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朱允煐這個封建帝王來說,開疆拓土可以展現出他的武略,這也是對帝王評價的一個標準。但是朱允煐也很清楚,只是開疆拓土那還不夠,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是被認為‘窮兵黷武’。

對于封建帝王來說,讓自己的子民吃得飽穿得暖,這也是無比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會成為很多人歌功頌德的皇帝,這才是仁德的皇帝應該有的樣子。

糧食安全的事情,朱允煐一直都是在努力,一直都是希望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更好。

哪怕現在的大明看起來沒有太多需要擔心的地方,現在可不是什麼小冰河時代,也有點地多人少。相比起元末,生活在大明的百姓,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肯定是更好的。

只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了防止土地兼並,為了大明的食品安全,朱允煐實際上也不介意做那麼一些看起來有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從最初削減宗室的待遇,到持續鼓勵衛所屯田,還有進行稅制改革,持續開發荊湘,乃至在遼東等地都有一些開發計劃等等。

實際上也就是屯田的政策看起來沒有太大的問題,其他的一些計劃或多或少都會觸犯一些人的利益,甚至也可以說有些讓人看不懂。

但是沒辦法,誰讓這些都是朱允煐做出來的安排,這是一位大權在握,可以獨斷專行的皇帝,很多人的勸諫在他這里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的作用,他認準的事情一般人是很難去改變什麼的。

多開墾出來一些土地,這看起來就是最好的做法。在沒有什麼高產作物的前提下,在肥料、耕種技術沒有質變的前提下,多多的開墾土地,就是增加糧食產量的最好辦法,可以應對大明人口持續增長的局面。

但是糧食多了,也不一定就代表著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糧食多了可以釀酒,可以豐富大明百姓的生活,只是這還不夠。

比如說關于糧油這方面的問題,大明現在基本上也就是菜籽油,豆油實際上也是少之又少的。

朱允熥帶來的消息讓朱允煐忍不住多想起來了,只是想著南陽的人口、土地,只是想著那里的一些礦產等等,看起來還是有著那麼一些狹隘了。

在這個年代自然不需要多在意東南亞的橡膠,根本派不上什麼用場。可是那里的棕櫚油若是大量的進口到大明,絕對可以讓大明的百姓多了一些糧油,哪怕不能讓所有的百姓都吃到棕櫚油,不過不少人可以生活的更好。

再多想一點,沿海、江南的百姓吃到了棕櫚油,應天府和北平府也有大量的棕櫚油,那麼這兩京之地就可以少要很多的菜籽油,可以讓其他州府的百姓也受益。

說到底不管是現在繁華的應天府,還是已經成為了都城的北平府,都是有著大量的人口,糧食等等物品都是需要從其他州府支援的。

棕櫚油,這確實是好東西,據說是富油,產量也確實很高。起碼比起菜籽油,棕櫚油也多了不少。

這一下又使得朱允煐動了一些心思,本來他對南洋那地界就是充滿了念頭,現在再看看,必然是需要將中南半島控制住,那地方對于大明來說確實太有用處了。

不能怪朱允煐貪心,皇帝多少都是有著一些開疆拓土的雄心,治理好天下、讓自己的江山更加富強,也是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或許不少人覺得南洋等地是瘴氣十足的荒蠻之地,可是朱允煐知道那里有太多的可取之處。那里的天氣很好,一年三熟的作物對于南洋諸國實在不算什麼,但是對于大明幾乎是天方夜譚。

老朱就覺得這些事情也不需要他去多操心什麼,實際上哪怕在東瀛發現了銀山,這些年也陸陸續續從南洋帶回來了不少珠寶、糧食,可是老朱骨子里還是看不上南洋等等地方。

不只是老朱才有這樣的觀點,大部分的華夏士子乃至百姓,實際上都看不上外頭的地方,只覺得地大物博,那些蠻荒之地和華夏九州完全不在一個水平。

在乾清宮吃飽喝足,朱允煐也沒有歇在乾清宮,晃晃悠悠的回到了東宮。這個名義上應該是小小朱的地盤,實際上這麼些年一直都是朱允煐佔著。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皇帝應該居住的乾清宮老朱佔著,朱允煐不好趕人。以前是大明財政不寬裕,老朱和小朱都不舍得再造宮殿,就將就一下好了。

實際上朱允煐也明白,就算是現在寬裕了,老朱也不舍得搬出去。

不是舍不得離開乾清宮,單純的就是舍不得離開孫兒、重孫,這和花費多少銀錢沒有關系。

所以朱允煐繼續佔著東宮,只是將東宮的規格升級一下成為帝王該有的樣子,這個就行了。

剛回到春和殿,朱允煐就樂了,「今個你皇兄還在說你,可是你這倒好。這是沒人陪你鬧還是沒其他的東西玩,就跟著你那只小雀兒耗上了?」

朱文坤听不懂,胖小子只是坐在榻上,彎著腰、低著頭,用小手撥弄著小雀兒。或許這小子也很好奇,那麼個小肉蟲到底是怎麼回事,揪一揪也是挺有意思的。

徐妙清覺得好笑,對朱允煐說道,「臣妾也說了他好幾次,就是听不進去。到底還是太小了,說什麼都不懂。臣妾也打了他幾次手,還是沒用,哭過之後又要揪。」

這樣的小嬰兒,基本上是不要指望他能夠听懂什麼,真的要是听懂了,那基本上就是和朱允煐一樣的‘早慧’了,到時候朱允煐就要開始揪心了。

「過兩日你記得設宴,讓玥兒、桑氏入宮。」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對了,老二他們那個船隊,還有幾家在里頭有些份子?」

徐妙清立刻回答道,「除了老二家,兩個妹子也都是有些份子。舅舅家也佔了些股,前幾年老二他們看在臣妾的面皮上,讓中山王府也是入了些份例。」

朱允煐就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那好,那就把三個舅母已經召進宮,中山王府那頭你的四個嫂子,也都給召進宮來。這一趟,他們倒是真的給咱幫了大忙。」

徐妙清有著四個哥哥,哪怕徐添福早逝,但是也留下了子嗣。

徐妙清忍不住好奇起來,趁著朱允煐心情好問道,「陛下,這是辦成了什麼樣的大事,值得陛下如此開心!」

朱允煐捏著徐妙清的下巴,說道,「咱這些年一直擔心咱大明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本來他們從南洋就運回來了一些糧食。這一趟更好,找到了糧油。你且等著看吧,咱大明的菜籽油怕是拍馬也趕不上南洋的那些樹油。」

菜籽油的產量,也確實比不上棕櫚油,哪怕需要進口、需要壓榨等等。但是不管怎麼說,大明朝現在的水師在壯大,大明的遠洋航海技術在提升,大量的進口棕櫚油不是壞事。

先不說能不能賺到錢之類的,單純的就是豐富大明的物資,這就值得朱允煐嘗試了。更何況糧油這樣的東西,本身價格也不算低,還是有一定的利潤。

很明顯,棕櫚油的利潤不可能只是大明朝的這些宗室、外戚分走,大明的朝廷也是要拿走其中大部分的利益。

徐妙清忍不住開心,但是更多的還是好奇,「陛下,臣妾只是听聞南洋有佔城稻,說是一年到頭都是很熱,可以常年種植稻米。怎麼,那邊的樹還能結出來糧油?!」

不是徐妙清短視、沒有見識,而是在這樣的一個年代,很多人確實不知道大明之外的事情。甚至就算是大明的事情,離遠一點了很多人都不清楚。

朱允煐哈哈大笑,得以無比的說道,「差不多就是這個理,那頭倒是真的有些好東西,咱看的都眼饞!」

真的不能怪朱允煐貪心,單純的就是朱允煐在那些地方,看到了太多的可取之處,看到了對于大明來說非常好的補充。

皇帝貪心一點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了對江山社稷有利的地方,這個時候有著一些貪心,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

更何況朱允煐本身就是一個貪心的人,對于大明的江山本來就是覺得理所應當。但是對于周邊的一些國家等等,也都是有著一些安排和想法的,那就更加不足為奇了。

徐妙清雖然還是有那麼點搞不清楚狀況,但是她也沒有繼續多問什麼,她只需要明白對于大明朝來說發生了一些好事,這實際上也就足夠了,這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她會為朱允煐感覺到開心,因為她的夫婿就是大明朝的天子,她也相信在朱允煐的統治下,大明朝肯定會更加富強。

徐妙清也會為小小朱感覺到開心,她的兒子就是大明朝的儲君,這個盛世江山以後就是要交給小小朱的。

看到大明朝現在發展的這麼好,看到了大明朝更加的富強,徐妙清自然沒有理由不開心,她現在十足的驕傲也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了。

更何況作為大明朝的皇後,徐妙清可不只是一個擺設。雖然她很守本分的不去關注朝堂的事情,可是有些事情也就是她應該做的,可不只是照顧小兒子,或者是管教皇帝的其他子女、妃嬪。

現在一些宗室、外戚立了功勛,徐妙清這個皇後自然也就要出面了,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

徐妙清沉吟片刻,對朱允煐說道,「陛下,真要是說起來,老二和玥兒其實不太好賞賜,他們到底是陛下的弟弟妹妹,不好封賞太過。」

這也不是徐妙清小氣,主要是朱允熥和朱玥,到底是朱允煐的弟弟妹妹,和尋常的宗室乃至外戚、勛貴,還是有些區別的,一些對其他人的賞賜放在他們身上,也不太合適。

比如說升官加爵之類的,在朱允熥和朱玥這里,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這都一個是吳王、一個是長公主了,他們實際上是真正的‘賞無可賞’,不過他們也不需要擔心所謂的‘位極人臣’,對他們沒用。

朱允煐點了點頭,說道,「是這個理,他們倒是不用升官加爵的。只是這到底是做了大事,咱可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徐妙清就有些笑而不語的意思了,陛下到底還是護短。其他人立了功,陛下肯定是有所賞賜的。他的弟弟妹妹有了功勞,那更加不可能沒點表示了。

徐妙清繼續說道,「老二那邊的王位傳承,玥兒那邊也有國公的爵位,用不著咱操心。要臣妾說,怕是只能賞賜些俗物,再賞賜些其他物件,以示陛下恩德。」

朱允煐看了一眼徐妙清,大概也明白了徐妙清的意思,這看起來也只能是這個樣子的操作了。

尋常的勛貴,升官加爵或者給個世襲罔替,那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但是到了宗室這里,朱允熥那個吳王的王爵肯定是有傳承。朱玥的夫婿,也是大明朝的國公爺。

朱允煐想了想,說道,「馮城雖說襲了爵,只是沒有世襲罔替。這一次更好,給他個世襲罔替的爵位。要咱說,這一趟他們辦的事情,不比開疆拓土差。」

徐妙清立刻反應過來,說道,「二舅和三舅的爵位,也可以一道世襲罔替。就是這般一來,有些委屈老二了,他本來是最大的功勞。」

朱允煐看了一眼徐妙清,笑著說道,「那咱回頭和老二說一聲,外人都道勛貴都是軍功。要咱說,好些個事情並不比軍功差,也能封爵。只不過這個事情,咱還是要操辦一下。」

之前就想過,這爵位不能輕賜。這不世之功,也更加需要衡量,免得以後權臣或者文官給自己臉上貼金。大明朝的爵位,還是需要有含金量的。

兩口子這是在聊著一些事情,說的都是國家大事,打算封賞的就是大明朝最頂級的宗室、勛貴。

胖都都的朱文坤沒有打算打擾他的爹娘,搖搖晃晃一個不小心就歪倒了。他也沒有苦,還是繼續和他的小雀兒做著斗爭,繼續揪著就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