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五章 整顿小组

不久,山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了《关于整顿小百货市场的通知》。文件上看不出政府对小百货市场的态度,且有“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等字眼,不知内情的机关干部都说:这一回县委政府要动真格取缔小百货市场了。

《通告》在最后一个“组织机构”的小标题下,公布了小百货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名单:组长雷永金;副组长贾红伟,龚国梁;成员是工商局、城阳公社,枣溪公社各一名干部。雷永金是县工商局局长。

按照《通知》要求,整顿小组在工商局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雷永金说,县委政府对这次整顿工作非常重视,让我们负责这项工作是对我们的信任。这项工作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我们应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以不辜负县委县政府的重托。

“我们这一次是当炮灰喽。”贾红伟插了一句。

“贾局长,你别开玩笑!”雷永金皱了皱眉头。

“我是开玩笑吗?像这种事,谁也吃不准。县府办文件说什么了吗,什么也没说!上面没有新精神,全国没先例,如果我们去出这个风头,一旦上面追究下来,别人可以推得一干二净,首当其冲受处分的是我们几个。”

会议室里一片沉寂。

龚国梁觉得贾红伟讲得有道理,但好象话不能这么说,在他的感觉中,项书记不像是不担责任的人。于是他说:“县委县政府既然叫我们做这个工作,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不然不好交代。我看我们不妨行模清情况,拿个整顿方案出来给领导作参考。”

雷永金点头称是。

贾红伟暗自冷笑:这小子还女敕点,拿个方案作参考谁不知道,关健是拿什么样的方案。他打定主意让这小子来当冤大头,反正他这个副书记也是刚捡来的,于是满脸堆笑地说:“龚书记说得对,我们可以先模情况提方案。龚书记对小百货市场颇有研究,连董书记都特别表扬了,说你有思想。龚书记来挑这副担子再合适不过了,这是雷局长和我的福气。雷局长你说是吗?”

会议最后决定,由龚国梁带人对市场调查模底,拿出初步整顿方案。龚国梁知道他们的两人在躲避,但他不在乎。

对龚国梁来说,不需要调查模底,他的叔叔和几个哥们在枣溪市场,有时自己整天泡在那里,县城市场已通过秀芳接触比较熟悉,更何况接受项书记任务时作过一些调研。他带着整顿小组的另三名干部在县城市场转了半天就开始思考整顿方案。

龚国梁想,小百货市场整顿至少涉及5个问题:1.政府的认可;2.经营者营业执照;3.税收;4.场地;5.内部管理。这些问题中,最根本的是第一个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此问题的焦点又是谁出面的问题。由县政府出面,显然不妥,不能把县委县政府推上火线。由工商部门出面,也不行,小百货市场违反政策的这些“政策”都来自工商部门,让他们出面是“知法犯法”。由基层政府出面如何呢?对!由市场所在地党委出面最好,如果上面追究下来,县委县政府还可以给予保护。当然,公社党委也不直接出面,而可以用市场管委会名义发公告。

也不知道这个办法行不行,反正走过这个门坎后,龚国梁的写整顿方案就如行云流水了。

龚国梁将整顿方案打印好,给雷永金和贾红伟看过后就交给县府办。县长范忠福将方案拿到县长办公会议上讨论,结果反对的多,赞成的少。范忠福作不了决议,只好拿了方案请项刚华定夺拍板。项刚华仔细地看完方案后,一拍桌子:“很好,就这么干!出了问题我负责!”抬头看见范忠福疑惑的眼神,抓过方案写上“同意照此方案试行。项刚华”

看到项书记批示同意的整顿方案,雷永金很高兴,马上开会布置落实。以工商局为主成立“小百货市场管理委员会”;通知经营户办理营业执照;在经营户中建立个体劳动者协会,实行自我管理;城阳小百货市场搬迁到湖清门街,枣溪小百货市场迁到第五生产队晒场;统一制作水泥板摊位,经费由贷款解决,以收取市场管理费还贷;联系税务部门采用定额税办法实行统一征税。

龚国梁的任务是两个通告。城阳公社书记杨新看了项书记批示同意的方案,开怀大笑:早就该这样办了!毫不犹豫地在《通告》底稿上签字,吩咐人抄在红纸上盖章张贴。

想不到的是,龚国梁回到自己大本营办这件事,却遇到了麻烦。刘富贵一见国梁拿出《通告》就火了:“你小子使唤起我来了?”“刘书记别误会,我是按县委指示办事,你看这是项书记批示。”“什么县委,我还不知道是你小子搞的鬼?我干革命几十年,让我向资本主义投降?没门!”龚国梁知道他怕承担责任,只得跟他说:“刘书记,这件事来龙去脉我不想解释。我建议召开党委会议一议这件事,如果党委会同意发通告,我来签字,出了事我承担。如果党委会不同意,我向县委回复。”

党委会上,7人委员中5人同意发通告,2人不同意。刘富贵吩咐会议记录的小潘,把同意与不同意的姓名写清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