民解的意图不然他们早就在北面与西面增援部队了。这只能是因为这几天民解武装的进攻减弱了他们认为民解已无后继之力所以起反击。但就是这样也说明敌人的指挥官相当不简单!

中**事代表团建议:将计就计顺势让东面与南面的民解武装部队适当抵抗后作出溃退之势向南逃窜引国防军重兵追赶这样即可令敌人兵力更为分散北面与西面有事时无时间回援又可令自以为胜利了的敌人更为麻痹大意。

国防军持续不断地突击炮弹就像巨大的板球一样掠过坚硬的地面向民解阵地袭来民解抵抗部队只能收缩部队采取重点防御的办法迟滞国防军的进攻尽可能地把时间拖缓至晚上。傍晚时分美丽的太阳向鲁扎宰湖沉去国防军终于攻破民解武装东面与南面的防御阵地此两个方向的民解武装部队接到命令:可以向南撤退。

阿兹默接到民解部队溃退的消息大喜即刻令部队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

看看天上的月亮盈盈的月光泻下银色的光芒大地的气温已降下来不待国防军追兵回防海利尔算准时间提前三个小时向隐蔽的北面与西面部队下达了攻击命令。

顿时炮声雷鸣北面民解的主力部队——民解第一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很快冲垮北面一个国防军师的防御阵地其一个团并沿着底格里斯河河岸南下准备协助西面友军的渡河而大部队则不停歇地向巴格达城推进;西面无数条隐藏在河岸上的木船被一组组冲锋队员抬到河里开始悄悄横流底格里斯河他们靠近河东岸之时正是海利尔向部队下达总攻命令之时。

被打得猝不及防的国防军完全晕了头要命的是阿兹默意识到自己犯下严重的错误之后他手头已没有多少部队可以派上控制局面。他也没有时间调动部队民解武装全线突进三万多部队同时出击火力威猛国防军士兵一群一群地趴在地上不久便陷入混乱开始仓皇后撤。

从巴格达城派出的一支五千人的增援部队与担任主攻的民解第一军第一师短暂交火之后也慌忙撤退。民解第一军已占领巴格达城北面外围各敌人据点但是战斗并未完全结束另一支从巴格达城增援而来的精锐之师——伊拉克王宫卫队一千人还在巴格达城北面十里处作着殊死抵抗。同时阿兹默令担任预备部队之一的骑兵营驰援北面。

听到急促的马蹄声早已跃跃欲试地等待出战的民解第一军骑兵营呼啸而出两支人数相当的骑兵营在黑夜里展开了一场骑兵对决战。半个小时后西面进攻的部队在民解第一军一个团的协助下终于击破国防军那个沿河警戒的步兵团的抵抗他们从侧翼攻击国防军骑兵营国防军骑兵营哪堪两面夹击?即刻崩溃!他们的溃退使国防军官兵受到极大震撼一支支部队一批批战士不顾纪律约束潮水般地向巴格达城退去。

阿兹默一边派出人通知向南追击的国防军收兵回援一边仰天长叹退回巴格城中。

第二天清晨回援的国防军各部在途中遭到民解武装部队的伏击损失惨重除一部分逃入巴格达城中外其余大部或逃或歼或俘。

民解武装部队终于攻至巴格达城下他们信心万丈相信不日即可攻下巴格达城。然而民解武装做了架攻城梯猛烈的炮火不停地轰炸强攻了两天之后还是未能憾动看似已摇摇欲坠的巴格达城。

第三天中午海利尔不顾中**事代表团的劝阻下达死命令:务必于明日天亮之前攻入巴格达城中。

巴格达战役最惨烈的一天到来了几处倒塌的城墙缺口成了双方士兵的绞肉机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缺口处尸体堆积如山几可把缺口处填满。

双方火亮通明鏖战一夜初升的阳光照射这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原本是金灿灿的美丽阳光此时也变成了血红色。

早上七点巴格达城墙上传来欢呼声民解武装凭着更为顽强的战斗作风更为优越的武器装备终于如愿攻入巴格达城中。海利尔睁着红肿的双眼接受通信兵传来的喜报他得意地露出了笑面。

可紧接着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他这得意的笑容未能保持五秒钟大喝一声:“令部队快快撤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