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玩笑归玩笑,李阳可没有拆秦喜斌台的意思。

作为甩手掌柜,李阳虽然这一年多没有过问建材公司这边的具体经营,但是从公司攀登珠穆朗玛峰似的业绩曲线上,就能看得出来秦喜斌过去这一年是如何过来的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

李阳这个创业者自然能够理解秦喜斌这个守业者,知道公司管理方方面面令人头痛的事情,也知道想要将一个公司长久的做下去,随时制定和更改各项规章制度有多少的困难。

在和那群技术人员闲聊了一会儿之后,李阳便和秦喜斌在厂区内宽敞的厂道上漫步起来。

“李总,最近公司发展的势头很好。去年的第四季度咱们绥远建材已经实现了四千万的盈利,今年的第一季度我们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将这一块做到五千万。我认为问题不大,鉴于这样的盈利能力,我最近有个想法……”

听到秦喜斌先说利润后提要求,李阳立刻就意识到这老小子怕是要搞什么投资项目。

于是他停住脚步,笑着看向了秦喜斌,道:

“我可跟你说啊,超过两个亿的项目免谈。你也知道,最近我搞了一个电子产业园区,然后又投了一个芯片项目。园区这一块四月份就要动工,估计今年这一年得砸进去大几千万。

等到芯片这一块,更是个长期吃钱大户。未来五年吧,没有两三个亿我觉得都够呛能把这个项目孵化出来。建材公司这边,我还指着到时候钱不够从这边挪动一下呢。”

一下子被李阳看透了想法,秦喜斌干干一笑:“那倒是用不了。”

哂然一笑,李阳挥了挥手,重新迈开步伐。

“那就说说吧,你想要干什么?”

紧走了两步跟上李阳,秦喜斌立刻推销起了他的计划:

“李总,现在咱们绥远的销售情况你是知道的。从总体上看,目前咱们绥远建材产品覆盖的市场呈现出北重南轻的局面。所有的省级代理里面,市场开拓最好的,是东北三省,内蒙,京津地区,山东,河南河北这几个省。

但是南方诸省的产品销量,现在加起来都没有东北三省这边多。我这一段时间做了很多的调研,也约见了南方的几个省代,按照各方面的反馈吧,总结下来南方诸省销量上不去的原因不是宣传力度,也不是说咱们品牌没有知名度。现在桎梏销量的最大因素,就是成本。”

秦喜斌显然是做好了准备,很早就想要和李阳反映这个问题了的。

见李阳听的入神,他更进一步,沉声道:

“这个成本,既有生产成本的因素也有运输成本的因素。就拿咱们目前公司主打的胶合板产品来说,咱们生产出来的胶合板材,在东北这边平均售价是三十块钱一张。

但是运到长江以南,成本就将近三十了,代理商打上利润之后那就是四十甚至是四十五。而且长途运输,实木板材容易发生磕碰磨损,胶合板板材则是受天气因素影响很大,容易发生受潮的情况。

这样一来,咱们绥远的板材在南方市场,就面临着价格偏贵,产品品控不稳定,而且售后麻烦的困扰。”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告^在线免。费阅&读!

“那有什么不好整的?”

秦喜斌呵呵一笑,用嘴努了努隔壁。

“我要是去搞分厂,李副总乐不得的。”

秦喜斌说的李副总,也就是李奉义。

公司成立之初那会儿,李奉义一开始干的是生产部主任。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开拓,规模的不断扩大,李奉义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提到了副总的位置上。

李阳回来这段时间,李奉义没少往李奉献家里跑。

表面上看,是去看望李太山老爷子。但是李阳心知肚明,这家伙是在借机跟自己搞关系呢。

对于绥远建材内部的事儿,李阳关注的不多。不过听秦喜斌这么说,他立刻意识到可能是出现了一些状况。

“哈哈……怎么,奉义大哥不满足久居人下,准备对你个总经理谋权篡位了?”

“那倒不是。”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