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几日后博望镇上恰好是每月逢十的大集。秋蝉便提出来想去外面看热闹。叶氏正在赶前几日拉下的绣活,忙的头也不抬、目不斜视,哪里有空理她去?便冷了脸不许出去。偏偏小蝉儿精乖的很,娇声软语居然哄了秋金凡应允。家里大事既然都是叶氏说了算,些许小事上总要给秋金凡留几分面子,叶氏不愿在加班加点赶绣活这个节骨眼上,再为这些小事和秋金凡闹别扭,于是草草嘱咐了刘妈妈几句,就要刘妈妈带着秋蝉和小侍女菱儿出去。

“卖苹果啦!又甜又脆的苹果!”

“柑橘柑橘!新鲜上市的柑橘!快来尝尝鲜吧!”

“萝卜!白萝卜!又大又甜的白萝卜!”

“锅盔来了!”

博望镇也算是方圆几十里的大镇了,逢双小集,逢十大集,这日大集足足有上千人从附近乡镇赶来,将一条宽阔的前街堵得水泄不通。

人虽多,秋蝉却不怕。她身小灵活,牵着菱儿的手在人群里钻。纵使冲撞到别人,人家看是两个小女孩,也不会和她计较。更有甚者,多看了她几眼,竟会下意识的给她让出一条路来。

秋蝉在前面走的灵活,刘妈妈在后面跟的可辛苦了。她膀大腰圆的,这集市中可是苦了她了,死命跟了几步,却离秋蝉二人越来越远。她不由得扯开了喉咙叫嚷:“小姐,小姐,你别跑丢了!”旁边倒有善心者听到她这般叫嚷,又看到她焦急的形容,也会好心给她指路:“妈妈是说那个长的很好看的小女孩吗?她和另外一个丫头从这边走了。”

刘妈妈就这样紧赶慢赶,来到前街的一座茶馆前。见秋蝉俏生生立在那里,和菱儿两个人笑吟吟的望着她。刘妈妈也顾不上说话,只是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半晌,方说:“这里人太多,小姐啊,咱们还是家去吧。”

秋蝉摇头道:“这样可不行。刘妈妈,咱们才逛了多会子啊。若要家去,就白出来这趟了。”一边说着,一边招呼伙计从茶铺中捧出一碗凉茶来,道:“刘妈妈吃茶。”又道:“妈妈既然累了,不妨坐在这里吃茶。博望镇就这么大点地方,我和菱儿闲逛片刻,便回来找妈妈。”

博望镇上民风淳朴,几时有过走丢了小孩子的事情?刘妈妈望着黑压压的人群,着实不想稍一思索也就放下心来。

“是在这里吗?”。跟着秋蝉小姐七拐八拐,眼看已经到了博望镇的边缘,菱儿不禁有些惧怕,问道。

秋蝉看了看四周:“再往前走,就差不多了。”

“小姐,你到底要干什么?”菱儿疑惑的问道,“小姐上次的那块帕子,菱儿已经洗好给莲花儿送去了,保管一丝生姜味也闻不到,任何人都不会起疑心。菱儿一向听小姐的,可是这附近,荒弃已久,菱儿有些害怕。”

“不怕不怕。这里住着一位老先生,我们这次来是向他讨教学问的。”秋蝉安抚道。

……

大周朝覆亡之后,各诸侯国异动纷纷,大周朝廷的臣子们,大部分如飞鸟各投林,寻觅到了新的效忠对象。也有一小部分人,不愿再出仕,隐居于山野之中,钻研学问以自乐。

如果秋蝉没有猜错的话,在博望镇邻的废旧木屋中住着的,就是这样的一位隐士。博望镇的人们没有注意到在这里还住着一个老先生,或许是知道,但却没有留意。直到自己十岁那年,负气离家出走时候,才误闯进这里。

当时秋蝉又累又饿,放下自尊向老先生讨口水喝。老先生只顾低头摆弄算筹,既没有听到秋蝉的软语相求,也没有注意到她惹人怜爱的容色。直到她大声说:“算筹之术有什么好玩的,这地上刻画的九宫格,我也能解出来!”这才引来老先生的注意。

他当时淡淡看了秋蝉一眼,说道:“是吗?你一个女娃子,居然敢出此狂言,那么你解解看吧!”

九宫格其实是一种三三图,共有九个格子,填入从一到九九个数字,要求无论横排、竖排还是斜排,数字相加之和要相等。当年秋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思索了半个时辰后,终于成功解出。老先生当时惊喜非常,笑呵呵的端出肉干、馒头和清水,对她说道:“你小小女娃,居然有几分灵慧,着实不易。其实这个图,我却有歌诀相解。”当下低声诵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边说边画,在沙上画了一个九宫之图。

秋蝉水足饭饱之后,在老先生拿着彩头激励之下,一鼓作气解出了四四图,喜不自胜的老先生将两百个大钱数给她零花,又说:“若能解出五五图,我还有更多东西给你。”然而秋蝉一个小姑娘,尽管有几分聪慧灵气,未经高人教导,毕竟有限,哪里解得出五五图?只得抱憾而回。

……

半朽的木门晃了一晃,便被推开了。空荡荡的风顺势钻了进去,拂动木屋书架上厚厚的灰尘,呛得木屋里拿着算筹沉思的老先生一阵咳嗽。

“哪里来的女娃儿,快出去,到别处玩去!”老先生慢慢抬起眼睛,不悦的说道。

“老先生,听说老先生您神算无双,我于此道也有一些心得,是特地来请教的。”秋蝉笑着开口说道。

“你?”老先生一副不相信的样子,他的思路被打断,难免气的吹胡子瞪眼睛,“一个五六岁大的女娃子,怎来这里调皮?谁教你来的?”

“小姐,这个老爷爷看起来好凶啊!我们还是莫要玩了,赶快离开这里吧!”菱儿有些害怕,小心扯着秋蝉的袖子。

“老爷爷,您别看我人小,我可是经过名师传授的,不然也找不到这里来。不信您试试看。”秋蝉坚持说道。

“既如此,就考你个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吧。”老先生很是不屑的说道,“假设,我是说假设,你的娘亲把一些鸡和兔子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