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當一個禮賢下士的皇帝,對于朱允煐來說沒有什麼難度,主要也是因為這麼些年也習慣了。

好歹也是一個有些抱負、有些追求的皇帝,自然也就意味著會有很多的想法。哪怕有些時候心里有那麼點不以為意,可是表面上還是需要做做樣子。

更何況對于人才的重視,朱允煐也是不敢放松的。在任何年代,人才都是無比珍貴的。哪怕朱允煐有些時候確實對于傳統的儒家子弟有些牢騷,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儒家子弟當中也有非常多的人才,這一點也是必須要承認的事情。

再者就是很多的人才當中,很多的儒家子弟,也是承擔起來了一千多年來封建王朝的官吏。這些人也是皇帝統治的重要一環,所以朱允煐也不會將儒家子弟一棍子打死。

對于朱允煐來說,他展現出來了一個禮賢下士的皇帝形象。當然也是有功必賞,這也是一個英明的皇帝最基礎的要求之一,朱允煐肯定是要小小的獎勵一下有功之臣。

另一方面,自然也就是簡拔人才,尤其是編纂大典、修書的人當中,好多的都是白衣。

比如說楊士奇就是白身,這一位就是因為‘以史之才’被舉薦。也正是因為實在是太有才華了,所以才能夠有機會到皇宮覲見皇帝,這是絕對的有才華的人才。

對于這樣的人才,朱允煐當然是需要重視。只不過楊士奇現在也只能得到一些勉勵,原因就是《孝康大典》的編纂到了關鍵時刻,現在可不能將楊士奇抽走。

但是為了表達對楊士奇的重視,朱允煐也是追贈楊士奇的生父,褒揚楊士奇的繼父。這些也是對楊士奇的一個重視,自然也使得楊士奇感激涕零,一副要盡忠盡孝的樣子。

這也很正常,畢竟這個年代對于一個人的品性要求,那就是忠孝了。

朱允煐做了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一個禮賢下士的皇帝,要讓朝堂之上人才濟濟,他絕對不能因為現在取得了一些成績就驕傲自滿。

畢竟朱允煐有著雄圖大略,想要完成自己的一些規劃,那也不是朱允煐一個人就能夠完成的。他可以制定好一些策略、規劃,但是這些事情的執行和落實,那就需要很多的人才了。

人才朱允煐肯定是不嫌多的,甚至可以做到‘不計前嫌’,只要沒有太大的問題,朱允煐很多的時候還是想要人盡其才,因為這樣對于大明王朝更加的有幫助。

在見完了這些編纂大典的人,朱允煐自然也就需要繼續批閱奏折。

畢竟這一次見到的這些人,實質上也就是給與他們一些鼓勵而已,大典畢竟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成書,這只是階段性的肯定而已。

忙碌的朱允煐也不可能搞出來一個學術會議,不可能和這些滿月復經綸的人高談闊論、談經論道,起碼現階段是沒有這樣的一個必要,只要擺足了姿態也就成了。

用完午膳,朱允煐還需要繼續忙碌,忙里偷閑問道,「中山公那邊可曾見了宋忠、蔣瓛了?」

王承恩就立刻回答說道,「回皇爺,昨日申時一刻,宋忠于酒樓和中山公會面。酉時三刻,蔣瓛于外宅宴請中山公。都是頗為嚴密,想來沒有幾個人知曉。」

朱允煐就滿意的點了點頭,看起來他的旨意還是非常有分量的。不只是徐輝祖非常的重視,這才剛剛回京就立刻開始忙碌起來,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而蔣瓛和宋忠這樣的特務頭子也不敢大意,哪怕平時不敢和外臣、皇親國戚走的太近,但是這個時候也是立刻去找徐輝祖,要辦好陛下交代好的事情才行。

對于手底下的人這麼做很滿意,朱允煐也確實是需要更加的高效。畢竟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他也很清楚有些事情要是不趁早解決,說不定就會有著更大的損害。

快刀斬亂麻也好、殺雞儆猴也罷,朱允煐都需要在這個時候果斷一點的解決這些麻煩。他也很清楚一些事情已經發生了,這個時候也就不要想著什麼傷春悲秋了,解決問題更加重要。

「召吏部尚書覲見吧。」朱允煐開口,對王承恩說道,「讓大理寺卿候著,他們也都該動起來了。」

王承恩自然更加沒有什麼意見了,皇帝召見吏部尚書或者大理寺卿,這都沒有問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只不過這些人,或許也只是以為就是商討正常的政務。

頂多也就是現在有些處在風口浪尖,大家伙也覺得應該是要布置‘京察’的各種安排。畢竟這樣的事情非常敏感,很多的文臣武將這個時候也是極為敏感的。

茹奉旨覲見,朱允煐就開門見山的說道,「茹鑒倒是頗有一些能耐,倒是有著伴讀幾分本事。好好歷練一番,也該是朝廷棟梁。」

茹這個時候就跪下,言辭懇切,「陛下,蒙陛下隆恩,臣子方能入值文淵閣。只是如今內閣大學士職責不同往日,臣子為駙馬都尉,怕是不好參與朝政。」

朱允煐贊賞的看了看茹,實際上這也是朱允煐在考慮的事情,也確實需要考慮一下將茹鑒的位置稍微挪一挪、動一動。

朱允煐就笑著說道,「伴讀此言非虛,內閣大學士本就在朝野上下有些非議。那這樣吧,遷都之事刻不容緩。茹鑒還是去天津任知府,作為京畿門戶、海漕重地,天津得有朕信重之人方好。」

茹表情有點為難,對朱允煐說道,「陛下,臣子才學不濟,任一府知府有些」

朱允煐就實話實說,「茹鑒倒是有些才學,讓他為尚書、侍郎倒是在害他,一府知府倒也合適。正好咱姑姑也是喜歡游山玩水,咱就不拘著他們。」

茹內心里還是有些小期待的,他的長子本身就是駙馬都尉,身份也是比較顯赫的,但是這顯赫有些時候也是一個不小的隱患啊。

內閣大學士現在可是能夠幫助皇帝處理政務,這本身就是敏感。再加上茹鑒外戚的身份,自然也就更加的敏感了。更何況茹還是吏部尚書,甚至他的一些折子說不定就是落在茹鑒手里審閱。

這樣的事情說起來就比較敏感了,任何一條都需要小心,讓一些人忌諱。茹鑒這邊幾乎每一條都踫上了,自然也就更加的敏感了,讓人會覺得心里非常的不踏實。

還是外放比較好,雖然不是什麼封疆大吏,不過到底也是能夠主持一府之事,也算是可以得到一些歷練。

茹實際上也明白,他的三個兒子才華都比較普通,也就是中人之姿。位置太顯赫反而不是什麼好事,稍微歷練一下也就成了,再加上外戚的身份,在外頭反而更加逍遙自在。

至于說這里頭有沒有皇帝陛下三言兩語就撤了一個大學士的意思,茹其實根本就不在意這些事情,他早就習慣了這些事情,也沒必要揣測上意。

說起來他對于這樣的事情樂見其成,這是絕對的好事情,當然要支持了。

看著茹,朱允煐也說道,「這一次咱準備京察,想來伴讀也是知道咱的心意。吏治不清,朝政必然不明!」

茹自然連忙認真的回答,「回陛下,臣深知京察大計之重。臣決意先查吏部,吏部本就是掌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諸事務,持身不正必出大亂!」

朱允煐滿意的點了點頭,茹能夠成為六部尚書之首的吏部尚書,絕對不只是因為他出身太孫府那麼簡單而已。

要是沒有一些真才實學的話,他絕對坐不穩吏部尚書的職位,皇帝也不可能將那麼重要的一個位置交給一個庸才。畢竟朱允煐不是什麼昏君,他是有抱負的明君。

簡單的和茹聊了一下京察的事情,有些事情也不需要朱允煐耳提面命。真的要是到了那個程度,茹這個吏部尚書的位置也就需要考慮換人了,有些事情也是需要這些臣子們主動的去做好、去解決皇帝的難題。

茹確實是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和立場,他的出身沒有人會懷疑,但是作為吏部尚書,他需要證明自己沒有尸位素餐,沒有因為現在身居高位就忘乎所以。

在茹離開了奉天殿的時候,練子寧自然是奉旨覲見,京察這樣的事情自然也需要大理寺出一份力。

對于文武百官,朱允煐也一直都是習慣有著一些制衡的。哪怕朱允煐對于茹也是比較信任的,可是朱允煐也真的不會讓茹大權獨攬,尤其是天下官員的考評、任免,必須也需要有著一些監督和制約。

作為皇帝的便宜岳父,練子寧實際上一直都是在得罪人,他也知道自己的仕途實際上也早就到頂了。但是這些年一直都是在兢兢業業的工作,這就是他的為人、他的性格。

京察大計必然會得罪一大堆人,但是練子寧真的一點都不在乎,他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自然也就不在乎多得罪一些人了。

更何況女兒、外孫女地位顯赫,練子寧也不需要擔心現在得罪的人會打擊報復。只要做好了臣子的本分,不要說女兒、外孫女更得恩寵,練府子弟也會得到更多的信任。

其中也需要提到練子寧的人品、認知,他這樣比較傳統的讀書人想著的是忠君愛國,就算是為此粉身碎骨也渾然不懼。

仔細的交代了練子寧一些事情,朱允煐也就比較踏實了。他的這個便宜岳父確實不需要擔心,在得罪人這個領域絕對是出類拔萃的,辦事也稱得上非常的可靠。

忙忙碌碌又是一天,朱允煐剛準備去乾清宮轉轉,王承恩就說道,「皇爺,太上皇有旨,讓皇爺莫要去乾清宮了。」

朱允煐愣了一下,沒好氣說道,「不去就不去,他是有了重孫就不要孫子了。那正好,咱去看看文墐,那小東西也該是有些長進了。去讓公主過來,咱領著用膳。」

王承恩自然是趕緊領旨,實際上他也明白皇次子殿下實際上是非常畏懼陛下的。讓公主殿下過去,實際上就是讓皇次子殿下稍微的壯壯膽,僅此而已。

這可不是什麼在開玩笑的事情,雖然對于皇次子殿下不算特別上心。但是王承恩也一直都是知道自己的本分,他就算是再得陛下寵信,那也只是陛下的家奴而已,肯定是不能冒犯皇次子殿下,那也是主子啊!

更何況就算陛下看似對皇次子殿下有一些不太寵愛,不過也不是完全不聞不問。最重要的是皇家就是這樣,起碼大明朝的天子對于子嗣非常的重視,不允許有半點委屈。

朱文墐確實不太喜歡和他的父皇一起用膳,因為一旦沒有表現好、說錯話,那肯定就要被責罵,他當然不喜歡這樣的事情了。

可是小孩子本身就孺慕父母的天性,再加上現在就算還是孩子,多多少少也慢慢的有著一些心思。

朱文墐當然也知道他的身份特殊,更加知道他的父皇是人間至尊。所以有些時候,肯定也是會想著要迎合,想著要去討好的。就算不能像皇兄那樣,也應該學學二叔啊,當個快樂的逍遙王爺。

「爸爸!」朱如意開心的跑了過來,撒嬌的說道,「好些天都沒有看到爸爸了,咱想爸爸都想得睡不踏實了。」

朱允煐就開心了,果然是貼心小棉襖,「真的嗎?就那麼想咱?」

看到朱如意點頭,朱允煐開心的抱起來小丫頭,狠狠的親了一下朱如意的小臉,「是嘴巴上說著想咱、哄著咱,還是真的想咱?」

朱如意就說道,「心里頭最想了,都睡不著了!」

抱著朱如意,朱允煐看著朱文墐問道,「听听,你皇姐想咱想的都睡不著,是心里想著咱。你呢?不許學你皇姐說話,你是男兒,你是怎麼想咱的?」

朱文墐低著頭,琢磨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兒臣,兒臣想父皇都想的腦子進水了。」

朱允煐無語了,想要多寵這兒子,有些時候都有些沒辦法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