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老朱看起來有些虛弱了,也只有朱允煐攙扶著的時候,他才能勉強動一下。

朱橚和寧國公主、安慶公主也進入了寢宮,他們看起來也很慌張。在他們的印象里,父皇一直都是威嚴的,也一直都是非常的有活力。但是現在,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坐都坐不穩的老人。

看到自己的兒子、女兒,老朱有些貪婪地看著他們。或許這就是最後一次看看自己的孩子們了,對于重視親情的老朱來說,他最放不下的也就是他的孩子們。

「莫要哭,咱還沒死。」老朱不再嚴肅了,只是笑著說道,「等咱死了你們再哭,有你們哭的時候。」

寧國公主抹著淚,說道,「父皇,不要說不吉利的話,父皇肯定能長命百歲。」

看著嫡親的女兒,老朱說道,「咱不想長命百歲,咱這些時日總是見著你娘、見著你大哥。咱好些時候都不想醒,就是放不下皇帝和太子。」

都這時候了,老朱還是這麼的偏心。但是大家好像不以為意,主要是這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這個時候要是還是沒辦法接受這些,那也只能說是自己的接受能力不足。

在說話間,徐妙清帶著小小朱匆匆來了,小小朱這看起來是哭了一場。

趕緊擋住沖過來的小小朱,朱允煐輕聲說道,「莫要沖撞了曾祖,輕著點。」

虛弱的老朱沖著小小朱笑了笑,聲音說不出的溫柔,「垠兒,咱該走了。以後听你爹的話,好好進益,以後當個好皇帝。」

小小朱到底是年齡小,這時候也根本控制不住,「曾祖,咱不要你死,你要活著。」

「听話,人老了都要死。」老朱還是溫柔的對小小朱說道,「咱早該死了,這活著也沒意思。這幾年就是放不下你和你爹,現在咱心里沒了掛念就成。讓咱死,咱死了才輕省。」

朱允煐扶著老朱,對小小朱說道,「莫要鬧,曾祖那般寵你,莫要讓他擔憂。」

老朱努力的想要抬起手,朱允煐趕緊抓住老朱的手。

老朱看著朱允煐的臉,笑著說道,「你自小就聰穎、懂事,咱也放心。咱要是走了,就苦了你。」

「皇爺爺,咱不苦。」朱允煐強忍著難受,擠出笑容說道,「咱還有皇後,還有子女,還有兄弟姐妹。咱一點都不苦,皇爺爺也莫要掛念咱。」

老朱露出欣慰的笑容,「英兒,咱知道你也苦,自小沒了娘,你祖母也走得早。你爹走了,咱也要跟著走。你一個人莫要孤苦,你現如今跟前也有人。」

朱允煐笑了笑,對老朱說道,「皇爺爺也說了,咱不是一個人。皇爺爺看到了祖母和咱爹娘,就和他們說咱過得很好。皇爺爺去了那邊,就不要回來看咱了,你們在那邊好好的就成。」

朱允煐聲音也有些哽咽,對老朱輕聲說道,「咱知道這幾年都是皇爺爺強撐著,都是放不下咱和垠兒。皇爺爺現在可以放心,咱現在能當個好皇帝,垠兒也算是長大了。皇爺爺在那邊也把江山治理好,到時候咱再過去找你。」

老朱似乎有些急,連忙說道,「不要太早去找咱,晚點過去。」

朱允煐笑著說道,「成,咱爭取晚點過去。咱也不想太晚,再過個三十年就差不多了。等到太老了動不了,咱估計也難受。皇爺爺也莫要急,等到那時候,咱一家人再一起吃飯。」

老朱微微用手踫了踫朱允煐的手,「你的叔父不爭氣,你照顧著點,他們都不如你懂事。」

朱允煐就肯定的說道,「皇爺爺放心就是,咱肯定照顧著皇叔們,不會虧待他們。」

老朱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咱想喝酒。」

朱允煐連忙端起酒杯,老朱只是張了張嘴,根本沒有喝進去多少酒。

看著寢宮的門口,老朱的臉上忽然出現笑容,「爹、娘,你們來啦。」

大家心里一驚,悲傷也無法抑制了。

老朱渾然不覺,臉上的笑容更盛,「妹子,你來接咱了?標兒、標兒。」

忽然間,老朱微微抬起的手一松、腦袋一歪靠在了朱允煐的肩膀上。

「父皇!父皇!」

「曾祖!曾祖不準走!」

寢宮里哭聲一片,而王承恩、雙全這些人,也都一個個的早就跪下,他們也都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扶著老朱的身子,朱允煐的眼淚忍不住的流。或許他早就做了一些心理準備,但是當這一刻到來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承受不了,還是忍不住的傷心。

洪武皇帝就這麼離開了,在兒孫的陪伴下離開了。

世間再無洪武皇帝了,這個自幼孤苦、出生低微的人間至尊,也去另一個世界陪伴他一直都無法放下的家人了。

開創大明基業、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從南向北北伐成功的皇帝,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休養生息,讓元末亂世的民不聊生到天下太平

洪武皇帝的功績無需贅言,太多的人都知道他那些了不起的成就。

比歷史上的多活了三年,或許也是因為朱允煐和朱文垠的陪伴,讓洪武皇帝在晚年多了些許安慰和期盼,他才多活了三年時間。

朱允煐小心的將老朱抱起來,放在榻上。看著這個原本身材魁梧的老人躺在榻上,朱允煐只是安靜的坐在榻上握著老朱的手。

「皇爺爺,你倒是真狠心!」朱允煐一邊流著淚,一邊埋怨著,「這一下好了,你們都走了。也好,咱知道你這些年心里苦,去了那邊好好陪陪咱祖母、爹娘。」

朱允煐抹了把眼淚,回頭說道,「王承恩,召宗室入宮。皇帝大行,響鐘。」

山陵崩,自然也是早就有著一些禮儀上的規定。實際上喪鐘這些,在京諸寺觀各聲鐘三萬杵,這也就是籠統的說法,實際上也就是一直在敲響鐘聲。

但是此刻皇城里的喪鐘敲響,自然也是要讓文武百官、勛貴和天下子民做好準備。

其實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開始忙碌起來,皇宮里肯定是要一片縞素的。

王承恩這個時候也小心翼翼的上前,將一頂素冠跪著遞給朱允煐。朱允煐也沉默著戴上素冠,白布裹紗帽、垂帶,張開雙手換下龍袍,穿上素服。

不只是朱允煐需要易服,所有人都要易服,白布裹紗帽、垂帶、素服、腰、麻鞋。這些也就是衰服了,女子也是要一律素服不妝飾。

當鐘聲響起的那一刻,鎮守皇宮的徐輝祖心里一驚,隨即立刻跪下大哭。而郭英、耿炳文這些跟隨過老朱的老將,更是悲傷的難以自抑。

一隊隊的太監、侍女開始在皇宮各處掛上縞素,原本就有準備的各種喪服等等,也全都給取出來,所有人都需要素服。不只是皇城里的人,百姓也是這樣。百官這些,要穿素服二十七天。宗室等等,那就是服孝三年。接下來的一百天,也是要禁婚嫁等等。

應天府上下此刻哭聲一片,百官一個個的也紛紛在睡眠中被叫醒,慌忙間趕往皇城。當然少不了的也是各家府邸,也是要趕緊掛上縞素。他們需要哭著到思善門外,五拜三叩頭,然後就在本署衙門休息。

這一切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禮儀,這些也都是早就準備好的,是必須要嚴格遵守的。這個時候要是有任何人不遵守禮制,肯定是要落得一個大不敬的下場,沒有任何半點余地。

看著還在哭泣的眾人,朱允煐也沒有勸。這個年代就是這樣,哭喪這也是正常的,要是不哭的話,那才是大不敬。

朱允煐這時候緩緩開口,說道,「大姑、小姑,你們幫忙給皇爺爺淨身。」

這些也是應該的,需要給老朱清理一下,然後才好給他換上正式的帝王冠服停靈、下葬。

朱允煐這個時候似乎只是非常安靜,安靜到讓人感覺到壓抑、恐懼。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大聲嚎哭,可是這個樣子的皇帝更是讓人擔心,他似乎根本不在乎其他,只是時刻在洪武皇帝的遺體旁,很多的事情都是親力親為。

給老朱換好了衣裳,朱允煐握著將一塊玉佩塞到老朱的手里,「皇爺爺,咱們就躺著入葬。你好好歇著,大明的江山社稷還有咱,你勞累了一輩子,也是時候好好歇歇。」

安慶公主哭著上前,抓著朱允煐的胳膊哭道,「陛下,這些事還是讓其他人來辦。」

朱允煐笑了笑,說道,「皇姑,咱心里有數。咱自打出生就備受寵愛,皇爺爺生前最是寵愛咱,他肯定也是想著咱幫著他操辦後事。咱心里有數,咱清楚著。」

寧國公主這個時候也上前勸道,「陛下,父皇定然不想看到你這般,還是讓人收斂父皇遺容。」

朱允煐頹然的嘆了口氣,有些事情他可以做,但是有些事情他不是專業的。

他只能被帶出寢宮,無數太監在跪拜後,開始整理起來洪武皇帝的遺容。而這個時候的乾清宮外,陸續趕來的宗室子弟跪成一片、哭聲一片。

朱允煐只是安靜的跪伏在最前方,看著他不斷聳動的背影,或許也可以感受到此刻的傷心。

或許有朱允煐這樣發自內心悲傷的,但是也有一些哭聲很大,但是未必就是多麼傷心的。畢竟在一些宗室子弟看來,他們的父皇(皇祖父)一直都很偏心,他們也沒有見過幾次,自然也就不存在多麼的傷心,也未必有多少感情。

這個時候想要表達的,只是自己的悲傷,只是不希望被任何人找到理由攻擊。一旦落得一個大不敬的罪名,那也是不孝,就算是貴為親王、郡王,那也是吃不消的罪名。

更何況很多人也都清楚,當今天子和大行的洪武皇帝感情深厚。要是這個時候被當今天子抓住把柄,說不定盛怒的英示皇帝會發難,這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也不知道多久,王承恩小聲說道,「陛下,還請陛下移駕。」

朱允煐緩緩抬起頭,面無表情的他想要起身。只是跪的時間有點久,他腳下一個趔趄,也引起身邊的人一片驚慌,趕緊扶住了他。

看了一眼乾清宮,朱允煐知道他這個時候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不能只是在這里哭。他是大明朝的天子、是宗室之長,很多的事情現在也都需要他做主。

面無表情的朱允煐緩緩起身,對跪在身後的小小朱說道,「太子,你自幼養在太上皇跟前。你且在這里盡孝,莫要太讓你曾祖擔憂。」

小小朱抬起頭,看著朱允煐哭著問道,「父皇,曾祖真的走了?」

朱允煐也不說話,他只是沉默著離開,他現在還要去奉天殿,他還需要昭告天下。洪武皇帝駕崩,自然也就需要讓天下子民都知道,這些事情也是朱允煐的責任。

在開朝後,看到皇帝一身素服,百官自然更是哭聲一片。

坐在龍椅上的朱允煐就直接開口,「太上皇大行,一應諸事皆按儀制。諸卿,且退朝。」

這一次的早朝,似乎也只是在宣布洪武皇帝大行而已。但是皇帝都這麼說了,文武百官自然也更加清楚,他們接下來這段時間要忙碌起來,要更加的謹小慎微。

對于朱允煐來說,開朝之後,他也快速的再次回到了乾清宮。金絲楠木的棺槨已經準備好了,朱允煐將老朱抱起,緩緩放入棺槨。

看著宗室子弟,朱允煐緩緩說道,「皇爺爺最是憐惜子嗣,諸王抬棺、公主哭送。」

說完這些,朱允煐也不再說話,只是拽起來小小朱。讓他打著幡,好好送老朱最後一程。

挺棺仁智殿,這也就是所謂的白虎殿,這也是皇帝駕崩後停放靈柩的地方。

其實現在大明朝的一些儀制,也算不上特別完善。比如說這一次諸王抬棺,尋常情況下肯定不會有。但是朱允煐知道他的皇爺爺的性格,也知道他的皇爺爺想要看到什麼。

所以在不是特別和禮制不合的地方,他肯定樂意這麼做。

皇帝扶令,太子打幡,諸王抬棺、公主哭送,這也就是洪武皇帝才能有這般待遇。這樣的待遇,他也當得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