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三章 西贝公子

“忙活大半日,终于可以坐下喘口气了。”杨光义一坐下,端起下人备好的凉茶咕咚咕咚一饮而尽。相比之下,刘守忠和林旭就斯文多了。

放下茶杯,抹去嘴角的水渍,杨光义呵呵笑道:“林兄弟真有你的,今天我算是开了眼,想当初醉风楼那般破败,不想还能有今日之繁华,多亏你妙手运作,功不可没啊!”

刘守忠也是一脸得色,拍拍林旭肩膀,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休息片刻,三人又匆匆起身,他们是今日星光璀璨的主角,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流饮香榭——醉不归乃至整个汴京城最雅致的酒楼,一张雕花梨木小桌,几道精致的小菜,一个俊俏的锦衣少年,一个秀气的小厮坐在桌前。

菜品做的小巧精致,锦衣公子看了微笑着点点头,并不急着动筷。旁边的小厮先是侍候公子起床、请安、用饭,后来又急忙赶着出门,以至于时近午时,水米未进。此时见了美酒佳肴,馋心打动,可是公子似乎已经看饱了。

锦衣公子欣赏一番,这才注意到对面的大馋虫,微微笑道:“好了,知道你饿了,赶紧吃吧!”说完率先夹了一筷。小厮如蒙大赦,感激不已。

远处几个精悍男子也是饿了肚子咕咕直叫,却不敢随便擅离职守,目光始终不曾离开正在享受美酒佳肴的一主一仆。尤其是看到小厮吃的井井有味,心里别提多难受,还是贴身伺候的好,还有机会和主人同席。同样是仆人,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大厅里一阵喧哗,锦衣少年侧过头去,因流饮香榭地势较高,加上醉不归独特的设计布局,坐在此处,大厅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而对面的秀气小厮依旧低着头,安慰着自己的五脏庙。

大厅里,刘守忠已经站上设在正中的高台,来往的客人也都停下脚步,随之一片安静。刘守忠满面春风地高声道:“今日本店开业,诸位能前来捧场,刘某不胜感激。”两句简单的场面话,掌声适时地响起。

刘守忠笑道:“醉不归能有几日景象,离不开汴京各界的支持,我们本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原则,来回报社会。今日请大家见证,醉不归爱心基金也同时成立,我们每月将拿出百分之五的收入,用来修桥、修路、兴学……”金箔彩纸飘下,一片红绸落下,露出一块爱心基金的汉白玉牌匾。

随后蒙纱的红妆女子穿梭其中,送上基金会的吉祥物——白玉小鲤鱼。

“好!我们支持……”募捐箱刚刚摆出,捐善款的客人络绎不绝。林旭站在一边,心道;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楼上的锦衣少年看着眼中,会心地点点头。一瞬间,醉不归已经在汴京社会树立起前所未有的社会形象……

杨光义又上台说道:“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敝店特意推出一系列优惠,凡在我店消费百两,送白金卡一张,可以享受如下优惠……还有,根据您的喜好,你可以办理餐饮沐浴套票,貔貅沐浴套票……优惠多多!”侍女们早已经将印制精美的传单送上,上面有详细的介绍,人群中好一阵激动……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林旭脸上写满笑意,满意地点点头。积极到位的宣传炒作为开业打下先决基础,如今再加上一系列现代营销手段,效果就是这样的。不用说今天肯定进账不少,嘿嘿!见杨光义那边忙活的差不多,林旭转身离开,该他上场了。

你站在一边看热闹,看热闹的人在楼上看你,林旭并未注意到,不管厅中多么热闹,有一双明亮的眸子始终盯着自己,有意无意,似笑非笑。

林旭走上另一边的台子,朗声道:“我大汉素为礼仪文教之邦,汴京文风兴盛,今日在场的才子众多,这里有几幅上联,哪位才子先对上,免费赠送白金会员卡一张。”

卷轴垂下,只见几幅上联: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高下;移椅倚桐同赏月;两舟竞渡,橹速不及帆快。

才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较劲脑子,偏生对不出只言片字,一时间急的抓耳挠腮。流饮香榭楼上,锦衣少年盯着卷轴,沉吟良久摇了摇头……

“公子,连你也对不出?”在小厮眼中,自己公子聪明睿智,博览群书,从不曾被难倒,可是看如今这情形……

锦衣公子摇摇头,有些失落地说道:“只对出两个,余下一个实在想不出来……”幸好他声音极低,否则满堂才子该情何以堪呢?只怕“始作俑者”的林旭也会彻底无语。

良久无人应答,林旭心中汗道:这些所谓才子也太言过其实了吧?这不是让老子下不来台吗?想好清音台上歌声骤起,汴京几位花魁名妓正同台献艺,他们都是受邀前来参加选秀表演的。人流瞬间被吸引过去,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美女一起出现,大饱眼福啊!而且凡是参与选秀投票的客人,都有精美礼品相送,还等什么呢?

林旭抹了把额上的汗水,这才松了口气,心中暗道:唉!学人附庸风雅,这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不痛快吗?真失败!正准备离开,突然有人在背后喊道:“林公子等等。”哪个小丫头迷恋哥?转过头看到的却是个十四五岁的粉面小厮,不禁有些失望,不过这小孩张的也太秀气了。

小厮见林旭表情怪异,目光中似乎还有几分轻薄,忍不住轻哼一声,白了他一眼。林旭倒并不以为杵,只是觉得好笑,问道:“小哥儿找在下有何贵干?”

“嗯,拿着……”说着递过一张白纸,也不多说一个字。

林旭打开一看,只见墨迹未干,两行娟秀的行书飘然其上: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等燈登閣各攻書,在下才疏学浅,第三联毫无头绪,还望公子指点。

真不简单了,短短时间对上两联,比适才那些滥竽充数的士子强多了。自家事自己知,至于第三联,林旭心中一个坏笑。

小厮瞟了一眼,见他看完,说道:“我家少爷有请,不知公子能否赏光?”

林旭顺着小厮的目光往上一瞧,只见一个十五六岁,斯斯文文的锦衣少年向着自己颔首致意。

对上两联,又是如此盛情邀请,林旭也不好推辞,跟着小厮上楼而去。锦衣少年起身相迎,拱手道:“林公子好,在下有礼了。”林旭见他不曾通报姓名,也不好打招呼。于是开门见山说道:“公子好才学,林某自愧不如。”说着拿出写着两个下联的白纸。

锦衣少年说道:“林公子先请坐!”林旭反主为客,依言与锦衣少年相对而坐,如此一来小厮只能站在一边。

锦衣少年说道:“林公子说哪里话?阁下的第三联才是高明,在下望尘莫及。”

“哪里,哪里?”林旭讪讪一笑。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林公子可否为在下指点下联呢?”

林旭一听,登时有些头大,那第三联是自己借鉴而来,此联与明朝著名才子杨慎有关,相传杨慎中状元之后,乘船衣锦还乡。行至一河水浅窄之处,恰好遇到武状元座船,两家互争先后,皆不能前行。于是武状元提议,自己提一个上联,请杨慎作对,对上就先行一步,否则就逐尾而行。

杨慎自负文采,一口答应,于是武状元吟道:两舟竞渡,橹速不及帆快。此联既指物,又指人,“橹速”谐三国东吴名臣鲁肃,“帆快”谐汉初名将樊哙,意思是文不及武。杨慎一时寻不到佳句,只能服输,此时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直到多年之后,儿子成婚之时,杨慎听到丝竹管弦之声,灵感一动,对出了下联:百管争鸣,笛清怎比箫和。“笛清”谐北宋骁将狄青,“箫和”谐汉初名臣萧何,意指武不及文。杨慎也得以了却一桩遗憾。

可如今世上还无狄青此人,这下联自然也就不成立了,林旭红着脸,呵呵一笑:“这个……这位公子,其实这是在下从别人处听来的,在下对不上,才请教诸位的。”

“是吗?那算不算欺世盗名呢?”锦衣少年身体不由地向前一倾,质问道。

这么一来,二人只见的距离接近不少。林旭看的清清楚楚,锦衣少年皮肤白皙如脂,眉眼动人,唇红齿白,唇上一层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茸毛。再仔细一看,耳朵上竟有两个小孔,这个时代该没有男人戴耳环吧?

余光又瞟了一眼一旁站着的小厮,主仆俩都是一般,说话细声细气,柔和秀气,还带着点女子故友的撒娇。

锦衣少年见林旭紧紧盯着自己,目光飘忽,很不自在。林旭嘿嘿一笑说道:“说了这么久,还未请教公子高姓大名?失敬失敬!”

“哦,敝姓……”锦衣少年公子刚要说话,被林旭打断道:“别急,让我猜猜,假公子是吧?西贝贾?哈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