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八十二章 青岛之行

“刘公子,太感谢你能给我带来霍克曼的消息。”瓦德尔克虽然长期待在中国,也算是半个中国通了。但是,他的中文还是很蹩脚。在他看来,中文实在是太难学了。所以,当他听到刘庆斌竟然说了一口地道的德语,立刻也改用了德语,说话也利索了很多。

“噢!总督大人,这是我应该做的!”刘庆斌很客气地点点头。通过谈话,刘庆斌这才知道霍克曼竟然是瓦德尔克的亲侄子。

过了好一会儿,瓦德尔克终于看完了那封信:“刘公子,霍克曼在信中对刘公子可是赞赏有加呀,他说你是上帝赐予中国最好的礼物。”

瓦德尔克顿了顿,又说道:“其实,刘公子你的大名我前些日子就已经知道了,特别是你率青帮攻下江南制造局的事情,已经在上海租界,人所尽知,甚至西方的一些报纸也对您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刘庆斌很惊讶地说道:“没想到,我现在居然这么出名了,看来,真的要感谢上帝了!”

“对了,光顾了说话了,总督阁下,我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你呢。”

说完,刘庆斌挥了挥手,伊贺纳言捧上一只小皮箱,瓦德尔克疑惑地看了看刘庆斌,又看了看伊贺纳言手中的皮箱:“刘公子,你这是……?”

刘庆斌笑而不语,对伊贺纳言说道:“打开!”

小皮箱被打开以后,瓦德尔克不禁惊呼道:“噢!我的上帝!刘公子,这是给我的吗?”

刘庆斌做了个请的姿势:“当然啦!当然是给阁下您的!初次来拜见阁下,总是要见面礼的,就是寒酸了点儿,望总督阁下笑纳。”

瓦德尔克连连摆手:“不寒酸!不寒酸!刘公子,你让我怎么感谢你呢?我已经很久没有抽到这种古巴雪茄了。”

瓦德尔克没有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欢抽古巴雪茄,当然,这肯定是霍克曼告诉他的。当刘庆斌收到袁世凯的电报时,他心中已经决定,从北京一定要去青岛一趟,于是,他给黑田村正发了电报,让他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上等的古巴雪茄,然后派人送到青岛来。由于古巴雪茄产量较少,加之西方各国都把抽古巴雪茄当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古巴雪茄很难买到,尤其是刘庆斌此时送给瓦尔德克的,更是古巴雪茄的上品。瓦德尔克并不是用古巴雪茄来显摆身份的,而确实是喜欢抽古巴雪茄,他的烟龄已经至少有三十年了,恰好他最近也断了货了,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抽上古巴雪茄了,无奈之下,只好以别的雪茄烟来代替。刘庆斌此举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瓦德尔克作为德国人,他骨子里的严谨和刻板此时显现无遗。尽管古巴雪茄此时对他的诱惑力极大,可他还是克制住了:“刘公子,这样吧,我给你写一封信,你带给德意志帝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纽尔斯先生,他曾经和我共事多年,我们的关系非常不错,你以后在上海如果有什么事,可以去找他。我想只有这样做,我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刘公子的古巴雪茄吧。”

刘庆斌没有想到,拜见瓦德尔克竟然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既然瓦德尔克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他还没有傻到非要把这上门的好处推出去的地步:“那我就谢谢总督阁下了。”

“总督阁下,私事咱们叙完了,我想和总督阁下谈一件公事,不知可否。”

瓦德尔克立刻换上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刘公子请讲。”

“总督阁下,我想出资为总督阁下修建一条总督府到青岛城外的秘密地道。”刘庆斌一本正经地说道。

瓦德尔克很惊异道:“刘公子,不知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做有必要吗?”

刘庆斌笑了笑:“非常有必要,总督阁下,如若你不相信,我问总督阁下三个问题,你就明了了。”

瓦德尔克一伸手,“刘公子请讲。”

“请问总督阁下,德国距青岛有多远?一旦青岛出现战事,德国本土能否及时支援总督阁下?”

瓦德尔克摇摇头:“不能。”

“再请问总督阁下,您的军队会不会将来有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瓦德尔克思忖片刻,然后说道:“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是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日本人是不折不扣的疯子。”

“那么再请问总督阁下,如果青岛发生了战事,而贵国又无法及时支援,那最终的结果会怎样?”

瓦德尔克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作为军人,我永远不想提那两个字,但是,我不得不说,最终的结果只有--投降。”

“总督阁下,投降以后,身体健康的德国士兵在战后不久,我想他们就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是,那些伤病员呢?他们能否熬得住战俘营的那段日子?”

瓦德尔克这才明白刘庆斌为什么要让他修一条秘密地道?“刘公子,你的意思是……?”

“没错,总督阁下,我可以和您签一份合约,将来一旦发生战事,我保证用密道将伤病员全部安然运走,待战争结束之后,再将他们送返德国。”

瓦德尔克想了想:“不知刘公子,您需要我们付出怎样的回报呢?”瓦德尔克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不需要任何事回报,我只想表达我的诚意。因为我们合作的机会还很多,当然,总督阁下您也许无权决定这件事情,但是希望您如实地跟贵国皇帝陛下禀报此事,就由皇帝陛下决断吧!”

事实上,刘庆斌是想让这些伤兵做铁血战士的免费教官,这些德军官兵都是德**队精锐,身体虽然受了伤,可是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和军事理论素养依然很高,教授铁血战士是绰绰有余。

当刘庆斌返回上海时,已经是11月30日了。此时,去北京一个来回已经用去了十来天时间,时间对他来说非常宝贵,民生公司成立的事情,李平书等三人轻车熟路,各方面都已筹备完毕,就等刘庆斌回来商议公司成立的具体日期。刘庆斌思虑再三,决定自己不露面,公司之事以李平书等三人的名义具体负责。《迷津报》也在刘庆斌的要求之下悄悄成立了,报纸的法人为黄世仲。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