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三十九、特工训练~ 四十、新环境

三十九、特工训练

一觉醒来,方纪新脑袋还有些晕糊。自己一不小心,竟然成了双重间谍了。平心而论,瑞恩的话对他还是有所触动的。有那么一短暂的时间内,他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但是仔细一推敲,才现她的话,破绽百出。为什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要美国人引导?你所标榜的民主,只是富人们的游戏规则,对社会中下层民众,适用吗?自己来美国这一两年,看到的许多繁华背后的阴暗,那又怎么解释?想想美国人现在在世界各地的所作所为,就觉得好笑。

见鬼,骗人的把戏而已。打着民主的幌子,干着龌龊的勾当。哪有中国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更能体现民主的真实含义?!

参加了中情局,事情多了起来。每个周末,都会被招去接受特工训练。这让方纪新觉得很累。由几年没有接受这样高强度的训练,身体需要一定时间的调节和适应。

中情局的训练内容很全面。根据方纪新现在的情况,第一阶段致使一些技巧训练,如驾驶、轻武器使用、密码无线电通信、语言社交礼仪培训、化学爆破、心理学等课程。

当然参加训练之前,必要的审核还是不可少的:测谎、药物催眠等,一样不少。好在方纪新都经历过,有经验,没有露馅。不过,要承认,中情局的这些手段要比自己在国安局厉害,药物催眠时,方纪新险些没有控制住。他催动自己修习的龙吸功最高层,才险险抗住。

两个月之后,暑假到了,方纪新搭起背包,进入中情局训练营,这是他地狱式训练的开始。特工许多时候看上去是绅士,实际上,他们更是魔鬼,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们拥有美国海豹突击队一般的杀人技能。

因为他们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训练。

美国海豹突击队是世界上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堪称王牌中的王牌,而且在各国特种部队中,他的作战成功率几乎可以说是最高的。美国海豹突击队的英文缩写是“”。其中,s是“”的缩写(海):a是“”的缩写(空):L是“”的缩写(6),其全称是“美国海军三栖作战部队”。也就是说“海豹突击队”是由潜水员,空降后和6战队员共同组成的一支综合性作战力量。由于它执行的任务多从海上开始行动,故取名为“海豹”。

有两样最出名,一是战功显赫,而是训练严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地狱周”(训练计划中的第6周)强训课程;所有学员在6天中只可得到4个小时的睡眠,所以一周下来后,关节扭伤,骨头摔折,甚至患上肺炎者也大有人在,而且当队员们整整在水中游了一夜而疲惫至极并准备上岸时,教官可告诉他,只要承认无法继续训练或不适合当“海豹”,马上就有热咖啡送到面前,并且可以洗一个热水澡后再美美的睡上一大觉,这个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意志不坚定者便由此被淘汰出局。整个训练过程中,队员还要同时开展空降,格斗,捕俘,爆破等训练。他们的格斗教官是李小龙的截拳道大弟子伊鲁山度的高足保罗.凡奈克和李小龙的咏春拳师弟梁绍鸿,不仅保罗.凡奈克功夫极为全面,除擅长截拳道外,还兼修巴西柔术,泰拳及极为凶悍的菲律宾刀术(专门以刀相搏的格斗术);就是这个当年(1955年)由李小龙介绍入叶问门下的梁绍鸿也深得师门真传,为咏春拳中的代表人物,所以的格斗水平相当高,也相当专业,要明显高过其他的特种作战部队很多。

海豹突击队的格斗训练是以李小龙先生的截拳道为主的,同时辅以当今世界武坛上极为凶悍的格雷西柔术。练习截拳道长达2o年的保罗.凡奈克决心去吸收一些新鲜血液,当然他的目标瞄准了号称“两分钟内(指在擂台上)制服对手”的格雷西柔术。以截拳道的淋漓拳脚,再加上格雷西柔术的凶狠擒摔与擒锁,无疑是一种最佳的结合。虽然美国“绿色贝雷帽”与“海豹突击队”的格斗教官都是截拳道的门人,但他们的格斗风格却是不同的,因为前者所教授的是忠于李小龙先生的原始武学的“原始截拳道”,而后者海豹突击队则是在李小龙的武学基础上进行了挥与展的“概念截拳道”。

保罗.凡奈克除了担任美国“海豹突击队”的格斗教官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截拳道研修机构“前进战斗组织”()的负责人,他本身是李小龙的再传弟子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其下的高级教练有多位,接受注册的高水平门徒有多人。近2o年来,保罗.凡奈克本着“永恒的进步”的截拳道修炼总原则,不断吸收一些别的门派的精华于自己的功夫系统中,以便使自己能永远保持领先地位。正因为保罗.凡奈克吸取了当今大多数武道的精华,所以说他所教授的格斗术应该代表了当今世界武坛的最高水平。

方纪新在两月的训练里,感到自己受益匪浅。有那么一刻,他甚至产生了和教官一较高低的冲动,最后还是忍住了。他相信,这个机会迟早会来,但不是现在。

(补充:截拳道与世界功夫的比较。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国内武术界已把许多散存在民间的优秀拳种和秘传技法公诸于世,并提出了“将中华武术推向世界”的口号。此种迹象表明中华武术推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现行的散手竞赛机制却严重的影响技击术的挥,把技术固定在了“拳击加腿再加跤”的框框内。从这一点来讲,散手技术的丰富性是绝对无法与李小龙的技击术相提并论,因为李小龙的截拳道先是集传统武术精华之大成,而散手运动缺少的就是这些。近几年来虽也提倡与鼓励使用传统技击术动作,但起色并不大。

(一)、截拳道与散手运动在拳法上的比较:李小龙的拳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充分运用“节约的经济线”(即两点间的直线)的技击原理,所以它打击对方的机会和实用性最佳。李小龙一反传统观念,而注重“活用”的方法。他提倡的是随机应变、条件反射式的技巧,这也是笨而“重”的散手拳法所无法比拟的。李小龙出拳时讲求的是“短”、“快”、“狠”,而散手拳法则注重“长”、“快”、“重”,两者在观念与内涵上截然不同。在拳法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攻守抢中线,集中于中央突破”为截拳道的拳理要诀之一。李小龙要求拳手对此需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而在散手拳法中则绝无此观念,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再者,李小龙在出拳进攻时,皆善于用脚控制住对方的脚,用以控制住其重心和限制其动作的挥和施展。

(二)、截拳道与散手运动在腿法上的比较:李小龙以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腿法为基础,并吸收了空手道和其它一些国家技击术中腿法的优点和特长,而创编了在世界武坛中独树一帜的“李式”腿法。而散手运动的腿法却仍以老三腿(踹、蹬、扫)为主,且在战术上缺少变化。李小龙的腿法在施展时以短快与脆狠而著称,它运用的是爆力,这种力量也许未必能把对方踢倒,但却能把对方踢伤。相反,散手腿法运用的则是大开大合的长劲,运用这种劲力可能会把对方击倒,但却没什么杀伤力,因为对方起来后仍能继续进行缠斗。此外,由于李小龙的动作短小,因此动作度亦相当快捷,许多时候,对方尚未反应过来,即在懵懂中挨上了李小龙的致命重腿而饮恨擂台。事实上,李小龙的本体度并不比常人能快多少,重要的是其动作在设计上要更为科学、合理一些而已。

截拳道与空手道的比较

空手道与中国武术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中国武术中少林拳对空手道的影响最大,也颇接近,正因如此,空手道至今都没能摆月兑中国武术的影子。千百年来中国武术的主要流传方式是套路,也就是“型”,这种“型”是进步的绊脚石,而空手道从中国武术中遗传了这种“型”。尽管近些年来有了以格斗为主的“硬式空手道”和“全接触空手道”等,但这只是一种外形上的改变,其中的内涵与中心要旨仍没有改变,所以说现在的空手道仍不是“自由”的,仍是受“型”所束缚着的一种“表演性的‘搏击’功夫”。

在实战训练中,空手道讲求的是自由对拆练习,这种方法虽比中国武术的散招训练进了一步,但与李小龙的技击术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因为空手道只是在模仿实际搏斗,或摆出一副虚有其表的型。象这种硬把变幻莫测的现实技击固定化,对实战来说毫无意义。由于空手道源自于传统武术,故在防守上亦继承了幅度过大的弊端,而且防御时自身后移过大,这样虽可保证自己的安全,但却不易起反击。截拳道则不然,因李小龙善用以打为消,且常常是迎势而上,所以往往可打对手以措手不及。由于李小龙还擅用左手防御和前手反击的打法,因此更强化了动作的突性,在这一点上,空手道是绝无法与之抗衡的。这一打法特点是世界武坛独一无二的。

截拳道与跆拳道之比较

跆拳道是一种优秀的武道,在很多国家,军队和警察亦都采用跆拳道作为训练内容,甚至在不少功夫电影中都可看到跆拳道的动作。另外,李小龙生前对跆拳道的指责也不多,可见其确为一门优秀的格斗技击。跆拳道的艺术性虽然很强,但对手脚的技术限制的太多,从而对真实的搏击益处不大。跆拳道虽然能吸引人,但却不能慑服人。

跆拳道与李小龙截拳道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出招快,回收也快。这样露出的破绽便会因自己快收回的动作而得以弥补与解除。此外,跆拳道善用飞踢的技术,而李小龙则不提倡将飞踢运用于搏击,原因是没有充分的机会去运用它,这也是跆拳道的最大区别之一。再者,跆拳道通常以大幅度的纵深性攻击动作为主,而李小龙则以快而小、短而狠的打法为主,因此这在无形之中李小龙便比对手快捷了许多,因他攻击的距离短,所以打击的度快,抢在对手之前击中对手的机会也就多。两者在防御与反击上比较,基本上差不多,即李小龙所提倡的制敌机先的打示,以及仍以前手前脚进行反击以增强反击的命中率与实效性等。再者,李小龙在诱敌等战法的娴熟之运用,也是一般的跆拳道所望尘莫及的。跆拳道所倡导的是:“攻击是最佳的防御”。李小龙则认为:“反击是最佳的攻击”。

截拳道与泰国拳的比较

经过数百年的战争磨炼和擂台砥砺,泰国拳已从古老残忍的杀人毙命武技演变成为今日高度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凶狠凌厉的现代泰拳格斗术体系。在剧烈搏击中,泰拳没什么复杂套路,它完全从实战出,真正起用了四肢的拳、肘、膝、腿八个部位,且招招狠毒。这一点,也只有李小龙的截拳道能与之匹敌。泰拳由于其攻中有防,攻防合璧,加上厚实的功力,勇往直前的斗志,泰拳师能毫无惧色,毫无限制的把泰拳的搏击威力挥到极限。

李小龙认为,泰拳精华就在于其内围战法上,这是其常胜不败的杀手锏。除此之外,如攻击力与反应等,泰拳均不及截拳道。欲战胜泰拳手,先需有厚实的功力,精通内围战法,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在世界上几位曾战败过泰拳王的外籍高手中,他们所运用的武技皆是学自于泰拳的打法,即以泰拳对付泰拳。当然,运用李小龙截拳道中的擒锁技亦能有效地克制泰拳,但最为重要的是需运用李小龙截拳道中灵活的战略战术去对付凶悍的泰式打法。

截拳道与格雷西柔术的比较

在很多国际性武术杂志都认为,格斗与搏击技术的天敌就是格雷西柔术。而且,一个采用格雷西柔术风格的武师,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会使你窒息,从而击败你。但我个人认为,李小龙截拳道是格雷西柔术的天敌。

先截拳道亦拥有格雷西柔术中的大多数武技,尽管叫法与名称不同。事实上,如果李小龙能活到今天的话,则其技击术展的盛况决不在格雷西柔术之下,可惜斯人已逝。

现在,虽然人们把顶峰格斗冠军赛看作是“顶峰格斗”,但是它仍有一些限制。或者说,它并不能用于巷战,而巷战技法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专长。

再者,格雷西柔术讲求的是两分钟内制服对手,但李小龙的观念则是一招制敌。据某些武学行家说,一旦你被格雷西柔术选手抓住手(脚)或衣服时你就完了;但相对于一位截拳道高手而言,他能会被对手轻易抓住吗?有几位截拳道大师现在早已开始研究格雷西柔术,以便取长补短与寻求战胜它的办法。

所以说,将来格雷西柔术能否再称霸天下也很难说。其实,格雷西柔术能否战胜泰国拳也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前两届顶峰冠军赛上,霍伊斯.格雷西曾战败过几位练过泰拳的泰拳师,但这些泰拳手却并不是泰籍人士。也就是说,这几位泰拳手代表不了真正的泰拳水平。此外,一年半之前,咏春拳叶问宗师的第五代传人亦曾在美国向霍伊斯.格雷西公开挑战过,但后者却并未应战。其实格雷西柔术并非没有规则限制的真正实战功夫,它仍限制插眼、袭裆和牙咬。而截拳道的特点就是没有限制。)

四十、新环境

看着桌上的成绩单,瑞恩并不感到惊奇。方纪新是这次中情局送出的13名特工中,通过海豹突击队考核的两名组员之一。另一名,已经参加过两次训练,这次是第三次了。

一个从中国最贫困山区出来的孩子,如果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难从走出来的。再说,方纪新身体素质不是一般的事,自己已经从凯瑞得光碟上见识了。没什么可奇怪的。他没有通过才是让人不可接受的。中国人吃苦精神世界都有名,何况方纪新又是含着苦水长大的!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给他一个新身份,好让他回去后能不被中国国安局识破。这一段时间,已经给他的消失编制了很好的理由,他们是不会找出破绽的。只是对于方纪新的精神催眠还要加强,免得出纰漏。

上次澳新山庄的事,几乎毁了自己的前程,还险些要了自己的命,要不是那老色鬼尝了自己的甜头,关键时候保了自己,不知道自己现在会不会在那座高楼的水泥柱里慢慢变成女木乃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是中情局惯用手段。自己不是亲手制造了几句这样的干尸吗。想到这,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方纪新在罗斯教授实验室工作的几个月时间里,反馈的信息表明,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似乎在那里取得一定的进步。罗斯教授很器重他。如果把他换一个环境,更好的环境,对提高它的利用价值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说动罗斯教授作学术推荐,自己在加把劲,送他到拉莫斯国家核物理实验室,应该是不成问题。现在关键是方剂新知识一名大学生,进入那地方,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很难有说服力,也容易引起人的猜忌,看样子,只有动用力量帮他想想办法。

方纪新写了一篇关于记忆金属新材料的实验报告,专家分析有关注价值,整理表一下,能更好的提高他的学术地位。

两个月后,方纪新收到一份《自然》杂志社寄来的样本,他那篇新材料展的新思路的实验报告,被罗斯教授修改后表了。他本想放一段时间,等找到试验依据后再刊,没想到罗斯教授提供了这方面的数据支持。同时,他收到了一封邀请函,拉莫斯国家核物理实验室的应聘书。方纪新纳闷了,李文和事件之后,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对来自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人员招手,有了严格的限制,这次居然破例对他网开一面,是不是一个圈套?

瑞恩的电话,令他释然,他让他不要放过这样一个机会。原来是她在捣鬼!

应聘很顺利,凭着他在《自然》杂志上的两篇论文,他完全具备了这种资格。

斯坦福大学很照顾,允许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反正是实行学分制教育,只要你能够拿到足够的学分,就能拿到学位。至于用什么方式,用多长时间不考虑。美国篮球明星奥尼尔,用了十一年,才拿到学位,就是这种学制的体现。

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条件,果然是外界所不能比拟的。罗斯教授的实验室已经够规模沟先进了,和这里相比,也仅仅是小儿科。

新环境里,方纪新更加如鱼得水,以往不能严整的想法,在这里都可以动手尝试。有那么一瞬间,方纪新甚至产生放弃所有附带身份,在这里平静的作自己的试验,做一个单纯的科学人。但是,在这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人,能单纯或纯粹吗?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是美国设计核武器的两个机构之一,另一个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由美国能源部与加州大学联合管理,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职员等近万人,每年的研究经费约1o亿美元。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里研究和制造的。

在方纪新的思维定势里,科学研究是男人的事,因为这种枯燥烦闷的环境里,女性活泼的天性难免会得到抑制,不适合女性的天性。但是到了这里之后,才现自己是大错特错。这里的女性雇员也不少。而且拥有可接触到所有美国地下核试验数据权限的“Q通行证”的女性也不少。这种现象,在国内似乎很少见。

实验室女性中,中老年女性居多,但也有相对年轻的女性存在。唐妮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实验室里众多女性当中,可以称为美女的其中一个,而且她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年轻,年轻的美女,在哪都会引人注目!

她应该比自己大不了三四岁。方纪新之所以对她多看两眼,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而是她的面孔,有些东方人痕迹的面孔。

唐妮是东西方混血儿,英中混血儿。出生于香港,三岁时随父亲回到英国定居,二十二岁留学美国,进入拉莫斯四言诗的时间不长,仅比方纪新早三个月。也许是拥有中国人血统的原因,在这个黑白两色人种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方纪新看见她总有一种亲切感。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唐妮不拥有“Q通行证”,两人平时接触的机会不多。只是上下班电梯和吃饭时偶尔能遇上。

方纪新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很幸运,他的“Q通行证”在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一个星期之后就了下来。人们对这个来自东方那个神秘国度的小伙子很另眼相看。不是因为别的,人们对他的工作态度很钦佩。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很执著,方纪新的执著却近乎于疯狂。有一段时间里,他曾创下连续一个星期吃住在实验室的纪录。这种狂热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很快就得到人们的认可。再加上东方人谦虚和顺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态度。话虽不多,但被接受的程度却很高。

学者之间的学术讨论、酒会开始邀请他。在这里,方纪新又见过唐妮几次。美女受欢迎,很正常。两人也由最初的见面点点头展到说上几句话,但也仅此而已。

隔上一两个星期,方纪新会回到学校一次。大学的课程虽然自己已经自学完结,但必要的学分考试他还是要参加的。

从墨西哥州到加州,驾车需要几个小时。每次往返,方纪新都会选择这种交通方式。一是省钱;二是避免坐飞机时繁琐的检查方式事件后,美国各机场登机前的手续严格了许多,对外国人尤是如此。中国游客赵晓岩机场被殴事件的生,使方纪新对乘坐飞机出行,有种心里排斥。被人用有色眼镜盯着,不是件舒服的事;第三个原因是在驾车过程中,方纪新可以领略沿途的风景,人文风情。自己紧凑的生活让他很少有机会真正接触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借这个机会,他可以增加些浮光掠影的了解。每次回来,他都会带些沿途的小玩意,赠送身边的同事。中国人的传统,礼多人不怪。开始只是几份,后来接触多了,也就十几二十几份的送,渐渐的,唐妮也被纳入送礼人的名单之列。

方纪新这样做,不是说他很有钱。其实他现在的驾座,是从旧货市场淘的二手车。银行卡里的十万美金,他取出来,以个人不记名形式,捐给中国福利基金。他这样做,只是想让自己心理平衡一些。

瑞恩获知这个消息后,有些不快,一丝隐忧掠过心头。虽然每个人对自己过失的补救方式各不相同,但方纪新这样做,表明他内心之中,尚存一丝爱国之心,只是他爱的是中国,不是美国。作为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他这样做,不能不让瑞恩有些担心。方纪新是在加入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之后,申办的绿卡。

礼收多了,自然有人回请。这天方纪新接到一个电话,唐妮晚上邀请他吃饭,表示一下谢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