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省长批示

1989年**后,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和平演变,成了当时意识形态的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就对山阳小商品市场和山阳发展方向有看法的人趁机活跃起来。有人公然指责山阳发展方向有问题,搞了资本主义的一套,有的领导在不同场合批评山阳的发展离开了社会主义轨道上,制造了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有的甚至嘲讽:山阳好象不是**领导的地方。

这几年,山阳的发展比以前更为迅猛,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隔两年就能翻一番,已翻了好几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988年5月,顺利实现撤县建市。小商品市场搬迁三年后,原有场地已远远不够满足需要,亟需扩展建造新市场。市委研究决定在当时市场的对面建造一个大型室内市场。可是在那样的形势下,上面会不会批呢?市政府由一名副市长带队,到省城跑这个项目,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回来。省政府没人敢答应,有的简直是嗤之以鼻。

郑文光找来龚国梁,问他是不是去找找罗俊,或者让罗俊想想办法。因为据赴省城回来的副市长汇报,在省机关这些部门中,只有省计委主任罗俊口气比较活络。有人说龚国梁跟罗俊关系很好。因此郑文光觉得只有让国梁去试试,反正死马当活马医了。

国梁带人在省城找到罗俊,罗俊说:“以目前的形势,还再去扩展小商品市场当然难啦!省委有的领导对山阳的做法很不满意,省委有人提出要派省委工作组到山阳搞整顿,给孙省长拦下来了。对你们这个项目,我是赞成的,但我人微言轻,这时候贸然审批这种项目要受批评的。再说光我们一个部门批了,也不顶事。我教你一招:把程序倒过来,先找孙省长批,省长批了,下面部门就敢批了。这事要快,依现在的形势,有风声传出孙省长的位置可能会动。”

从罗俊那里出来,国梁马上去找孙省长。还好孙省长秘书来过山阳,跟国梁带去的几个干部熟悉,他当即带他们见了孙省长。孙省长看了报告连声叫好,提笔就在报告上写道:“山阳小商品市场是我省特色经济的典型代表,对于搞活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推动我省轻工业发展,作用巨大。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该市场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很有必要建设一座大型的室内市场,请各有关部门给予配合支持。”

从省长办公室出来,国梁等几人欣喜欲狂。紧接着,他们一个个跑省机关部门。这些部门领导看了看省长批示,二话没说,签字盖章。第二天下午,国梁他们盖完所有应盖的章,凯旋而归。

半个月后,山阳小商品市场室内市场工程破土动工。一个月后,孙初伦被免去省长职务。

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风袭击山阳,暴雨引发山洪暴发,山洪暴发带来的泥石流把一个村庄埋了。事发突然,一些村民来不及逃生。这场灾难通过媒体渲染,引起全国关注。省委书记黎明代表省委政府前来山阳慰问。黎明看到这个村子的惨状,掉下了眼泪,他深情地握着该村幸存者的手说:“你们的困难,党和政府不会不管,党和政府一定会帮你们重建家园,渡过难关。”

从受灾村回来,郑文光请黎明去看看小商品市场。黎明沉默不语,半晌才说:“去看也可以,但不准拍照,不准摄像,不准录音。”

听说省委书记来到市场,摊主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所经之处,一片掌声和欢呼声。黎明神色严肃,不拘言笑,一声不吭,中间也不停下看看,转了一圈便匆匆离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