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面對一個喜歡翻舊賬的皇帝,很多人心里估計也是有些發 ,有些人可能也會覺得比較郁悶。但是皇帝的性格就是這樣,他們可控制不了。

最主要的是現在的大明沒有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這一切也都意味著皇權越發的高高在上,想要和皇權抗爭,對于那些文武百官們來說當然越來越有難度。

再者就是需要承擔,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是有著各自的立場,他們沒辦法做到同一個聲音和論調。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和皇帝抗爭,無疑也就是更加有難度的事情了。

朱允煐這個皇帝還是知道平衡的,知道如何拉攏一部分、分化一部分、打擊一部分。

這樣才符合大明天子的利益,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文武百官在吵吵鬧鬧,也挺有意思的。

其實除了這些個文武百官,宗室們也都是有著各自的一些立場,有著他們的一些心思和想法。

朱橚幾人也陸續入宮,朝堂上的一些事情他們大概多少也知道一些。這些宗室看起來確實沒有太多的實權,為了避嫌很多的時候也不敢對朝堂上的事情表現出好奇心。

只是這些特殊的身份,也會讓他們在一些事情上看起來根本無法置身事外。對于這些人來說,宗室的身份既是他們的榮耀,實際上也算得上他們的一些個枷鎖。

看著自己的兩個佷子也被宣召入宮,朱橚自然也就明白一些事情了,不過他對此不覺得有什麼好意外的。這才是常態,這就是大明朝天子經常做的一些事情。

朱橚到底是宗人令,這些個事情對于他來說很常見,要是他都被皇帝給疏遠了,那基本上也就代表著大部分宗室的好日子肯定也就算是結束了。

朱允熥自然更加不用說了,他是當今天子的胞弟,這麼些年一直都是被皇帝保護的很好。雖說他在朝堂上從來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但是超然的地位也讓他‘舉足輕重’。

而朱允炆這個時候就有那麼點膽戰心驚了,現在的他心里也確實有那麼一些忐忑不安。

原因倒也簡單,前些年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著要‘奪嫡’,這本來就讓皇兄生厭。再者就是前段時間和方孝孺、黃子澄那些人高談闊論的,這是徹底惹惱了皇兄。

這才算得上剛剛被皇兄解除了閉門思過的處罰,現在就被宣召入宮,朱允炆肯定心里沒底。畢竟他的生母現在還在東陵祈福念經呢,朱允炆還真的有些擔心皇兄秋後算賬。

皇祖父都走了,也就意味著皇兄現在是真正的人間至尊。要是按照朱允炆的性格來,一旦皇祖父不在的話、一旦是他坐在龍椅上,很多的事情也就沒必要壓抑著了,可以‘聖心獨裁’,到時候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名正言順的。

朱允炆這個時候是不是想多了,這就很難說了,也沒有多少人在乎他的一些腦補和想法。

到了武英殿,朱允煐就比較和善的說道,「今日讓五叔入宮,就是想著五叔開春後領一部分宗室先行前往北平府,五叔意下如何?」

這是直接開門見山了,只不過朱允煐這些個話可未必就是那麼的讓人覺得和善了,自然也就是讓人感覺到心驚肉跳。最主要的還是皇帝根本沒有掩飾自己的態度,皇帝的態度看起來也是不打算和眾人商議,這是直接下達了命令。

朱允炆更是心驚肉跳,難道皇兄和他一樣,此前表現出來的親厚等等,那也只是因為皇祖父在?現在皇祖父不在了,皇兄也就不打算在這些事情上做一些掩飾了?!

其實大明朝的一些宗室,此前也陸續遷往北平了,但是那只是極少數人。這和一些勛貴一樣,也有一些失去了權柄的武勛人家被遷往北平了。

甚至包括一些江南富戶,不管他們是不是樂意,也都是在一道聖旨後不得不遷往北平。

朱橚這個時候就端正態度,直接而干脆的說道,「臣領旨。」

對于朱橚如此態度,朱允煐自然是非常滿意的。如果朱橚這個時候擺出皇叔的架子,或者是在這些個時候犯渾,那麼朱允煐自然也就會比較尷尬、為難。

畢竟老朱才剛剛過世,朱允煐這要是立刻就對宗室嚴苛起來,或者是找些理由懲罰宗室,到時候說不準會有一些膽大包天的宗室跑去孝陵哭廟,或者是弄出來一些議論,讓天下傳出皇帝不親宗族的民聲。

這些實際上都是非常現實的,朱允煐雖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不過很多的事情也確實不是‘隨心所欲’,有些個事情也確確實實需要他稍微的權衡一下。

名聲什麼的還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朱允煐不在乎有些名聲,可是有些名聲還是在乎的。或者說作為皇帝,他需要在乎的也就是大明朝的名聲,他應該成為天下子民的表率。

說到底這就是‘家天下’,千萬不要小看宗族的力量,不能小看了傳統觀念的影響。

朱允煐也只能笑著說道,「說起來咱也是無奈,遷都之事是皇爺爺早就定下來的。只是皇爺爺剛走,這就有些人按捺不住了,總是想著要留在這江南富庶之地。」

朱橚就不說話,他其實算得上最早知道他的父皇、皇兄想要遷都的人之一,他也明白應天府算不上最好的京師之選。這里確實太富庶了,會讓文臣武將習慣了江南繁華。

別的不說,在江南富庶之地享受著歌舞升平,可比在北方苦寒之地受罪要強太多了。

朱允煐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五叔還是先領著宗室去北平,北平府一應王府、公主府也是修好了,宗室遷過去倒也無需擔憂沒有棲身之所。雖說早些年中山王、開平王破北平,只是這些年一直在修城,北平府也不再是最初那般凋敝。」

這也算得上實話,北平府多少和元大都有一些關系,算起來還是有些基礎的。

所說當初攻破北平後,那里一片凋敝,但是自從洪武四年開始,對北平也是在慢慢進行一些改建,哪怕最開始的兵站,但是這些年實際上也有著持續的修築。

尤其是在確定了北平就要成為大明都城後,更是以應天府的皇城為藍本,北平府初具規模了。

朱橚自然也明白這些,笑著說道,「陛下,臣想宗室都願遷都北平,萬萬不敢違逆聖意。」

這也算得上一個說話的學問了,這里的‘聖意’,可以指的是洪武皇帝當年的旨意。自然也可以說英示天子的旨意,這同樣是聖意。

其實在老朱離世後,朱橚也算得上比較快速的調整了自己的一個態度。在面對眼前的大佷兒,朱橚可不敢大意,這就是大明的天子,不能只是想著叔佷,也不能只是在乎自己的皇叔的身份。

「五叔去了北平,當繼續修好《孝康大典》。」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這部大典,皇爺爺在的時候就一直盼著,只可惜也就是看了點初編。」

朱橚稍微有點尷尬,他是負責編纂《孝康大典》的,這麼幾年也確實有些進展。只不過想要編纂一部真正的大典,不是兩三年就能完成的,這需要更多的時間,需要更多的飽學之士。

朝廷給與的支持是足夠的,起碼英示天子一直都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這要是一直都沒辦法有些進度,朱橚肯定也是沒辦法交差的。

看著朱橚,朱允煐繼續說道,「五叔還要編纂大典,可以將翰林院的學士帶去一些,文淵閣、大本堂所珍藏古今圖書,也盡可搬去北平。」

朱橚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了,這個時候也只能勉強露出笑容,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辦事。

明擺著就是皇帝將他當槍使了,帶走翰林院的一批人,將皇家珍藏的古籍等等也一並帶走。這明明就是皇帝的安排,可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周王打算修書所需呢。

最主要的就是這麼些個事情,都是正式的打響了遷都的第一炮。可是這些事情呢,知道的明白是皇帝的意思。可是不知道的,肯定覺得這就是宗人令周王的一些做法。

其他人怎麼想,那是顧不上了,朱允煐只是在做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既然朱橚這邊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那就發動其他人了。自己的皇叔這邊都以身作則,也算得上承擔起來了責任,那麼皇帝的弟弟們,這個時候也不能覺得可以置身事外,他們也需要承擔起來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不管是朱允熥還是朱允炆,他們的身份都非常的特殊,很多的人實際上也都是盯著他們。這兩位要是在遷都的事情上表現的不配合,哪怕朱允煐的遷都計劃,那還真的缺少說服力了。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實際上朱允煐也非常的清楚,遷都這樣的事情必須要有大魄力。要想完成遷都,不是開國之君這般的,基本上也是很難完成這樣的任務。

看著朱允熥,朱允煐說道,「你是咱的胞弟,這些年咱一直都是愛護著你。咱也不指望你多出息,不指望你成為朝廷棟梁,只是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你也該和咱同進退,明白嗎?」

朱允熥自然立刻點頭說道,「皇兄,這些道理臣弟自然明白。皇兄放心就是,臣弟回府後就讓人開始收拾,咱就要先去北平府,咱要大張旗鼓的走,讓天底下的人都看著咱!」

對于朱允熥的表態,朱允煐非常滿意,「好,不愧是咱的皇弟,就是這般讓咱省心。」

其實朱允熥實際上不想去北平的,在他的計劃里肯定也是留在江南富庶之地,留在應天府享受著繁華,這才是他這個富貴王爺應該做的事情。

只不過朱允熥雖然很多的時候都是比較紈褲,也確實有那麼一些湖涂,但是道理該懂的也懂。就算是不懂也沒什麼關系,只要辦好了皇兄交代的事情就好,不需要自己瞎琢磨的。

這些事情對于他來說也非常的簡單,實際上這麼些年,他也確實就是這麼做的。

其實朱允熥心里也清楚,他現在搬去北平府,那也就是做做樣子。等到遷都的大事完成了,他堂堂吳王殿下肯定就是立馬打包行李,到時候就可以回到應天府逍遙自在了。

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幫著皇兄唱一台大戲,這些也就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朱允炆這個時候也連忙說道,「皇兄,臣弟愚鈍。雖有心為皇兄分憂,也怕誤了皇兄大計。臣弟回府後,立刻差人發賣田莊、產業,即刻遷往北平。」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隨即說道,「也無需大動干戈,只需搬去北平府就好。田莊這些留下也無大礙,只要有可用之人打理,那也就行了。」

確實就是這樣,現在賣了田地的話也不劃算,江南的土地價格相對來說要貴一點。最主要的還是搬去了北平府,到時候還要給這些宗室賜予田地,那可不劃算。

對待宗室,朱允煐算不上苛刻。但是也沒理由宗室賣了江南的地就將銀子收入口袋,然後到了北平吵著要皇帝賜予田地,哪有這麼便宜的好事!

朱允炆可能沒有這麼一個心思,但是其他的宗室就難保沒有這樣的心思。不是朱允煐小心眼,而是好些個事情有些個宗室真的可以做出來。

道德水平最低的一批人,基本上不是宗室就是勛貴,這一點朱允煐明白,很多人其實也都明白這些道理。他們要是做出來一些不要臉的事情,更是不需要覺得有什麼好新奇的。

遷都,這第一炮還是從宗室打響,這不算是多麼讓人意外的操作,甚至在很多人看來也很正常。

朱允煐就是這麼做的,遷都的事情可不是在朝堂上吵一吵就行了,這些個事情更是需要落在實處,這些個事情更是需要直接開始執行。

宗室開始搬遷,這就可以說明皇帝的態度了,遷都也是勢不可擋的,沒有人能夠阻攔皇帝的決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