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十三章 悄然升起的读史热

就在在王彦辛苦录音的同时,燕京城一出豪华住宅里。

一个青春无敌的美少女,身着V领紧身t恤,悄悄发育的小花苞,傲然挺起。带着破洞的铅笔裤将修长的美腿趁的更加迷人,挺翘的臀部,纤瘦的小腿都宣誓这这个少女的傲人身材。

少女坐在别墅前的小院里,逗着围着他打转的两只雪纳瑞犬。别墅里断断续续的传来歌声,虽然断断续续,仍旧可以听出那歌声,用情至深,歌声动人,好像牵引人的灵魂。再看少女精致无暇的脸上,只见她微微邹邹笔挺而整洁的眉头,吸吸挺翘的鼻子,可爱至极。

少女蹲子,抱起一只肥嘟嘟的雪纳瑞,模模他的脑袋,喃喃的说道:“来福,那个欺负我的人,就这个唱歌大坏蛋,没想到他的歌唱的好”

名叫来福的小狗,好似能听懂少女的话一般,伸出舌头舌忝了舌忝少女的手,然后摇摇头,破位可爱。

“恩,你也是坏家伙,都这么久了还记得那个坏蛋。”少女气呼呼的伸手去掐小狗的脖子,看起来是掐,实际上说是挠才对。

小狗讨好的将头伸进少女的怀里,绕后又伸出来“汪汪”的叫了两声。

“恨,我不管,反正他就欺负我了,不准你再想他”说罢,少女就将小狗放到地上,又模了模另一只小狗的脑袋。然后拿起手边的一本书,自顾自的看起,时不时的发出“呵呵呵”的笑声,而那本书上赫然写着《明朝那点事》五个大字。

在王彦和金渊都忘却的记忆里,《明朝那点事》悄然上架了,没有宣传,没有炒作,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各大书面的书架上。

起初,那被归类到历史读物的《明朝那点事》少人问津,但是拿起来看的人都会舍不得放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查问《明朝》的人越来越多。

九月的第一个周末到来。家长最乐意带孩子去的地方,肯定不是游乐场,但新华书店肯定是他们最乐意去的地方之一。

姜一郎,是燕京一家小报的记者,赚的钱不多,朝九晚五的勉强维持小康生活。7年前刚从学校毕业,就娶了同届的校花做老婆,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是他这一生中最值得说道的一件事。想当年在老婆的大批追求者当中,他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摘花得手,不得不令人称道,于是江湖人称摘花手,这也成他的笔名。

现在三十而立的姜一郎,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工作,陪老婆孩子成了一个男人的全部。今天带着5岁大的儿子来新华书店,就是想给儿子买些启蒙读物,总好过天天在家里看电视上的那些情啊爱啊的。

也许是血统问题,自己的儿子并不像一般的小朋友那样讨厌图书,反而轻车熟路的向儿童书柜跑去。至于他自己则会想到历史书架上去看看,学中文的,多少对中国的历史都有点兴趣,好在历史书架就在儿童读物的并排,他倒不用害怕儿子跑丢了。

可是今天姜一郎却敏感的擦觉到古怪,虽然周末里书店的人会多点,可是这未免也太多了点,并且都挤在一个书架前,甚至前台也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在等着付钱。

姜一郎毕竟是做新闻工作的,这个好奇心就是比一般人强点,敏锐的察觉到这里肯定有什么问题,其他的热闹的可以不看,但是书店里扎堆的奇观,而且是在最枯燥无味的,平日里几乎无人问津的历史书架前,这如果不上去看上一看,怕是对不起自己这个历史爱好者了。

“你来这里干吗,你又不看历史书的”一位母亲被自己的孩子急急的牵着来到众人扎堆的书架前,脸上似乎有着不满,但是在这种静谧的氛围下,却又不好敞着嗓子教训自己的孩子,只好把脸一沉,就准备转向学生读物那里。

他那看似还读初中的儿子立刻就不干了,又摄于周围足足围了二十好几人,却都沉浸在书中世界的那种神圣的宁静感,而又不敢拿出平日里耍泼耍赖的绝招,只好一副急的要哭的样子,小声又急切的说:“妈,你看了再说嘛,我在同学家看到的,就是这本书,我同学的家长就让他们看,说是好书,可好看了!”

看着儿子在所剩不多的书堆中抓来一本就不想放手的样子,这位母亲有些愠怒,却又只能无奈的一把抽过来:“什么书这么好看,我跟你说啊,上次你说在同学家看了《十万个为什么》,说这书好,我可给你买了一套,你到现在就没动过。可别想让我再花钱买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然后打开书漫不经心的翻了两页,却看着看着就忘了自己的目的,转而下意识的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开在书架边上看了起来,时而严肃,时而绽出一丝乐不可支的笑意。而她的儿子,早早的又抽出一本看了起来。

呦嗬!看到这母子俩这幅模样,姜一郎更加的好奇,看清楚了书的封皮后,也从还剩两三本的书里拣出一本,殊为认真的翻了起来。

这一打开,爱好历史的姜一郎就再也挪不开自己的视线。

周一,他所在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是什么引起了读史热潮》的文章大大占据了主版面。

………………

燕京城育才中学,名为育才可实际上与育才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学校可谓集所有问题学生为一身,平日里上课,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而且不是睡觉就是聊天,乱糟糟的一团。

胡卫国身为学校的校长可谓是煞费苦心,却一点效果都没起到。这一点早自习,胡卫国跟往常一样的在学校里巡视,希望能起到一点威慑作用。

而今天胡卫国一个个教室走过的时候,发现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每个学生都很自觉地低头看书,只听见哗哗的翻书声。胡卫国高兴的低低头,看来自己的教育还是成功的嘛,颇为自喜。

路过地十三班的时候,发现第十三班竟然一如前面的班级,安静的针落可闻,胡卫国暗暗称奇,这十三班也不是一般的班级,是整个学校最乱最难管理的一个班级。今天竟然自觉成这样?

这时一个学生从教室后门走进,看了同学们一眼,也不说话,坐在自己最后一排的位子上,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安静的翻了起来。见此,胡卫国好奇的悄悄的跟进,站在这个学生的后面,就看见这个学生打开书的第一页,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书上写道: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一切的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看到这里胡卫国觉得十分的新奇,有些想笑,却又发现自己身在教室,强忍着笑意,悄悄地退出教室,心里打定主意要打听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书。

…………

《明朝那点事》卖疯了,而燕京市人民出版社的总编快急疯了,尤其是在听到办公室的人说这本书最开始是投在自己的出版后。

“老李啊!这个事……”总编大人欲言又止,对面的李老夫子就是拒绝了这本书投稿的始作俑者,但是人家的年纪资历摆着呢,让他不好说太过重的话:“你当时怎么就不多考虑一下呢?年轻,年轻就不能写书了?”

“他哪里是年轻,他这书分明就是不正经!”说实话老头儿心里这正后悔着呢,但是人老了更加爱面子,哪里肯在单位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怎么就不正经了?我一老同学,市委宣传部的,成天跟我这夸这书好,好说人家多少领导都给自家孩子买这书看,人家领导的孩子都看这书叫不正经?”总编急了,昨天自己出版社的老大还跟自己说这书好,怎么就不投到自家出版社出呢,正主就在自己面前呢,能不急吗?

“领导怎么了?领导就不能犯错误了?领导……”李老头儿还挺嘴硬,忿忿然道:“我们是人民出版社,不是金钱出版社!”

总编气急,本来只是准备说两句解解气,现在一时火气:“您老要是觉得出版社太累,我可以批准你休息!”

……

这一场总编办公室的争执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社上下传播着,大家都准备看着倚老卖老的李老夫子的笑话,却不知道这个老头此刻正在新华书店里,一脸不削又舍不得放下手中的读书,最终在临关门时,狠下心不甘的掏钱买了一本。

而这一幕,王彦奔走的那些出版社纷纷上演,好一点的向李老头那样被批一顿,坏一点的扣工资降级,最坏的只好卷铺盖走人。王彦在一时之间被不知道的情况下,收到了很多人的诅咒。冤啊……

============================

兄弟们,两更了,以后努力每天两更,指环发奋了,喜欢本书的朋友们,多给点支持吧,来点收藏,来点推荐……我的收藏好几天都没动静了·泪奔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