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在鐘山上,小小朱騎在馬背上,這不再是他小時候喜歡騎著的小矮馬了,這是一匹高頭大馬,這是河曲馬。這是古老的馬種了,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

在西漢時期就有養育,也從烏孫、大宛等國輸入良馬,改造土種馬。

在蒙古時期,這里也曾經大量的養殖了馬匹,河曲馬也是大明戰馬的主要來源之一。

「表叔,你當為先鋒!」小小朱看著藍悅寧,說道,「梁國公是柱國大將,你可莫要辱沒門風!」

藍悅寧,也就是藍玉從蜀王朱椿那里抱回來的‘孫子’,從外孫變成了孫子,藍玉可是無比的驕傲。雖然只有一個女兒,但是那又如何,外孫也有藍家的血脈,他藍玉的香火也能傳承下去。

至于藍悅寧,名字也改了兩次,姓氏變了不說,一開始老朱也不太樂意朱允煐給幫忙取的名字。

姓氏是隨著藍家,悅字是蜀王一脈的字,寧則是老朱給賜的字。

藍悅寧別看祖父是藍玉,是大明朝現如今最跋扈的國公爺,可是藍悅寧小時候也是在姑祖母常藍氏的管教下長大,和常麒幾個一起被管教的服服帖帖。雖然也有一些跋扈,不過還算識大體。

常悅寧轉身,沖著小小朱抱拳,「太子殿下,臣請為先鋒!」

小小朱開心了,對身邊的朱文埂說道,「文埂,你為副將,隨梁國公世子為先鋒。」

听到小小朱這麼說,不管是朱文埂還是常悅寧,顯然也都是有些不太樂意了。這個安排,真心不好,看起來大家也確實都不太樂意。

朱文埂直接滴咕著說道,「皇兄,臣弟當不了先鋒,要是打到了鹿,臣弟倒是能吃!」

也算是熟悉朱文埂的常悅寧對于自家這個表弟也無語,他知道自己的這個表弟吃喝玩樂是一個好手,和表兄常麒、常麟幾個,整日在女人堆里打轉,只會高樂。

小小朱臉色一板,非常不高興了,「怎麼了?本宮的諭旨,你們也敢不听?」

這一下朱文埂連忙翻身下馬,爬下說道,「臣弟不敢!」

朱文埂和他的父親一樣,吃喝玩樂非常拿手,但是也都是有些小聰明。他們都知道小朱、小小朱,甚至包括老朱都是一樣,平時動不動就是沒有帝王威嚴的‘咱’、‘吾’這些。可是一旦嚴肅起來,那就是‘朕’、‘孤’了。

就在常悅寧帶著朱文埂領著十來個勛衛離開時,雙全小跑過來,「殿下,長公主殿下召勛衛李憲、李睿、李旭。」

小小朱頓時來勁了,八卦問道,「怎麼了?皇姑這是剛剛給曹國公嫡女許配了,這就要給曹國公的三子都指婚了?」

雙全苦著臉,說道,「殿下,曹國公世子李憲早已完婚。這一趟,怕是只有李旭了。」

小小朱立刻笑了起來,說道,「那可莫要讓皇姑做主,曹國公是本家,咱記得曹國公嫡女也是許配給二叔家,現如今是秦王妃。這可不成,皇姑只能看看李旭,這婚事得咱去做主!」

雙全自然是記下這些,實際上他也明白,長公主殿下也就是考評一下,不可能真的就去指婚。這些事情就算不是皇帝陛下去做主,也該是皇後殿下指婚,長公主殿下還沒有這個資格。

開開心心的小小朱在領著宗室、勛貴郊游,這看起來是一副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至于說高麗那頭的事情,對于大明的這一票天潢貴胃來說,根本就不需要關心和在意。他們只需要享受現在的風光就好,只需要成長起來就行。

高麗什麼的,真的不需要多關心。或許在不少人眼里,高麗也就是建功立業的機會。只可惜他們的父兄都去立功了,高麗以後肯定不是他們可以建功立業的地方了,說不定只能去考慮其他的一些地方了。

而此刻的皇宮里,朱允煐一邊給老朱捏著肩膀,一邊說道,「皇爺爺,孫兒準備搞個內閣。」

老朱眯著眼楮,隨口問道,「內閣?何為內閣?」

朱允煐解釋著說道,「就是給咱咨政的,咱準備在里頭安置三至七人。皇爺爺也明白,當年有中書省,有置左、右丞相。皇爺爺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分中書省之權歸于六部。」

這是老朱感覺到比較驕傲的事情,相權一直都是制約著皇權的利器,廢除了丞相,這顯然是更加的高度集權了,皇帝的皇權顯然是更加的至高無上了。

朱允煐繼續說道,「皇爺爺早些年也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四處大學士,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咱的意思,就是給這些大學士,稍微找些事情做。」

大學士,其實在唐朝就有了。而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負責起草詔令及審議奏章,其職權大致與唐朝的中書舍人相當。

哪怕是工作狂老朱,實際上也是因為工作份量實在過于龐大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

朱允煐這個時候說道,「咱準備讓大學士參預機務,以前宰相可以決策。而這個權,咱肯定不會給。大學士呢,可以議政,六部可以行權。內閣與六部各司其職,咱也輕松些。」

老朱雖然有些不太樂意,不過還算說道,「英兒,你不怕出現權臣?」

朱允煐也不掩飾,說道,「咱怕啊,雖說現如今不大可能出現權臣,但是咱要是開了內閣,以後說不定就要有權臣。只是咱對自個兒還算有些底氣,垠兒看起來也說得過去。只是以後咱的兒孫,未必都是各個都賢明。」

老朱也嘆了口氣,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子孫後代,未必都是各個都很賢明。說不定,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個昏君之類的,說不準就要葬送大好社稷了。

老朱這個缺少安全感的太上皇沉吟許久,才問道,「真要是有這個內閣,咱又要改祖訓錄?」

朱允煐立刻反對,說道,「皇爺爺可莫要改,咱就是要這內閣名不正言不順。真要是到了一些時候,這個內閣就是有違祖訓。咱倒是要看看,哪些人敢擔這個名頭。」

老朱一听,頓時樂了,「你啊,還真的是咱的孫兒,這顆心夠黑!」

朱允煐不以為恥,他也挺得意,「咱也是這般想的,這確實心黑。咱的心不黑、不髒,當不好皇帝。和咱說公道,咱就是不能給個公道。」

要是旁人這麼說,老朱肯定無法容忍,肯定是要原地爆炸。在那樣的情況下,老朱說不定就要立刻拿出洪武皇帝的嚴苛,對于貪贓枉法的官吏老朱無法容忍。

但是朱允煐這麼說了,老朱只會覺得開心。老朱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孫們都是善良、仁義、正直的,可是作為底層爬起來的,老朱也知道這個人世間的太多黑暗。皇帝要是真的太過仁義,那反而不是一個好事,皇帝就得心黑手辣!

也只有這樣,才好掌控朝堂,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百官臣服,這是皇帝該有的手段和權威。

朱允煐這個時候笑著說道,「名不正言不順,也是有些好處。名正言順了,按照內閣這性質,發展起來很快。名不正言不順,除非有著一些天縱其才,要不然這內閣總是容易被打壓些。」

這就是帝王心術吧,雖然內閣總體來說是有用的,可是皇帝首先想著的不只是偷懶,而是內閣可能對皇權的制約,以及如何限制內閣,甚至可能包括取締內閣。

朱允煐這個時候繼續說道,「皇爺爺,這個內閣必然是要限制的,咱此前就是說了,要為六部尚書,當主政一方。要入閣為大學士,也當牧守一方。」

老朱也反應過來了,前兩年禮部尚書任亨泰罷官去職,刑部尚書病死。在選擇繼任尚書的時候,朱允煐確實提出了要求,要求六部尚書當要有為親民官的經歷。

這些顯然也就有些意思了,因為朱允煐看起來非常的敏感和在意,擔心六部尚書這樣的文官之首不知民間疾苦,或者提出不切實際的一些政治理念。

想要只是從清貴的翰林院熬出來,或者是憑借著好的詩詞等等向上爬,朱允煐幾乎是從源頭給堵住了,堵住了一些人想要‘輕松’的升官渠道,必須要有親民官的經歷。

六部尚書是這樣,內閣大學士也當然需要這樣,有著主政地方的經歷,可以讓這些官員知道民間疾苦,可以讓這些人不至于只會夸夸其談,或者做出來一些無法實行、不接地氣的政策。

听到朱允煐這麼說,老朱似乎松了口氣,「這麼說來,倒也是那麼回事。」

朱允煐這個時候笑著說道,「皇爺爺莫要忘了,咱對錦衣衛都要制衡,搞出來一個東廠。咱這邊的司禮監,也可以稍微壓著點。再者就是六部,雖說六部不必听命于內閣。但是內閣比六部更接近皇帝,內閣說不準借位尊勢崇而力圖控制六部,六部則鑽內閣沒有法定地位和權力的空子。」

老朱轉念一想,內閣看起來是皇帝的幕僚集團,可以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力。但是他們沒有所謂的實權,也處處受制于人,他們的權力一旦失去了皇帝的支持,那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朱允煐這個時候繼續說道,「皇爺爺,也莫要忘了咱的武勛,這些人也是可以制約內閣的。」

只是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老朱說道,「咱也知道你事情多,遷都在忙,也在四處忙著打仗,還要修黃河、開荊湘,還在稅改。事情雖說千頭萬緒,只是這個內閣還得從長計議。」

朱允煐笑著點頭,也不怕大逆不道,「皇爺爺,咱就是要和你商議一番。要不然等到皇爺爺駕崩,咱真要是這麼做,誰又能攔得住咱?!」

老朱也樂了起來,雖然他的孫兒看起來是在不斷打破他制定的一些規矩,老朱有些時候確實不樂意。但是老朱也知道,他的孫兒也是非常重視他的意見。

最明顯的就是很多的事情,朱允煐都是和他商議著來,老朱要是不同意,小朱就不忙著執行,只是不斷的和老朱分析,嘗試著說服老朱而已。

就像朱允煐說的那樣,要是朱允煐鐵了心,等到老朱駕鶴西歸後,誰又能夠攔得住大權在握的英示皇帝呢。現在小朱總是和老朱商量著來,這何嘗不是小朱尊重老朱呢!

內閣這樣的事情,確實是需要從長計議,老朱也確實需要和小朱好好的商量一下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自然是以他們的意見為主,不過他們也確實需要參考一部分大臣的建議。雖然這些大臣的建議,頂多也就是有著那麼點參考意義而已,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在意。

小小朱在開開心心的狩獵,在忙著‘八卦’,在領著弟弟妹妹春游的同時,也是在滿足著自己朱大將軍的夢想,他現在肯定是非常的開心。

而這個時候的老朱和小朱不至于太過擔心或者想念小小朱,他們都知道小小朱郊游肯定是萬分安全的。他們現在在意的,是江山社稷,是大明朝的長治久安。

做好自己的事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也就差不多了,其他的事情也不需要多想。

正事聊完,老朱笑著說道,「這一趟你宗室里頭不少人過去,也是動了些心思吧?」

「也是該想想了,垠兒的婚事咱還要再想想,就是其他總是的事情該上點心了。」朱允煐也不隱瞞,半真半假說道,「雖說這事咱也讓皇後看著辦,不過好歹要咱點頭。皇爺爺,有些婚事,還是得你出面,咱不好幫著叔父、姑姑安排婚事。」

老朱立刻樂了,埋怨道,「你?你屁大一點點,就給你親小姑的婚事安排好了。」

朱允煐不樂意了,堅決不背這個鍋,「皇爺爺,小姑姑的婚事是皇祖母安排的,咱也不喜歡劉伯溫,更何況他孫兒。你說咱那小姑父,到現在都不想好好當官,咱都要給氣死了!」

老朱想起來了什麼,說道,「還是你皇祖母有手段,咱和你爹都攔不住他。不過這個事情到底是你惹出來的,你沒事去看什麼!」

朱允煐更不樂意了,反駁說道,「咱親小姑,咱當然留意。劉伯溫那孫兒再不想當官,也算良配。那個什麼歐陽倫要是成了駙馬,咱小姑必然要難過。咱這脾氣,能仗著宗室胡作非為?!」

老朱也不說話了,孫兒多事一點很好,關心家里人就更好了!

面子什麼的,哪有家里人過得好重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