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88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徐輝祖一直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這也算得上是深受徐達的影響,家風如此那也沒辦法了。這就是從小養成的性格,一時半會也是沒辦法改變的。

皇帝的聖旨自然是需要遵從,但是太子的諭旨也不能忽視。尤其是以他這樣的身份,更是需要維護皇太子的權威,可不能仗著自己的身份就覺得無所畏懼,那可不是好事。

已經有些百無聊賴的小小朱看著雙全問道,「怎麼就這麼久了?父皇和大舅在說些什麼呀?」

雙全露出諂媚的笑臉,回答說道,「殿下,陛下想來是在和國公商討軍國大事。國公爺這才剛剛回朝,好些事情也該向陛下稟報。」

小小朱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這也就是在武英殿,要不然咱就讓你去問問了。」

也就是皇太子敢說這樣的話,武英殿那可是皇帝辦公的地方,尋常的皇子哪敢過去呀?

不過想想看,好像也不需要覺得太意外,眼前的這一位身份不一樣呀。先不說是皇太子,畢竟有些太子也不敢過多的接觸政務,有些太子也會被皇帝忌憚。

但是這一位就不一樣了,乾清宮對于他來說都沒有什麼秘密,太上皇基本上有事也都不瞞著他。所以說這一位要是真的有什麼想法,一般人還真的攔不住,也根本不敢攔。

不過好在小小朱也是有分寸的,雖然平時被嬌慣的厲害,不過該做什麼事,該說什麼話,他都是心里有數的,也不會過分的恃寵而驕。

就在小小朱百無聊賴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歡喜的入殿,「太子殿下,中山公在殿外求見。」

小小朱立刻坐正,開心的說吧,「宣。」

徐輝祖昂首入殿,直接跪下,「臣徐輝祖叩見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小小主板著臉,一板一眼的說道,「平身。雙全,給中山公賜座。」

不要說在太子這里可以得到賜座的待遇了,就算是在皇帝跟前,一般情況下徐輝祖也是可以得到賜座的。不只是因為他的身份,也是因為他是朝廷重臣。

還是需要給朝臣們一些體面,如此是這些國之柱石,皇帝或者太子多少是要給些體面的。

徐輝祖自然是趕緊謝恩,哪怕他是太子的舅舅,但是君臣之別,還是需要心里有數。

徐輝祖到底只是臣子,哪怕他是太子的舅舅,不過在這樣的時候身份也必須要擺正。很多的時候在皇家都一樣,不只是單純的父子兄弟,也是君臣。

才正式的拜見之後,小小朱立刻說道,「大舅,咱看到你給帶回來的東西,好些都是咱喜歡的。」

那可不是嘛,這些都是徐輝祖精挑細選,也都是他認為太子殿下會喜歡的。這些要是太子殿下都不喜歡,那也就是有些沒處說理了。

徐輝祖露出笑容,說道,「殿下若是喜歡,那是最好了。」

小小朱很開心,不過還是說道,「大舅,你怎麼沒給皇弟也備些禮啊?雖說你在高麗,想來也是知道皇弟誕辰。」

徐輝祖有點啞口無言,也只能說天家的教育是真的好。這君臣父子的,一個個的看起來都是相處的非常融洽,簡直都有那麼一點反常了。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嘛,歷史上為了皇位,可沒少出現一些父子相疑、手足相殘的事情。為了那個至尊之位,也從來都不缺少看起來將倫理道德棄之不顧的事情。

但是在大明朝,以前洪武皇帝毫不猜忌已經‘駕崩的孝康皇帝’,而孝康皇帝的那些弟弟們也從來都沒有表露出來半點對于大寶之位的窺覬之心。

實際上前些年也是一樣,雖說如今的徐王殿下早年間似乎是對皇太孫的位置有些念想,但是那也就是一些小道消息。朝廷重臣都知道當今天子的地位一直非常穩固,從來都不需要擔心國本變動。

現在其實也是一樣,當今太子話還說不清楚的時候就被冊封為太子,這幾年誰不知道太上皇和當今天子寵愛太子啊。

徐輝祖這個時候也只能說道,「臣知罪,是臣的疏忽!」

徐輝祖當然也知道他的妹妹為皇帝誕下了皇三子,當然也知道太子有著一個胞弟了。

作為哥哥,徐輝祖自然是開心的,甚至作為徐系一脈的領頭人,都會覺得開心。因為這樣說明皇後的地位穩固,以及也算得上多了一個保險,畢竟皇太子現在還沒有完全長大。

只不過也不好表露其他的心思,以及這個時候也需要在乎太子的感受。哪怕太子對此可能不在意,但是臣子也不好朝著太子的親弟弟示好啊。

哪怕只是看起來正常的人情往來等等,說不定也會惹得皇太子不樂意,這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為自家弟弟討要禮物後,小小朱問道,「大舅,父皇可讓你去東宮問安了?」

徐輝祖立刻回答說道,「蒙陛下隆恩,允準臣去向皇後問安。」

哪怕是皇後的哥哥,可是徐輝祖的身份也是大明朝的中山公。在徐妙清面前可就不只是大哥了,首先的一個身份是臣子、是中山公。所以哪怕以前也沒少管教徐妙清,但是現在見到了徐妙清也是需要跪拜問安的。

大家也都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這就是君臣禮儀。不要說徐輝祖了,就算是徐達復生,見到了徐妙清也是需要問安的。

一旦嫁入皇家,那麼身份就變了。不再是單純地女兒、姐妹了,這也是‘君’了。

小小朱這就開心了,說道,「那咱們就過去,表兄這會兒也是該在東宮。大舅母也該來了,咱記得是讓人去請大舅母了吧?」

雙全忙不迭的說道,「回殿下,皇後殿下早些時候召見中山公夫人入宮,現在在東宮呢。」

小小朱在文華殿也坐不住了,說道,「那就好,咱們先過去。咱估模著父皇一會兒也該過去了,父皇可是說了今個該是家宴。」

這對于徐輝祖來說也是無與倫比的一個恩典了,尋常的臣子哪里有機會。

有著皇太子殿下領著,自然也是因為有著皇帝陛下的旨意,徐輝祖去春和殿當然也沒問題了。

看著大哥,徐妙清坦然受禮後說道,「大哥就不用多禮了,過來看看文坤。」

徐輝祖起身後再次跪下,還是很禮儀周到的,「臣中山公徐輝祖,拜見皇三子殿下。」

徐妙清就有些嗔怪的說道,「大哥,都說了無需多禮了。文坤現如今話還說不清楚,你這般多禮作甚?」

當然就應該多禮了,徐輝祖知道自己要是看到了自己的小外甥不行禮,一旦傳出去了,說不定就是當朝國舅爺跋扈等傳聞。到那個時候,言官們肯定是一窩蜂的彈劾。

武勛的身份本身就比較敏感,再加上外戚的身份更加敏感。徐輝祖可不會給其他人留下把柄,不能墜了徐家的門楣不說,也不能丟了太子殿下的體面啊。

誰不知道太子殿下在朝中最大的依仗就是中山公徐輝祖啊,在太子沒有登基之前、在太子殿下沒有掌握大權的時候,徐輝祖覺得自己說什麼也要撐住,絕對不能出任何意外,絕對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影響了太子殿下。

更何況在徐輝祖的心目當中,小外甥那也是大明朝的王爺啊,他一點都不覺得有心理障礙。

小小朱這個時候就抱著朱文坤,說道,「文坤,這就是大舅,你還沒有見過。」

朱文坤可不理大舅,伸出肉都都的小手,「兄,抱。」

「這不是抱著麼!」小小朱就嫌棄起來,說道,「咱都抱著你,你還要咱怎麼抱?快點,快喊大舅!」

這就是明顯的強人所難了,朱文坤現在可不怎麼會說話。除了家里的幾個人之外,其他人的稱謂幾乎都是叫不出口。這小家伙,現在只是忙著吃、喝、睡,以及有人逗他就開開心心的笑,其他的他可沒有概念。

雖然小外甥不給面子,但是徐輝祖也沒少盯著小外甥看。哪怕不能過多的親近小外甥,但是這到底是他的外甥啊,最重要的是這是他妹妹的血脈,更是皇帝陛下的骨血。

「大舅,文坤就是太笨了。」小小朱很無奈,說道,「他連表兄都不認識,前些時日表兄還見過他。要咱說,文坤就是忘性大。」

徐妙清好笑的說道,「就知道說你弟弟,你像他這般大的時候也不記事,更不記人。」

小小朱就不服氣,說道,「那怎麼會?!咱可是爹的兒子,曾祖可是說了,咱和爹一樣。」

徐妙清就稍微認真起來一些,糾正說道,「你這般大的時候不記事,你父皇就不同了。陛下這般大的時候說話都有條理,家里人也都認得全。陛下有早慧,你又不是不知道。想來皇爺爺也說過,陛下還記得他小時候的事,你記得多少?」

小小朱抓了抓腦袋,他好像還真的不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了。不要說更早之前的事情了,就算是去年的好些事情,他實際上也都是沒有一些印象了。

徐輝祖對此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他比皇帝、皇後都要年長十多歲,所以好些事情他實際上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當今天子有早慧這件事情他以前就知道,不只是各種傳言,更是因為他的父王曾經也提起過。他還記得當時父王非常感慨的樣子,說著陛下是當世人杰,陛下的皇孫都是人中龍鳳。

「好像也是。」小小朱一本正經說道,「那就是娘不好了,皇祖母能把爹生成早慧,娘就不能給咱也生成早慧。咱爹生而知之,好些事情無師自通。咱就不成,咱這般勤學都比不上父皇萬一。」

徐妙清有些好笑,對有些拘謹的嫂子李氏說道,「嫂子莫怪,垠兒一直是皇爺爺在教養,有些時候也沒規矩。對陛下,也最是孺慕。」

小小朱不樂意了,滴咕說道,「咱怎麼就沒規矩了?都是在自家人跟前,咱才這般。真要是講規矩,咱可比曾祖、比父皇都要有儀度。」

徐輝祖立刻含笑說道,「太子殿下言之有理,朝中上下沒少夸贊殿下儀度。」

小小朱就驕傲起來,立刻炫耀起來,「咱可是曾祖和父皇教導的,咱什麼不懂啊?咱就是不在自家人跟前拿喬,要不然誰不夸贊太子儀態非凡!」

看著小小朱驕傲的樣子,徐妙清實際上也非常的驕傲。雖然皇太子更多的還是皇爺爺和皇帝教導,但是這里面也沒少有她的功勞。

真的要說起來,小小朱的儀態方面確實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不只是小小朱自我感覺良好,或者是徐妙清覺得自家孩子好,這也都是得到了皇爺爺和陛下認可的。

三代教出來一個貴族,在小朱這里實際上已經足夠貴族了。實際上在大朱的時候,就已經有著天家的氣度了,但是到了小小朱這里,才是真正的天家氣派。

就在這些人閑聊的時候,朱允煐腳步輕快的回來了,「也不用多禮了,說了這就是家宴,給大舅哥接風洗塵。欽兒,過來讓姑父看看有沒有點長進!」

皇帝雖然是這麼說了,不過大家該行禮的還是需要行禮,可莫要將皇帝的寬厚、親近當然理所當然。

這時候,也就是徐妙清這個枕邊人比較坦然。小小朱呢,自然也不需要在乎太多。當然什麼都不懂的朱文坤,開心的伸出小手想要讓爹抱。

朱允煐一手抱著朱文坤,一手撥弄著徐欽低著的腦袋,「你啊,咱看你還是沒點長進!回頭就該讓你姑母好好的教教你,听說你這一到大本堂,就跟著你文墐表弟一起犯困!」

小小朱立刻告狀,說道,「爹,文墐睡的不少,每次去課堂都睡。表兄要強不少,就是有些時候打個盹。」

朱允煐氣樂了,說道,「打個盹?那咱就要樂意了,你這是不願意讀四書五經,那就多學點兵書戰策。你們兩個倒是表兄弟,提起打仗就精神!」

徐欽繼續低著腦袋,皇帝姑父這麼說了,回府後他肯定要挨揍了,這是逃不掉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