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十七章 县级干部

“喂,龚书记吗?我是贾红伟。你太不够朋友了,结婚也不通知呢,讨你杯喜酒就那么难吗?我们好歹也是同学啊。”

原来是贾红伟。党校培训班结束一年多,他与几个同学联系不多,偶而在县城聚一聚,也是跟其他干部在一起。但不知道他们三人是否联系紧密,至少国梁不太喜欢没事就凑一起互相吹吹拍拍。不过贾红伟既然这么说了,也得解释解释:“贾局长,我们是集体婚礼,不摆喜酒的。你要喝我的喜酒,我随时都可以请你。”

“那就今晚吧,我请客,上次贾部长家的原班人马,山阳酒店。你和夫人一起过去。”贾红伟不由分说就把电话挂了。

当国梁和秀英走进贾红伟预订的包厢时,只见贾红伟正跟一个女的贴在一起点菜,那女的一抬头,原来是李媚娟,怪不得贾红伟说“贾部长家原班人马”。

贾红伟站起身来,跟王秀英握手:弟妹,你好!李媚娟也走过来,满面笑容说:嫂子好!贾红伟向秀英介绍:她在防疫站工作,是我的亲戚,龚书记在银山党校学习时常见面的。

这时,刘至强和鲍昌辉先后走进包厢。刘至强一见国梁和秀英就抱拳:恭喜!恭喜!鲍昌辉进门就嚷:龚书记,你太瞧不起我这个下属了,不给我喜酒喝!

贾红伟挥挥手说,不说那话了,快请坐。待大家坐定后,他又说:“今天我请客,一来向龚书记夫妇新婚表示庆贺,二来我们同学好好聚一聚。”他让服务员打开一瓶四特酒,给大家倒上。秀英说:我不喝酒。贾红伟说你不喝酒就看不起我了。李媚娟马上接过话头说:“嫂子和我一起喝米酒吧。”

贾红伟举起酒杯说,第一杯我们先向龚书记夫妇表示祝贺,祝你们幸福美满,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另三人也都说了祝福的话,然后干杯。

国梁接着举杯说,这次由于集体婚礼没摆喜酒,在这里我向大家说声对不起。今天承蒙贾局长如此热心,弥补我没请大家喝喜酒的过失,这份心意我心领了,并在此表示感谢!

刘至强说,“龚书记,我得跟你喝三杯酒。第一杯我们四个人去党校学习,回来提拔的就你一人,向你表示祝贺;第二杯,你娶了这么好的老婆,应该祝贺;第三杯,我们同学一场,以后应互相帮助,互相提携,互相照应。”说完连干了三杯。国梁也只得喝了三杯。贾红伟说:“刘局长讲得对,我们四位同学很难得,在县里都会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如果我们紧密团结,互相帮衬,拧成一股绳,就会有很大的力量,在县城这个市面上可以办很多事情。龚书记你说对吗?”国梁只好点头称是,但总觉得这话听起来不是滋味。

此时鲍昌辉站起来说:“龚书记,我要为你的新婚敬三杯,因为我跟你有三重关系:同事、同学、下属。”国梁连忙说:“鲍书记,不敢称你的上司,你以前一直是我的领导,我是你**来的。来,这三杯酒,应当我敬你。”国梁主动先干杯,喝得鲍昌辉脸上有了些喜色。

贾红伟来得更绝,为了表达式对他们的新婚祝福他要敬国梁夫妇三杯,然后分别敬国梁和秀英三杯。当李媚娟也要敬三杯时,国梁叫停,说实在吃不消了,换个节目吧。李媚娟说,我敬你们三杯,你们喝一杯。喝完后,她又说,我跟秀英姐一见如故,就认我这个妹妹吧。秀英不置可否地跟她喝了一杯酒。

国梁感觉自己和秀英都喝得差不多了,又说换个节目吧。接着李媚娟又敬贾红伟三杯酒,谢谢关照。接下来敬刘至强时,刘至强闹着要喝交杯酒,李媚娟不肯。刘至强说那就别敬了。李媚娟说交杯酒也可以,你喝三杯,我喝一杯。刘至强说你先换上白酒。刘至强跟李媚娟喝了交杯酒后,鲍昌辉也要这样喝,而且是三杯白酒对三杯白酒。李媚娟照数喝了。刘至强说,还没跟贾局长喝交杯呢。于是李媚娟也跟贾红伟喝,喝到第三杯时,刘至强推了他们一把。可能两人酒喝多了站不稳,被刘至强推得两人都倒在地毯上,滚作一堆。慌得国梁和秀英赶紧去扶。可是他们倒象没事一样,站起身,拍拍衣服,李媚娟轻骂了一句:没个局长的样。

贾红伟重新在主位上坐下,指着刘至强口齿不清地说:“刘局长,你犯规,罚三杯。”刘至强心虚,只好喝了。

贾红伟满面通红,嘴里不住地吐着酒气,一把搂过坐旁边的龚国梁,凑到他耳朵上说:“听说县级班子快有大动静了,你有什么想法?”国梁听了很奇怪,大惑不解地说:“我会有什么想法呢?”贾红伟嘿嘿地冷笑了几声说:老弟,别装了。

那天贾红伟请客的同学聚会,有一个问题让国梁疑惑不解:他们四人都没提秀英是董书记的养女,是不知道还是不在意?此事虽然国梁从不跟人说,但在山阳传闻很多,象他们消息灵通之士不可能没听说。那是不在意?象他们政治上敏感的人不可能不在意。那为什么在专门祝贺新婚的朋友聚会上只字不提,连一句玩笑话也不说呢?莫非是刻意掩饰?如果是刻意掩饰,反而说明他们特别在意。为什么四人都那么默契,全都只字不提呢?只能说明他们事先沟通过,说明他们几个人经常在一起。国梁似乎明白了,他们是想拉他入伙!刘至强和贾经伟已说得够明白了。可是国梁从内心上说不太喜欢他们,在党校学习时就不喜欢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学习结束一年多来也从不主动联系。按理同学间关系好一点是应该的,更何况按照现在社会上说法是多个朋友多条路。说到底还是顺其自然吧,没必要疏远他们,也没必要抱得太紧。

还有,贾红伟说,县级班子要调整了,问国梁有没有想法,这话也太有深意了。自己还没听说县级班子调整的事,贾红伟是从哪儿听到的呢。有没有想法?显然是指想不想进县级班子,想做什么职务。这更是国梁想也没想过的事。国梁从小崇拜父亲,看到父亲为村里做些事受村民尊敬觉得很了不起,小时候妄想自己长大也做个村干部。后来当了乡干部,想想如果自己能做个公社书记是顶天了。没想到自己居然做上了比公社书记还大的区委书记。人家都说前途无量,自己也想过以后可能做个县级领导,但目前来说觉得自己的资格还不够。贾红伟问别人有没有想法,说明他自己是有想法的。他那是酒后吐真言。以前他对自己不冷不热,为何这时候来套近乎呢?看来跟这事有关。

过了几天,县委办黄秘书打电话国梁,让他晚上到项书记办公室去一趟。

在项书记办公室里,黄秘书给国梁泡了一杯茶,就带上门出去了。

项刚华说:“你们搞了集体婚礼,害得我这个媒人也喝不上一杯喜酒。当然我即使喝喜酒也不能是媒人身份,我这个媒人是地下的。”

接着,项刚华告诉国梁,银山专署很快要改为银山市了,银山地委领导有所变化,地委副书记张荣山到新成立的银山市人大常委会任主任,已由贾公堂接任副书记,洪向阳离开康山县,接任贾公堂地委常委宣传部长职务。接下来县级班子也有较大调整。

项刚华接着说:“山阳县的工作外面看起来很风光,媒体报道,上级表扬,全省会议典型发言,但我们内部工作很难做,干部思想不解放,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每推动一项工作都很累。你看看,县级班子调整还没提上议事程,人家早就活动开了,省里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到我这里来,董书记那里不比我这里少。有人甚至把人事方案都排出来了。有人来问我,谁要担任什么职务了?我说我不知道啊!他们就是要逼我接受他们的安排。我来山阳,一心想着做好这里工作,把经济搞上去,让山阳人民富起来了。其它的事没精力想得很多。可是他们呢,整天琢磨着这些事,我在这些事情上怎么搞得过他们?”

看着项书忧心忡忡的样子,国梁很感动,山阳人有这么好的父母官真是福气,可惜自己力量小,不能给他分忧。

项刚华说到这里,语气坚定地说:“你这次必须进常委!”国梁一惊,慌忙说:“项书记,我不够格!您给我提拔得够快了。”“小龚啊,你怎么还不明白呢!这不仅仅是我提拔你,也是让你来帮我,如果全部让他们的人上来,我的工作更不好开展了。”

国梁跟项书记说了贾红伟说过的那句话。项刚华说:“你看,我们没想到提拔你时,人家早就想到了,计算得多精哪!”

听项书记一说,国梁感觉脊梁骨发冷。项刚华说:“还好你两个舅舅是地委领导,你的事问题不大,如果他们不同意,他们的人也提不起来,这是交换。幸亏有你两个好舅舅,不然的话我更难了。”

项刚华跟国梁说:“本来这事还没到跟你说的时候,但我担心他们在关键时刻搞你,所以提前给你提个醒。现在看来问题没那么严重。一方面,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因为有你的两个舅舅在那,他们也不敢放肆。不过,你还是小心点,这段时间稳一点不要出差错,以免授人以柄。”

两个月后,地委文件下来了:李宏亮为山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龚国梁为山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贾红伟为县政府党组成员。原来的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调地委另有他用。一星期后,山阳县人大常委会决定贾红伟为副县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