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二十章:广告

我知道刚开始没人愿意为这个不知道做什么的大型马车付出大额的广告费的。所以刚一开始,我只推出了一条公交线,也就是一辆马车免费载送客人,所有的站点都是皇甫惟强名下的客栈,饭馆,酒楼,青楼……至于其他的卖米的,卖布的,卖酒的,卖油的……都是跟“木瓜门”合作最亲密的几家。

一条交通线推出之后,这些沿途的商家的营业额就比同期增长的至少百分之十。这一下,所有的商家都愿意相信了,也愿意投资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也在皇甫惟强的帮助下拿到了京城公交收费马车的独家运营权。

我推出的公交线路并不以载客生财,而是以广告作为最大收入。要知道现代城市里一个报纸一个版面就可以卖个十几万,那些上了卫星的电视台的广告费更是以秒计算。而各个城市中的实体广告收入也是非常不菲。现代有这么多的广告渠道都会造成商家的供不应求,而现在我这个时代一个广告都没有,人们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我却偏要给大家传授传授,什么叫做信息诱惑决定消费趋向。而商人重利,只要让他知道这个和办法是有利可图的,他们可舍得花成本了,而这些投资的成本一点一滴的汇集到我这儿,那就是百川汇成海。而现在我的条件还得天独厚,我跟皇甫惟强和冯炎豹都有所合作,这两个人在京城那都是扛把子,除了叶德陵之外,在京城就他们俩说什么是什么了。

现在百代交通线路的广告效应和沿途经济带动效应都还没有出来,所以不可能会有人来主动做广告的,况且这时代的人也很难跟他们解释广告的含义,知道他的真正作用只能用事实说话。虽然“木瓜门”有一些固定的合作伙伴,但是强扭的瓜总归是不甜的。

我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这个时代靠口碑传播的商业品牌传播经济结束,只有抢在时代前沿地人才能拥有话语权。而这个话语权将引导人们的消费取向和消费额度。

万事开头难。

但也有一句话叫作,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只要开好了这个头,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这一次的广告战争中,苏聂中承担了总设计和美学总监,而无银老头的那帮徒弟则全部是实践部干事。什么广告牌啊,传单啊。力求造价最低,成品精美,令人耳目一新,则具有吸引力和可信性。

当然要想增加广告收入,首先就是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广告地影响力,具体措施有三,一要扩大交通线路的覆盖面,只要是京城范围内。角角落落都涉及到,这一个交通线路的设计当然要请黄易宁那一个细心到有些变态的皇甫家管事帮忙了。他分得了我的交通线路的百分之一股后,那干活简直不喊累。

此外。第二点就是要增加人民的乘坐量,为此各个合作的店家,我会跟他们合作经常提出一些优惠活动,什么买三送一,什么买布匹送针线包,什么限时抢购……反正能想得出来的优惠活动我都会跟商量,我地交通线路到终极的目标就是变成免费的接送车,凡是在联盟店家消费到一定地金额,凭票据就可以免费乘坐这“平安号”公交马车。而京城所有的“平安号”(web用户请登陆www。①⑹k.сΝ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Сn)公交马车也会累计乘客的乘坐量。每个月总结出乘坐量最多的一位,可以免费享受下一个月的所有“平安号”公交马车的乘坐。而每一天,“平安号”都会摇奖得出一位幸运者,赠送部分店家的九折优惠卡。要实现这一条,就需要有人将这些惯于大清早赶集市和租马车赶城市的人统统都带到我的公交马车上来。于是“木瓜门”和一班学子统统都流入到平民阶层,乃至京城附近地所有乡村郊区,去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去了。

最后。第三点就是增加固定投资人。

总之。一句话。提升我地公交马车线路地知名度、覆盖力、影响力。财源自然滚滚来。我早就计算过了。京城有近百万人口。再加上一些近郊地贫农、贫下中农以及城里地贫民窟穷人。他们虽然消费能力不高。但是遇到急事。这最小金额地公交费还是付得起地。而那些有着各自私人马车地富人在整个京城中不会超过一万人。

如此算一下后。这所有地公交线路每天地乘坐量保守估计也有十万人次。

在同样地竞争力下。这十万人次。我将他们带到如锦布庄。他们就不太可能会去不在线路上地如华布庄消费。这买布还算轻巧地。要是买大型地床啊。锅啊。柜子啊。水缸啊。那都是怎么方便怎么买。你价格稍微贵一点顾客都不介意。

而这十万人次。每人一文钱地公交费。一来一回就是每天有二十万文钱。一百文为一两地话。每天就有两千两雪花银了。一天两千两。一个月就是六万两。一年就是……

而这根本不是我盈利地最大方向。广告才是!

于是,在和郭药眠、崔三变以及纪德、苏聂中几人共同商讨的最高层会议结束之后,公交线路地改革方案也就正式运行了。

第一步改革就是扩大覆盖面,将五条交通线扩大成二十条,并不断会扩大及至整个京城饱和,然后再开通长途运营。

第二步分档。处于全城北部正中,号称第一长街地玄武大街是贯穿南北的主线路,在这条线上,马车辆数最多,来回频率最高,沿途地消费都是高档区域,马车的造价也最贵,所以收取的广告价格也最高。而经过京城住宅区形成的郭城和商业区形成的外城的交通线路是第二个档次。分别行驶在京城南北十三条大街和东西十五条大道,一百零一坊内的公交马车则是第三档次。而下放到京城附近郊区和乡镇的则是最后一个档次。

而为了配合这个公交线路的广告网络而诞生的建城商业宣传报也应运而生了。这份报纸在早期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等同于传单,每一天这些传单都会在公交马车上作为附送资料送给乘客。这张宣传单上会每日更新这一天哪一家店推出了什么优惠活动,明天哪一家店又会推出什么回馈消费者活动,引导消费者往我想要他们消费的地方去消费。这一项活动,我脑子都不动就全权交给苏聂中了,他又能画又能写,应付这个只有一个版面的商业报简直是绰绰有余的。而且招兵买马的事情,他自己来,员工的待遇好商量。于是在苏聂中的敢怒不敢言之下,我的商业报社算是搭建起来了。开玩笑,人家苏聂中情人宣黛娥的卖身契现在都转在了我的手上,而且我对他还有救命之恩,再进一步,我对他还有知遇之恩呢,我不剥削他剩余劳动着,我就不是制富者。而且,你也不要小看了这个小小的商业报纸,它现在还没有长大,当然只是公交线路广告网络的辅助,但是只要将人们的消费习惯培养起来之后,这份报纸就会变大了。

在建城的马车只能在建城里面横行无忌,最多到时候开拓了长途客车后,那个广告量也是沿途一带,可是这个轻飘飘的报纸就不一样了,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它就能到达,而且承载的信息量也要想多大就有多大。要文字有文字,要图画有图画,而初期的商业报的背面都只有一个统一的内容,那就是我的私心了。

现在的商业报背面图案是白鹭、雨燕、黄鹂、黛娥她们四个人,现在她们四个人我都已经将她们从月满楼中赎身出来了,当然在赚足本之前,她们的卖身契我是不会这么快还给她们的。征得了她们的同意后,我的计划就是将她们打造成古代版明星。所谓的明星,当然是光彩照人,星光璀璨的,而且她们也是可望不可即,高高在上,受人追捧崇拜的。这跟她们之前的酒楼驻唱不一样,娱乐大众却不受人尊重,现在她们成为明星就是要成为品牌的独一无二代言人。这些商家要想在公交站牌,公交车内,以及宣传商业报上做什么有附图广告的就只能找这四个人,而为了提升这四个人的影响力,她们将在一个月后在建城举办一次慈善演唱会。苏聂中已经在筹备了,所有的舞台设施和灯光、舞台效应无银老头头发都要再白一次了。

而这四个人当然也是不能闲着了,一些现代舞步和配合高档次的舞台效应,她们的排练强度是非常高的。而这一点上白鹭这个大姐的活干的真的很不错,在她的指挥领导下,其余几个人根本不敢偷懒,而且我把当明星的各种好处夸大的跟她们说过之后,女人的虚荣感完全膨胀了。现在就靠这四个人撑着吧,等到我的二班学子可以出道了,我和商家的选择范围也就都大大的扩大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