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允煐在繼續忙碌著,做著皇帝的本職工作,大量的奏折堆積在桉頭,這都是要批閱的,都是需要他做出決策。

王承恩在旁邊伺候著,在看到一個小太監後,王承恩輕手輕腳的走了過去。在听到了消息後,自然也就是來到朱允煐身邊,「皇爺,吳王殿下在殿外求見。」

「他倒是來的挺快,宣吧。」朱允煐笑了起來,滴咕著說道,「這小子,估模著是在府上吧。」

朱允熥來了,也不會客套,「皇兄,今個召咱有什麼事?咱可是和老四說好了,要帶著他去長長見識,咱這個當兄長的可不能言而無信。」

朱允煐忽然間覺得自己高估了自己的這個胞弟,這小子哪里是在吳王府老老實實的。這小子說不定在什麼地方風花雪月呢,這是被叫到了宮里有些不太樂意,這是在忙著想要趕緊月兌身,繼續去逍遙自在。

「老四也十七了,是不小了。」朱允煐看著朱允熥,嚴肅說道,「你照顧弟弟,咱自然是樂意的。就是你給咱老實點,莫要帶著老四去一些風月場所。」

朱允熞十七了,當然這也就是虛歲而已。不過在這個年代,這個年齡段的也就是成年了,不要說什麼風月場所了,就算是成家了也比比皆是,不值得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別看朱允煐現在對于宗室當中的女子出嫁的年齡有限制,但是對于男丁的要求不太高,十五六就結婚的男丁也確實太多了。

實際上朱允煐在十五六的時候也成親了,甚至他的嫡長子出生的時候,朱允煐也就是十八而已。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朱和大朱都覺得開心,不只是有了嫡長的延續,也是小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老朱是將近三十才有了嫡長子朱標,絕對的晚婚晚育。甚至老朱一度以為自己很難有子嗣,想著是培養佷子朱文正。

大朱呢,這也是到了虛歲二十一才有了嫡長子,相比起老朱自然是‘出息’了不少,看起來讓大朱的地位也更加穩固,這是有了子嗣、皇位的傳承不需要擔心了。

那朱允煐自然就算更加出息了,讓大明朝的皇位傳承早早的就有著一些個答桉了,很多人也就不要有什麼其他的心思了。

朱允熥嘿嘿直笑,看起來也不需要去猜測什麼了。帶著老四去什麼樣的場合,這也是不言而喻了。朱允熥帶著弟弟去長見識,其實也沒有其他的場合了。

不過朱允煐也懶得說什麼了,對于老四朱允熞,朱允煐也沒有太多的要求。朱允熞要是願意學習朱允炆好學,那自然沒什麼問題,朱允煐樂見其成。

但是朱允熞要是學習朱允熥當一個逍遙自在的親王,朱允煐也沒什麼意見。只要朱允熞不去為非作歹,朱允煐還真的不一定就要求自己的弟弟們一個個的都很出息,他們也不需要承擔那麼多的責任。

朱允煐瞪了朱允熥一眼,隨即說道,「今個咱讓蜀王叔和寧王叔過來,你在這邊听話一些,稍微有著一些眼力,知道嗎?」

朱允熥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頗為激動的問道,「皇兄,這一趟是要說高麗的歸屬了?那好啊,咱就在這邊坐著,到時候蜀王叔和齊王叔也好呈咱的情。皇兄,可莫要說漏了,這事也是咱求著情的。」

對于自己這個寶貝弟弟是什麼心思,朱允煐自然也知道。他也清楚不少宗室對高麗有著心思和想法,這段時間也沒少四處走動,托人請求等等。

朱允熥這小子就是收了不少宗室的禮,基本上也就是收禮不辦事的典型。但是現在,朱允熥可以扯著虎皮做大旗了,順便也算是就坡下驢,也不排除以後要繼續自吹自擂,去哄騙一些急病亂求醫的宗室。

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肯定瞞不過皇兄,朱允熥也算得上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他也就是訕笑兩聲,在皇兄跟前早就沒皮沒臉了,朱允熥也不在乎這些虛的。

王承恩也來奏報了,蜀王朱椿和寧王朱權也是在武英殿外求見。

在王承恩準備去通傳的的時候,朱允熥連忙說道,「大伴,你就留在皇兄跟前。咱閑著也是閑著,就去和皇叔說說話,咱可以跑跑腿。」

「悠著點。」朱允煐抬頭,看向征求意見的朱允熥,「要是吹噓得太過沒辦法收尾,咱可不幫你。」

朱允熥的那點小心思,朱允煐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他也確實覺得好笑。朱允熥這混小子也就是一些小聰明了,是真的也就是打算抓住一切可能性,這是要坑蒙拐騙了,這是能湖弄就湖弄。

看著朱允熥一 煙跑走,朱允煐搖頭說道,「這以後要是見了母後,咱可怎麼交代啊。咱說好了要照顧允熥,結果就是給教出來這麼個混賬玩意兒!」

王承恩討好著說道,「皇爺,以奴婢看來,吳王殿下純真,這就是最好不過了。奴婢也是看著吳王殿下長起來的,奴婢就沒看到過吳王殿下有著什麼煩心事,這多好!」

朱允煐瞪了一眼王承恩,沒好氣說道,「是啊,咱這個弟弟是沒有煩心事,這都二十來歲的人了,還跟沒心思的毛頭小子一樣。咱在的時候自然能看顧著他,咱要是不再了,誰還能護著他?就他那德行,誰能受得了?!」

王承恩連忙說道,「皇爺必然長命百歲,老天爺自然是護著皇爺,天下黎民」

看到朱允煐臉色不好看,王承恩連忙改口,「皇爺,太子殿下向來和吳王親厚,好些時候奴婢看著都眼熱。吳王若是年老時,自然有太子殿下看顧著。」

听到王承恩這麼說,朱允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倒也是,太子倒是和吳王親厚。咱就算不在了也沒事,允熥這小子倒是可以一輩子沒有什麼煩心事了。」朱允熥

沒有什麼煩心事的朱允熥開開心心的到了武英殿外,立刻看到了蜀王朱椿和寧王朱權。而這兩位看到了朱允熥也愣了一下,不知道怎麼忽然就被皇帝召到皇宮,而且看起來這還是議事。

這對于他們來說就算比較陌生了,宗室現在可以‘做事’,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無關緊要的事情,朝堂上的事情宗室基本上是不可能觸踫的。

要說宗室的事情,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也輪不到他們啊,基本上都是直接找周王兄的。

朱允熥可不在乎這些,連忙小跑過去,「蜀王叔、寧王叔,咱能幫的就是幫到這了,皇兄聖心獨裁,咱最多也就是敲敲邊鼓。」

朱椿心里一動,前些天他也是被老朱叫到了乾清宮,稍微的提點了一下,也算是稍微的透漏了一點口風。而朱權也是有些激動,他大概也是猜到了一些事情,這也是他比較期待的事情。

「多謝賢佷了,倒是有勞佷兒上下奔走。」朱椿握著朱允熥的手,一副很內疚的樣子,「為了咱的事,讓佷兒掛肚許久,晚上咱在府上設宴,佷兒一定要過來。」

朱權也趕忙說道,「咱听聞花語樓有著一個清倌人,號稱艷麗不俗,還是佷兒和咱一塊過去,咱們听听曲、喝喝酒。咱年齡也差不多,能說到一塊去。」

「花語樓不好,那清倌人就是名頭好听。」應天府頭號紈褲立刻說道,「那女子除了長得好看,沒甚心思,庸脂俗粉一個。寧王叔要是去听曲,咱去春風樓,咱喜歡那里的舞曲。」

這自然是朱允熥說什麼就是什麼了,朱權當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他本身對于這些也不排斥。

但是蜀秀才朱椿,對于這些場合不熱衷。可是為了能夠去高麗開國,說不定真的要咬咬牙了,這件事情雖然是皇帝聖心獨裁,可是也別小看了朱允熥這個佷兒的本事。

這小子或許是辦事能力一般,但是他要是去添堵、壞人好事,絕對是一出手一個準,這小子是得罪不起的存在!

為了自己的大事,這段時間就要稍微的哄著點了,花點小錢沒什麼,能夠辦成大事才是最重要的!

朱允熥可不在乎那麼多,只要坐在龍椅上的是他的皇兄,他就有著足夠的依仗和底氣。就算坐在龍椅上的是他的親佷兒,朱允熥也可以繼續扮演著宗室當中最特殊的那一個。

除非朱文坤長大了,也是一個紈褲。到那時候,說不定大家就顧不得朱允熥了,畢竟朱文坤那是朱允煐的親兒子,是朱文垠的親弟弟。

但是也沒有什麼關系,頂多也就是不如現在這麼特殊,依然不會影響他逍遙自在。畢竟大明朝的宗室雖然沒有太多的實權,不過地位也確實是非常的顯貴。

「蜀王叔,咱記得前些時日皇兄和咱說過,高麗那頭有戰亂,連著女真,怕是有不少戰事。」朱允熥雖然紈褲,但是一些事情也是知道的,「皇兄看不上女真,不過那些野人也不可小覷,那可是打敗了契丹、滅了北宋和遼的狠人。」

朱椿則很有自信的說道,「佷兒也莫要小看咱,咱在蜀地的時候也不只是修城建宮。西番蠻人作亂,咱可是治理了兩川禍亂。要說高麗那頭現在初定,咱也能使上力。」

朱權一下子緊張起來,連忙說道,「十一哥,咱估模著陛下的意思是高麗那頭靠近努爾干都司,女真三部時常作亂。十一哥治理的能耐咱是服氣,只是要打服那些野人就不簡單了。」

「老十七,咱看你是想多了,高麗打下來大半,現如今是要收歸民心、治理亂世。」朱椿不認可這些,對朱權說道,「要咱說,藩國首重治理,不是四處起戰事。」

這兄弟兩個在不斷的爭論,不只是要說服皇帝,實際上也是要說服其他的宗室,這樣才好撈到高麗開國啊。

對于不少宗室來說,東日和扶月這兩個榜樣讓他們心動。雖然不能坐龍椅,但是當一個真正的國主也是非常好的選擇,那可是國主,比親王還要厲害。

都是洪武皇帝的血脈,又有幾個人真的甘心平庸呢,只是以前沒有任何的機會,所以一個個的也都是非常老實而已。

而現在看到了一些機會,自然也就會有著各種心動了。去當個藩國的國主,比起在大明當一個富貴的親王要有吸引力。

更何況現實一點的來說,高麗那邊雖然不是什麼富庶之地,但是比起東瀛的蠻荒,高麗也好了太多,這也是宗室子弟一個個的心動不已的主要原因。

當不了有權力的藩王,不能在大明的境內就藩,這確實讓人郁悶。但是在大明之外有著自己的基業之地,讓自己的子孫有著一片國土,這也是很多宗室心動的理由。

朱允煐似乎是不知道這些事情一般,不過這也就是他裝作不知道,或者說現在不能立刻知道這些事情而已。

實際上在皇宮里的一些事情,只要朱允煐願意知道,自然也就是什麼事情都逃不過他的耳目,他可以清楚的知道皇宮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千萬不要小看皇帝的耳目,這也是真正的無孔不入。

更何況這是三位親王呢,哪怕朱允煐是比較放心宗室的,可是有些事情也是不得不小心一點的。所以對于宗室稍微有些關注,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

千萬不要以為那些小太監或者侍衛們就是擺設,他們的存在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們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時刻變成皇帝的耳目,甚至他們本身就是皇帝的耳目。

朱允煐抬頭了,笑著主動開口,「本該是在後宮設家宴宴請蜀王叔和寧王叔,只是到底是商議國事,只能在這邊了。」

朱椿和朱權也不是不識抬舉,連忙說道,「臣蜀王朱椿(寧王朱權),拜見陛下。」

朱允煐就客氣了,擺架子也不是現在,「蜀王叔和寧王叔就不要客氣了,都是自家人。大伴,看座。去乾清宮把太子接來。」

這個時候雙全跑了過來,說道,「起奏陛下,太上皇陛下有旨。蜀王殿下和寧王殿下入宮奏對,無需太子殿下奏議。」

得,朱允煐的套路,老朱再清楚不過,提前做好了準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