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四卷 风起云涌 第一百一十章 雁翎卫队

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意义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时更显奇效,所以各国对特种部队的训练与发展都表现的尤为重视。

要是在古代有一支特种部队呢?林旭心中有了这样一个想法,第一次有这个念头,或许应该追溯到当年的河中北门之战。后来寿春之战,林仁肇带敢死队逆风举火正阳桥又是一次触动,真正有这样的想法是当日从山涧而来攻陷滁州城之时。

成为淮南道节度使后,与南唐之间暂时保持着友好的互不侵犯关系,林旭暂时算是闲了下来。闲来无事,就又琢磨起这个事情来。想起前世看过的许多军事片,特种部队都是威力无限的,对此林旭很是神往,他也坚信在古代要是有一支“特种部队”,收到的效果只怕难以估量。如今自己主理一方军政,手上有人力、物力、财力、全力、精力来做这些事情,于是在显德三年初便着手实施。

首先一点是兵员,林旭的大概目标是训练一个六百人的特殊军队,自然要挑选最上佳的勇士。挑选的对象自然是自己手下的五万滁州驻军,这样的事情他不敢也不愿意惊动旁人,所以一切进行的很秘密。

在五万人中悄然进行了一次初选,以身体健壮,灵活,机灵等标准选出了八百多人,随之而来的将士最为严格的训练。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尤其是这支“特种部队”更是要保持最严格的纪律性。林旭将自己所知的现代军训方式与周军日常操练相结合,开始了最初的纪律性和体能训练。

所谓君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特种部队”,武器装备自然就要有其特别优越之处。冷兵器时代,长剑装备离不开刀枪剑戟,弓箭弩机。林旭所部配备的是一把刀、一把匕首、一把弩、一把钩索、一袋飞镖,以及有时会用到的弓箭。

刀和匕首都是林旭按照后世的一些经验和记忆特别设计的,长度和流线型都别具一格,携带方便,威力也更大。所用的材料是淮南一带所产的优质钢铁。铁矿的开采,和淮南大军打造兵器一事正好由他负责,此时就变的更加方便了。

至于弩呢?林旭派人秘密寻访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以他们的经验手艺加上自己的现代机械与力学知识,还有清流山上的毛竹正是弹性,韧性最好的原材料。这些得天独厚额条件组合到一起,他们成功改良了连弩,制造出了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射程更远的连发弩,这也将是桑干河那一战的制胜法宝。

钩索是飞檐走壁,进宅院探听消息,悄然攀爬城墙的必备工具。稳定坚固的铁钩,精工细作的优质麻绳细索成为最好的搭配,使用作为得心应手。

飞镖就更不用说了,近距离使用往往有奇效。弓箭在野外作战中是必备的,这些都必须熟练掌握。唯一不足的就是战马,中原地区的马本就不多,良种战马就更缺了。林旭也只是想办法尽可能为队员配上好一些的马,将就着先用。

有了这些保障,训练就是关键了。林旭将八百多人暂时分成了六队,由十一勇士和自己担任正副队长。他很清楚,等到训练结束,定然有一部分会被淘汰,最后能有六百人撑下来自然是最好不过。

身为特战队员,过硬的身体素质自然是首要的,每天的三十里路的负重晨跑,林旭特别引进的俯卧撑,蛙跳、搏击都是每天的必备项目。几个月下来,所有队员的的体魄更为强健,体力、耐力都有了很大飞跃。

接下来是实体科目的训练,马术和弓箭射击是由军中最出色的人选指导训练的。刀法、飞镖投掷、近身格斗则是由林旭,陈抟老祖的弟子,一个懂得现代知识的人亲自指导,结果可想而知。

同时,对于游泳、攀爬、登山、夜战等一些用得着的技能都有训练,同时林旭还交给队员辨认方向,野外生存的一些知识。同时一些朝前的战略思维也深入人心。

经过近两年的训练,成效非常显著。在之前进行的格斗、刀法。弓弩射击、城墙攀附等一系列的训考核中,有一百多人逐渐被淘汰,这样的情况比林旭的预想的好多了。

显德五年夏,清凉的南风吹过。清流山下,“特种部队”剩下的七百多人选静静地肃立着,神情凝重。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响起,林旭从阵前走过,高声道:“半天时间,就在清流上山,拿回之前放好的标记物,就算合格。午夜我会在这里等你们。”

七百多将士朗声答应,立即出发上山。今天是“特种部队”训练考核的最后一项科目——野外生存任务。当然没有经历战火洗礼的军队是不成熟的,但目前确实没那个机会,不过林旭很清楚,以后的机会多的是。

安排好任务,林旭回到了节度使府,“爹爹”一个脚步蹒跚的小家伙远远地就呼喊着。在滁州一呆就是两年多,符秀宁于显德二年八月,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林昭,也就是眼前这个孩子,已经快两岁了。

“来,昭儿!”林旭快步上前,抱起儿子,满脸怜爱。“今天又调皮了?”

小林昭女乃声女乃气道:“才没有呢,昭儿最听话了。”儿子聪明可爱,有点小调皮,是全家人的最爱。

“是吗?没骗爹爹?”林旭笑着与儿子说笑着。

小林昭做出一副大人模样,说道:“真的,不信可以问娘。”

林旭回过头来,正好看见符秀宁远远走来,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做母亲的符郡主出落的更美丽,成了一个更有女人味的少妇。

“晚饭备好了,过去吃吧!”

“嗯!”

夫妻二人并肩而行,符秀宁沉吟许久说道:“汴京来消息了,官家在北边受伤了。”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西南的后蜀挑衅中原威势,一场激战后,以割让四个州县的结局惨淡收场。北汉与契丹也有南下进攻,被柴荣打了回去。几场仗打下了,立功最大的当属石守信和赵匡胤,先后受封义成军和宋州节度使。此次与契丹一战,柴荣御驾亲征,在阵前中了流矢受伤。

“伤情如何?”

“似乎伤的不轻。”

林旭心中一紧,想起柴荣英年早逝,这不正是个征兆吗?

饭后,星光璀璨,晚风阵阵,林旭走出节度使府。心中想起柴荣,知道自己留在淮南的日子或许不长了,看似平静的汴京,暗流或许已经开始涌动。回到汴京又该何去何从呢?那个苦恼的问题随之而来。

远处的脚步声响起,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大校场。白天上山的队员已经有人赶了回来。林旭长长舒了口气,轻声道:“先去迎接我的勇士。”

不负所望,六百一十七名队员按时完成任务。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有了一个即将享誉天下的名字——雁翎卫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